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墨水圆珠笔不锈钢弹簧笔头(T-ZZB 1926—2020).pdf
-
资源ID:92776391
资源大小:232.1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性墨水圆珠笔不锈钢弹簧笔头(T-ZZB 1926—2020).pdf
ICS 87.080 CCS Y 50 T/ZZB 19262020 中性墨水圆珠笔不锈钢弹簧笔头 Stainless steel tips with spring for gel ink ball pen 2020-11-20 发布 2020-12-01 实施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团体标准 T/ZZB 19262020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15 技术要求.26 试验材料和条件.37 试验方法.38 检验规则.4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10 质量承诺.6 T/ZZB 1926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州市金锐笔业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温州金马文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集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锡存、刘鑫、黄顺民、金传国、金传党、金传车、郑声仰、陈贡新、韩旻珈、彭力明。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黄金飞。本文件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T/ZZB 19262020 1 中性墨水圆珠笔不锈钢弹簧笔头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性墨水圆珠笔不锈钢弹簧笔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材料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以不锈钢为主要材质的中性墨水圆珠笔用弹簧笔头(以下简称为“笔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26542008 书写纸 GB/T 378532019 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 QB/T 2992.22008 笔类产品术语 第 2 部分:圆珠笔 QB/T 44322012 圆珠笔笔头 QB/T 52552018 圆珠笔笔头与墨水匹配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8532019和QB/T 5255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笔头 tip 由球珠和球座体组合的部件,通过球珠滚动能带出书写介质。来源:QB/T 2992.22008,3.1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墨水性能与笔头匹配设计和验证的能力。4.1.2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具备笔头结构分析和验证的能力。4.2 材料和零部件 4.2.1 应采用性能要求满足 A 类粗系夹杂物不小于 GB/T 105612005 中的 2 级要求,且锰(Mn)元素与硫(S)元素含量之比不小于 3 的易切削不锈钢线材。4.2.2 应采用碳化钨材质的球珠。T/ZZB 19262020 2 4.3 工艺装备 4.3.1 应具备转台分度精度不低于 0.005 mm 的多工位组合机床。4.3.2 应配备多工位弹簧自动装配机。4.4 检验检测 4.4.1 应开展外观尺寸、碗口间隙、轴向间隙、书写角度、书写性能、出墨量、书写润滑度、成品包装等项目的检测。4.4.2 应配备投影仪、体视显微镜、测力仪、书写润滑度检测仪、划圆书写机、电子天平和全智能影像弹簧笔头全检机等检测设备。5 技术要求 笔头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表1 笔头的尺寸和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要求 5.1 尺寸 总长/mm 按设计要求,公差0.05 后外圆直径/mm 按设计要求,公差0.01 5.2 初始书写角度/()4050 5.3 球珠露出量/(mm)球珠直径d=0.4 mm 0.110.12 球珠直径d=0.5 mm 0.150.16 球珠直径d=0.6 mm 0.170.18 球珠直径d=0.7 mm 0.210.22 球珠直径d=0.8 mm 0.240.25 球珠直径d=1.0 mm 0.300.31 5.4 球珠顶出力/(N)球珠直径d=0.4 mm 2.5 球珠直径d=0.5 mm 3.5 球珠直径d=0.6 mm 5.00 球珠直径d=0.7 mm 球珠直径d=0.8 mm 球珠直径d=1.0 mm 5.5 初写性能 初始即出墨正常 5.6 出墨量/(mg/m)球珠直径d=0.4 mm 0.91.3 球珠直径d=0.5 mm 1.11.5 球珠直径d=0.6 mm 1.11.5 球珠直径d=0.7 mm 1.51.9 球珠直径d=0.8 mm 2.22.6 球珠直径d=1.0 mm 2.22.6 5.7 书写性能 球珠直径d=0.4 mm 划线 400 m 以上,线迹无明显断线,变淡现象球珠直径d=0.5 mm T/ZZB 19262020 3 表1(续)序号 项目名称 要求 5.7 书写性能 球珠直径d=0.6 mm 划线 300 m 以上,线迹无明显断线,变淡现象球珠直径d=0.7 mm 球珠直径d=0.8 mm 划线 150 m 以上,线迹无明显断线,变淡现象球珠直径d=1.0 mm 划线 100 m 以上,线迹无明显断线、变淡现象5.8 碗口间隙极差/(mm)0.004 5.9 轴向间隙极差/(mm)0.001 5.10 笔头滑度 0.35 5.11 书写润滑度(摩擦系数)0.30 5.12 笔头积滴墨 无积滴墨 5.13 笔头磨损量/(mm/100 m)0.002 0 5.14 外观 a)收口边宽一致、完整光洁,无碎裂现象 b)表面光洁、无毛刺、锈迹、碰伤等缺陷 注:文件中未进行规定的其它非标规格按合同约定执行。6 试验材料和条件 6.1 试笔 将试笔(笔芯)装上被检笔头和适配的油墨或墨水,用于7.5、7.6、7.7、7.11、7.12和7.13的试验。6.2 书写纸 符合GB/T 126542008的定量规格为70 g/m2或80 g/m2书写纸。6.3 环境条件 若无别的规定,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a)环境温度:15 25;b)相对湿度:50%80%。7 试验方法 7.1 尺寸 尺寸及公差要求按QB/T 44322012中6.2的规定进行试验。7.2 初始书写角度 按QB/T 44322012中6.2的规定进行试验。7.3 球珠露出量 按QB/T 44322012中6.3的规定进行试验。T/ZZB 19262020 4 7.4 球珠顶出力 按QB/T 44322012中6.4的规定进行试验。7.5 初写性能 按QB/T 52552018中7.10的规定进行试验。7.6 出墨量 按QB/T 44322012中6.6的规定进行试验。7.7 书写性能 按GB/T 378532019中7.2的规定进行试验。7.8 碗口间隙极差 按QB/T 52552018中7.1的规定进行试验。7.9 轴向间隙极差 按QB/T 52552018中7.2的规定进行试验。7.10 笔头滑度 按QB/T 52552018中7.3的规定进行试验。7.11 书写润滑度 按QB/T 52552018中7.18的规定进行试验。7.12 笔头积滴墨 按QB/T 52552018中7.15的规定进行试验。7.13 笔头磨损量 按QB/T 52552018中7.17的规定进行试验。7.14 外观 按QB/T 44322012中6.8的规定进行试验。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笔头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8.2 型式检验 8.2.1 一般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T/ZZB 19262020 5 c)正常生产时,应每年进行 1 次型式检验;d)停产 3 个月或 3 个月以上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2.2 型式检验时,应从产品中随机抽取 100 个以上的样品作为供验样本,取其中 50 个样品作为检验样本,并按表 2 所列全部项目逐项检验。尺寸,初始书写角度、球珠露出量、球珠顶出力、碗口间隙极差、轴向间隙极差、笔头滑度的检验样品数量规定 10 个、检验 10 个样品,初写性能、出墨量、书写性能、书写润滑度、笔头积滴墨、笔头磨损量检验 10 个样品,外观项目检验 30 个样品。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及判定数组见表 2。表2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要求 样本量 n 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 合格判定数 Ac 不合格判定数 Re 尺寸 5.1 10 40 2 3 初始书写角度 5.2 2 3 球珠露出量 5.3 2 3 球珠顶出力 5.4 15 0 1 初写性能 5.5 0 1 出墨量 5.6 40 2 3 书写性能 5.7 15 0 1 碗口间隙极差 5.8 40 2 3 轴向间隙极差 5.9 2 3 笔头滑度 5.10 2 3 书写润滑度 5.11 2 3 笔头积滴墨 5.12 2 3 笔头磨损量 5.13 2 3 外观 5.14 30 40 5 6 8.3 出厂检验 8.3.1 组批规则 以单机或机组一次投入完成的单位产品为一批。8.3.2 抽样和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应逐批进行抽样检验,批量在100万个以下时,在每批中随机抽检200个,检验项目见表2,每个项目各取10个样品。批量在100万个以上时,在每批中随机抽检300个,则检验样本数量为每个项目各取20个样品,接受质量限(AQL)见表3。表3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 要求 接收质量限 AQL 尺寸 5.1 4.0 初始书写角度 5.2 T/ZZB 19262020 6 表3(续)检验项目 要求 接收质量限 AQL 球珠露出量 5.3 4.0 球珠顶出力 5.4 1.5 初写性能 5.5 出墨量 5.6 4.0 书写性能 5.7 1.5 轴向间隙极差 5.9 4.0 书写润滑度 5.11 笔头积滴墨 5.12 笔头磨损量 5.13 外观 5.14 8.3.3 批质量的判定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检验合格,有一项不合格,应再次提交检验,对再次提交批采用加倍抽样。若再次提交批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8.3.4 批检验后的处置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附产品合格证或合格标志方可出厂。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每一包装件上应有产品名称、商标、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型号规格、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年、月)或批号、数量和注意事项等标志。9.1.2 包装件上的标志应明显清晰,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9.2 包装 9.2.1 每一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合格标志。9.2.2 运输包装的包装材料应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9.3 运输 9.3.1 产品经运输包装后,可使用常用的交通工具运输。9.3.2 运输时应防止雨淋受潮。9.4 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并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并防止与含有腐蚀性气体的物品混杂堆放。10 质量承诺 T/ZZB 19262020 7 10.1 自购买之日起,在正常使用、运输、贮存条件下,产品质保期为 3 年。10.2 生产商应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对客户投诉应在 8 小时内响应,72 小时内提供解决方案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