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docx
-
资源ID:9264870
资源大小:20.9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docx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摘 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的信息化程度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朝着“互联网+”邁进了一大步,并且“互联网+”也在教化领域得到了发展,与现代教化接轨。“互联网+”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也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进行科学的探讨,对教化教学是极有帮助的。对于培育精确驾驭相关专业技能的高质量人才、启发艺术设计的教学观念和科学运用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都是特别有用的。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32 文献标记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22-02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订“互联网+”行动安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干脆相加,这一相识是错误的。以本质上来看,“互联网+”的作用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和渗透,在内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改造的同时,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以及信息的广泛性与互联网加强融合,能够创建出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不仅可以在传统行业中推广,其对教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够将互联网中最有用的信息及理念传输到教学理念,产生符合现代社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全国各个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此进行汇总。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课程的框架、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水同等内容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化教学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 (一)课程框架僵化 各个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知变通。与本科专业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在专业水平还是整体综合素养都没有特殊突出的地方。在课程方面,学校不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去设置课程,一味地照搬本科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体上与专业的艺术院校更天差地别。中国专科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也许是3年左右,本科生的在校时间则是在4年左右。即使学生的质量以及老师的教学水平都在一个层面上,但是其时间支配上的差距,使课程支配周期性不足,同样也是教学成果存在差距的缘由。再加之一心求快的课程模式,学生学习的时间则严峻不足,更不必说最终能与本科院校竞争。因此,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漏洞。 (二)培育目标出现偏差 现阶段,我国的教化事业正在逐步向上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也大有增加,各个单位都急需高质量、有真才实学并且有实践阅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现代教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出一批符合社会发展尖端人才,针对专业性的人才更有需求的空间,这就落实在了高校的专业化教化。可是,较多数的高职院校不能依据实际现状,没有适应社会建设的发展需求,培育目标发生了偏差,以至于多数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选择工作,奢侈了大量的人才。这与国家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管理目标出现了背离,并且这种趋势还在高职院校中不断发展。培育目标的偏差造成的人才损失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损失是不行估量的。 (三)理论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 现如今,不仅是高职院校,很多的本科院校也存在着理论不能较好地联系实际的问题。一些老师具有较强理论学问,对专业课程的理解达到特别熟识的地步,但是在实践方面,不能够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出现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不知道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自身存在的特点也要求老师具有与学生互动的实力,带领学生去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设计的原理和形成有一个较为详细的相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设计理念。针对社会需求,让学生自行设计新的工艺品,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老师要调整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引入相关教学,形成教学的直观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尚空谈。 二、“互联网+”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结合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也经验了由物联网的飞跃性发展,其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以其为基础和载体的新型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更新,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专业教学自身已经不再满意于课程的支配和学生生源的差距,其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性以及科学性等方面将更为关注。 (一)学生学习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基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主观感受,是老师在运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敬重与倾听。老师作为“互联网+”的适用者,不仅表现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其设计特点,还表现在环境学设计的运用。在学生学习体验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主要从经济管理学、心理学、行为艺术学、环境艺术设计学和教化学等部分,把人当成产品设计的最终形态,把学生学习体验与产品的设计和探讨开发融合在一起,教学应充分敬重学生的建议和看法,懂得接受和理解,以促进学生的设计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合理运用。比如,在互联网产品或者是智能化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上,选择艺术设计的老师,必需了解“学生学习体验”的融合,要加强“学生学习”对艺术设计的相关感受,以培育学生从用户的视角来优化和改进设计。 (二)“互联网+”与艺术设计课堂模式 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模式实行的是众筹课堂模式。经济上讲,这是一种金融融资方式,这里要运用到艺术教学设计的课堂,成为一种课堂模式。简而言之,众筹课堂模式指的是老师依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发觉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然后实行分组的形式,每一个小组内都会有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就是说每个小组的状况都不是一样的,内部结合也是不同的,从而组内能够进行优势互补。比如数学成果较好的而英语成果较差的学生可以与有英语天赋的学生在一个组,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小组。这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群体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体现了老师具有引导性的现代老师风采,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和沟通创建一个优越的沟通平台。“互联网+”的艺术设计课堂模式遵循上述所说的原理,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自己的艺术设计,进而在网络小组中相互评价,取得建议并得到认可。这样不仅省去了许多的时间,而且能够推动“互联网+”在整个教学模式的作用。如今的一些高职院校实行了这种众筹课堂模式,利用“互联网+”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老师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专业教学,取得了特别好的成果。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利用“互联网+”的发展 现如今的教学须要良好的学习环境,“互联网+”则供应了这个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以至于信息素养成为学生成果提高的重要标准。“互联网+”的运用,不仅是对传统教化资源的整合,而且还是学科与课程间的纽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特别重要。可以使学生获得信息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和信息整理的实力,培育了良好的信息素养。 当代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被认为是一类新兴的、不太被重视的、与实际联系不强的专业,并且还是一门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的种类有许多,例如,有建筑设计概念、美术作品、各类雕像艺术、中西方的园林设计景观、人体的构造以及工程之类的、教化学、等多个艺术领域。究其根本,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利用“互联网+”的发展的特征:(1)教化性。当今时代,教化在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素养的明显降低,各类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已相识到,所以专业设计本身就具有教化性。目的在于培育和提升当代人的素养,职业素养和学习素养以及在社会上的道德素养,并且提升人们的环境素养也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将是放在人们面前重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此在这方面要培育这一类的相关人才,这不仅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建设生态环境文明的要求。因此强调环境设计的教化性,展望将来,培育人才。(2)综合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只要是存在的,都可以用艺术描述出来。这一综合性分为两个类别,一是艺术类,二是科学类,前者是本质,后者是体现。在这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要培育这种综合性的人才,这是专业的动身点,是制订教学安排的重点,对这类人才的要求是见识面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能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具有较为逻辑的思维等。(3)差异性。这里所说的差异性是指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办学特点。依据自己招生的现状及社会的须要,学校的宗旨也就有所不一样,详细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是不同。学校与环境设计专业的结合在差异性方面的结合,以艺术学为宗旨,以各类协助学科为依托,偏重艺术各方面的设计。因此在这方面,高职院校之间所表现的差异是特别大的,而且環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是差距很大,这是由现实所确定的。(4)创新性。现在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提倡创新,并且在艺术学中,创新是很重要的。在设计专业的教化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是极其重要的,充分调动创新的作用,使之与艺术相发展。 总之,“互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互联网+”对于改进教学有特别大的帮助,对学生也具有进步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会有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艺术科技,2022(12). 2徐娜子,万礼.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探讨J.教化教学论坛,2022(22). 3张忠华,张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应对J.中国德育,2022(15). 4赵冰,何高大.“互联网+”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变革探究J.中国教化信息化,2022(6).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