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ppt

    • 资源ID:92788997       资源大小:777.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ppt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 10 厘米,宽1 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病斑特征: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型病斑,一般大 小为50100510mm,有些长度可达200mm。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在抗性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大斑病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发生部位: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 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 发病初期用50 可湿性多菌灵500 倍或用50 退菌特8001000 倍,或用80 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液,每亩用药液50 75 公斤,隔7 10 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 3 次。二、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小斑病 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 发生部位:小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病斑特征: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1)典型症状:受叶脉限制,椭圆或近长方形,黄 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1534mm(2)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3)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 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 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 8 月份,月平均气温25 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三、玉米圆斑病 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发病规律。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抱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防治办法。l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 自交系。2 药剂防治 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 次,间隔7 10 天。玉米褐斑病 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八、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2、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 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发生部位:果穗和雄穗 病斑特征:果穗短粗,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但果穗组织已变为黑粉,残存丝状植物维管束组织 丝黑穗病 Head smut十三、玉米螟 1、症状:成虫黄褐色,体长10 15 毫米,翅展22 35 毫米,前翅有2 条波状横纹,横纹间有2 个暗斑,后翅色略浅,也有2 条波状纹。卵扁圆形,长约1 毫米,由20 60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初产卵乳白色,渐变淡黄色、黑褐色。幼虫共5 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5 毫米,体背腹面乳白色。蛹纺锤形,红黄褐色,体长15 18 毫米,腹部末端58 根刺钩。

    注意事项

    本文(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ppt)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