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科艺渗透文理融合.docx

    • 资源ID:9283317       资源大小:20.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艺渗透文理融合.docx

    科艺渗透,文理融合 【摘 要】美育是高层次的素养教化,是中学教化的重要组成。校本课程“中国传统工艺与化学”重视发掘中国传统工艺中相关的化学学问与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提升审美修养。 【关键词】美育;化学校本课程;科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5-6009(2022)14-0068-02 【作者简介】张静慧,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00)老师。 辞海对美育的说明是:“美育,亦称审美教化,关于审美与创建的教化。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化,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美的观赏力和创建力。”教化家蔡元培特殊强调美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国民主义教化、实利主义教化、公民道德教化、世界观教化和美感教化(即体、智、德、美四育)五项教化方针。他还认为世界观教化“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奏效,因而主见借助美感教化来实现。他说:“美感者,合漂亮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可见,美育不是一般的学问教化、技术教化,也不是狭义的艺术美育,而是具有广泛的内涵。它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素养教化,也就是精神世界层面上的素养教化。美育不是学校教化的附加与点缀,而应当以潜移默化、熏陶浸润的方式,贯穿于整个学校教化,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与活动中。 化学这门学科与生产与生活联系特殊紧密。在中国的传统工艺中,像印染、陶瓷、烟花、酿酒等,是科学,也是艺术,都与化学有不行分割的关系,这些工艺的应用,本身就是体验美、观赏美、创建美的过程。笔者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工艺与化学”,让学生了解传统工艺中的化学原理,阐述工艺作品的文化内涵,简洁实践某些工艺过程,用科学的看法、人文的眼光去品尝,去感受,在获得学问的同时,也得到美的陶冶,享受创建美的过程。 一、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框架的确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开发课程的第一步。我国目前的一般中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笔者也基本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在众多与化学亲密相关的传统工艺中,印染与陶瓷具有深厚的人文背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闻名遐迩,而中国的英文名“China”沿用至今,这两种工艺又便于学生动手实践,经多方面考虑,笔者将“中国传统工艺与化学”的主要内容定为印染、陶瓷与酒,分为11个课时教学:中华织绣的前世今生;中国传统印染工艺;了解蜡染;蜡染制作;了解扎染;扎染制作;了解酒文化;了解酿酒流程,做酒酿;陶瓷、硅酸盐工业;图腾与韵致;了解陶艺。 如“民间印染工艺”部分的“扎染制作”课时的教学内容: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蜡染的制作工艺流程;2.探讨每一步的原理;3.观看图片与实物,观赏蜡染作品。 教学目标设计为:1.了解有关化学学问的应用,从化学的视角了解工艺;2.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体会科学与艺术的融合;3.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了解传统工艺的化学学问,提升美的科学内涵 美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俗话说,“外行看喧闹,内行看门道”,传统工艺中的某些处理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摸索得到的才智的结晶,对当时的人们,或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带领学生对此进行科学的解读,是很有意思的。 例如,在学习我国古代染料的分类时,说到植物染料,笔者引用红楼梦第62回的一段情节:香菱和小丫头斗草,将新裙子在泥水中沾脏了。宝玉道:“怎么就拖在泥里了?惋惜这石榴红绫,最不经染。” 笔者和学生探讨:为什么石榴红绫“不经染”?因为中国传统的红色染料为茜草、红花、苏木,这些植物性染料干脆染色的话,坚固性不强,简单脱色,一般用明矾、乌梅、米醋作媒染剂,这些物质均为酸性。有的也用石榴皮(含丹宁酸)作媒染剂,从而使色素坚固吸附在织物上。我国土壤由南向北pH值递增,长江(北纬33°)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如华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O3,pH值一般在7.58.5之间,红楼梦故事虽是虚构,但书中指明白京城在北方,所以,香菱的裙子上沾的泥水,极有可能是碱性的。而且,古人的洗涤液为草木灰水,含碳酸钾,是碱性的,考虑到贾家与薛家经济条件好,可能有“香胰子”洗东西,那是初级的肥皂,也是碱性的。所以,香菱的石榴裙沾了泥水,洗干净后,脱色也会特别厉害,看起来会像旧的,穿不出去。因为笔者知道当时语文课正在学红楼梦片段“林黛玉进贾府”,合乎时宜地穿插了这么一段,引起学生极大的爱好,有几个学生还将这个课堂片段写进了作文。 三、观赏传统工艺的人文性,观赏美的文化内涵 美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有形式,也有内容。中国的传统工艺水平的发展,与当时当地生产与科学发展水平必定是一样的。每一个工艺步骤与原理,经过很多代人的千锤一百零一炼,我们今日用科学的眼光去解读时,无不符合科学原理。而每一件传承至今的作品,都有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演化踪迹,是历史的积淀,对美的鉴赏,有历史的审美积淀,更指向将来。这些,是须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发觉、去感受的。 例如,在介绍有关陶瓷的内容时,笔者曾向学生展示了很多陶瓷文物的图片,如仰韶文化的鱼蛙纹彩陶盆、河姆渡文化的猪纹黑陶钵等。刚起先,学生觉得这些物品特别简陋、笨拙。但是,当老师介绍这是远古时代的祖先在极其简陋和艰难的条件下创建出来的,其花纹既体现了原始祖先的审美观念,也有着肯定的内涵与意义,有的是生产与生活的场景,有的是远古时期的部落图腾,它们奠定了几千年人类文明和艺术中美学的基础。后来,有学生说,当他们回头再看一件貌似平常的原始艺术品,就会抱着肃然起敬的心态去观赏,而不再是看一只破碗、一片残瓦。 四、实践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探究美的创建 试验是化学的特色,实践是感受一个事物的最直观的途径。当时从众多传统工艺中选择印染与陶瓷来作重点学习,就考虑了实践的可行性。学生在这门课上,体验了蜡染、扎染、制陶的实践。 由于时间限制,学生不行能也不必要在课堂上学会娴熟的工艺操作。老师更注意让学生加强对操作原理的理解和对操作工具、试验仪器的运用。因为,假如没有科学学问的引导,实践课堂就会沦为一般的手工课。我们要的是学生得益匪浅的自主探究,而不是无意义的、完成老师规定动作的机械操作。 例如,在学习蜡染时,刚起先与传统工艺一样,完全用导热性良好的铜制蜡刀来“点蜡”,但终归没有民间工艺大师的那份得心应手。后来,笔者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有学生用酒精灯加热,使石蜡在小烧杯中熔化,然后用胶头滴管将蜡液滴加到布上。 再如,在学习扎染的时候,出名学生想染一幅水仙花的图案,但效果不志向。后来,有学生提议,去食堂要些黄豆,将五粒黄豆用细绳一粒粒在布中扎紧,然后将布染色,拆开细绳,果真染出了漂亮的花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呈现了很多奇思妙想,懂得了实践过程中细致、耐性的重要性,感受了创建的欢乐、胜利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精确把握课堂的科学学问和文化品位之间的关系,既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体会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又能感受工艺中科学的启迪与萌动,使课程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科艺渗透文理融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