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检测:第三章 第三节 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pdf
-
资源ID:92576379
资源大小:476.3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检测:第三章 第三节 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pdf
2020 高考 物理 一、选择题 1减轻自然灾害的高新科学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 通讯技术 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 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 A B C D 解析:选 D。以上选项均为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A B C D 解析:选 A。卫星云图制作的过程是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图,然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将来的 24 小时或 48 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作出天气预报。3GPS 技术在减灾防灾领域应用广泛,下列不是其应用领域的是()A绘制地图 B人员救生 C地震监测 D淹没分析 解析:选 D。淹没分析主要是借助 RS 技术和 GIS 技术。4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系统 解析:选 B。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遥感技术。5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解析:选 A。通过遥感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6当化工厂出现有害气体泄漏后,有关部门需要迅速确定有害气体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消2020 高考 物理 防和救援人员赶往现场的最短路径,并拟定救灾方案,预估灾害损失。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预警技术 解析:选 A。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查询检索、输出各种地理信息。7遥感技术和 GIS 技术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 B C D 解析:选 C。遥感技术和 GIS 技术二者优势结合,可实现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的信息处理;灾害损失的评价不能够在灾中做出。2017 年 1 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 km 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89 题。8下列对霾天气的分析,正确的是()A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B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C受生态破坏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D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9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RS 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GPS 全天候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GIS 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GIS 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A B C D 解析:第 8 题,雾霾对通讯影响不大;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利于减轻霾的灾情;2020 高考 物理 目前,霾的灾情城市比乡村严重。第 9 题,RS 动态监测,可追踪灾害路径;利用 GIS,灾前只能估测灾害影响。答案:8.D 9.C 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尼泊尔地震示意图,完成第 10 题。10英国构造地质学专家根据震后声波所获地震数据的初步分析,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可能向南移动了 3 米。若要精准研究加德满都位置的变化,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BGPS CRS D数字地球 解析:选 B。若要精准研究加德满都位置的变化,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PS。GPS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环境一号”卫星系统是我国国务院批准的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系统,由两颗光学卫星(HJ1A 卫星和 HJ1B 卫星)和一颗雷达卫星(HJ1C 卫星)组成,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多种探测手段,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据此完成 1112 题。11“环境一号”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2“环境一号”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解析:第 11 题,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第 12 题,地震用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答案:11.A 12.C 二、综合题 2020 高考 物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中央气象台 2016 年 3 月 7 日 06 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8 日至 11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 610,其中江淮西部、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贵州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 1214。(1)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该自然灾害带来的灾害天气是_。(2)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双选)()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B交通事故频发 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3)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采用 GIS 的有_(选择填空)。A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成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解析:第(1)(2)题,大幅度的降温天气是寒潮。受寒潮影响的地区出现大风、降温、暴雪等天气,容易引发感冒和交通事故;气温大幅度降低,采暖会导致用电、用气量增加,但会冻死大量害虫和虫卵,使来年病虫害减少。第(3)题,“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利用的是遥感技术;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并对损失进行评估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寒潮 大风、降温、暴雪等(2)BC (3)D CE 2020 高考 物理 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所出现的特征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遥感图像上判读的,通过遥感监测可以预报其发生、报告危害严重程度与危害面积及发展趋势。世界上有 60 多个国家受蝗虫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利用气象卫星监测蝗虫繁殖区,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验证,作出灾情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蝗虫灾情。材料二 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后苗木的恢复状况。(1)材料一中提到利用遥感技术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其原因是不同地物_不同,同一地物的不同部位_不同。(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的范围,其原理是_。(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防御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遥感技术可以发现森林火灾的成因 B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分析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C可以显示地震灾情的大小 D可以监测洪水的水位变化(4)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我国利用最广泛的是()A预测地震灾害 B监测洪水灾害 C天气预报 D分析沙尘暴的成因 解析:遥感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答案:(1)反射率 反射波长(2)着火林木和未着火林木的辐射波长不同(3)CD(4)C 2020 高考 物理 15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及新疆、内蒙古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地带,人们难以到达,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掌握这些地区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积、水量、水质、水文资料等。材料二 下图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我国某地区的平面图(A)和该图中的河流 R 的纵剖面图(B),而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中 P 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气温()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19.8 28.5 17.0 9.0 1.6 0.5(1)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获得信息量大。(2)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 P 地所在地区属于_气候;河流 R 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是_。(3)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农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 R 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和_。(4)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作出此判断所采2020 高考 物理 用的方法是_。解析:由某地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中的信息及表格数据可以判定该地区地处温带;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降水稍多,但总量较少,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中河流为发源于高大山脉的内流河,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答案:(1)探测范围大 获取资料快 受地面限制少(2)温带大陆性 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3)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4)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