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

    • 资源ID:92684382       资源大小:26.6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8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底 练习 根本 1、推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依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答复。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竞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慧题。 请小组争论这道题目应当怎么思索?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答复。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争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2370×8=560 八、课后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熟悉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看等实践活动为新授学问作好预备。 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展一些观看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学问。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看大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对“千米”的长短有初步的了解。 二、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填括号(说一说推理过程): 2米=( )分米 50分米=( )米 6厘米=( )毫米 30厘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80毫米=( )厘米 三、新授 1、 导入新课 量比拟周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 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适宜呢?这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学问。 板书课题:千米的熟悉 2、 联系实际,初步熟悉“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遗产示意图,引导学生观看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提醒进率。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展比拟: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一样吗?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C熟记进率。想想看:“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中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四、练习 1、 依据实际状况正确选用单位。 教室长3( ),小明身高130( );高速大路长50( );铅笔尖长4( )。 2、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厘米 2分米 2千米 2米粉2毫米 3、 带着学生观看:课前在一条直的路边量出100米的距离并在两端插上标杆。问学生: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4、 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第71页“做一做”,中的两道实践题。 五、总结(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索、探究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沟通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详细情境,正确进展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详细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学问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根本的计算力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讨论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精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展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根底上查找等量关系,能较娴熟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嬉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拟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查找方法、 提醒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展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讨论: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协作进展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其次种方法是和差;一样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终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奇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标准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 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现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观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观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 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4、稳固方法,精确填数: 回到猜数嬉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导学生依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 三、探究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和差问题。 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推断分析。)猜想语文与数学分数。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 A、数学:(96+8)÷2=104÷2=52(分) 语文:96-52=44(分) 语文:(98-8)÷2=88÷2=44(分) 数学:96-44=52(分) 对方法A进展反思和质疑。查找错误的缘由。 B、数学: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语文:192-100=92(分) 语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数学:192-92=100(分) C、数学:96+8÷2=96+4=100(分) D、语文:96-8÷2=96-4=92(分)怎样理解8÷2? 2、仔细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300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50元两人的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选择合理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日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教师。 学习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解和差问题的策略许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 五、观赏变化 1、转化成3个大强 2、转化成3个小强 3、转化成3个爸爸 课堂延长: 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索,将假设转化的思想,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好玩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规律思索力量。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索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擅长思索。教学难点: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索和回答下列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预备: 预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猜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学问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坦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一样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嬉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嬉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好玩的故事吗?今日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嬉戏好吗? 学生争论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列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当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列图。嬉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依据学生的答复状况(答对进展适当的嘉奖),并进展分析,然后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量。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局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 2从日常生活动身,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展抢答。 3最终进展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展嘉奖。 4、对相关题目进展具体的解释,让学生熟悉数学的神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详细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裂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需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秒,小明的弟弟要秒,小明的爸爸要秒,小明的妈妈要秒,小明的爷爷要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其次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终: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危险! 三、自主创作题: 依据自己学过的数学学问,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量和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学问,让学生熟悉数学的神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6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详细情境进展估算,进一步领悟加、减法估算的根本方法,增加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展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受万以内进位加法的熟悉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精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四、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绽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沟通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索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例如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稳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答复,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把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预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漂亮艳丽的彩色图画歌颂宏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要知道精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沟通 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索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假如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沟通,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状况,尤其要鼓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加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量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由于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由于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谈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依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假如因数的个数比拟多,算起来就比拟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拟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刚谈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拟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局部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察了解状况。如有发觉错误,指导订正。 五、稳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沟通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留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8 【教材、学情分析】 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把握周长 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好这局部内容是后面熟悉面积单位和探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根底。这局部内容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通过观看、操作估量和直观推理等活动,熟悉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拟物体外表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问,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 有了初步的体验,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学问体系,学生对与生活亲密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联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 (1)结合详细的事物熟悉面积的直观含义。 (2)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拟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拟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的直观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拟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详细的动手操作中进展学生的动手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合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熟悉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拟物体外表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表达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学问准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具预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竞赛导入:同学们,喜爱画画吗教师这里有两片树叶,想请同学们帮它们涂上颜色,谁情愿帮这个忙呢 2、设问:想想看,究竟谁涂得快呀为什么 提醒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树叶涂色竞赛作为导入,一是缓解课前紧急气氛,鼓舞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上课;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主动参加,探究新知 ()探究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感知物体外表的大小。 (1)摸一摸叶子,引导出“外表”。 (2)谈话:教室里有很多物体,你去摸摸看这些物体的面。 师;你摸到了那些物体的面呢 (4)教师示范摸物体的面,学生动手摸数学书封面,感受封面的大小。引导 学生体会各种物体都有面,并且让学生体会物体外表是有大有小的。 2、摸一摸,比拟面的大小。 摸课桌面和凳子面,体会这些面的大小,并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拟大,哪 个比拟小。 3、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 举例说说物体外表的面积,并比拟它们的大小。 4、提醒面积的含义,我们把物体外表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对熟识的事物的外表进展比拟,使学生首次感受面积的含义。学生在说的同时通过仿照、迁移可以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楚的表象。 (二)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1、熟悉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假如我们把桌面和黑板外表画在纸上,得到了两个什么呀 这两个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出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平面图 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提醒完整定义:我们把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平面图形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面积对于小朋友来说也很难想象。为了进展直观教学,将平面图形从物体的外表“请”下来,通过物体外表的面积很顺当地迁移到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了清晰的熟悉。】 2、比拟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情景再现,推断大小 学生用“面积”的概念表述导入的桌面和黑板外表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2)探究方法、比拟大小 出示某学校的平面图 先争论,再说一说发觉了什么比拟两个差异大平面图形(小结:观看法) 比拟生活区和办公楼的面积 先让学生猜想,再同桌相互合作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方法(小结:重叠法,测量法) 出示不规章图形(探究出:数方格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受从用观看法比拟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拟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对当代小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需的。通过集体的才智,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力量。】 3、教学“试一试 (1)独立思索,用什么方法比拟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2)沟通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索、沟通汇报等方式,把学问转化为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反应,应用新知 1、我会想:“想想做做”第4题。 完成后追问:图形上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图形中红色局部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辨别面积和周长) 2、我会看:“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是居世界第三位。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日教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看一下,你想说什么吗?你能从图中看出那个省份面积最大,哪个省份面积最小吗?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比拟两个图形的面积? 3、我会数:“想想做做”第3题。 这里还有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数格子) 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自主学习汇报,集体沟通) 这个图形你是怎样数的啊?(沟通半格的数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拟的方法随详细状况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不同图形的面积的比拟理解,体会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的实践应用力量】 四、总结评价,提高熟悉 你们今日学得快乐吗?请小朋友来谈谈今日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把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看法重叠法测量法数方格法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为本站会员(1564****06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