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送车校园道路通行规范(T-CSAE 287—2022).pdf
-
资源ID:92850770
资源大小:471.1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自动配送车校园道路通行规范(T-CSAE 287—2022).pdf
ICS 93.080.01 CCS R 87 团 体 标 准 T/CSAE 2872022 自动配送车校园道路通行规范 Campus road traffic specifications for automated delivery vehicles 2022-12-30 发布 2022-12-30 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 布 T/CSAE 287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校园运行要求.2 运行主体要求.2 运行管理要求.2 运行计划要求.2 车辆要求.3 场地要求.3 人员要求.3 5 通行行驶规则.3 基本要求.3 可行驶区域要求.3 校园道路车辆行驶位置要求.3 校园道路车辆行驶速度要求.3 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交互要求.4 异常情况行驶要求.4 6 通行规划要求.5 基本要求.5 通行时间要求.5 通行路线要求.5 网络化通行规划要求.5 7 运行安全要求.5 安全保障要求.5 应急处置要求.6 T/CSAE 287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华夏、韩红桂、倪俊、田大新、郑思远、黄琰婷、关超文、郎丹、王伦、侯莹、王晶晶、于营营、王英、段续庭、向伟、程飞、朱久艳、冷昌槐、王哲、张晶、杜骁淼、高俊龙、蒋寅、王雪森、房科、唐宇、户亚飞、赵作霖。T/CSAE 2872022 1 自动配送车校园道路通行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动配送车在校园内部道路的运行要求、行驶要求、规划要求、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封闭、半封闭的校园园区限定区域道路行驶的具备自动运行功能的自动配送车。其他功能型无人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599 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40429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GB/T 41798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YZ/T 0182 寄递无人车技术要求 DB46/T 526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T/CSAE 265 自动配送车人员从业能力要求 第1部分:安全员 T/CITSA 05 短途智能无人车配送服务技术要求 T/SZITS 002.2 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通用要求 T/SZITS 002.4 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第4部分:货物配送低速无人车 T/SZITS 002.9 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第9部分:关键技术、部件、车路协同及检测认证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4599和GB 478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自动配送车 automated delivery vehicle 具备自动行驶功能的低速服务型电动轮式车辆,拥有4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功能、行驶速度较低且不配备传统驾驶员并仅行驶于地面的运载工具。在无需人类主动的操作情况下,车辆能够在道路上自动 安全行驶,进行货物配送等工作。注:驾驶自动化分级参照GB/T 404292021。人工接管 manual takeover 现场操作者通过遥控器或远程操作者通过远程驾驶系统直接操控自动配送车。分拣员 sorter 负责将待配送物品分类放入自动配送车中的人员。近场安全员 near-field safety officer 采用近场控制方式进行自动配送车监视操控的人员。T/CSAE 2872022 2 云控安全员 cloud control safety officer 使用云控基础平台进行自动配送车监视操控的人员。维修员 repairer 负责自动配送车的日常保养、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等工作的人员。最小风险操作 minimal risk manoeuvre 由自动配送车触发和执行的应急规划或应急操作以实现最小的风险状态。校园机动车混行道路 campus motor vehicle mixed road 校园机动车混行道路为可同时通行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道路。校园中的机动车混行道路包括交通性主干道路和集散性道路。校园行人混行道路 campus pedestrian mixed road 校园行人混行道路为不允许机动车进入,仅允许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道路。校园中的行人混行道路主要包括生活区道路。校园楼宇出入口道路 campus building entrance and exit road 校园楼宇出入口道路为经过校园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食堂、宿舍楼等楼宇出入口的道路。校园平面交叉口道路 campus intersection road 校园平面交叉口道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道路口。4 校园运行要求 运行主体要求 4.1.1 运行许可 运行主体单位应按照规定向校方管理部门提交申请,获得校方授予的校园配送运行许可。4.1.2 运行主体资质 运行主体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法人资格;b)具有符合主管部门规定的分布式或者集群操作安全管理体系;c)具有与所从事运营活动相适应的运行能力。运行管理要求 4.2.1 分级管理机制 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应纳入校方指定部门管理,遵守校园管理部门相关规定。4.2.2 反馈优化机制 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应根据师生反馈情况、实际运行情况,持续优化校园配送运行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运行计划要求 4.3.1 运行主体单位应根据校园配送需求、校园配送规定、校园道路情况,编制并向校方提交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计划方案,经研讨通过后方可开始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4.3.2 运行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配置、场地配置、人员配置等。T/CSAE 2872022 3 车辆要求 自动配送车的车辆技术要求应满足T/SZITS 002.4的规定。场地要求 4.5.1 货物分拣场地 4.5.1.1 快递货物配送分拣场地应设置在校园快递存放处附近。4.5.1.2 网络餐品配送分拣场地应设置在校园出入口附近。4.5.1.3 网络餐品配送分拣场地应至少划分为清洁消毒区和餐品分拣区,并设置分区指示标牌。4.5.2 自动配送车停放场地 自动配送车停放场地宜选择校园停车场处,不影响校园其他车辆正常停放和通行。4.5.3 自动配送车充电场地 自动配送车充电场地宜选择停放场地附近,充电场地消防安全应符合DB 46/T 526的规定。人员要求 4.6.1 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应配备分拣员、近场安全员、云控安全员、维修员等人员,提供相应的运行保障。4.6.2 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人员可由全职人员和学生兼职人员共同组成或全部由学生兼职人员组成,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4.6.3 自动配送车校园运行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周期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操作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或继续工作。培训要求应符合 T/CSAE 265 的规定。5 通行行驶规则 基本要求 自动配送车应按照交通标志、标线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可行驶区域要求 5.2.1 一般情况下,自动配送车可在所有路宽大于自动配送车车身宽度的校园道路行驶,自动配送车车身宽度应符合 YZ/T 0182 的规定。5.2.2 特殊情况下,若校方规定了限制行驶道路,自动配送车应避开限制行驶道路。校园道路车辆行驶位置要求 5.3.1 若校园道路有车道线划分,且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时,车辆应在非机动车道通行。5.3.2 若校园道路有车道线划分,且划分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时,车辆应在机动车道最外侧通行。5.3.3 若校园道路无车道线划分且为双行道,则车辆在道路两侧通行,并与道路一侧边界保持一定防碰撞距离。5.3.4 若校园道路无车道线划分且为单行道,则车辆在道路中间通行,并与道路两侧边界保持一定防碰撞距离。校园道路车辆行驶速度要求 5.4.1 校园机动车混行道路 5.4.1.1 若校方规定机动车混行道路最高限速,则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规定最高限速;若无明确规定,混行道路下车辆运行速度宜不大于 12 km/h。5.4.1.2 车辆行驶速度可根据道路情况在线调整,路况良好情况下适当提高车速,路况拥挤情况下适当降低车速。T/CSAE 2872022 4 5.4.1.3 对于影响通行的静态障碍物,如减速带、坑洞、锥形桶、路障等,合理减速或绕行应对;对于影响通行的动态障碍物,如动物、行人等,应停车礼让。5.4.2 校园行人混行道路 5.4.2.1 若校方规定行人混行道路最高限速,则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规定最高限速;若无明确规定,混行道路下车辆运行速度宜不大于 10 km/h。5.4.2.2 车辆行驶速度可根据道路情况在线调整,行人较少情况下适当提高车速,行人较多情况下适当降低车速。5.4.3 校园楼宇出入口道路 5.4.3.1 若校方规定楼宇出入口道路最高限速,则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规定最高限速;若无明确规定,楼宇出入口道路车辆运行速度宜不大于 5 km/h。5.4.3.2 当检测到单行道行人或非机动车与车辆逆向行驶时,应根据车道宽度决定停车等待或倒车让道。5.4.3.3 当检测到非机动车或行人靠近时,降低速度。5.4.4 校园平面交叉路口 5.4.4.1 若校方规定平面交叉路口的最高限速,则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规定最高限速;若无明确规定,平面交叉路口下车辆运行速度宜不大于 5 km/h。5.4.4.2 车辆通过校园平面交叉路时,宜在距离停车线不少于 1 m 处将车速降到 5 km/h,后匀速直行通过。5.4.4.3 正常情况下,平面交叉路口中车辆运行速度保持固定的设定车速。在路况异常时,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降速或停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交互要求 5.5.1 交互信号要求 自动配送车应与其他道路使用者进行必要的信息交互,包括但不限于合理控制车辆前照灯、前位灯、转向灯、后位灯、制动灯、倒车灯、故障报警闪光灯、语音提示、显示屏幕等。5.5.2 距离要求 自动配送车行驶过程中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距离应大于当前车速下的紧急制动距离。不同车速下的制动距离参照T/CITSA 05。5.5.3 优先等级要求 自动配送车行驶过程中应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需求。异常情况行驶要求 5.6.1 变道要求 5.6.1.1 正常情况下禁止变道。在前方道路出现静态障碍物,车辆无法在原车道继续前进时,则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变道绕行,绕行后应尽快返回原车道行驶。5.6.1.2 变道前应打开转向灯,并在原车道内至少保持 3 秒。5.6.1.3 变道过程中车辆侧向加速度不应大于 0.3 g,g 为重力加速度。5.6.1.4 变道完成后 3 秒内,关闭转向灯。5.6.2 借道超车要求 5.6.2.1 正常情况下禁止借道超车。在前方道路车辆行驶或行人行走缓慢,不超车会阻碍道路通行或导致交通阻塞时,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变道超车。借道超车后,应尽快返回原车道行驶。5.6.2.2 借道超车过程中两次变道操作应符合 5.6.1.15.6.1.4 的规定。T/CSAE 2872022 5 5.6.3 制动要求 5.6.3.1 在前方道路路况异常、出现突发情况时,例如前方突然出现速度较快的车辆、行人、或动物等动态障碍物时,应紧急制动停车。5.6.3.2 制动过程中应持续打开制动灯。5.6.4 倒车要求 5.6.4.1 正常情况下禁止倒车。在前方车辆倒车、行人逆行、或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不倒车会发生事故时,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紧急制动并倒车至可前行位置后继续前行。5.6.4.2 倒车过程中应持续打开倒车灯。6 通行规划要求 基本要求 自动配送车校园通行规划应充分考虑不同校园道路特点、道路通行条件、校园活动规律,规划配送通行时间和通行路径,提高车辆自动配送效率。通行时间要求 6.2.1 应根据不同配送任务类型、时效性要求,规划自动配送车通行起始时间。6.2.2 对于快递等时效性要求较低的货物,在校园道路不满足高峰期通行条件时,可安排自动配送车错峰配送。6.2.3 对于外卖医药等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物,应安排自动配送车实时配送。通行路线要求 6.3.1 路线优化目标 车辆通行路线应根据配送订单时效性规划,以最短路径、最快送达为目的规划起始点间的最优路径。6.3.2 分时段路线 车辆通行路线规划应根据校园人员活动规律,规划不同时间段下的行驶路线。6.3.3 动态优化 车辆通行路线应根据实时道路情况、配送订单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在线调整优化。网络化通行规划要求 6.4.1 网络与通信 校园道路网络化车辆运行需要满足车辆和远程控制中心稳定性通信的要求,通信安全和网络设备要求应符合T/SZITS 002.9的规定。6.4.2 协同调度 6.4.2.1 调度控制中心需要结合配送订单数量需求、时效性需求、道路交通状况,合理规划自动配送车的运行数量与运行路线。6.4.2.2 网络化车辆协同调度应以最大订单覆盖度、最少车辆数、最快送达为目的。6.4.2.3 网络化车辆协同调度应根据实时道路情况、配送订单动态变化情况在线调整优化运行路线。6.4.2.4 网络化车辆协同调度应考虑不同校区订单配送需求,规划不同校区的车辆协同调度。7 运行安全要求 安全保障要求 7.1.1 车辆行驶安全保障 T/CSAE 2872022 6 7.1.1.1 自动配送车应完成功能可靠性综合测试,测试内容应参照 GB/T 41798。7.1.1.2 自动配送车行驶过程中应配备近场安全员和云控安全员实时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人工接管。7.1.2 卫生安全保障 7.1.2.1 自动配送车内部宜带有自动消杀功能,车辆外部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杀。7.1.2.2 自动配送车货物分拣场地应进行定期消杀,保证校园配送全流程的卫生安全。7.1.3 信息安全保障 7.1.3.1 自动配送车与用户或远程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应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对授权的用户进行相应权限的数据交换,应保证通讯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7.1.3.2 重要数据信息应具备传输和存储的完整性及保密性、本地数据备份恢复性、异地数据备份恢复性。7.1.4 人员安全保障 应为校园配送运维相关人员购买保险,保险方案应参照T/SZITS 002。7.1.5 传染病易发特殊时期安全保障 7.1.5.1 自动配送车分拣员、近场安全员、维修员等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测量体温并观察健康状态,体温异常或有明显病症者,不得上岗。7.1.5.2 若工作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直属管理部门上报人员异常信息,并按照校园防控相关规定对自动配送车进行处置和消毒。7.1.5.3 应建立传染病传播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异常情况上报机制、车辆和人员的处理流程等。应急处置要求 7.2.1 恶劣气象处置 自动配送车运行过程中,若面临雷雨、大雾、冰雪、沙尘等突发恶劣天气环境导致低能见度时,应执行最小风险操作,进入最小风险状态并向远程控制中心发出报警及定位信号。7.2.2 车辆故障处置 7.2.2.1 在车辆发生故障时,应根据故障情况和对运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价。7.2.2.2 依据故障级别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决定车辆调整路径继续运行、自主返航至维修点、原地停靠等待救援等策略。7.2.2.3 车辆故障发生后,应通过技术手段分析挖掘故障发生原因,改进提高自动配送车运行可靠性。7.2.3 交通事故处置 7.2.3.1 应制定交通安全事件管理规范,对交通安全事件等级分类划分,制定交通事故处置流程,并严格执行。7.2.3.2 近场安全员和云控安全员应定期开展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演练。7.2.3.3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近场安全员或云控安全员应当立即上报直属管理部门。重大事故应当立即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并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和责任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