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docx

    • 资源ID:9279094       资源大小:23.5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docx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 本文关键词:意蕴,人道主义,内在,哲学,实践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 本文简介: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_才智_思想者作者:朱宝信2022-3-13【内容提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敬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 本文内容: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_才智_思想者作者:朱宝信2022-3-13【内容提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敬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一为了弄清晰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遇到的困难的社会利益关系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行了深化的理论探讨和哲学探究。他从现实的异化劳动分析动身,触及到了人的劳动、生产的实践本质。在对人的实践本质的全面论证中,马克思自觉地将他的实践学说与历史上的人道主义联系起来,并且以人的实践的现实性克服了传统人道主义的抽象性,酝酿并形成了现实的或革命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关注人、敬重人、维护人并且让每个人都过上华蜜的生活的关于人的学说。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可说是多种多样,而各种人道主义之不同,则在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不同。马克思哲学之前的人道主义大都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理性,由此人的活动被限制在理论探究以内,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如何则被“遗忘”了;这种人道主义虽然以人特有的理性而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并依此将人推崇为世界的中心,但是由于它只将人看作追问事物的本原和本质的理性存在物,因而呈现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人道主义,也即是抽象的人道主义。与此不同,马克思则关注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什么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一反传统哲学的理性规定,而将人的本质规定为实践。假如说人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也是世界上的一类存在物,那么,人的这一类存在物如何与其他的万事万物相区分呢?或者说,人作为类存在物,他的“类”的特有性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建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P53)这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是通过实践创建世界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或人的本质就是创建世界的实践。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作用和变更无机界或外部世界的活动,也即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人之实践本质的确定,使马克思区分开了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现实的人道主义,由此打开了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的新视野。马克思的由实践本质开启的现实的人道主义的新视野,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与人道主义的三个联系之中。首先,人的实践能动地变更着自然界,使自然界对人的最初的不适应关系渐渐变为适应的关系,由此人得以生存,为人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为的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需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学问中确证并表现自身。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干脆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1(P126)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在人出现于自然大地上时,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与人的生存不相适应。此所谓客观的自然界,也就是存在于人们四周的未经人们相识的自然界;此所谓主观的自然界,也就是经人相识的成为人们观念的四周的自然界。而人恰具有一种将自然界对人的不相适应的关系变为相适应的关系的实力,这种实力也就是人的自为性,即人之自觉地、能动地、有意识地作用和变更自然界的性质,这种实力或性质也就是人的实践本质。其次,人的实践能动地变更着自然界,最突出地表现在人的工业活动中,在人的工业实践活动中,不但证明白人的实践改造的巨大力气,也证明白人的实践改造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气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P84)此所谓心理学,是借用的费尔巴哈术语,它意指的是哲学相识论。在这里,马克思将人的实践活动与现实的工业生产联系起来。虽然说“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气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P84),但是,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则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气的确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气的书”;也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本质,实践是人的存在形式以及实践变更着自然、社会和人的生活,其最干脆、最明显、最确定无疑的表现就是人在工业生产中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最终,人的实践能动地变更着自然界,不但让自然界发生符合人的意愿的改变,而且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的各种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连绵不断的进行,人也逐步趋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说:“人以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80)实践改造活动是一种人与外界物体相互的对象化活动,即一方面,人将自身的本质力气对象到外界物体中,让外界物体发生符合人的意愿的改变,另一方面,外界物体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也由此对象到人身上,使人的学问得以丰富,人的实力得以提高。在这其中,假如说人的实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又无限伸展,那么,随着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化的进行,人的实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并且这种提高还永无止境。因此,在连绵不断的、反复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实力以及人的各种潜能、禀赋和整体素养就都趋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如马克思所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而这样的人,也就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由上可知,马克思的以人的实践本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表明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中,惟有人才能够将自然界对自己的不相适应的关系变为相适应的关系,惟有人才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创建出如此巨大的社会财宝,也惟有人才能够自己成为各种实力、潜能、禀赋和素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类存在物。因而,关注人、敬重人、维护人,让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就应是天经地义的;而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创立的实践论的新哲学,就是一种高扬人的实践本质力气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二然而,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之更为重要的方面,则在于他对他所处的当时社会的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虽然说马克思的人的实践本质学说形成于他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之后,但是从人道主义的逻辑看,既然人的本质是创建性的实践,实践不但变更世界并且发展自身,那么,人就应在一切社会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建天性,而任何阻碍人的创建天性的发挥、甚至压抑和扼杀人的创建天性的行为,都是不人道的,都是人道主义要批判和指责的对象。当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与现实中的异化劳动相遇时,他就从另一方面,即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凸现了他的人道主义之关注人、敬重人和维护人的特色。马克思以深刻的视察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当时的异化劳动情形。他说:“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丢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P48)在这里,劳动的现实化或实践的对象化完全表现为它的反面:工人的实践的对象化活动却使他失去了对象。假如说这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物的异化”,那么,还存在着实践活动的人的“自我异化”,即“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同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在这里,活动就是受动;力气就是虚弱;生殖就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就是不依靠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1(P51)人的实践本质原来是一种能动的变革的力气,可是在异化劳动中,能动的活动变为受动的活动,本质的力气变为本质的虚弱;人的实践改造的各种实力变为反对他自己的外在力气。不仅如此,由以上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和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还进一步造成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实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P54)人的实践本质原来是能动地作用自然界并促使自己的实力得到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异化劳动中,人的实践本质仅仅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甚至连他的个人生存也维持不下去;自然界,以及人拥有的精神方面的类实力,都成了反对他的存在、生存和发展的因素。面对实践和异化出现的如此剧烈的巨大反差,马克思并不仅仅停留于对这一现象的激烈批判,他还进一步地去找寻形成这一现象的缘由。在这里,马克思初步地区分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关系。假如说人的实践活动或劳动的对象性活动实现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即它表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那么,人的实践本质或劳动对象化本质的异化则表现为人的社会生活,即它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正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那种实践的本质力气的活动存在于那种阻碍或压制这一活动的社会形式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出现了人的实践本质或劳动的对象化异化的现象。对此,马克思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定后果。”1(P57)原来,工人的劳动不是单纯地同自然界打交道,而是在与资本家结成肯定关系的形式下同自然界打交道;而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劳动的关系,即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资本家则把生产资料变成了私有财产。正是由于私有财产这一社会关系产物的出现,才形成了工人与资本家的雇佣劳动的社会关系,才使得人的实践本质或劳动的对象性活动发生了异化。异化缘由的揭示必定导致异化消退的提出。既然私有财产这一社会关系是异化劳动产生的内在根源,那么异化劳动的消退也就是私有财产的扬弃。对此,马克思说:“这种物质的、干脆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1(P78)私有财产作为财产,是一种物质的、感性的存在,它凝聚了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力气;然而私有财产的财产私有性,又使它成为人的生命活动或实践的本质力气的异化形式。对于私有财产的这种二重性,马克思要求对它不是简洁地抛弃,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地扬弃,即克服它的私有性或异化性质,保留它的人的生命活动或实践的本质力气的内涵。对此,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的主动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主动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1(P78)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人的生命的占有,即财产失去了私有性质而显露出人的生命活动性质,这种显露也可以说是人对自己的曾经失去的生命活动的重新占有;一切异化的扬弃就是人向自己的本质复归,即劳动失去了异化性质而显露出人的实践改造性质,这种显露也可以说是人对自己的曾经失去的实践本质的重新占有。在此,马克思特殊提出了“人向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此所谓“社会的”,就是指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实践活动实现于关注、敬重、维护这种活动的社会形式之中。由上可见,马克思的以人的实践本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在对现实的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显露了自身的特色。它不但深化地揭露了异化于人的劳动产品、人的劳动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的各种表现,而且指出了异化劳动发生的私有财产的社会基础,并且提出了扬弃私有财产以实现人的实践本质复归的路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在此显示得是极为剧烈的。三在论证了人的实践本质、并说明白人在克服异化中向自身的实践本质复归之后,马克思就考虑将他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建立为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科学。假如说人的实践的本质力气在现实中表现为人的工业活动,也即是说,人的实践本质与人的工业活动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在传统的科学探讨中,却是将二者相分别的,也即是说,有关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被归入历史科学或哲学,而有关人的工业活动的内容则被归入自然科学。这亦如马克思所言:“但是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如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是疏远的一样”1(P84)。这种相互疏远或相互分别的后果,就如前面马克思已指出的那样,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气以异化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己的形式而呈现。这就是说,一方面,历史科学或哲学抽去了人的现实的工业活动的内容,仅将人禁锢于抽象的理论活动或相识活动中;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由于缺乏人的实践本质的基础,而仅将人的工业活动作了有用的对象的处理。如此一来,不但人的真正的本质得以遮挡,而且人的工业活动的本质也不能说明。马克思通过人的实践本质在工业活动中显现的揭示,要求人们正视“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打算”1(P85)这一事实。自然科学并不仅仅表现为有用的对象性,由于它也是一本打开了关于人的本质力气的书,它已在实践上或以实践的方式走进人的生活,并以它那多方面提高和发展人的各种实力的功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绽开拓前景。对此,马克思最终得出结论说:“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1(P85)关于自然界的自然科学和关于人的历史科学,就由于同是探讨人的现实的工业活动而成为一门科学。假如说只有人才有历史,那么,“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P85)人的历史就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也即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的历史,因此,关于自然界的自然科学必定包括关于人的历史科学,反过来也是如此,关于人的历史科学也必定包括关于自然界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融为一体,就形成了一门全面反映人的实践本质力气活动的科学即人的科学。从上可见,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凡是自然的,就是人道的;或者说,合乎自然的,就是合乎人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实践本质的形成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它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人的实践本质的活动是人能动地作用和变更自然界的活动,它也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因此,承认人的实践本质活动的自然发生性,就是承认人自身拥有这种实践改造的实力;人因拥有这种实力而有别于并且高于其他的自然存在物,由此就产生了人优于万物的人道主义观念。假如阻碍或压抑人的这种实践改造实力,则就是违反了或破坏了人的实践本质活动的自然发生性,这明显是不人道的。而反对和批判这种非人道的行为,即坚持和复原人的实践本质活动的自然发生性,就更显出关注人、敬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特性。基于这种合乎自然的就是合乎人道的人道主义观念,马克思多方面论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内在关联性,并努力形成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的哲学立场。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P77)。这里所说的“这种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主动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P77)。已如前述,马克思将异化劳动或人的自我异化的消退看作是对私有财产的主动的扬弃,而共产主义不但是这一扬弃的详细途径,而且是扬弃之后人的本质得以复归和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由于这种共产主义复原了人的实践改造和发展自身的本质,因而是人道主义,而它之成为人道主义,还在于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即人的实践改造的本质力气又呈现出自然发生的性质;正是由于这种共产主义使人的实践的本质力气呈现出自然发生的性质,因而又是自然主义,而它之成为自然主义,还在于它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即人的实践改造的本质力气又呈现出人道主义的性质。因此,马克思此所谓“完成了的”也就是相互结合的意思,即是说,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就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在肯定程度上,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就是人道主义。马克思说:“我们在这里看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的真理。”1(P124)这里所说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不是专指近代哲学的两大对立派别,而是马克思在论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时对它的借用。为什么呢?马克思曾说:“假如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气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界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至于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1(P85)可以看出,此所谓唯心主义,是指那种脱离人的活动仅进行抽象探讨的自然科学倾向,与此相比较,唯物主义则是指那种脱离人的工业活动或自然科学活动的仅留意人的一般活动的倾向。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共同不足就是将自然科学或自然主义与人的本质或人道主义相互分别。马克思则主见二者的紧密结合,主见“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界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此所谓“彻底的”也就是相互结合的意思,即是说,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而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在肯定程度上,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就是人道主义。马克思说:“正象无神论作为神的扬弃就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行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或者说,无神论是以扬弃宗教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只有通过扬弃这种中介,-但这种中介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主动地从自身起先的即主动的人道主义才能产生。”1(P131)在这里,马克思将理论的人道主义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理论的人道主义由于它仅停留在理论批判上,因而是一种消极的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由于它还注意于实际的实践改造活动,因而是一种主动的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何以生成?在于它扬弃了私有财产,而消退了私有性质的财产,恰是人的实践的本质力气的确证,这种本质力气表现于自然科学的活动之中,因而它是与自然科学或自然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实践的人道主义或主动的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相结合的人道主义。只是,马克思在这里,不仅再次指出在肯定程度上,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就是人道主义,更重要的是强调,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人道主义,它的根本特征是“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行剥夺的财产的要求”。从中可见,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的确是一种现实的、革命的新型人道主义。【参考文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15.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