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 0 1 7 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 0 1 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有关小麦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核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B(根尖细胞和乳酸菌的生物膜系统组成相同C (叶肉细胞与细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A T PD (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小麦根尖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判定依据2(以下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活细胞进行培养观察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组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实验?探究D NA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A(?B(?C(?D(?3(如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A(当兴奋传至突触末梢时引起C a 内流从而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转化为外负内正C(过程?可说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部分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过程?和过程?体现了神经递质跨膜运输时具有双向性4(近期,自然证实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的重要原因,基因甲基化是指在基因调控过程中,基因内部的甲基基团通过酶的作用激活基因,使其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若甲基基团缺失,则基因表达出异常的蛋白质,可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内的基因都会发生甲基化B(基因表达时以解旋后的任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链C(甲基基团缺失导致基因的结构改变1D(癌细胞内的基因甲基化明显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很快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CD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6(家鸡的正常喙和交叉喙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E和 e 基因控制,其中某种基因型会使雌性个体致死,现有一对家鸡杂交,子一代?:?=1:2,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e A(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中有杂合子e E B (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Z的基因频率是8 0%E C(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表现型不同E D(若 Z W 个体致死,则该家鸡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4种二、非选择题:7 (K是高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为了研究钾肥用量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者将相同数量的烟草种子播种在4组花盆中,除对照组C G外,G、G、G组 分 1 2 3 别施用0.l g、0.4 g、0.7 g 钾肥,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1 5天后,对四组幼苗分别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和所得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整个实验在2 5?恒温环境中进行,且同一组烟草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gg1|动 fl I 用(1)钾元素进入植物体细胞的方式为,为了确定钾元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内在原因,实验者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测得实验组中第三条色素带(从上自下)均明显宽于C G 组,推测其原因是:钾元素是的活化剂(2)当测定图2中 A点数据时,图 1 装置的处理方式为,若同一组不同花盆中的烟2草植株数不同,对于图2中点无影响(3)若在平均光照强度为1 4 0 W、光 照 1 2 小时条件下,G组处理一昼夜后,液滴的移动方1向及距离是(通过图2分析,在光照足够强的情况下,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影响是(HIV 通过破坏免疫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各种疾病在人体内蔓延,最终8导致死亡(HIV 的变异及其迅速,难以生产特异性疫苗,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l)HIV 主要侵染的细胞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分泌的物质的只要作用是(HIV 能特异性地侵染该细胞的原因是(2)为了预防艾滋病,HIV 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3)艾滋病患者空腹验血时,含量会升高,进食后血糖含量会先上升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参与调节的激素变化是(9(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 因 是(2)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上云杉林的植被恢复,研究人员用调查了云杉的种群密度,系统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的数据预估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在群落演替复生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等生态功能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4)云杉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其木材为白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纸浆材料和家具材料,这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 0(秃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顶基因(b)就表现为秃顶,女性在基因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秃顶症状,眼白化病是一种眼部着色减少的遗传病,相关基3因用D和 d 表示,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且 3号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I 2 3 4I I1 Q,M.女!Aih dM:i bihr-a$6 7 K 9 10 11*12(1)眼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经检测发现9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为X X Y 型,则其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2)1 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 0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从优生的角度分析,1 1 号 和1 2 号 应 该 生(填“男孩”或“女孩”),理 由 是(三、选 做 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 1 小题,满 分 1 5 分)1 1(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深受中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D毛霉是腐乳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由于其体内存在的酶,可将豆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风味(腐乳在制作时可通过 等措施(至少两种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腐乳腐败变质(2)毛霉与泡菜制作所需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区别是(3)以前家庭生产腐乳利用的是大气中的毛霉抱子,现代工厂化生产需要优良的毛霉菌种,因此需要对毛霉进行分离(对毛霉进行分离的培养基中应含有的基本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还 应 有(为了将毛霉从细菌中分离出来,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对毛霉的接种常采用法,可根据来判断培养基的微生物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微生物(四、选 做 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 1 小题,满分0分)1 2(研究结果显示,寨卡病毒(一种R N A 病毒)的解旋酶是一种具有驱动能力的“马达蛋白”,其通过水解三磷酸核昔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对双链核酸的解链功能,进而通过将单链遗传物质复制实现增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某生物科技创意小组看过上述信息后,设想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体内合 成“马达4蛋白”,该过程需要提取寨卡病毒的,并且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2)利用PC R 技术扩增上述产物的原理是,该过程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包括引物、目的基因、4种游离的脱氧核甘酸和,扩增过程可以在PC R 扩增仪中完成,一般PC R 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和延伸三步(马达蛋白”的核心步骤是(在分子水平上,可 利 用(3)利用基因工程成功表达出“的方法对“马达蛋白”进行检测(52 0 1 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有关小麦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核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B(根尖细胞和乳酸菌的生物膜系统组成相同C (叶肉细胞与细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A T PD(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小麦根尖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判定依据【考点】2 C: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 N 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没有具膜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核膜、细胞膜、细胞器膜(2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 T P(4、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核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解答】解:A、小麦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D N 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核是核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A正确;B、乳酸菌是原核细胞,其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根尖细胞是真核细胞,其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B 错误;C、叶肉细胞与细菌,无论在光照和黑暗中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 T P,C正确;D、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小麦根尖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判定依据,D正确(故选:B(2(以下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活细胞进行培养观察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组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实验?探究D N A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6A(?B(?C(?D(?【考点】3V: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 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7C:D N A 分子的复制(【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何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 O 和 H 0,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2 2C O 和酒精(24、探究D N A 的复制方式只需要研究D N A,不需要研究活细胞(【解答】解:?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由于解离液的作用,细胞已失活,?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在提取过程中细胞已失活,?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实验中,酵母菌必需保持活性,才能正常进行细胞呼吸,?正确;?探究D N A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中,可将D N A 提取出来,在试管中进行,?错误(故选故(3(如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A(当兴奋传至突触末梢时引起C a 内流从而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转化为外负内正C(过程?可说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部分物质可以循环利用7D(过程?和过程?体现了神经递质跨膜运输时具有双向性【考点】D 8:突触的结构(【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其中过程?表示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表示钠离子的内流;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被回收进入突触前膜内(2+、由图可知,当兴奋传至突触末梢时引起C a 内流从而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解答】解:AA 正确;B、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处钠离子的内流,导致电位转化为外负内正,B 正确;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被回收进入突触前膜,这说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部分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正确;D、过程?中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过程?和过程?不能体现神经递质跨膜运输时具有双向性,D错误(故选:D(4(近期,自然证实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的重要原因,基因甲基化是指在基因调控过程中,基因内部的甲基基团通过酶的作用激活基因,使其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若甲基基团缺失,则基因表达出异常的蛋白质,可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细胞内的基因都会发生甲基化B(基因表达时以解旋后的任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链C(甲基基团缺失导致基因的结构改变D(癌细胞内的基因甲基化明显【考点】5 B: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细胞癌变是指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联系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调制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3、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4、根据题意:若甲基基团缺失,则基因表达出异常的蛋白质,可导致细胞癌变(说明了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8【解答】解:A、细胞发生了癌变,不是细胞内的基因都会发生甲基化,只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甲基化,A 错误;B、基因表达时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链,而不是一任一条链,B 错误;C、甲基基团缺失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是使基因结构改变,C正确;D、癌细胞内甲基基团缺失,因此基因甲基化并不明显,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很快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考点】B 6:生物的多样性(【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解答】解:A、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B、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很快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错误;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故选:C(96(家鸡的正常喙和交叉喙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E和 e 基因控制,其中某种基因型会使雌性个体致死,现有一对家鸡杂交,子一代?:?=1:2,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e A(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中有杂合子e E B(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Z的基因频率是8 0%E(若 Z 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表现型不同CE D (若 Z W 个体致死,则该家鸡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4 种【考点】8 A:伴性遗传(【分析】1、Z W 型的性别决定:雄性有1 对同型性染色体Z Z,雌 性 有 1对异型性染色体Z W;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子一代?:?=1:2,说明有一半的雌鸡死于某种基因型;由于控制雌鸡某性状的E、e 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 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E e 是 Z Z,后代雌鸡中有一半致死,则亲代雄鸡的基因型为杂合子(Z Z),所以杂交亲本的基E e e E e E 因型可能是Z Z X Z W 或 Z Z X Z W(e E e E E E E e E【解答】解:A、若 Z W 个体致死,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Z Z X Z W?:l Z Z:l Z Z:l Z W:e E e l Z W(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中有杂合子(Z Z),A 正确;e E e E E E E e E e B、若 Z W 个体致死,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Z Z XZ W?:1 Z Z:1 Z Z:1 Z W:1 Z W(致死),2+1+11X 2+1 X 2+1E则子一代Z的基因频率=8 0%,B正确;E E e e E e e e E e C、若 Z W 个体致死,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Z Z X Z W?:1 Z Z:1 Z Z:1 Z W(致死):1 Z W,E e e e 则子一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 Z、Z Z,所以表现型不同,C正确;E E e e E e e e E e D、若 Z W 个体致死,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Z Z X Z W?:1 Z Z:1 Z Z:1 Z W(致死):1 Z W,则该家鸡种群中基因型有3 种,D 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7 (K 是高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为了研究钾肥用量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者将相同数量的烟草种子播种在4组花盆中,除对照组C G外,G、G、G 组 分 1 2 3 别施用0.1 g、0.4 g、0.7 g 钾肥,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1 5天后,对四组幼苗分别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和所得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整个实验在2 5?恒温环境中进行,且同一组烟草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 0的 石 田 所 廉 上/fi I(1)钾元素进入植物体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为了确定钾元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内在原因,实验者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测得实验组中第三条色素带(从上自下)均明显宽于C G组,推测其原因是:钾元素是叶绿素a合成酶的活化剂(2)当测定图2中 A 点数据时,图 1 装置的处理方式为避光处理,若同一组不同花盆中的烟草植株数不同,对于图2中 B点无影响(3)若在平均光照强度为1 4 0 W、光 照 1 2 小时条件下,G 组处理一昼夜后,液滴的移动方1向及距离是右移4.8 c m (通过图2分析,在光照足够强的情况下,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影响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也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减少(【考点】3 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图中二氧化碳缓冲液能够维持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反映的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即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而灯瓦数的大小表示光照强度的高低,对此采用对比法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题意进行解答(【解答】解:(1)钾元素是以离子状态进入植物细胞的,其方式为主动运输(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是,四条色素带从上自下依次为是胡萝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已知K是多种醵的活化剂(若测得实验组中第三条色素带(从上自下)均明显宽于C G 组,说明实验组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则其原因是:钾元素是叶绿素a合成酶的活化剂;(2)灯瓦数的大小表示光照强度的高低(图 2中 A点光照强度为零,因此当测定图 2中 A点数据,需将图1 装置进行避光处理,图 2中的B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因此若同组不同花盆中的烟草植株数不同对于图2中 B点无影响;1 1(3)在平均光照强度为1 4 0 W 条件下,G 1 组液滴移动的速率为1.O c m/h(表示净光合速率,在平均光照强度为0 W 条件下,G 1 组液滴移动的速率为,0.6 c m/h(表示呼吸速率)(若在平均光照强度为1 4 0 光 照 1 2 小时条件下,G 1 组处理一昼夜后,液滴的移动距离是x 1 2 h,0.6 c m/h x 1 2 h=4.8 c m,液滴右移(图 2显示:钾肥施用量依次为0.1 g.0.4 g (1 (O c m/h的 G 1(G 2 组的净光合速率依次递增且高于C G 组,而钾肥施用量为0.7 g 的 G 3 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C G 组,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也增加(超过,定范围后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减少(故答案为:(1)主动运输 叶绿素a合成醐(2)避光处理B(3)右移4.8 c m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也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钾肥使用量的增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减少8 (H I V 通过破坏免疫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各种疾病在人体内蔓延,最终导致死亡(H I V 的变异及其迅速,难以生产特异性疫苗,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D H I V 主要侵染的细胞是T淋 巴 细 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分泌的物质的只要作用是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H I V 能特异性地侵染该细胞的原因是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 I V 病毒的特异性受体(2)为了预防艾滋病,H I V 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保护易感人群(3)艾滋病患者空腹验血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会升高,进食后血糖含量会先上升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参与调节的激素变化是胰岛素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考点】E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艾滋病病毒为R N A 病毒,可通过逆转录形成D N A 整合到宿主细胞内,然后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由图乙可知,H I V 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参与的免疫可清除大多数H I V,但随着H I V 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H I 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1 2传播等(【解答】解:(1)H I 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其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由于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 I V 病毒的特异性受体,故 H I V 能特异性地侵染该细胞(2)为了预防艾滋病,H I V 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保护易感人群(3)艾滋病患者空腹验血时,此时血糖浓度较低,故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会升高,(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等,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进食后血糖含量会先上升,故胰岛素含量会增高,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故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参与调节的激素变化是胰岛素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故答案为:(1)T淋巴细胞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 I V 病毒的特异性受体(2)保护易感人群(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9(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 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年龄组成只能反应种群的发展趋势,不能反应物种数目的变化(2)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上云杉林的植被恢复,研究人员用样方法的调查了云杉的种群密度,系统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据预估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群落演替复生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等生态功能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4)云杉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其木材为白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纸浆材料和家具材料,这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 3【考点】F 6:群落的演替;F 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G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研究植物的种群密度用的是样方法;在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从少到多,即物种丰富度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解答】解:(1)对小叶树种阶段A、B、C 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年龄组成只能反应种群的发展趋势,不能反应物种数目的变化(2)调查了云杉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杨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预估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3)在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群落演替复生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生物种类从少到多,即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4)云杉木材为白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纸浆材料和家具材料,这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答案为:(D 年龄组成只能反应种群的发展趋势,不能反应物种数目的变化(2)样方法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信息传递(4)直接1 0(秃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顶基因(b)就表现为秃顶,女性在基因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秃顶症状,眼白化病是一种眼部着色减少的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和 d表示,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且 3号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 4(1)眼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经检测发现9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为X X Y 型,则其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4号个体的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17D(2)l 号个体的基因型是B B X Y ,1 0 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从优生的角度分析,1 1 号 和 1 2 号 应 该 生 女 孩(填“男孩”或“女孩”),理由是其生育的后代女性都正常,而男性一定为秃顶,且可能患眼白化病(【考点】A 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系谱图:秃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顶基因(b)就表现为秃顶,女性在基因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秃顶症状;3号和4号个体都不患眼白化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 3号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眼白化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9号个体的染色体d d 组成为X X Y 型,且患眼白化病,则其基因型为X X Y,由于父亲不患眼白化病,因此9号的D d 两条X染色体均来自母方,而母方的基因型为X X,其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4号个体的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D(2)l 号没有秃顶,也不患眼白化病,因此其基因型是B B X Y (就秃顶而言,3号和 4号的基因型均为B b,则 1 0 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B B、B b;就眼白化病而言,1 0的基因型及概12111 1133223-26D D D d 率为X X、X X,因此1 0 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从优生的角度分析,1 1 号 和 1 2 号所生后代女性都正常,而男性一定为秃顶,且可能患眼白化病,因此应该生女孩(故答案为:(1)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4号个体的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17D(2)B B X Y(3)女孩其生育的后代女性都正常,而男性一定为秃顶,且可能患眼白化病1 5三、选 做 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1 小题,满 分 1 5 分)1 1(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深受中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毛霉是腐乳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由于其体内存在的蛋白酶和脂肪 酶,可将豆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风味(腐乳在制作时可通过用盐腌制、卤汤中加酒、香辛料等措施(至少两种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腐乳腐败变质((2)毛霉与泡菜制作所需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区别是毛霉是需氧型,乳酸菌时厌 氧 型(3)以前家庭生产腐乳利用的是大气中的毛霉抱子,现代工厂化生产需要优良的毛霉菌种,因此需要对毛霉进行分离(对毛霉进行分离的培养基中应含有的基本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还 应 有 碳 源 和 氮 源(为了将毛霉从细菌中分离出来,应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对毛霉的接种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可根据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培养基的微生物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微生物(【考点】H: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K7 :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K8:制作泡莱(【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蛋白质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番白旨防腐【解答】解:(1)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可将豆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腐乳在制作时可通过用盐腌制、卤汤中加酒、香辛料等措施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腐乳腐败变质(1 6(2)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培养基中的基本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抗生素能杀菌(细菌),而毛霉属于真抗生素不能对真菌起作用,因此为了将毛霉从细菌中分离出来,应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菌,素(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根据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培养基的微生物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微生物(故答案为:(1)蛋白酶和脂肪用盐腌制、卤汤中加酒、香辛料(2)毛霉是需氧型,乳酸菌时厌氧型(3)碳源和氮源抗生素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菌落的特征四、选 做 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 1 小题,满分0分)1 2(研究结果显示,寨卡病毒(一种R N A 病毒)的解旋酶是一种具有驱动能力的“马达蛋白”,其通过水解三磷酸核昔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对双链核酸的解链功能,进而通过将单链遗传物质复制实现增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某生物科技创意小组看过上述信息后,设想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体内合 成“马达蛋白”,该过程需要提取寨卡病毒的R N A ,并且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 成 c D N A (2)利用P C R 技术扩增上述产物的原理是D N A 双 链 复 制,该过程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包括引物、目的基因、4种游离的脱氧核甘酸和耐高温的D N A 聚合酶(或 T a q 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 C R 扩增仪中完成,一般P C R 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低温)复性(或退火复性)和延伸三步(3)利用基因工程成功表达出“马达蛋白”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 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马达蛋白”进行检测(【考点】Q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L 3:P C 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分析】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D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 C 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1 7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 N 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 N 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 N 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P C R 技术:(1)概念:P C R 全称为聚合醐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 N A 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 N A 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 N A、四种脱氧核甘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 N A 聚合酶(T a q 酶)过程:?高温变性:D N A 解旋过程(P C R 扩增中双链D N A 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 N A ;?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解答】解:(1)逆转录是以R N A 为模板合成D N A 的过程,因此该过程需要提取寨卡病毒的R N 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 N A(2)P C R 的原理是D N A 双链复制,该过程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包括引物、目的基因、4种游离的脱氧核甘酸和耐高温的D N A 聚合酶(或 T a q 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 C R 扩增仪中完成,一般P C R 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蛋白质,可在分子水平上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故答案为:(l)R N A cD N A(2)D N A 双链复制 耐高温的D N A 聚合酶(或 T a q 酶)(低温)复性(或退火)复性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抗原,抗体杂交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