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教案).docx
-
资源ID:92803638
资源大小:26.2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1 认 识 分 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页“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掌握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构建分数的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体会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学习小数的直接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同时又为学生在第二学段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作了铺垫;另一方面可以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2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心动) 师伸出一只手,问:你能想到几?还能想到几? 伸出一双手,问:现在你能想到几? 师: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期待大家都能够打开思维,仔细听,大胆说,好吗? 二、讲授(互动) 1、出示一个苹果,问:这是什么?分给四个小朋友,怎么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板书:四分之一) 你能像刚才这样完整的说说这个四分之一的意思吗?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板书) 四分之一就可以说成四份中的一份。(板书)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会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得到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认识分数。(板书) 2、出示第一盘4个苹果,这是什么?问:现在要把这盘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4依然表示平均分成4份,1依然表示其中的1份,那看一看,一个苹果四份中中1份是多少?这盘苹果四份中的1份是多少? 3、出示第二盘8个苹果,这是什么?问:现在要把这盘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你会分么?请你们分一分,并涂一涂,表示出这盘苹果的四分之一。 展示学生的作品,预设:1)竖着划线2)横着一条线竖着一条线3)平均分成8份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怎么做的,再针对第三种情况探讨合不合适。 4、比较 出示三幅图,把一个苹果平均分得到的四分之一是上学期学过的,把一盘苹果平均分是今天学的,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预设:相同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不同苹果总数不同。问:为什么苹果总数不同,却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延伸:出示一筐苹果,这是一筐苹果,不知道有多少个,把这筐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 小结:无论总数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5、完成练习第1题 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每幅图的二分之一,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问:为什么都是每幅图的二分之一?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怎么就能得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吗?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就能得到几分之一。 6、完成练习第2题 分一分,涂一涂,你能得到这堆积木的几分之一?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品,说说怎么得到几分之一的。 三、练习(触动)完成思考题 附练习纸: 分数的再认识 1、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盘苹果的 2、分一分,涂一涂,你能表示出每幅图的二分之一吗? 3、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每堆积木的几分之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 设计理念 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我们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追问“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用怎样的符号表示分数?”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探索学习主线索,预设了“引发冲突问题引探分层练习总结评价”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经历“感知操作推理归纳应用”的过程,体验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发展与形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靓丽的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已认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等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这一内容包括几分之一(尤其是二分之一)的含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写法、两个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比较等。由于分数的抽象性,教材在编写时一方面注意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例1与练一练);另一方面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例2)。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水平,是科学可行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能借助直观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渗透抽象、推理、模型等数学基本思想,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感。 3.体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产生分数。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纸片、学习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引发冲突,激趣揭题 课件演示:野餐活动分食品的场景,呈现现实问题:“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引导完整表述“平均分”食品的情况:如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引发冲突:蛋糕每人平均分得“半个”,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怎么办?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问题引探,主动构建 1.认识二分之一。 引导探究,初识二分之一。 回顾: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蛋糕的“二分之一”? 思考:二分之一该用怎样的符号表示? 自学:阅读课本P98,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情境理解每部分的意思并书空)。 交流:引导完整表述二分之一的含义。动手操作,再识二分之一。 出示: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得到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的。 操作:学生按要求“折涂说”,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展示:学生展示并介绍三种不同折法。 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 辨析、归纳,三识二分之一。 练习:判断涂色部分是否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思辩:我们通过分蛋糕找到了二分之一,通过折纸也找到了二分之一,刚才我们通过观察也找到了二分之一。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归纳:看来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不管是什么形状,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2.认识四分之一。 思考:这幅图(四分之一)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利用直观比大小。 猜想:“1/2”与”1/4”这两个分数究竟谁大? 验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请大家拿出两张,分别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二分之一,另一张涂出它的四分之一,带着你的思考比一比,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反馈:学生展示作品,说想法。4.认识几分之一。 质疑:四分之一是不是最小的分数? 探疑:(利用剩下的一个圆形学具)请做一个比四分之一还小的分数。交流:一样的圆,怎么创造出这么多大小不同的分数? (电脑演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如果继续往下分,还能得到谁呢?你又发现什么? 三、分层练习,培养数感 1.想一想:它是几分之一? 2.估一估: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3.猜一猜:谁更长? 4.看一看:播放课件,感受生活中的分数。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评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最欣赏谁得表现?: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自觉践行“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思考、感悟等数学活动,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思路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本课紧紧抓住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分学具、分食物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分的过程中,感受到4个苹果、2瓶水分得的结果还是整数,但1个蛋糕平均分的结果却不够1个,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生活中会出现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一半”该如何表示呢?从而感悟到分数的产生缘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 二、科学定位,达成目标 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需要合理地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主动迁移。这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首先抓住学生最容易理解的“1/2”作为认识的突破口,集中一课中最佳的黄金时间,让学生对“1/2”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不但把力气化在刀刃上,保证了对“1/2”的认识效果,同时也为引导学生主动迁移,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数形结合,培养数感 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重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操作中以形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如:课中“折长方形纸的1/2”、“这幅图(四分之一)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请 做一个比四分之一还小的分数”以及课末的想一想、估一估、猜一猜、看一看等活动,无不借助数形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执教教师简介 阮宁宁,小学一级教师,宁师附小东侨校区(华侨小学)副总辅导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会员,宁德市教坛新秀。从教以来一直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宗旨,快乐学习,快乐教学。坚信: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的过程,更是一种助人为乐、润泽生命的行为。2023年12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获宁德市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优质课评选第一名。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省、市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奖,多次送教下乡赢得一致好评。 所用教材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3 十、认识分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 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P101-10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 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 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5和2/5的大小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105-106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 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简单的分数加法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 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1 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2 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想想做做3 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 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出题意。 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P106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两课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