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3篇).docx
2023年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3篇) 书目 第1篇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 第2篇八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3篇附属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 1.科室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显。血液储存室、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 2.清洁区必需每天三氧或紫外线密闭消毒3060min,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 3.接受医院“院感”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主动协作定期抽样检查。清洁区达到类环境标准,空气细菌菌落数<200cfu/m3,物表菌落数<5cfu/m2,医务人员手指菌落数<5cfu/m2。随时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用高效消毒剂及时处理。 4.各个岗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须按规定从合法血站取血,确保用血安全。 6.科学合理使用成分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7.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8.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达到有关标准。 9.工作人员上岗时,应随时警惕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作好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按规定处理。 10.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用消毒液清洁一次,每月对冰箱内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随时保持冰箱清洁卫生。 11.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等生物垃圾,必须分类收集,贴生物危害标记,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空针每天消毒清洗后如数交回供应室并签字,盛血试管每天送医院焚化炉毁型焚烧处理,血液洗涤水消毒后倒入下水道,进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12.各种消毒处理资料档案保存至少3年。 八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在半清洁区。 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4、各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的血样、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备。 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及处理。 6、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 7、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有明显标志。 8、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9、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附属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附属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输血管理委员会在院务委员会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工作。 2、制定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份输血,开展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 3、负责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及输血相关法规的培训,规范医生的输血行为,促进规范输血,提高输血文书的书写质量。 4、规范血库工作流程,指导、督查临床科室及血库的输血工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解决临床用血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 5、规范临床合理化用血,禁止无指征用'营养血'、'安慰血'及其它浪费血的现象。 6、不定期检查各科临床输血情况,对严重违反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予以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