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武传》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资源ID:92694232       资源大小:31.0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武传》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0苏武传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班固苏武传)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围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除:殿阶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自夸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钱二百万以葬    举贤以自佐B惶恐饮药而死    人而不仁,如乐何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为之于未有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B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C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D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组是(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ABCD5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陵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劝降苏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B面对李陵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C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D选文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对比,及李陵劝降前后表现的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6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7请概括苏武、屈原两人的品格特征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苏武传(节选)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台阶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C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D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若是皆且为所虏B惶恐饮药而死              夜缒而出,见秦伯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常以身翼蔽沛公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B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C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D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面对故友李陵字字诛心的劝降,不为所动,针锋相对,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B苏武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虽历尽磨难,却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作者叹惋欣慰之情溢于言表。C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并没有按照他人奏请追究苏武,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D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2)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乙】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乃幽武置大窖中( ) (4)如惠语以让单于( )14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1)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2)请毕今日之欢(3)其后楚日以削                    (4)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A(1)与(2)相同,(3)与(4)相同B(1)与(2)不相同,(3)与(4)相同C(1)与(2)相同,(3)与(4)不相同D(1)与(2)不相同,(3)与(4)不相同1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兵挫地削B见犯乃死C何以汝为见D忠而被谤16把甲文第段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17分析甲文第段的作用。18请结合选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比较甲乙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和表情达意上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1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知武终不可胁胁:威胁。B羝乳乃得归乳:生子。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弃掉。D武能网纺缴网:结网。20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苏武不屈品格的一项是()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ABCD21下列对节选部分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也不可能通过威胁而投降,就把这事告诉了单于,这更激起了单于让苏武投降的愿望。B匈奴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断绝供给食物,雨雪天,苏武只能吃毡毛,饮雪水。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C为了避免苏武和其随属来往,匈奴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进一步孤立他。D苏武到北海后,得到了於靬王的器重;於靬王死后,丁令王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了穷困中。二、非选择类22分析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天雨雪,武卧啮雪  ( )羝乳乃得归  ( )杖汉节牧羊  (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23解释下列加点字。阴: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 )即: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 )如:如惠语以让单于  ( )24分析下列词类活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屈节辱命  ( )欲因此时降武  ( )反欲斗两主  ( )25 分析下列句式。何以汝为见  ( )信义安所见乎  ( )何以复加  ( )子卿尚复谁为乎  ( )26发方欲发使送武等  动词,_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_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_三、小阅读-课内27苏武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苏武的形象有哪几个特点?28作者详写卫律、李陵劝降苏武的用意是什么?卫律和李陵降苏武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四、填空题2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收系( )  雨( )雪  啮( )五、选择类30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单于壮其节  羝乳乃得归  得夜见汉使  反欲斗两主  诚甘乐之  空以身膏草野  杖汉节牧羊  何久自苦如此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A/B/C/D/31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B见犯乃死,重负国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C兄弟并为郎   凿地为坎,置煴火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如惠语以让单于六、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那时的北海,(a)。苍茫原野,无边无垠,地冻冰寒,人迹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是那个汉廷的旌节。在刺骨的寒风中,苏武命令自己,活下去,无论如何得活下去!他不能死,家园里不仅有待自己恩重如山的汉武大帝,更有白发亲娘和红妆佳人。刻骨铭心的牵念如同蚕丝,缠绕着七尺男儿的心,家国情怀让他战胜孤独,顽强生存。他仍心怀希望,总有一天他能回到家园,同亲人团聚,为汉室效忠。无数苦难过后,苏武没死,他依然选择顽强地活着。()他开始周游北海,他的足迹走遍了北海湖畔。他慢慢了解身边的这片湖。他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由蒙古语转化而来,意为“富饶的湖泊”。(b),所以当地人又称“月亮湖”。湖水澄澈清冽,稳定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32下列填入括号内的两句话,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Aa虽然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人居环境非常恶劣 b湖型狭长而弯曲,宛如一弯新月Ba虽然人居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湖型狭长而弯曲,宛如一弯新月Ca虽然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人居环境非常恶劣 b湖型宛如一弯新月,狭长而弯曲Da虽然人居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湖型宛如一弯新月,狭长而弯曲3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34文中划线的两段文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说明修改意见。七、微写作35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李白苏武)读完以上两则材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说说“苏武精神”,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角度清晰,见解独到。参考答案1C 2A 3C 4B 5B 6(1)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2)如果您一定想逼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日的欢聚,我就在您面前死去。 7苏武:出使匈奴,守节不失,威武不屈的爱国志士。屈原:不惧奸佞,志洁行廉,正道直行的爱国文人。共同点:都不计个人得失,具有恪守伦理、坚守道义不惜杀身成仁高尚品德、行为。都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爱国志士。8D 9B 10C 11C 12(1)(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2)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13诋毁 效法,继承 囚禁、关押 责备 14D 15C 16又有谁能用洁净的身体,蒙受浑浊的外物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怎能用高尚纯洁的品质,而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17本段从文学和政治两个方面写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以宋玉等人效法屈原“从容辞令”却终“莫敢直谏”,侧面烘托屈原敢于直谏、一身正气的可贵(或“与屈原形成对比”),也侧面凸显屈原生死关系楚国存亡,体现其价值和意义。 18同:甲乙两文同为史传,都擅长运用描写和记叙,塑造主人公忠君爱国的形象。异:(1)甲文侧重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屈原与渔父的两次对话刻画其至死不渝、以死明志的高洁之气,尾段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惋惜与赞叹,也进一步寄托了自身的忧愤,饱含自伤之情。(2)乙文则以描写和记叙为主。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苏武幽禁之地条件的恶劣,以此侧面烘托苏武威武不屈、忠君爱国的形象。更以苏武归汉之路的坎坷、留匈奴时间之久等细节,体现出其坚毅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赞美与敬佩之情。19C 20A 21B22名词用作动词,下 名词用作动词,生子 名词用作动词,执、拄 名词用作动词,网,结网;藥,用藥矫正(弓弩)23副词,暗地里 连词,表假设,假使 介词,依照,按照2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25即“何以见汝为”, 宾语前置句。 “安所见”即“所见安”,宾语前置句。 即“以何复加”, 宾语前置句。 “谁为”即“为谁”, 宾语前置句。26派遣 发动,动手 暴露,泄露27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苏武因副使张胜参与而受到牵连,“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并拔出佩刀自刎。这一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他以死报国、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个性。通过卫律和李陵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在两次劝降中,苏武不畏淫威,不为利动,不为情动,崇高气节勃然干云。通过对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爱国意志。苏武在匈奴十九年,饱尝艰苦。被囚禁于大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旗,单身流放,掘鼠穴收野果,苏武顽强地活了下来。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强烈的爱国意志支撑着他在苦难中坚守,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刚烈坚强的个性、忠贞不贰的气节坚定的爱国意志,是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28用意:作者将卫律、李陵劝降苏武部分的内容写得特别详细,目的是衬托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不同: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反驳后,“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高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李陵劝降苏武时则不同,他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兄弟都因汉武帝而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闻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自己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不同的原因: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因为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因为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曾任汉使出使匈奴,后投降匈奴,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唯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李陵是一代名将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家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珠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大义凛然后“泣下沾裕”,可见其尚存羞恶之心。29xì yù niè30B31A32A 33B 34将“白发亲娘和红妆佳人”与“更有待自己恩重如山的汉武大帝”的位置互换。删去“他的足迹”(或将“走遍了”改为“遍及”)。35“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其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爱国精神。因为爱国,他牢记国家荣辱,慷慨奉献,不为刀逼所动,不为富贵所诱。他目睹雁飞对汉朝充满思念却是归期无望,忍饥挨饿,志节不改,在苦难中做了最执着的坚守。与李陵相见,爱国之心如铁石坚。爱国主义是国家民族的支撑和灵魂,苏武的精神在当今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本文(《苏武传》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