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老师期末总结.docx
-
资源ID:92693037
资源大小:35.15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老师期末总结.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老师期末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一学期已经过去,总体来说,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三、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再多样化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 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2 一、口算。(8分) 15-6= 24+5= 48+4= 79-70= 63-7= 18+50= 92-9= 21-6= 68+2= 80-30= 44+30= 25+8= 84-4= 10+70= 70-7= 43-30= 二、填空。(24分) 百位 十位 个位 1. 看图写数。 ( ) ( ) 2. 我今年( )岁了, 爸爸比我大的多, 爸爸可能是( )岁。 3. 一张1元可以换( )张一角, 一张10元也可以换( )张5元。 4. 70前面的数是( ),70后面的数是( )。 5. 找规律,再填空。 (1) ( ) (2)100 80( ) ( )20 0 6.在 里填“>”“”、“、<或=。 39-4366961-823+923-9 43-542-534+854-61元5角10角 8、在46、65、56、60这四个数中,选择合适的填在圈里。 十位上是6的数个位上是6的数比60大的数 二、仔细推敲,慎重选择。(4分) 1、 小林收了多少节?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0节48节29节 2、哪道题的得数是七十多? 64+464+864+16 三、你能把下面这些图形统计出来吗?(5分) 一共 ()个()个()个()个()个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 1、填表。 2、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3、 42元14元 (1)台灯和书包一共多少元? (2)如果只用10元的钱来付,买这两样要付()张10元的钱。 4、 还剩多少本书? 5、 (1)小明和小红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红比小军少做多少道? 四、认真计算,细心检查。(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4-7=5+60=5+43=34-30+33= 48+8=53-8=4+55=84-6-40= 14-7=66-2=49+3=6+53-20= 25+20=12-8=92-40=15-2+60= 88-60=7+40=4+27=53+6-10= 2、用竖式计算。 51+24=78-48=35+6=84-16=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5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 统计旅游人数 (1)一班有男同学46人,女同学43人,一共有( )人。 (2) 二班和三班一共去了98名同学,二班有47人,三班有( )人。二班和三班哪个班人数多呢?( )班人数多, ( )班人数少。 (3) 四班左边站了四行,每行10名同学,右边站了8名同学,一共有( )人。表示( )个十, ( )个一。 (4)五班有56人,六班比五班多27人,六班有( )人。 (5) 七班有59人,八班比七班人数少一些,八班可能是多少人呢?(画) 542861 第二组 猜猜我是多少? 我比35大18。 我减去43就是50。 我加上28就是61。 第三组 请你设计一个图案给老师 请你设计一个图案送给老师。 第四组 小火车来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 ) ( ) ( ) ( ) ( ) 第五组 在旅游中你会消费吗? 10元 30元 20元 6元 3元 2元 (1)、笑笑想买一个蛋糕和一 份礼物需要花多少钱? = (元) (2)、淘气带了40元钱可以买什么呢? 六、看图填空。 我钓了46条鱼 = 四、选择m和cm填空。 1、电视机的"高约是40 。 2、教室的门高约2 。 3、一根铅笔长约18 。 4、学校班车车身长约4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6 一、复习内容 1、复习位置: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接着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然后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复习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学会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进行图形间的拼组。 4、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3)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复习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能对人民币进行简单的换算。 6、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不进位加、进位加和不退位减、退位减),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复习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8、复习找规律: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9、复习统计: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措施 1、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促进思维。教师要把自己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导航之处。例如,对于数的复习,鼓励中上生在课堂上多质疑,中下生多提问题,争取每节课各种层次的学生均有收益。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复习课要从重视记忆转向重视思维。改变过去复习课教学只重视知识、结论的记忆,归纳。而我们则要在复习课时重在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课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多种教法有机结合,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注意精选练习作业,不机械式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6、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3)班49人,一些同学上课比较闹,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同学则稍稍安静些,也有几个同学上课比较积极、听课比较认真,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喜欢游戏形式或创设情景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起来可以说是不亦乐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本班优秀学生大致有吴庆堂、丁永恺、徐小椠、刘雨畅、王子豪、李骜、孙家豪、李晶婷、黄亚擎、蒙晨爽、孟佳伟、魏家骏、崔可欣、崔明月、赵冉、张雅欣等16位同学,这几位同学上课比较积极、听课比较认真、思维比较活跃、能跟随教师引导做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完成一些数学活动;其中李雅轩、崔星浩、刘浩然、李欣础紫琼、孟欣蕊、崔留洋、崔欣蕊、张兆钢、司梦琦、王丽媛这11位同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高,但能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进行正常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表现良好。而廉洁、李玉通、丁永正、陈国强、张宇明、魏舒畅、郭秋雨、李涵钰这8位同学在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活动时往往因其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反应速度太慢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节奏,表现中等。还有刘畅、丁永琪、薛允良、陈梦颖、周志莹、韩奕阳、文轩、侯慧莹、陈梦婷、张嘉硕10位同学,他们原本基础就差,学习态度又不积极,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另有任雅婷、高瑞婷两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太多、一贯不做作业,表现不好。韩明辉虽然上学年龄够了,但没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一切学习活动和他好像都没有关系。而孟庆超由于手术问题对学习活动基本没有反应,没有学习的意识。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五、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成立“一帮一”帮扶小组、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做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七、复习时间安排: 第16周: 周一周三: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周四:认识钟表、方位与图形 周五:人民币的认识 第17周: 周一、周二:厘米、米的认识和统计 周三、周四、周五:综合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8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计算(30分) 1、口算(12分) 178= 587= 292= 3521= 369= 9990= 516= 7623= 438= 8755= 3145= 8441= 47-9= 13+60= 48-24= 78 - 20= 58+10= 81+12= 38-6= 78+8= 88-60= 73-3= 30+7= 41+19= 2、计算(8分) 70+5+10= 25-5-18= 54+3-5= 70-50+42= 3、用竖式计算(8分) 36+54= 64+17= 98-89= 70-67= 4、病题门诊(6分) 5 8 0 5 6 +2 4 7 8 + 3 7 7 4 1 2 8 3 ( ) ( ) ( ) 二、填空(20分) 1、八十五写作( ) 二十六写作( ) 三十写作( ) 76读作( ) 59读作( ) 60读作( ) 2、8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63十位上数是( ),表示( )个十,个位上数是( ),表示( )个( )。 4、比36多21的数是( ),比36少21的.数是( )。 5、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多(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9 一、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 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大纲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3.“元、角、分”的复习。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习。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6.“统计”的复习。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7.复习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 8复习的难点:时分、人民币的认识。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0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竭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欢、了解的,可亲可近。在教育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育“比多少”,应充沛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较,感悟“多”“少”“相同多”。再如教育“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喜欢。再经过查询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领会“从有到无”的改变,感知0的意义。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够把日子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变得生动诙谐。 让学生自动获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发明。新课标偏重:“数学教育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打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之上向学生供给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办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教育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给充沛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教育“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历,查询、沟通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历和对实践情境的感触进行根究,将理性经历进一步笼统化,打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获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办法。例如教育“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主意,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行核算,详细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办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1 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15分) 5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在括号内填上或= 32()2358()6896()8859()61 66()6687()781元()10角 6角()59分19角()2元2角()1角9分 30角=()元40分=()角 25角=()元()角3元6角=()角 用文字或画出图形表示 黑板的面是()形。 红领巾和流动红旗的"面都是()形。 二、直接写得数 (13分) 16-8= 53-3= 60+6= 50+7= 87-7= 62-48= 48-39= 66-4= 72-9= 4+56= 95-6= 25+50= 60+30= 34+6= 60-3= 88-8= 85-70= 53-6= 35+30+5= 45-(5+3)= 60-(50-5)= 16+(45-5)= 1元-8角= 5角+5角= 6角+8角= 8角-3角= 三、我会填。(12) (1). (2) 比 少( )个 比 少( )个 比 多( )个比 多( )个 四、看图填空。(12分) (1)一共有()个图形, 是第()个,第()个是 , 的左边是(),右边是()。 (2)从左边数最后一个是(),第五个是() (3)从右边数第六个是()。 五、填一填:cm还是m?(4分) 1、冰箱高约2。2、橡皮长约3。 3、铅笔长约20。4、小红高约125。 看图列算式。(16分) 六、应用题(42分) 1、算一算。(12分)淘气家 (1)淘气从家到学校再到29m35m 新华书店一共走多少米?新华书店学校 46m (2)淘气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新华书店 多走多少米? 2、学校买来45张白纸,用去了15张,还剩多少张?(5分) 3、商店卖出了48个西瓜,还剩28个西瓜,商店原来有多少个西瓜?(5分) 4、跳绳。(10) 小明小华小芳小兰 跳的个数36444539 你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1) (2) (3) (4) 5、妈妈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10分) 30元20元46元53元 1、买和,应付钱。算式:。 2、买和,应付钱。算式:。 附加题: 1、小明和小红每人有15支铅笔,小明给小红7支后,小明比小红少几支?(5分) 2、小明参加数学比赛,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都要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27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教学总结推荐12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