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2823040
资源大小:794.1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七下文言木兰诗【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2.文学常识积累: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3.了解详写和略写的内容,理解该诗详略得当的特点。4.分析理解并正确评价花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品读学习】(一)文学常识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代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采用叙事写法,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时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后者是我国最长的古代叙事诗。(二)把握诗歌1.掌握正确字音,朗读的节奏停顿。2.结合注释了解文意。唧唧的织布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 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鞍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了原来的房间,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一会儿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旧衣裙,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饰物。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3.重点字词(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2)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古义为门;今义人家、门第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为只、仅仅,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但是。赏赐百千强:古义为有余;今指力量大、势力大。木兰不用尚书郎:古义为不愿意做;今义没有必要。雌兔眼迷离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双兔傍地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3)一词多义机:a.织布机,例:不闻机杼声;b.事务,例:万里赴戎机。市:a.集市,例:东市买骏马;b.买,例: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4)词类活用“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例:策勋十二转。(5)出自本课的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用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4.特殊句式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5.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互文、顶针、复沓、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即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的“东、西、南、北”构成互文关系,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这句话将木兰出征前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 的性格,也渲染出战事的_。(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意义上合指兼顾,译为“将军和壮士们经过了千百次的残酷战斗,有的战死疆场了,有的凯旋而归了”。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残酷。诗中以木兰“归来见天子”的喜庆结局侧面烘托出她的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东阁”“西阁”、“门”“床”都是互文。应译成“打开我东西厢房的门,并且在我东西厢房的床上坐一坐”而不是“打开我东厢房的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两句亦为互文,意指“对着窗边,照着镜子理云鬓帖花黄”。这两个句子写出木兰回到久违的故乡的 之情,表现出她对 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这三处互文句写出了木兰在故事的不同阶段的表现,生动再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孝顺明理与义无反顾、纷飞战火中冲锋陷阵的勇敢与机智、凯旋回乡的朴实爱美与热爱家乡的真实而感人的形象。可以说,三个互文句共同完成了对木兰个性鲜明、感情纯洁、心灵美好、品质高尚的形象描绘,是对木兰的深情礼赞之笔。复沓:复沓又叫复唱,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相似的词句加以重复,设问中兼用复沓手法,显示忧虑之深。(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两个“不闻”“但闻”间隔呼应,描写出宿营地 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 愈切的细腻情怀。顶针: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也作顶真。(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6.重难点突破(1)概括本文故事情节这首叙事诗叙述了的故事。主要情节有: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出征准备征途跋涉十年征战辞官还乡合家欢聚。可以分为三部分:(应征从军)( )( )(2)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的好处在哪里?详写:从军缘由、征途跋涉、辞官还乡、合家欢聚等略写:十年征战生活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详写木兰的儿女情怀,略写她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这样处理使结构疏密有序,更好地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另一方面,这种详略得安排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千多年以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何在?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官位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是一个爱国爱家、深明大义、勇于担当、聪敏机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淳厚质朴、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巾帼英雄。【课堂检测】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B可汗(hán) 鞍鞯(jin) 鸣溅溅(jiàn)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D胡骑(qí) 戎机(rón) 傍地走(bàn)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 B关山度/若飞 C壮士/十年/归 D可汗/问/所欲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翻译:织布机唧唧又唧唧地响着,木兰正对着窗户织布。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翻译: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翻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壮士们十年后胜利归来。4根据选文,对木兰形象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勤劳善良 B孝顺明理 C勇敢刚毅 D徒慕名利5下列对选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B全诗详略得当,详写代父从军的缘由,更能突出木兰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C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寥寥数语,可谓简而又简。D征途思亲几句话描写细腻,但不符合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特点,所以应该略写。二、课内精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策勋十二转() (2)当户理红妆()(3)对镜帖花黄() (4)出门看火伴()(5)万里赴戎机() (6)寒光照铁衣()7.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 8.有人说,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是犯了“欺君之罪”。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述理由。 【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阿姊(ji) 策勋(xn) 啾啾(qi) 暮宿(sù)B可汗(k) 辔头(qèi) 霍霍(huò) 唧(jì)C戎机(jiè) 机杼(zù) 胡骑(qí) 军帖(ti)D鞍鞯(n)(jin) 金柝(tuò) 雄雌(cí)2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时人莫之许也 B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C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D苟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以下翻译,符合原意的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A将军一百次地战死,壮士十年之后回来。回来拜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B将军经历了百次战争的洗礼,壮士们十年之后胜利归来。回来后拜见天子,天子坐在高高的殿堂上。C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十年后凯旋归来。归来后拜见天子,天子坐在明亮的厅堂上。D将军一百次地战死,壮士们十年后凯旋归来。归来后拜见天子,天子坐在高高的明堂上接见他们。4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A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喻B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代C反问 对偶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代D反问 排比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喻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6下列对木兰诗中的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虽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木兰的自述,但它与木兰替父从军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很好地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充分地表现了木兰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的主动性和坚决性。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一家人准备为木兰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点。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对故居产生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儿妆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做铺垫。7下列对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胡骑鸣啾啾”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景物的变化,巧妙地暗示征程的变化。B用景物烘托木兰思乡的心情。C用景物表现女性细腻的感情。D用景物揭示生活骤变对木兰性格的消极影响。二、对比阅读。(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节选自木兰诗)(乙)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 )A唯闻女叹息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微颔之(卖油翁)C而驭下严峻 结友而别(孙权劝学)D愿为市鞍马 为南川路战功第一2.用现代汉语翻译“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3.“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一句中的“乃”字古汉语词典中有以下解释: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副词,于是;副词,才;副词,竟然;副词,是。你觉得哪种解释更符合语境?请说出理由。4.同是“巾帼英雄”,选文中木兰和秦良玉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A 【解析】B项,“溅”应读“jin”。C项,“燕”应读“yn”。D项,“骑”应读“jì”。2.B 【解析】B项,朗读节奏停顿有误。应为:关山/度/若飞。3.(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 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A项,“户”指的是“门”。B项,“十二卷”不是确指“十二”,而是形容多。D项,此句要按“互文”的手法来翻译,并不是“将军战死壮士归返”的意思,而应翻译为“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故答案为C。4.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原文内容。文中写到木兰建功后不要赏赐,只想快点回到故乡,所以D项错误。5.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木兰本是个女孩,是替父从军,思亲是人之常情,而且这部分描写一方面衬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一方面与文后写木兰回家突出木兰女儿形象是一致的。所以D项错误。6.(1)记功(2)指女子的艳丽装束(3)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物(4)同伍的士兵(5)战事(6)铠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本题中重点注意“策勋”“火伴”等词语。7.“霍霍”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霍霍”是一个拟声词,可从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和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8.不,这个说法欠妥当。在“木兰无长兄,阿爷无大儿”的情况下木兰代父从军,为国分忧,一方面表现了木兰对国家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木兰的孝道。木兰代父从军是木兰“忠”、“孝”精神的表现。一、1.【答案】D A阿姊z、啾啾ji,B可汗kè、辔头pèi、唧j,C戎机róng、机杼zhù、胡骑ji,D正确。故选D2.【答案】A A.都解释为:赞同; B.路过/犯过错;C.马鞭/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记功等的简册、文书; D.如果/苟且;故选A。3.【答案】C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百、十”都是虚数。天子:即“可汗”。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译文: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十年后凯旋归来。归来后拜见天子,天子坐在明亮的厅堂上。故选C。4.【答案】B 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连用四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万里、若飞”是夸张。“阿爷”对“木兰”、“无大儿”对“无长兄”是对偶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是互文、千里足,指千里马。作用以部分代表整体,千里足,足为蹄千里足代表千里马。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B5.【答案】D 十二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6.【答案】A A中的几句一问一答形式,正是因为木兰昨夜看到军帖后的忧愁,为下文写木兰替父从军做铺垫。故选A7.【答案】D 木兰诗中用恶劣的环境来衬托木兰的思乡、勇敢和坚强。丝毫没有消极影响。故选D。二、1B 2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3副词,才。写出当时形势危急,“贼陷夔州,围太平”,也写出秦良玉“为远近所惮”,体现她的威望。4例:两人都英勇善战。如:木兰征战沙场多年,立下战功无数;良玉和丈夫打败敌军的偷袭,追击到贼军老巢。(分析)不同之处:木兰孝顺深明大义,在父亲年老兄弟还小的情况下,她毅然代父从军;良玉善骑射,治军严明,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解析】1A闻:听到/使听到; B但:只/只; C而:表转折关系/表承接关系;D为:为了/成为;故选B。 2重点词有:饶,富有;善,擅长;善,擅长;骑射,骑马射箭。 30“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的意思是:崇祯七年二月,贼兵攻破夔州,包围了太平,秦良玉军队到了,贼兵才撤围了;句中的“乃”是副词,才;“贼陷夔州,围太平”写出当时敌人进攻势头正猛,表现形势危急;“良玉至乃走”写出秦良玉“为远近所惮”,秦良玉率领的军队到了,敌人就撤退了,体现了秦良玉的威望。3相同点:根据【甲】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知,木兰征战沙场多年,立下战功无数;从【乙】文“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可知,秦良玉与丈夫打败敌军的偷袭,追击到贼军老巢,立下大功;都表明两人都骁勇善战;不同点:从【甲】文“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知,在父亲年迈,兄弟年幼的情况下,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孝顺且深明大义;从【乙】文“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可知,秦良玉擅长骑马射箭,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乙】译文;秦良玉,四川忠州人,嫁给石硅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带领五百精兵携带军粮跟随出征。第二年的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将贼军打得大败。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路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诗文,风度沉静文雅。但是她管制部下却十分严格,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崇祯三年,永平等四座城池失守。秦良玉奉诏率军救援皇上,拿出家财作为军饷。崇祯七年二月,贼兵攻破夔州,包围了太平,秦良玉军队到了,贼兵才撤围了。崇祯十三年,罗汝才进犯夔州。秦良玉将罗汝才邀到马家寨,杀掉罗军六百人,追击打败了罗军。1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