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docx
最新: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摘要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 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 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应用日趋广泛。该文检 索了大量中外文献,编审了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分类、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方法学以及生物 学意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变异等进行了论述。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 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 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1通过检测血、尿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可以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 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代谢 性骨病的鉴别诊断2。骨代谢生化指标作为监测手段,评估骨质疏松治疗 的反应。目前临床上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 CLIA) x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EC LIA) s放射免疫分析 骨峰值起着重要作用;成年后则主要促进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并与其他 调节骨代谢的激素共同维持骨量,调节骨代谢32-33。3.4.4 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 , IL-1 F)由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7、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骨髓中的巨噬细胞也可合成少量IL-1。IL-1通过与IL-1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是一种重要的骨吸收因 子,通过其他激素或因子介导生物学效应。IL-1既可促进成骨性细胞谱系 RANKL的生成,又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IL-1可直接加强破骨细胞的 活性及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凋亡,延长成熟破骨细胞的寿命。IL-1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诱因之一,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IL-1可 降低骨保护素的表达,抑制骨形成。IL-1也可直接通过RANKL影响破骨 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IL-1还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他分解产物的释放,激活破骨 细胞,促进破骨细胞分化,从而促进骨丢失。雌激素能够抑制IL-1的分泌, 绝经前女性与经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IL-1水平低于未经治 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34。IL-1和IL-6等可作用于软骨细胞诱导基质 金属蛋白酶,引起软骨基质的降解。正常情况下,IL-1水平较低。滑液中IL-1含量升高见于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 0A)患者。3.4.5 白细胞介素-6IL-6可由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 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分泌,作用于巨噬细胞、 肝细胞、静止的T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浆细胞等。IL-6能够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刺激T细胞增殖及细胞 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化;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促进血细胞发育。IL-6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提高RANKL的表达。IL-6属前吸收 性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同时抑制成骨细胞 活性,从而加强骨吸收,促进骨量流失,诱发骨质疏松35。IL-6水平升高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Paget's骨病)、 多发性骨髓瘤、银屑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4.6 转化生长因子0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是细胞生长与 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a(TGF-a)和转化生长因子不 (TGF-p)0TGF-0由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 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分化36,具有显著的促进骨 形成作用。对破骨细胞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向作用,与骨细胞外基质代谢 有关,并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生成。血清中TGF-0浓度下降,提示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小剂量TGF- B能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丢失,局部应用外源性TGF-P ,可加速受损组 织的修复,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3.4.7 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有o(TNF-a)和0(TNF- B)两种亚型,TNF-a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液质素 (cachectin) ; TNF-0由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TNF-a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在破骨细胞生成及破骨细胞介导的局 部骨丢失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促进骨吸收,抑制骨重建,最终导致骨量 减少口90TNF-a抑制成骨的作用表现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成骨细胞矿化有显著的抑制功能。TN F-o浓度升高见于病理性骨缺失如老年性骨质疏松、慢性炎症引 起的骨吸收组织中37。3.4.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主要来自成骨 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作用于骨。随着增龄,绝经年限延长,血清雌激素、生长激素水平不断下降, IGF促进骨形成因素含量减少,抑制因子活性增加,成为骨骼老化、骨质 疏松发生的启动因子。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募集,促进成骨细胞胶原及 骨钙素合成,加快骨矿化。血清IGF-I水平随增龄而明显下降。IGF-1降低见于绝经后女性、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IGF-1水平下降与骨折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因 此IGF-工水平可以作为骨折风险评估的指标口,1904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分析变异骨代谢指标一般是指骨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产物和激素, 可以从血液或尿液中检测到,反映的是骨代谢水平,骨代谢标志物存在年 龄、性别、生理周期、昼夜节律等影响因素。4.1 骨代谢指标的生物学变异在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等,骨代谢指标在血循环 或尿液中的水平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生物学变异。生物学变异分为不可 控生物学变异与可控生物学变异2。4.1.1 不可控生物学变异不可控生物学变异主要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地理环境、妊娠期 和哺乳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肝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服用药 物、发生骨折、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疾病等因素。不同种族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有一定差异,年轻的白人和黑人骨代 谢生化指标水平没有发现明显差别,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黑人妇女骨代谢 指标水平较白人妇女高5%15%;白人妇女的U-NTX水平比亚洲妇女 低,而骨形成标志物差别不明显38。女性更年期时,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并在一定时 间内保持高转换状态,绝经期女性,雌激素缺乏,骨转换发生明显变化, 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升高,而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不大。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较成人高,特别是婴儿 时期和青春期,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为成年人的2 10倍。骨代谢率在婴 幼儿至3岁前处于较高水平,在青春期维持相对稳定水平。男性和女性在 30岁左右达到平稳期之后随年龄增长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开始逐渐下降。女性妊娠第6个月,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开始增加, 浓度较妊娠前升高。孕期胎盘和骨骼碱性磷酸酶合成增加,血清BALP水 平升高。生产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开始下降,哺乳期女性骨代谢生化 指标缓慢下降,但仍会高于孕前。妊娠期间,血清骨钙素水平下降。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受肝肾功能的影响。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肝 素、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等影响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骨折会导致骨代 谢生化指标水平发生变化,骨折后前4周骨吸收标志物升高,卧床休息后, 骨吸收标志物升高,提示骨丢失加快。4.1.2 可控生物学变异可控生物学变异包括饮食、运动、月经周期、生理节律、季节变化 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异可能与食物组分、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特异性标志物的清除率等因素有关。进食后,除BALP外,其他骨代谢生 化指标水平下降早餐后血清CTX水平会下降20%。PTH易受生理节律、 进餐状态的影响。血磷受饮食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收集标本前应保持空 腹。运动会影响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剧烈运动后,TRACP、 BALP、CTX水平明显升高,2h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月经周期影响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在黄体期骨形成标志物升高, 在卵泡期骨吸收标志物升高。女性黄体期会引起少许骨形成标志物水平升 高,骨吸收标志物水平降低。月经周期的前37 d是标本收集的最佳时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峰值出现在早晨,低 谷在下午和夜间。大多数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清晨2 : 00至8 : 00最高, 在下午1 : 00至晚上11 : 00最低,变动幅度为15%50% ;每日之间 的变异为13%35%。但是BALP的昼夜节律恰好相反,BALP在下午出 现峰值,而清晨出现低谷。维生素D的水平易受季节、日照等因素影响。血液和尿液标本均可用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通常血液标本 用于检测TRACP、PINP、PICP、OC、BALP等;尿液标本用于检测尿叱 咤琳(Pyr)、尿脱氧毗咤琳(D-Pyr) ; NTX、CTX在血清和尿液标本中均可 检测。尿液标本检测通常需用肌酎(Cr)校正,以BTM(单位)/mmol Cr来 表不。血液标本需采集晨起空腹血,尿液标本取晨起第1次尿。同一患 者多次检测时,应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标本,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处理标本。 血液标本采集应用EDTA抗凝管收集,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立即检测或 在-2CTC以下保存。红细胞中有蛋白水解酶,有些标志物如OC、TRACP 会发生降解,因此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避免溶血。4.2 骨代谢指标的分析变异目前,临床上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化学发光免疫测 定(CLIA)、电化学发光(ECL)、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 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检测骨代谢指标。这些方法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实现全自动分析,其灵敏度和结果稳定性 较好,检验速度快,可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临床上最为常用;酶联免疫 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目前主要靠手工操作,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结 果稳定性相对较差;高效液相色普法为直接测量,对小分子激素检测存在 一定的优势,但是其操作比较繁琐,重复性差。用于分析骨代谢指标的仪 器和试剂种类较多,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检测结果会有差异。 即使采用相同的测定方法,不同实验室之间大多数骨代谢指标检测项目的 结果存在差异。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是骨质疏松诊断、治疗观察及科研工作 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由于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实验方法、不同年龄、 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人群的检测数据可能出现变异,笔者提倡减少标本采 集的影响因素、规范实验流程、提高实验室质控能力,使骨代谢生化指标 检测质量不断提高,为骨质疏松诊断提供理论支撑,并在骨质疏松科学研 究方面取得新的成果。(参考文献略)(radioimmunoassay , RIA) s免疫放身寸分析(i mm uno rad io metric assay , IRMA)、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 PLC)等。1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略)2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方法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主要实验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 法、电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3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物学意义3.1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3.1.1 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 成分泌的、含有84个氨基酸的碱性单链多肽,维持机体钙磷平衡和调节 骨代谢。PTH促进骨吸收和骨转换,动员骨钙入血,血钙升高。PTH对骨形成和骨吸收具有双重效应,在持续大剂量PTH的作用下,破骨细胞活 性超过成骨细胞,导致骨丢失大于骨形成4。间歇性小剂量PTH促进骨 形成。PT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PTH减 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 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等。3.1.2 降钙素降钙素(calcitonin , CT)是重要的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的多肽类激素。 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降低破骨细胞的数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 收;抑制小肠对钙离子的吸收,降低体内血钙浓度,使血夜中游离钙离子 向骨组织中沉积;抑制肾小管远端对钙磷的重吸收,增加尿钙排泄;还可 直接作用于人成骨细胞,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5。降钙素与甲状旁腺 激素、1,25(OH)2D3共同维持人体内血钙的稳定1。CT升高见于:甲状腺髓样癌,血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产生 降钙素的异位肿瘤(如支气管癌、胰腺癌、上额窦癌、前列腺癌、子宫癌、 膀胱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及类癌等);原发性甲亢可轻度增高; 慢性肾病可高达(269±51 ) ng/L;原发性甲旁减;肢端肥大症降钙 素可轻度增高;其他如恶性贫血、高钙血症、脑膜炎、胰腺炎等,某些 内分泌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和胃泌素升高等。CT减低,见于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手术切除等。3.1.3 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自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属类固醇激素6,具有多 重作用,它是维生素,但本质上是激素,还可能是细胞因子。维生素D3 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理和病理学过程7-8。血清1,25(OH)2D3的水平可反映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绝对含量, 但其在体内代谢快、半衰期短(68 h , 57 d)、储存少,25-(OH)D3是 反映机体维生素D代谢最好、最重要的指标,临床上一般通过监测血清 25(OH)D3的含量来反映血液维生素D3的水平9。Holick10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 维生素D3水平判定标准,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相当普遍。维生素D3不 足的发生率高达30% 80% ,老年人、较贫困地区的发病率可能更高,全 球近10亿人维生素D3不足或缺乏,且逐年上升。40% 100%的欧美 老人存在维生素D3缺乏;50%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药物治疗时存在维 生素D3不足。化学发光法检测维生素D3评价标准:维生素D3<10ng/mL为缺 乏,维生素D3是10 30 ng/mL为不足,维生素D是330 100 ng/mL 为充足,维生素D3>100 ng/mL为维生素D毒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维 生素D3评价标准:维生素D3 < 20 ng/mL为缺乏,维生素D3是21 29 ng/mL为不足,维生素D3>30 ng/mL为充足。3.2 骨形成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包括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前胶原C-端 前肽/N-端前肽、骨保护素。3.2.1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 是成骨细胞的一种细胞外酶,BALP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与骨骼的正常生 长发育密切相关11。BALP合成于骨基质成熟阶段,与骨基质矿化密切 相关,在碱性环境中骨矿化活跃,成骨细胞释放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水解 无机磷酸盐,进而降低焦磷酸盐浓度,利于骨的矿化。骨骼矿化受阻时, 成骨细胞合成大量碱性磷酸酶,BALP升高12。BALP增高见于高转换的代谢性骨病,如变形性骨炎(Paget's病)、 原发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13及佝偻病和软骨病、骨肉瘤、骨转移癌等。3.2.2 骨钙素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 BGP 或 osteocalcin, 0C)是由非增殖期 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特异非胶原骨基质蛋白,是骨组织内非胶原蛋 白的主要成分,属于非胶原酸性糖蛋白,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钙结合蛋 白。骨钙素参与骨吸收的调节,参与基质的矿化过程及成骨细胞分化, 与骨转换相关,能够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软骨的矿化速率,并抑 制骨异常的羟磷灰石结晶形成14。血清BGP浓度升高提示骨形成速率加快主要见于儿童生长期、 成骨不全、肾功能不全、骨折、变形性骨炎、肿瘤骨转移、低磷血症、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转换骨质疏松症、尿毒症、佝 偻病、卵巢切除术后等。BGP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长期使 用糖皮质激素、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抑制骨吸收药物可使BGP 水平下降,刺激骨形成治疗则使BGP水平上升1503.2.3 I型前胶原C-端前肽/N-端前肽I型胶原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胶原类型,也是矿化骨中唯一的胶原类型,其合成与分解的代谢产物可间接反映骨转换的状况。I型胶原衍生自I型前胶原。前胶原在成骨细胞内质网上合成,经 内切肽酶水解,去除其竣基及氨基端的附加肽段,生成原胶原。前胶原切 除下来的竣基端附加肽段称I型前胶原竣基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carboxyl-terminal peptide , PICP),氨基端附加肽段称I型前胶原氨基 末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 , PINP)16O血清总PINP升高见于代谢性骨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ICP 升高见于儿童发育期、妊娠晚期、骨肿瘤、骨转移、畸形性骨炎、酒精性 肝炎、绝经后妇女、肺纤维化、严重肝损害等12。3.2.4 骨保护素骨保护素(ostoeprotegerin , OPG)又称护骨素、骨保护蛋白、破 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PG mRNA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和细胞系,以肺、 心脏、甲状腺和骨的表达最多。许多成骨细胞谱系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树突细胞及B淋巴细胞也有高水平表达口 7。OPG的主要作用是影响骨代谢,主要通过OPG/核因子kB受体活 化因子(RANK)/ RANK配体(RANKL)系统发挥调节骨代谢作用,OPG与 RANKL竞争性结合,阻止RANKL与RANK之间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 (osteoclast, 0C)分化,促进成熟0C的凋亡18。血清OPG水平增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肺癌患 者、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患者。绝经后女性血清OPG水平随着年龄增 加而升高。OPG水平降低见于肿瘤转移引起的溶骨性破坏19。3.3 骨吸收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主要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I型胶原交联C-末端 肽、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尿叱咤琳、尿脱氧叱咤琳。3.3.1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 TRACP)是酸性磷酸酶6种同工酶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破骨 细胞、Gaucher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睥脏毛状细胞以及单核吞噬细 胞中,在肺泡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中含量丰富口。在正常人血清中, TRACP有TRACP-5a和TRACP-5b两种不同的亚型。TRACP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不全、 畸形性骨炎、肿瘤骨转移、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糖尿病、肾性骨病等;TRACP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3.3.2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在骨的有机质中,90%为I型胶原,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 , CTX)是使用最广泛的胶原降解标 志物。CTX的水平反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1 -2oCTX反映溶骨性变化,其升高程度与破骨细胞活性增高的程度相 一致。CTX与骨重吸收程度相关,对抗骨吸收治疗反应迅速而灵敏,检测 血清CTX水平可以预测骨转换的严重程度,并作为临床评估骨转换相关疾 病的重要参考指标19。血清CTX水平升高见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性骨髓瘤和 肿瘤骨转移等患者21。3.3.31 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I 型胶原交联 N-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amino-terminal peptide , NTX)是骨胶原在肝脏中降解后尿中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最终产物1。晨起和夜间的尿NTX能很好地反映骨吸收情况。NTX是尿中稳定 的骨质溶解终产物,被认为是诊断骨吸收破坏特异性更高的指标。NTX水平升高见于骨质疏松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畸形 性骨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等22。3.4 激素与细胞因子3.4.1 生长激素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 GH)具有促进骨的线性生长、骨重 建、骨骼肌生长、糖脂代谢及免疫调节作用2。儿童至青春期发育成熟的 骨骼(长骨)线性生长主要由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 IGF-1)、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调节。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 GHD)是一种生长 发育障碍疾病,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 身材矮小等,患病同时常会伴有脂代谢、糖代谢及骨代谢异常23。研究 表明,生长激素可直接、间接地对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与成熟破骨细胞进 行作用,并对骨吸收进行调控,同时也可对前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进行 刺激,从而更好地促进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增殖24-25。GH分泌不足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的机率明显增高,同时骨折的风险 增加。研究发现,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者骨密度较正常人低,随着年龄的升 高,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逐渐下降,骨密度也随之降低26。3.4.2 雌激素雌激素(estrogen , E)是由18个碳组成的苗体类固醇类激素,具有 广泛而重要的生物活性。雌激素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组织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进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骨组织是雌激素作用的重要靶组 织,雌激素受体怀耶在骨和骨髓中广泛表达。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通过 与雌激素受体作用发挥骨代谢调节作用。雌激素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27,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成骨细 胞凋亡,延长成骨细胞生存时间,促进胶原合成,促进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BMP)合成,提高骨矿化;雌激素对破骨细胞 的抑制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通过雌激素与雌激素 受体结合介导产生的28,间接作用主要是利用成骨细胞与免疫细胞分泌 的细胞因子29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维持骨密度, 保护骨组织30。此外,雌激素还可通过钙代谢调节系统影响骨代谢活动。雌激素自然缺乏(如绝经后女性)或病理性缺乏(如卵巢切除、卵巢早 衰等),不仅生殖器官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他组织也会产生显著变化,最明 显的变化之一是骨形成受抑制,骨吸收增强。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31。3.4.3 睾酮睾酮(testosterone , T)是男性体内主要的性腺激素,主要由睾丸间 质细胞合成,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密切相关1。睾酮在骨骼的生长代谢、骨量维持及抑制骨量丢失方面均起着重要 作用。儿童期表现尤为突出,如促进骨骼肌发育、促进骨骼中钙盐沉积, 使骨骼增厚生长等作用;青春期主要增加骨松质与骨皮质的骨量,对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