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3篇(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92667971
资源大小:36.07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3篇(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3篇(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1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 9、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 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四、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测试卷二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1)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2)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 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一、情景创设: 与一定的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有意义的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因此,教师有效地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例如:语文第四册中有一篇苏州园林,上课再怎么细致地讲苏州园林地特点、方位、景物。因为离学生太远,他们也会表现得昏昏欲睡。 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亲身体会之感,我找同事借了几张去苏州园林时带来的光盘,两节课放完,图文并茂,讲解与之配合,课堂上时时传出“真美呀!”的感叹声,连我都留恋其中。到讲课文时学生们把各景点的特点,方位已经背下来了。 只是再强调一下每段的中心意思即可,而且学生表现出来兴趣和记忆力都很强。 如果老师怕费时间按照常规去讲课,学生没有兴趣,对课文印象不深且缺乏必要的了解,学完课文也不能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还影响他们对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信息资源提供: 目前网上信息多而又多,教师要加以选择、提取、引导学生学习,以便更好的消化书本知识。讲授中国石拱桥时,我充分运用了网络,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第一步: 赵州桥和卢拱桥将中国石拱桥一课的学习目标、要求以及有关的学习资料和 要解决的问题,以教学主页的形式提前发布到学校教育网站上,提前在计算机机房准备好,学生进入教师主页,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式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如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课文为什么选赵州桥和卢拱桥为例?为什么先写赵州桥后写卢沟桥? 赵州桥和卢拱桥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二步:在学生充分自学后,进行面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围绕本课核心知识“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 教学的交往,不仅包括“师生”交往,还包括“生生”间的交往合作。 合作学习的实施要以教学中缺失之处进行补充和改进,使合作学习既能 有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又能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增强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这对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例如:我在教韩愈的短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时,我把全班学生就近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韩愈对于董邵南去河北求发展 到底是怎样的看法?找出依据。”要求小组内先统一意见,找出依据。 我又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分成两大组,作为正方、反方展开辩论。有的学生说: “董邵南怀抱利器、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所以我认为韩愈支持董生游河北,并且他还说?吾知其必有合?。”有的同学说:“这只是表面意思,课文笔锋一转说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未必有合?。”还有的同学说:“作者要求董生做的两件事 也说明作者不赞成去河北。第一件事:替作者凭吊燕国名将乐毅之墓。 我看课外书上说,乐毅逃亡到赵国后,仍念念不忘燕国,作者想让他学习乐毅不忘祖国。第二件事:委托他去看那里还有没有象高渐离这样的隐士,并规劝他们入朝效忠。既然?感慨悲歌之士?应当到朝廷来,董生还有什么理由离开长安到燕赵去?” 有的同学说:“当时社会背景是藩镇割据的局面,而韩愈一向维护朝廷统治,视藩镇为叛逆,因而他不会赞同董邵南去。”学生们的讨论热烈而有序,我把各自的依据用板书写在黑板上。最后,同学们自己达到了统一,认为韩愈的本意是不愿意董生去河北,主张留下来为朝廷效力。学生们因为讨论而兴奋,因为合作而自觉查找资料,因为得到别人认可而自豪。 四、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学生的自身生活或经验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 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 我在教蒲松龄的狼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说:“狼给我们的印象是可怕的,除此以外,我们还了解有关狼的什么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对狼这一动物作个小小的研究。请说说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同学们互相交流并讨论)。 我又问:“同学们能否从刚才交流有关狼的故事、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 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贪婪、凶残、狡猾)“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惧怕、厌恶、憎恨)通过研讨探究,同学们头脑中有了大概印象,继续讲课文就容易多了。 五、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我在教挖荠菜时,我把作者因为偷吃地主家的玉米被管家追赶,丢掉鞋子而不敢回家时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挖荠菜时的景物描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反复朗读,问:“你们朗读是发现了什么?”一位同学说:“我发现这是一组景物对比,但是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进行这么细致的景物描写?” 其他学生们纷纷发言,经过商讨最后总结作者在不敢回家时运用景物描写 是想衬托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情,挖荠菜时进行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 愉快、轻松、惬意的心情,两相对比为了说明挖荠菜的美好。我又接着布置一个任务: “根据你们总结也就是说景物描写可衬托人物的心情,你们进行一次仿写,要求:用景物衬托人物的心情。”同学们兴趣很高,交流时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有的用清风、细雨、和煦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摇摆的柳枝、地里的稻香等等 表现心情的愉悦,用阴暗的天,暴风雨、被晒得无力摇摆的柳枝,歪七扭八的不规范字 等等表现心情的烦闷。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极大的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 六、启迪智慧: 智慧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动脑筋”的内化的结果。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其中都蕴藏着作者做人和作文的智慧,是一座座宝藏,而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都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发掘编者和作者的智慧,最终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头脑中智慧的星星之火。 一位教师执教伤仲永,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你有什么看法?”开放性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的角度之多和观点之新让教师感到惊喜。有的同学从自己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天赋不错,但还要后天努力。 还有的学生批判方仲永的父亲认为他目光短浅,惟利是图。 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教师的关注,他说:“我认为在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王安石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余闻之也久? 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作者王安石对于方仲永的情况非常了解,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关心方仲永,也没有劝阻他的父亲,就这样看着一个天才少年消失了,所以我认为这其中也有王安石的责任。”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并号召同学们来评议这一观点。学生有的反驳,有的支持。经过一番讨论,集中问题是:王安石为什么没有去帮助方仲永?大家陷入沉思。最后,有一位同学找出了答案:王安石生于1021年,而伤仲永一文说的“明道中”即1032-1033年,仲永十二三岁,也就是说王安石见到仲永时,他自己也只有十二三岁,又如何去教育、指导方仲永呢?同学们豁然开朗。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并发展了自己的学习智慧。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围绕对“人”的需要和对“学习”的重新认识展开的。 以上几方面都是围绕着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和促进自主学习而提出的。 他们互相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高度重视,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2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 数学试题(一) 一、填空 (共15分,每空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过程。(认真听讲)、(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有一些橘子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或者5个人,都正好少一个,至少有(59)个橘子。(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1=59) 个人依次两两握手,一共要握(66)次。(组合C122=12*112*1=66) 5.一根木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要(20)分钟。(5段锯四次,5×4=20) 6.把一个底面半径2厘米,高厘米的圆柱形钢锭,铸成底面积大小不变的圆锥,形钢锭,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的比是(1:3)。(圆柱体积V=r2H,圆锥体积V=13r2h,体积相等,则H:h=1:3) 7.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第100个气球是(黄)颜色。(100÷3+2+1=164,则为黄气球) 、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A、B两数的平均数是,则C是(24)。(19××2=24,即为C) 9.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分别相等,那么圆锥的高是长方体的高的(3)倍。(长方体体积V=S×H,圆锥体积V=13S×h,V和S相等,h是H的3倍) 10.一件大衣1200元,现提价30后,再降价30,现在的价格是(1092)元。(价格为1200×1+×=1092.) 11.刘老师要紧急通知舞蹈队的同学集合参加演出,32名同学至少要用(5)分钟。(1人告诉2人,2人告诉4人25=32) 1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3.有5个红球,8个黄球,3个绿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516)。(5+8+3=16) 14.六年级有370人,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相同,在六一班49名学生中,至少有(5)个人出生在同一个月。(370÷365=15,1+1=2人;49÷12=41,4+1=5(人) 15.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23)只,兔有(12)只(94÷2-35=12(只),35-12=23(只) 16.小华在计算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移了一位,结果得,这道题的除数是()。(÷=) 17.一批同样的钢管堆在一起,横截面是梯形,上层是5根,下层是10根,共堆6层,这堆钢管一共有(45)根。(梯形面积公式:(5+10)×6÷2=45) 18.临沂市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四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回顾整理 构建网络)、(重点复习 强化提高)、(自主建设 完善提高)。 二、判断(共12分,每题1分) 1数学课程表标准(2023版)把数学课程的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2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3.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是) 4.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20。(×) 5.一个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11是假分数) 6.三个连续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合数。(×)(1、2、3这三个没有合数) 时半时,时针和分针成90度的夹角。 (×) 名同学做游戏,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都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12人。 (×)(每边各有13人) 9.至少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 10.任意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必须全等才可以) 11.米可以改写成20米。(×) 1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三、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 1.圆的直径由12厘米增至18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C)平方厘米。(92-62=45) A、6; B、36; C、45; D、9 年,第一季度有(B)天。(1900不会闰年,31+28+31=90) A、89 B、90 C、91 D、92 3.在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里画半径1厘米的圆,最多能画(D)个。(长方向6个直径,宽方向3个直径,3*6=18个) A、84 B、42 C、26 D、18 4.在4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B)。(10÷40+10×100=20) % % % % 5.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A)的面积最大。 A、圆 B、正方形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6.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7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C)分钟使客人尽快喝上茶。(接水1分钟+烧水7分钟+沏茶1分钟) A、7分钟 B、8分钟 C、9分钟 D、10分钟 7.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计算结果相差(B)。 A、58 B、7 C、5 8.有32盒月饼,其中31盒质量相同,另外一盒少了一个。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C)次可以找出这盒月饼。(天平两边各放一半) A、2 B、3 C、4 9.如果分子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B)。(47=4+87+14) A、10 B、14 C、16 10.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最大公约数是6,长方向4个边长,宽方向3个边长,选A) A、12个 B、15个 C、9个 11.把40克糖放入760克水中,溶解后,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C)。 A、1:18 B、1:19 C、1:20 1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现在的长方形相比(C)。 A、周长面积都不变 B、周长面积都变大 C、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13.把点(3,2)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B)。 A、(2,5) B、(5,2) C、(1,2) 14.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先计算,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128 =?129 =?” 在这道练习的设计中,主要渗透了(C)数学思想。 A.分类 B.极限 C.函数 15.下面描述中,体现过程目标的是(C)。 A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B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C.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体积的测量方法 四、计算(15分)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1995×1996× =1995×(1996×)-1996×(1995×) =1995×1996×-1996×1995× =0 9999×11113333×6667 =(3333×3)×1111+3333×6667 =3333×3333+3333×6667 =3333×(3333+6667) =3333× = 102+(466-115)÷÷ =(102+351÷)÷ =(102+30)÷ =165 ×××125% =(+)× =9× = 2.解下面的方程或比例。(4分) ×2 x :42=:10 x=+×2 x=42×÷10 =+ =30÷10 = =3 3.计算阴影部分面积。(正方形的边长为4dm)(3分) A=14r2×2-r2 =1442×2-42 = (dm2) 五、解决问题(15分) 1.在一条全长3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3000÷5+1) ×2=1202(座) 答:一共要安装1202座路灯。 2.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6×12÷8=9(天) 答:9天可以完成任务.3.有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买出15千克,乙筐卖出27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余下的4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设甲乙两筐各有x千克苹果 x-15=(x-27)×4 解得x=31 答:两筐苹果各有31千克.4.一只长方体玻璃缸,长米,宽米,高4分米,水深分米,如果投入一块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43-8×6×() =64-48× = =(dm3) 答:缸里的水溢出升。 5.某工人加工300个零件,规定每加工一个合格得到加工费9分,损坏一个赔2角4分。已知该工人最后实际领到加工费26元零1分。求他加工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设合格零件数量为x (300-x)×= 解得 x=297 则合格率为297÷300×100=99 答:他加工零件的合格率是99.六、简析题(共8分,每题4分) 1.“体育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38厘米,体育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课堂教学时,围绕上题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你认为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平均身高的取值范围在138142厘米之间1分;(2)男生人数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42厘米1分;(3)女生人数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38厘米1分;(4)男女生人数相同时,平均身高是140厘米1分。 2.部分学生在初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常将x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形如x),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1)用方程解题,从思维角度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将“x”放在一个算术式子的一边,使其成为形式上的方程,实质上是用的算术解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方程解题的优势,而且还会使本来较繁的算术解法变得更加复杂2分;(2)用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1分;(3)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有:利用题目中表示等量关系的关键词语、常见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四则运算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等1分。 七、综合题(共20分) 右下图是笔算乘法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63),请你分析教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学习这个内容前,学生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基础?(2分) (口算基础:两位数乘整十数1分;笔算基础:两位数乘一位数1分) (2)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什么?(3分) (掌握乘的顺序或其它表述但意思相同)1分;理解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或其它表述但意思相同)2分) (3)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4分) (教学目标要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目标全面,但大而空给12分;目标全面,而且还具体实用给34分。) (4)如果把这节课划分为引入、新授、巩固和小结四个阶段,请你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设计出“新授阶段”的教学过程。(7分) (体现先学后教,体现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笔算),体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关注算法也关注算理设计很差给01分,设计一般给23分,设计良好给45分,设计优秀给67分。) (5)根据本课重点内容,请为“巩固阶段”设计一道有针对性的练习,并解释你的设计意图。(4分) (设计的练习要针对算理和算法,练习很差给1分,一般给2分,良好给3分,优秀给4分。)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及答案3 西平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课的标准(2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与()的统一,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 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个学段。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即()(、)(、)、()。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和()。 2、简答题:(共8分) (1)课程的总目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4分)(2)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哪几个关系(4分) 一、填空。 1、-4,2,5,0,-7这五个数中,()是正数,()是负数,()是整数。2、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3、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这件商品原价150元,现在便宜了()元。 4、如果a=8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A×34=B×25(A、B均不为零)则A:B写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把两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从一张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则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8、时=()时()分 =()cm3=()L 9、右图是某城市下半年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右图是()统计图。()月的平均气温最低,()月的平均气温最高。 10、一组数据为15,26,25,15,27,1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众数是()。 11、一个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白球和黑球各6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个球。 12、抽样检查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13、若 Ab=245,(b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则a的最小值是(),b的最小值是()。 二、想一想,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三根分别长4cm、5cm、9cm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 3、方程18+4x=22与方程3x-2x=20的解相同。 () 4、分母是质数的分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5、如果减数与被减数的比是5:11,那么差是减数的6分之5()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把一根木料锯成7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候是锯成7段所用时间的()。 A、17 B、118 C、6 2、甲走完一段路要4分之1小时,乙走完这段路要25分钟,乙 与甲的速度比是()。 A、1 : 1 B、4 : 5 C、3 : 5 3、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是1,2,3,若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把一个圆柱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面积是圆锥体积的()。 A、1 3B、2C、2倍 5、已知a÷b=2c(b0),4c应该等于()。A、2a÷b B、a÷4b C、4a÷b 6、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方向。 A、北偏西约30° B、北偏东约30° C、南偏西约60° 7、一项工程原计划20天完成,实际15天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 A、20 B、 C、25 四、看清算式,细心计算。(20分) ÷= ×4= += 30×30%= 2、解方程或比例。(8分) 5x-20%x=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五、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的3倍是45,这个数的75%是多少? 2、用30加上25个 45,得的和去除分之9,商是多少? 六、图形世界,探索创新。(4分) 如图,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并把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甲乙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6分) 1、新兴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80人,占全校总数人数的20%,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全校总人数少 1925,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4分) 2、某车间要加工一批零件,4天完成了总量的25,如果再做54个,正好完成这批零件的122分之1。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加工完这批零件共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