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限制性情景默写题)专练(易错题)教师版.docx

    • 资源ID:92706713       资源大小:860.8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限制性情景默写题)专练(易错题)教师版.docx

    【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情景默写题)专练(易错题)教师版第一组1、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描写音乐,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描写音乐的角度相同。(审题有难度)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的政令嘉奖进言者,“_”,可得上等奖赏;“_”可得中等奖赏。(易丢半句)3、劝学中说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有“_”的效果;“_”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论证借助外物的好处。(有易错字)4、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_,_”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情境较好)5、荀子劝学中“_,_”两句,通过比较的方式,告诉了我们看得广的方法。(不易定位)   6、在师说中韩愈指出“_,_”,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易定位)7、马,是最早登上中国古代文坛的动物之,有关马的诗词数量众多。宋代词人辛弃疾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词句,比如“_,_”。(题较新颖)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有易错字)9、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 ”和蜀道难中的“_”都用了此意象。(题较新颖)10、赤壁赋中“_,_”两句唱出了诗人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怅。(审题较难)1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情境复杂)12、赤壁赋中苏轼仿用离骚的句子格式进行歌唱,借“_,_”来表现自己在月下泛舟的美好情景,从而力为后面写政治失意做铺垫。(情境复杂)1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交代自己身为监察御史此番塞上之行的目的是“_”,而途中遇侦查骑兵后,他才知道“_”,可见边关战事紧急,戍边将士辛劳无比。(较难定位)14、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宮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是:“_,_。”(背诵要求高)15、蒹葭中“_ ,_”两句用露水未干的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有易混句)16、关雎中“_,_”抒写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陷入思念时,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有易错字)17、逍遥游中庄子引证齐谐这部书的记载,对大鹏的形象极力渲染,同时又指出大鹏能够凭大风高飞的原因:“_,_。”(有易混句)1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和“_ ”以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写宫殿歌舞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背诵要求高)19、庄子的逍遥游中,从反面交代大鹏鸟要先飞到几万里高空,才能乘风图南的原因的两句是“_,_。”(情境较难)2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描绘白天雪中大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有易错字)参考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3、而致千里,假舟楫者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或“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9、杨花落尽子规啼,又闻子规啼夜月10、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3、单车欲问边,都护在燕然    1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15、蒹葭萋萋,白露未晞16、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8、春光融融,风雨凄凄19、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第二组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_”,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_”尽显其悲伤凄切。(背诵难度大)2.屈原在离骚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错在条件多)3.劝学中认为整日思考还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从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有易错字)4.离骚中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理解难度大)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有易错字)6.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理解难度大)7.李白蜀道难的“_,_”两句,表达了对剑阁险峻形势的政治隐忧。(理解难度大)8.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有易错字)9.虞美人中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诗句_,_。(有易混句)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有易混句)11.琵琶行中家住湓江低洼潮湿之地,只能看到_,只能听到_,借此抒写贬官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有易错字)12.论语中“_,_”倡导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有易混句)13.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两句是_,_。(有易混篇)14.曹刿论战中,曹刿让鲁军追逐齐军的时机是_,_。(有易混句)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作者用互文的方法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是:_,_。(错在条件多)16.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语句是:_,_。 (有易混句)17.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若刘禅能亲信侍中、尚书等贞良死节之臣,国家就会取得_,_的结果。(背诵难度大)18.虞美人中“_,_”两句写词人夜晚在春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有易混句)19.赤壁赋中“_,_”两句唱出了诗人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怅。(有易错字)20.赤壁赋中苏轼仿用离骚的句子格式进行歌唱,借“_,_”来表现自己在月下泛舟赤壁的美好情景,从而为后面写政治失意做铺垫。(理解难度大)参考答案1.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5.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6.高低冥迷,不知西东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8.及尔偕老,老使我怨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1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7.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9.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0.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第三组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援疑质理”时“_”,“_”时“色愈恭,礼愈至”,表现了作者对知识渴求和对老帅的恭敬。2、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风度方面写莲的端庄、清高的两句是:“_,_。”3、李白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寺之高,这与其蜀道难中“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4、赤壁赋结尾写朋友听了作者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同时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的句子是:_,_。”5、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_”,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_”。6、诗经氓中女子以“_,_”,解释假期延误的原因后,又劝慰男子不要生气。7、柳宗元小石潭记善用比喻,比如以“_”表现水声的清脆悦耳,以“_”形容溪岸的形状。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纵然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人物,如今也很难找到他的痕迹,眼前只有“_,_”。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能体现运用“留白”手法可使音乐意蕴更为丰富的诗句是:“_,_。”10、赤壁赋中,苏轼在喝酒高兴时“_”,吹洞箫的客人听到歌声后便“_”,体现出高雅的生活情趣。1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一句与王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12、逍遥游在论述小年时,用“_”的例子证明有的生命短暂不足月余;真正的逍遥,应在顺应天地万物本性的同时,“_”,才能自由随心无所依。1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寻找理想要仰望星空、百折不挠,不要像蜀道难中_,_”,因高远艰险而畏惧叹息;实现目标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像劝学中所说的“_,_”,永不止步,勤能补拙;为人处世要树立自信、超越自卑,正如出师表中所说“_,_”。14、离骚中表达诗人进则从政受阻,退将独善其身的诗句是:“_,_。”1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了同舍诸生服饰鲜艳,如同神人,又用“_,_”描写了自己的服饰和心理,表达一心向学的精神。16、韩愈师说中“_,_”两句,与李商隐“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含意相同。17、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并在自省之后指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是:“_,_。”18、醉翁亭记中,描写宴会上大家饮酒喧闹的欢快场景的句子是:“_,_。”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点明了诗人为武判官饯行的地点和原因的句子是:_,_。20、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动作熟练,用“_”写相邻船的反应,从侧面描写琵琶女殚奏琵琶的高超技艺。参考答案1、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2、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4、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5、老大嫁作商人妇 梦啼妆泪红阑干6、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7、如鸣珮环 其岸势犬牙差互8、斜阳草村 寻常巷陌9、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10、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11、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12、朝菌不知晦朔 御六气之变1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14、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15、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17、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18、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19、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20、轻拢慢捻抹复挑 东船西舫悄无言第四组1、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两句写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余音袅袅的深切感受,令读者如有所感。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不论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都可以为师,因为:“_,_。”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用乐曲结束时人们的反应来側面烘托乐曲的美妙效果。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两句,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5、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这样一组对偶句表现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透极度奢侈。6、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_”,此情此景,让他欢乐至极,不禁“_”,想要登仙而去。7、酒是古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表达洒酒凭吊之意;在赤壁赋中,以“_”描述自己与友人互相劝酒,随即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8、诗文当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苏轼前赤壁赋中的“_”。9、庄子逍遥游中用“_”模拟蜩与学鸠的口吻,展现了它们的目光短浅;用“_”直接表达对二者的嘲讽。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与“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1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并在自省之后指出夫妻关破裂的原因是:“_,_。”12、饮酒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句子:“_,_。”13、诗经.氓中“_,_”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湎于爱情里。1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_,_”的境界。15、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然后写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16、庄子逍遥游中_,_”两句,展现了大鹏一飞冲天的磅礴壮观的气势。17、赤壁赋中描写主客尽兴之后,躁动的心灵归于平静,在舟中安睡到天明的句子是:”_,_”。18、离骚中诗人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_,_。”19、在赤壁赋中“客”因人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而生发了“_,_”的幻想。20、劝学中,作者指明学习和反思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的两句是:“_,_。”参考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6、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7、一尊还酹江月,举匏樽以相属8、扪参历井仰胁息,徘徊于斗牛之间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1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1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5、一肌一容,尽态极妍16、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7、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五组1、李煜的虞美人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的句子是“_,_”。2、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4、逍遥游中用_,_”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尺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历史,因人们淡忘了异族侵略的耻辱,而抒发心酸痛苦心情的句子是:“_ ,_。”6、杜甫登高一诗中,“_,_”两句视听结合,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7、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 _”和杜甫登高中“_”分別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词人借用典故,表达北伐愿望的两句是:“_,_。”9、唐代诗人李白上李邕中有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状摇直上九万里”而在庄子逍遥游中亦有“_,_”来表现大鹏鸟凭借大风腾空九万里。10、庄子逍遥游中引述齐谐之言描绘大鹏起飞情状的句子是“ _,_”。1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的众宾喧哗之动,来对比村托大守醉酒之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12、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质疑大鹏的行为“_”。13、马说中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_,_,_。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是:_,_,_。14、李白行路难中用“ _,_ ”两句表达内心苦闷、抑郁及情感的激荡变化。15、岳阳楼记中“_,_”两句借描绘日、星、山的情状,侧面描写洞庭湖的恶劣天气,为下文写迁客骚人人的悲伤埋下伏笔。 16、阿房宮赋中,“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说明了六国获得珠宝玉石的方法,“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秦人对待珠宝玉石的态度。17、“名师出高徒”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弟子超过老师,老师不知如弟子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对此,韩愈师说一文用“_,_”两句话作了诠释。18、南宋慧开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所表意近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_,_。”19、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莲说中的“_,_”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20、礼记中提出“教学相长”,而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的结论,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参考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又闻子规啼夜月,渚清沙白鸟飞回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1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不足,美不外见1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1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16、剽掠其人,弃掷逦迤1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第六组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2.荀子劝学中用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的事例来论述“_,_的观点。3.苏轼赤壁赋中“_”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_”一句,则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4.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_,_”的豪情。5.苏轼在赤壁赋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的慨叹的诗句:“_,_”6.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用“_,_”两句诗运用典故来表明自己希望能像先贤一样辅佐君主,实现远大抱负。7.韩愈师说中阐明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的原因的句子是:“_,_”。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 一句, 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9.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 而“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10.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在奋力跳起后,向上飞翔的极限是“_,_”。11.杜甫的登高一诗中“_,_”两句,由前文对秋天萧瑟景物的描写转为对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态的描摹。12.岳阳楼记中贬官在外的范仲淹本可独善其身,但他仍以天下为己任,用“_,_” 来勉励自己和友人。13.出师表中“_,_”两句是作者躬耕南阳时的自谦之辞。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指出秦始皇掠取财物连一锱一铢都不放过,再以“_”一句形象地写出了秦统治者的浪费,这样的行为让天下的百姓“_”。15.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触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1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17.师说中,韩愈直接表明自己对时人遇到不理解的字句从师学习,而遇到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这一社会现象的态度的句子是“_,_”。1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可是唐代“士大夫之族”却不愿从师学习,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其荒谬心理的两句是“_,_”。1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庄子在逍遥游中的两句“_,_”描述了类似的境界。20.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参考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3.横槊赋诗 哀吾生之须臾4.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5.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6.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7.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8.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9.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0.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1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1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1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14.用之如泥沙 不敢言而敢怒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6.身世浮沉雨打萍 留取丹青照汗青17.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18.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1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第七组1、劝学中作者指明学习和反思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的两句是“_,_。”2、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_”两句写竹柏影,以此来突出月之皎洁。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了同舍诸生服饰鲜艳,如同神人,又用“_,_”描写了自己的服饰和心理,表达一心向学的精神。5、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然后写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6、屈原的离骚借用修饰衣冠来表达自己永葆纯洁品质的两句是:“_,_。”7、荀子在劝学中说:“_,_。”这两句以好马为喻,从反面论证了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8、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以反问的句式突出了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的高大壮丽。9、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1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土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土的豪迈精神。11、逍遥游中体现宋荣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四种人的态度的句子是“_”,形容列子御风而行的轻快的句子是“_”。12、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白在蜀道难中对此表达了“_,_”的政治的隐忧。1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两句,对中国古代“与民同乐”的为政理念有所反映,表现出作者为百姓的丰衣足食而乐的思想情操。14、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批判社会“投机取巧、破坏规则”的行为。15、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所描写的景象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所描写的景象相近。1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用“_”一句表明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17、李商隐在锦瑟中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其中未直接写到人物的两句是:“_,_。”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与管仲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的两句分别是“_”,“_”。1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以极其娴熟的动作弹奏出两支乐曲的语句是:“_,_。”20、苏轼在赤壁赋中,“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曹操军队的盛大阵势。参考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3、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4、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5、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6、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7、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8、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9、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1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11、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泠然善也12、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4、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15、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16、散入珠帘湿罗幕  瀚海阑干百丈冰17、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18、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19、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20、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第八组1、劝学中,荀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学习具有弥补自身不足的作用,并得出“_,_”的结论。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_,_”两句写出了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时的无可奈何。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_,_”两句写出了山猿的哀鸣之声,渲染出三峡山高、峡窄、水长的萧瑟气氛。4、白居易琵琶行中“  _,_”两句,写琵琶女梦里重温了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有对往日韶华虚度的追悔,也有对现实艰难处境的哀愤。5、杜枚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建筑群依山势地形而建,结构精巧的句子是:“_,_

    注意事项

    本文(【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限制性情景默写题)专练(易错题)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