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浙江: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ppt

    • 资源ID:92659032       资源大小:1.58M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浙江: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ppt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易易错错易易混混归归纳纳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情纵览考情纵览考点考点考例考例2011年年2012年年2013年年基因的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定律和自由组组合定律合定律课标课标全国卷全国卷T32、北京、北京T30、山、山东东T27、福建、福建T27、海南、海南T17、江、江苏苏T32课标课标全国卷全国卷T31、福建、福建T27、北京、北京T30、广、广东东T28、江、江苏苏T11、海南、海南 T24/T25浙江浙江T32、课标课标全全国卷国卷T6/T31、课标课标全国卷全国卷T32、天津、天津T5、山山东东T5、福建、福建T28、安徽、安徽T31、广广东东T25、海南海南T16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情纵览考情纵览性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与伴性伴性遗传遗传浙江浙江T32、广广东东T6、海南海南T11、江江苏苏T24山山东东T27()课标课标全国卷全国卷T32、广、广东东T25、四川四川T11、海南海南T28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 120132013浙江卷浙江卷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简称抗性,称抗性,T)T)与除草剂敏感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简称非抗,t)t)、非糯性、非糯性(G)(G)与糯与糯性性(g)(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非抗非糯性玉米(甲甲)为材料,经过为材料,经过EMS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非糯性个体(乙乙);甲的花粉经;甲的花粉经EMS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丙)。请回答:请回答:(1)(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育种技育种技术。术。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 F1 1只出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 F1 1中选择表现型为中选择表现型为_的个体自交,的个体自交,F F2 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是_。(3)(3)采用自交法鉴定采用自交法鉴定F F2 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定过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4)(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将其和农杆菌的,将其和农杆菌的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连接,形成重组连接,形成重组DNA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 答案答案(1)(1)单倍体单倍体(2)(2)抗性非糯性抗性非糯性3/163/16(3)(3)非抗糯性非抗糯性抗性糯性抗性糯性非抗糯性非抗糯性3131(4)(4)抗虫基因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或目的基因)TiTi质粒质粒DNADNA连接酶连接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和人工变异育种的知识。甲该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和人工变异育种的知识。甲(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的花粉经过的花粉经过EMSEMS诱变诱变(诱变使基因突变,利诱变使基因突变,利用了诱变育种用了诱变育种)处理并培养等,最终获得了可育的非抗糯处理并培养等,最终获得了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从中分析可知,甲的花粉性个体丙,从中分析可知,甲的花粉(基因组成为基因组成为tgtg,经,经诱变处理后的诱变处理后的)培养得到单倍体,但它不可育,再经过秋培养得到单倍体,但它不可育,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的丙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的丙(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乙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乙(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和丙和丙(基因型基因型为为ttggttgg)杂交,后代为抗性非糯性杂交,后代为抗性非糯性(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和非抗和非抗非糯性非糯性(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取其中抗性非糯性,取其中抗性非糯性(基因型为基因型为TtGgTtGg)个体自交,后代有抗性非糯性个体自交,后代有抗性非糯性T_G_T_G_占占9/169/16,非抗非,非抗非糯性糯性ttGttG_ _占占3/163/16,抗性糯性,抗性糯性T_ggT_gg占占3/163/16,非抗糯性,非抗糯性ttggttgg占占1/161/16。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F F2 2中抗性中抗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糯性个体自交后代若不出现非抗糯性,则为纯合子。遗传糯性个体自交后代若不出现非抗糯性,则为纯合子。遗传图解见答案。由于玉米不具有抗虫基因,因此该目的基因图解见答案。由于玉米不具有抗虫基因,因此该目的基因必须来自其他物种。在转入受体细胞之前,要将目的基因必须来自其他物种。在转入受体细胞之前,要将目的基因和基因载体结合,一般取质粒作为基因载体,可以使目的和基因载体结合,一般取质粒作为基因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和正常表达。目的基因和质粒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和正常表达。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是都是DNA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后要用,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后要用DNADNA连接酶将其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连接起来。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 220122012浙江卷浙江卷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基因为A A、a)a)、高秆和矮秆高秆和矮秆(基因为基因为B B、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观察到白化苗4 4株、抗病矮秆株、抗病矮秆1 1株株(乙乙)和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高秆1 1株株(丙丙)。将乙与丙杂交,。将乙与丙杂交,F F1 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 F1 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病高秆。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请回答:请回答:(1)(1)对上述对上述1 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因缺失了一段DNA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获得再生植株。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 F1 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产生_种配子。种配子。(4)(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 F1 1的过程。的过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答案答案(1)(1)表达表达 有害性基因突变有害性基因突变(2)(2)诱变育种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胚状体基因重组胚状体(3)4(3)4(4)(4)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解析解析 由于是该基因缺失了一段由于是该基因缺失了一段DNADNA,导致最终相应产物,导致最终相应产物不能合成,说明表达不能合成,说明表达(转录和翻译转录和翻译)不能正常进行,发生在不能正常进行,发生在基因内部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此变异对该生物来说不利基因内部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此变异对该生物来说不利于其生存,所以是有害突变于其生存,所以是有害突变(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用。用射线照射说明使用了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射线照射说明使用了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在获得愈伤组织后可以通过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在组。在获得愈伤组织后可以通过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育,可以形成植株。乙和丙得到的抗病高秆植株的基因组育,可以形成植株。乙和丙得到的抗病高秆植株的基因组成是成是AaBbAaBb,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的配子基因组成有,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的配子基因组成有ABAB、AbAb、aBaB、abab四种。遗传图解见答案。四种。遗传图解见答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 320132013课标全国卷课标全国卷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体上,还是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长翅棕眼小小翅红眼翅红眼小翅棕眼小翅棕眼33113311。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2)(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X染色体上作出多染色体上作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种。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3)如果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 X染色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那么理论上,子的假设成立,那么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子一,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答案答案(1)(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或自由组合定律律)(2)4(2)4(3)0(3)01(1(或或100%)100%)解析解析(1)(1)由于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的有关基因由于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的有关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时可先分析其中一对基因的遗传现象,再将两对基因的遗时可先分析其中一对基因的遗传现象,再将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并考虑。传一并考虑。(2)(2)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关系的可能性有两种:红色为显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关系的可能性有两种:红色为显性;棕色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的位置可能有三性;棕色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的位置可能有三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眼色基因位于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眼色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翅长基因位于X X染色体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染色体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基因和眼色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和眼色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不可能同时两对基因不可能同时位于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性状的组合方式共有。性状的组合方式共有6 6种,除了题干给种,除了题干给出的出的2 2种外,还有以下种外,还有以下4 4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眼色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位于X X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3)据题意,假设棕眼基因为据题意,假设棕眼基因为A A,长翅基因为,长翅基因为B B,由于子一,由于子一代中长翅红眼代中长翅红眼长翅棕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小翅棕眼33331111,可知子代中长翅,可知子代中长翅小翅小翅3131,棕眼,棕眼红眼红眼111 1,可推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可推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为BbXBbXa aX Xa a、BbXBbXA AY Y,杂杂交子代交子代的雌性个体无的雌性个体无论论何种翅形全何种翅形全为为棕眼棕眼(X(XA AX X),而子代的雄性,而子代的雄性个体无个体无论论何种翅形全何种翅形全为红为红眼眼(X Xa aY Y),即,即红红眼个体全眼个体全为为雄性没雄性没有雌性,故有雌性,故长长翅翅红红眼果眼果蝇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为0 0,小翅,小翅红红眼果眼果蝇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为1 1。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本专题以遗传学实验为背景,结合孟德尔遗传的基本本专题以遗传学实验为背景,结合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生物变异、基因工程等相关规律、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生物变异、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考查了表现型、基因型、概率计算和遗传图解等,知识,考查了表现型、基因型、概率计算和遗传图解等,试题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试题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高高考考真真题题聚聚焦焦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1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1)选择理想的模式生物选择理想的模式生物豌豆。豌豆。(2)(2)单因子分析法: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某一对单因子分析法: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3)(3)数学统计分析法和模型方法: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数学统计分析法和模型方法: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二代不同性状的数据虽然有差异,但都接近实验中,子二代不同性状的数据虽然有差异,但都接近3131的比例关系。的比例关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4)(4)假说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设计了演绎法:孟德尔设计了F F1 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实验,并预测后代性状分离比在理论上为的实验,并预测后代性状分离比在理论上为1111,然后通,然后通过实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在判断某显性个体是否为过实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在判断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时,测交至今仍然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纯合子时,测交至今仍然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 2遗传的基本规律比较遗传的基本规律比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项项目目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基因的自由组组合定律合定律研究性状研究性状 一对一对 两对及以上两对及以上 控制性状的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一对一对 两对及以上两对及以上 等位基因与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的关系位于一位于一对对同源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上分分别别位于两位于两对对或两或两对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细细胞学基胞学基础础(染色体活染色体活动动)减数第一次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组合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实质遗传实质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基因之间间的重的重组组互不干互不干扰扰F F1 1形成配子的种形成配子的种类类2 2种种2 22 2或或2 2n n种种F F2 2基因型种基因型种类类3 3种种3 32 2或或3 3n n种种表表现现型种型种类类2 2种种2 22 2或或2 2n n种种表表现现型比例型比例313193319331或或(31)(31)n nF F1 1测测交后代交后代表表现现型比例型比例111111111111或或(11)(11)n n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意意义义作物育种作物育种所需性状所需性状为显为显性性纯纯合:合:连续连续自交自交选择选择;所需性状所需性状为隐为隐性:在性:在F F2 2出出现现,即能即能稳稳定定遗传遗传预预防防遗传遗传病病由于基因重由于基因重组组而引起的而引起的变变异,有利于生物异,有利于生物进进化化作物育种作物育种联联系系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组合定律的基合定律的基础础,非等位基因自,非等位基因自由由组组合的前提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合的前提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1)花粉鉴定法、单倍体育种法也可用于孟德尔分离定律花粉鉴定法、单倍体育种法也可用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研究。的研究。(2)(2)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自交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概念概念不同不同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个体间间交配交配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进行交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之间间都要都要进进行交配。植物和行交配。植物和动动物都包括自交和物都包括自交和杂杂交,只是交,只是动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间进行行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交配交配组组合合种种类类不同不同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Aa、aaaa的个体,自交方式有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三三种种自由交配方式除自由交配方式除AAAAAAAA、AaAaAaAa、aaaaaaaa三种外,三种外,还还有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共六种,共六种结结果果不同不同含一含一对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A、a)a)的的生物,生物,连续连续自交自交n n代代产产生的后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代中,基因型为为AaAa的个体占的个体占1/21/2n n,而基因型,而基因型为为AAAA和和aaaa的的个体各占个体各占1/21/2(1(11/21/2n n)自由交配自由交配n n代代产产生的后代生的后代中,中,AAAaaaAAAaaa121121例例1 1 某生物爱好者在重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时,发现了某生物爱好者在重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选取豌豆的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选取豌豆的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3131,而,而是出现了高茎是出现了高茎矮茎矮茎35 135 1。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他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他所写的研究思路,请你将其补充完整。所写的研究思路,请你将其补充完整。(1)(1)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杂种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杂种子一代子一代(Dd)(Dd)变成了四倍体变成了四倍体(DDdd)(DDdd)。四倍体。四倍体DDddDDdd产生的配子产生的配子基因组合及比例为基因组合及比例为_。由于受精时,雌。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雄配子的结合是_的,因此子二代出现了的,因此子二代出现了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种基因型,种基因型,2 2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矮茎351351。(2)(2)为证明以上的分析是否正确,需通过测交实验来测定为证明以上的分析是否正确,需通过测交实验来测定子一代的基因型,应选择待测子一代豌豆和矮茎子一代的基因型,应选择待测子一代豌豆和矮茎(隐性亲隐性亲本本)豌豆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高茎豌豆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高茎矮矮茎茎_。(3)(3)进行测交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该进行测交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该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答案答案(1)DDDddd(1)DDDddd141141随机随机5 5(2)51(2)51(3)(3)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解析解析(1)(1)基因型为基因型为DDddDDdd的个体的的个体的4 4个基因分别位于个基因分别位于4 4条同条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两两组合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两两组合(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形成的配,形成的配子的基因组合及比例为子的基因组合及比例为DDDdddDDDddd141141。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9 9种组合形式,种组合形式,5 5种基因型:种基因型: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2)(2)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比例应为DDddDdddddddDDddDddddddd141141,高茎,高茎矮茎矮茎5151。(3)(3)有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该科学方法属于有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该科学方法属于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点评点评 假说假说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它的定义是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它的定义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描述的是这样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观察和分析现象一个过程:观察和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推理和想象推理和想象提提出假说出假说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要注意的是在得出结论。要注意的是在提出假说前做了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在这个基础上才提出提出假说前做了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在这个基础上才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所谓的假说,而不是先提出假说,再去推理自己的观点即所谓的假说,而不是先提出假说,再去推理和想象。有了假说,在这个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演绎和想象。有了假说,在这个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演绎和推理,并通过实际的实验来进行验证,如果实验结果如和推理,并通过实际的实验来进行验证,如果实验结果如预期设想,那么就可以上升到结论。预期设想,那么就可以上升到结论。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变式变式1 1 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A(A、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控制(B(B、b)b),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种亲本杂交,所得F F1 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 F2 2的表现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秆抗病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669916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1)(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填填“遵循遵循”或或“不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2)(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填填“遵循遵循”或或“不遵不遵循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F(3)F2 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了_,具体发生在,具体发生在_时期。时期。(4)(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对同源染色体上;体上;F F1 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aBabaBab4114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实验设计实验设计_;_。预期结果:预期结果: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答案答案(1)(1)遵循遵循(2)(2)不遵循不遵循(3)(3)重新组合重新组合(或基因重组或基因重组)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或减或减前前期期)(4)1(4)1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 F1 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高秆抗病四种表现型,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4114 4114 解析解析(1)(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F(2)F1 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93319331,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它们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3)两对基因两对基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可能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可能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前期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4)(4)判断基因的位置判断基因的位置可以通过测交来进行,可以通过测交来进行,F F2 2中高秆抗病中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高秆易感病矮秆矮秆抗病抗病矮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669916669916,则双隐个体占,则双隐个体占16/10016/100,则,则F F1 1的配子中的配子中abab占占4/104/10,可推测其配子比例为,可推测其配子比例为41144114,则,则F F1 1测交子代为高秆抗病测交子代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高秆易感病矮矮秆抗病秆抗病矮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41144114。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点二伴性遗传与遗传病考点二伴性遗传与遗传病1 1基因位于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1)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基因位于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基因位于X X染色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体上。(2)(2)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 2基因位于基因位于X X、Y 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选取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杂交,若子代雌、雄全选取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杂交,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为显性,则基因位于X X、Y Y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为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基因只位于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基因只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X X、Y Y性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区段的含义及性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区段的含义及遗传特点遗传特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图图371(1)(1)同源区段同源区段()():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在遗: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在遗传上表现出性别的差异。传上表现出性别的差异。如如X Xa aX Xa aX Xa aY YA AXXa aY YA A(全全为为显显性性)、X Xa aX Xa a(全全为隐为隐性性)。(2)(2)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X X染色体上的染色体上的()()比比Y Y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的()()长长得多,此段得多,此段()()上基因控制的上基因控制的遗传遗传病病为为伴伴X X染色染色体体遗传遗传病。病。Y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很短小,此段上的很短小,此段上的基因表基因表现为现为典型的伴典型的伴Y Y遗传遗传,即只在男性中,即只在男性中遗传遗传。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 3人类遗传病的判断方法人类遗传病的判断方法(1)(1)先确定伴先确定伴Y Y染色体遗传:男病后代男皆病,且仅有男病。染色体遗传:男病后代男皆病,且仅有男病。(2)(2)粗判显隐性:粗判显隐性:若双亲无遗传病,而子代有患者,则该病由隐性致病基若双亲无遗传病,而子代有患者,则该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即因控制,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若双亲有遗传病,子代有正常者,则该病由显性致病基若双亲有遗传病,子代有正常者,则该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即因控制,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核核心心考考点点整整合合专题七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3)细判遗传病:细判遗传病: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若双亲患病,子代中出现正常女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若双亲患病,子代中出现正常女性,则为常染色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浙江: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ppt)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