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夏芝麻生产技术规程(DB4112-T 314—2023).pdf
-
资源ID:92853936
资源大小:583.8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旱作夏芝麻生产技术规程(DB4112-T 314—2023).pdf
ICS 65.020.20 CCS B30/39 4112 三门峡市地方标准 DB 4112/T 3142023 旱作夏芝麻生产技术规程 2023-06-06 发布 2023-09-06 实施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2/T 31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田地选择.2 5 播前准备.2 6 播种.2 7 田间管理.2 8 收获、脱粒与贮藏.4 DB 4112/T 31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卢氏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卢氏县种子管理站、灵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巩义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阳、关丽云、赵双锁、刘晓丹、赵离飞、赵石磊、王亚光、王红艳、陈博、张莹、陈巧玲、冯社芳、莫英花、薛敏生、禹鹏。DB 4112/T 3142023 1 旱作夏芝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旱作夏芝麻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田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脱粒贮藏等方面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峡市旱作夏芝麻的生产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997-2011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3.2 夏芝麻 即夏播芝麻,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3.3 封闭除草 将封闭型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药膜),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3.4 化学促控 DB 4112/T 3142023 2 利用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协调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抑制或促进某些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4 田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土质松、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田地。芝麻连作会导致减产和病虫害加重,选地应避开两年内种过芝麻的地块。5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5.1 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耐旱、耐瘠、抗病、高产芝麻品种,如豫芝11、晋芝1号、汾芝1号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良种以上要求。种子处理 5.2 播前应先进行种子清洗,然后在阳光下晒种1 d2 d,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然后用55 温水浸种10 min或60 浸种5 min,也可用杀菌剂、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预防芝麻病虫害,拌种或包衣应按照GB/T 15671执行。土壤墒情较差时可用抗旱剂拌种,能提高出苗率。整地施肥 5.3 前茬作物收获后,趁墒整地,随犁随耙,切不可晾垡,以免跑墒。夏芝麻播前整地不需深耕,通常以20 cm为宜。过深易跑底墒,对出苗不利。耙地遍数根据土质和墒情而定,黏重土壤或墒情差、坷垃多的地块,要重耙、多耙,以将土块耙碎、耙实、耙平为标准。墒情好或沙壤、轻壤地块一般耙一遍即可。施肥应遵循“重施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667 m2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20 kg。使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6 播种 播种时间 6.1 三门峡地区夏芝麻一般最佳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播种量 6.2 每667 m2播种量0.5 kg左右。播种 6.3 宜在适播期内抢墒播种。采用等行距(40 cm)或宽窄行(宽行60 cm,窄行20 cm)条播,播种不宜过深,一般2 cm3 cm。芝麻播种期发生干旱,可采用双层播种技术或垄作覆膜技术进行抗旱播种。7 田间管理 封闭除草 7.1 DB 4112/T 3142023 3 播后芽前选用50%乙草胺乳油兑水50 kg均匀喷雾进行地表封闭处理,可防除禾本科杂草和大部分阔叶类杂草。使用除草剂应符合NY/T 1997-2011规定。间苗定苗 7.2 芝麻出苗后3 d5 d 1对真叶展开时应及时进行间苗,防止幼苗拥挤形成高脚苗、弱苗、死苗,间苗距离以定苗距离的1/2为宜,适当多预留苗,以防因旱害造成基本苗不足。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进行定苗,按照株距14 cm17 cm定苗,密度在1.01.2万株/667 m2。合理施肥 7.3 7.3.1 适时追肥 芝麻在花期追肥是关键,可在现蕾初花期雨前每667 m2追施尿素7.5 kg10 kg,增加蒴果数。对磷钾不足的地块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7.5 kg12.5 kg。7.3.2 叶面追肥 在芝麻苗期、花期可喷施0.2%硼砂,终花期喷施0.2%硼砂或0.3%磷酸二氢钾,提高结实率和灌油速率。叶面喷肥一般选择晴天上午810时或下午1719时。打顶摘心 7.4 初花后25 d30 d进行人工打顶摘心,能够优化芝麻后期生育环境,调整植株营养分配方向,同时消除顶端优势会促进生殖生长,延长芝麻叶片的光合功能期,提高蒴果籽粒的饱满度,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化学促控 7.5 在芝麻12对真叶期间喷施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等,可抑制苗期营养生长,降低腿高,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喷施赤霉素、增产灵等,可促进植株果轴伸长,延长叶片寿命,增加单株蒴果数量。叶面喷施一般选择晴天上午8 h10 h或下午17 h19 h。涝害防除 7.6 开花结蒴期如遇涝害,应及时开沟排涝、适时中耕散墒。若涝害严重,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等,并加入杀菌剂、杀虫剂,谨防病害发生。也可喷施50 mg/kg200 mg/kg的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缓解涝害提高产量。病虫草害防控 7.7 7.7.1 病害防治 芝麻的主要病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和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5%嘧菌酯800倍液喷洒,7 d左右再喷一次。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补喷。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10和NY/T 1276的要求。7.7.2 虫害防治 芝麻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甜菜夜蛾和盲蝽蟓。幼苗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于傍晚前喷洒芝麻根部及周边土壤防治地老虎。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应在幼虫3龄前及时防治,可用10%溴虫腈1000倍液喷雾。蚜虫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DB 4112/T 3142023 4 雾防治。盲蝽蟓一般在7月上旬盛花期开始发生,可用20%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喷药遇雨要及时补喷。7.7.3 草害防治 芝麻出苗后,在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处于34叶期时,每667 m2用10.8%盖草能或10%精喹禾灵20 ml30 ml,加水45 kg稀释,选择雨后初晴,或早晚有露水时喷洒,土壤干旱时要加大稀释用水量,以提高药效。对于阔叶型杂草可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应符合NY/T 1997规定。8 收获、脱粒与贮藏 适时收获 8.1 茎、叶及蒴果由青绿色转变成黄或金黄色,植株变成黄或黄绿色,全株叶片除顶梢部外几乎全部脱落,下部蒴果种子充分成熟,种皮均呈现品种固有色泽,中部蒴果灌浆饱满,上部蒴果种子进入乳熟后期,下部有23个蒴果轻微炸裂时应及时收获。收获方法 8.2 芝麻成熟后应趁早晚收获,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照射,减少下部裂蒴落粒造成的损失。一般采用人工镰刀收割法,1520株打捆,斜靠架子或堆成中空圆锥晾晒,注意保持通风。脱粒 8.3 芝麻蒴果全部裂开后进行敲打脱粒。贮藏 8.4 芝麻收获脱粒晒干去杂后,应妥善贮藏。为保证安全贮藏,籽粒含水量必须小于7%,注意仓库保持通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