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pdf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答:利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含:自动检测系统信号联锁系统自动操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哪些?答: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和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环节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术语有:被控变量y;给定值y.测量值y m,操纵变量m;干扰f;偏差信号(e);控制信号u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与工艺流程图有什么不同?答: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上是由传递方块、信 号 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其中每一个分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方块内填入表示其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方块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相互间的关系及信号的流向。采用方块图可直观地显示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的联系,以便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工艺流程图则是以形象的图形、符号、代号,表示出工艺过程选用的化工设备、管路、附件和仪表自控等的排列及连接,借以表达在一个化工生产中物料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即原料一成品全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4.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干扰作用?什么是控制作用?两者有什么关系?答:干扰作用是指除操纵变量以外的各种因素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作用;控制作用是通过对被控变量的测量得到测量值,使其与给定值比较,得出偏差信号。这个信号按一定规律计算出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变量克服干扰作用。两者关系是控制作用的一部分职能就是减小或消除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5.什么是闭环控制?什么是开环控制?定值控制系统为什么必须是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答:闭环控制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改变回返回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开环控制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会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当输出信号变大时,反馈影响操纵变量使输出信号减小,反之则影响操纵变量是输出信号增大。可见定值控制系统满足闭环负反馈系统的要求。6.在图1-1 1的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中,工艺要求热物料出口温度保持为某一设定值。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方框图中各环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是什么?整个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又是什么?系统在遇到干扰作用(如冷物料流量突然增大)时,该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该控制系统及各环节的输入、输出信号如图所示。整个系统的输入信号为:给定值y s,干扰作用f,输出为热物料出口温度T,当冷物料流量增大,则出口温度y减小,TT检测后所得y m减小,偏差信号e=y m-yO,输入调节器后产生控制信号u,使执行器或调节阀加大阀门开度,使温度T升高,从而实现控制。7.图1-1 2为贮糟液位控制系统,工艺要求液位保持为某一数值,(1)试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2)指出系统中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干扰作用各是什么?(2)该系统中被控变量对象为贮槽;被控变量为贮槽液位;操纵变量为出水流量;干扰作用为:进水流量,大气温度等。8.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的过度过程?在阶跃干扰作用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中哪些能满足自动控制的要求,哪些不能,为什么?答:对于任何一个控制系统,从被控对象受到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时起,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使被控变量恢复到给定值附近范围内的过程叫做系统的过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等幅振荡过程衰减振荡过程非振荡的单调过程等幅振荡过程。上述五种振荡过程,其中非振荡衰减和振荡衰减过程是稳定过程,能基本满足要求,但衰减过程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进程过于缓慢,致使被控变量长期偏离给定值,所以一般不采用。只有生产工艺不允许被控变量振荡时才会考虑采用这种形式的过渡过程。等幅振荡发散振荡和非振荡发散受到阶跃干扰后不能稳定下来,不符合自动控自要求9.试画出衰减比分别为nl,n-时的过度过程曲线?答:如图所示:10.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控制指标有哪些?答:表示衰减振荡过程的控制指标有:最大偏差A指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即被控变量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定值的差衰减比n一一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的相邻两个波峰之比。回复时间(过渡时间)ts一指被控变量从过渡状态回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时间间隔,即整个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差e(8 )指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差。振荡周期T一一过渡过程的第一个波峰与相邻的第二个同向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第二章过程装备控制基础1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特性?表征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所谓被控对象的特性,是指当被控对象的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变化的大小,速度),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有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 和滞后时间T。K:被控对象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T:时间常数是指当对象受到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如果保持初始速度变化,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或当对象受到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快慢。它决定整个动态过程的长短;T :描述对象滞后现象的动态参数2.为什么说放大系数是对象的静态特性,而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是动态特性?答:放大系数K表达了被控对象在干扰作用下重新达到平衡状态的性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参数,所以K 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参数。时间常数反映了被控对象受到输入作用后,输入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快慢,它决定了整个动态过程的长短,所以是动态特性参数。滞后时间也是描述对象滞后现象的动态参数。3.什么是被控对象的控制通道?什么是干扰通道?答:被控对象的控制通道是指操纵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干扰通道是指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关系。4.在控制系统中,对象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滞后时间对控制有什么影响?答:放大系数对控制的影响:对控制通道而言,放大系数K值大,即使调节器输出变化不大,也会对被控对象产生很大影响,控制灵敏。反之放大系数小,被控变量变化迟缓。对干扰通道而言,如果K很小,即使干扰幅度很大也不会对控制变量产生很大影响,如果K很大则当干扰幅度很大并且频繁出现系统很难稳定。时间常数T对控制影响:对控制通道而言,时间常数大,则被控变量变化较平缓,系统容易控制,缺点是控制较缓慢。若 T小,则控制变量变化迅速,不易控制。对干扰通道而言,时间常数大明显存在好处,此时阶跃干扰系统影响比较平缓,被控变量变化平缓,系统容易控制。滞后时间对控制影响:对控制通道而言,滞后存在是不利的,使控制不够及时,在干扰出现后不能及时调节,严重影响控制质量。对干扰通道而言,纯滞后只是延迟干扰时间,并不影响控制质量,对于容量滞后则可以缓和干扰对控制变量的影响,因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5.试从图2-58某对象的反应曲线中,表示出该对象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解:如图所示:“(8)-“(0)“(8)-”(o)q%k=-=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x(o o)x(0)A7V,仆%之T如图所示,以起始速率变化至新稳态值所对应的时间,-T=4 T o,r0=0 H 八 oH(o o).一r(.如图。所 示,不存在容量滞后,VI6.什么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调节器有哪几种基:t 拗 帙 由-T t答: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呼变9 12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P 与输入偏差信号e 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基本调节规律有:位式,比例,积分,微分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控制规律如PI,PD,PID。7.什么是双位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双位控制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仅有最大和最小两个极限位置,双位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对配用的调节阀没有任何要求,缺点是被控对象总是在波动,控制质量不高,且当被控对象纯滞后较大时,被控变量波动幅度较大,不适合控制要求较高场合。比例控制是指调节器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成比例,比例控制系统能迅速的克服干扰影响,使系统未定下来。有点是反应快控制及时,缺点是被控对象负荷发生改变时,系统输出存在余差。积分控制是指调节器输出变化量与输入余差积分成正比,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但输出变化总是滞后于余差变化,不能及时克服扰动影响,使被控变量的波动加剧,使系统难以稳定。微分控制是指调节器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偏差变化速度成正比,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控制作用,抑制振动,增强系统稳定(但微分作用不宜过强)8.什么是余差?为什么单纯的比例控制不能消除余差积分控制消除余差。答:余差是指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测定值之差。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偏差具有一一对应的比例差系,要使调节器有输出,就必须要有偏差存在,因此,比例调节控制不能消除余差。积分控制其输出信号的大小不仅与输入偏差信号的大小有关,还取决于偏差存在时间长短。只要有偏差,调节器的输出就不断变化,偏差存在的时间越长,输出信号的变化量就越大,只有存在偏差身先等于的情况下,积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才能相对稳定,因此积分控制作用是力图消涂余差。9.为什么积分控制规律一般不单独使用?答:积分控制其输出变化总是滞后于偏差,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的影响,加剧了被控变量的波动,使系统难以稳定下来,因此工业过程控制中,通常不单独使用积分控制规律。10.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分别用什么量表示其控制作用的强弱?并分别说明它们对控制质量的影响。答:比例一一比例度是反映比例控制器的比例控制作用强弱的参数。比例度越大,表示比例控制作用越弱。减少比例度,系统的余差越小,最大偏差也越短,系统的稳定程度降低;其过渡过程逐渐以衰减振荡走向临界振荡直至发散振荡。积分控制一一积分时间T i表示积分控制作用强弱的参数,积分时间越小,表示积分控制作用越强。积分时间T i的减少,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动态性能变差,但能加快消除余差的速度,提高系统的静态准确度,最大偏差减小。微分控制一一微分时间TD是表示微分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如微分时间TD越大,表示微分控制作用越强。增加微分时间TD,能克服对象的滞后,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微分作用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引起系统的高频振荡。11.试画出在阶跃作用下,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输出特征曲线。12.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有什么特点?答: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特点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微分调节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积分调节可消除余差,所以这种调节器既能快速进行调节,又能消除余差,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适当的参数,比例度,积分时间T i和微分时间TD面改变。答:比例控制反应快,控制及时,但有余差。积分控制作用缓慢但可消除余差。微分控制具有一定的超前控制作用,抑制振荡,增强稳定性。若将三者结合起来,并选择适合的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就可以得到无余差、控制及时又稳定的高质量控制。13.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中可以调整的参数有哪几个?试说明调下整其中一个参数时,对调节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影响?答:在PID调节器中,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三个参数可以调整,从而可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如比例度增大,则比例控制作用减少弱,当时,PID调节器成为积分微分调节器,当 Ti积分时间时,PID调节器成为比例微分控制器,当TD时,PID调节器成为P I即比例积分控制。答:调整积分时间对控制作用的影响:随着积分时间的减小积分作用不断增强,在相同的干扰作用下,调节器的输出增大,最小偏差减小,余差消除很快,但同时系统的震荡加剧。积分时间过小还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14.调节器参数整定的目的是什么?工程上常用的整定方法有哪些?答:调节参数整定目的是按照给定的控制系统,求取控制系统最好的调节器参数。工程上常用的整定方法有经验试凑法、临界比例法、曲线衰减法15.调节器控制规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答:关于控制规律选取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简单控制系统适用于控制负荷变化较小的被控变量,如果负荷变化较大,无论选择哪种调节规律,简单控制系统都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质量,此时,应设计选取用复杂的控制系统。在一般的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当广义对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少,负荷变化较小,而工艺要求不高时,可选择单纯的比例规律,当广义对象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负荷变化较小,而工艺要求无余差时,可选用比例积分调节规律,如管道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当广义对象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量滞后较大时,应引入微分作用,如工艺充许消除余差,可选用比例微分调节规律;如工艺要求无余差时,则选用PID调节规律16.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确定和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答:设计一个控制系统,首先应对被控对象做全面的了解。除被控对象的动静态特征外,对于工艺过程,设备等也需要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控制方案,包括合理地选择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选择合适的检测变送元件及检测位置,选用恰当的执行行器,调节器以及调节器控制规律待,最后将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到最佳值。17.什么是串级控制系统?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情况下采用串级控制?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面得出的。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主变量的定值控制。它的特点有: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干扰。能改善被控对象的特征,提高了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主回路对副对象具有“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就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面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18.串级控制系统中心副回路和主回路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答: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在控制过程中起着细调作用,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在控制系统中起着粗调作用,是随动控制系统。这是因为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更好的稳定主回路,使其等于给定值,主变量就是主调节器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制给定系统: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调节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复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随着主调节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随动控制系统。19.图2-59是聚合釜温度与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说明该系统的主、副对象,主、副变量,主、副调节器各是什么?试述该系统是如何客观实现其控制作用?解:该系统的主对象:聚合釜 副对象:冷却水进口管路主变量:聚合釜温度副变量:冷却水流量主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副调节器:流量调节器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给定温度调节器调直器冷却深进口管流量调节器路/,检测变送2(流量)如图所示;冷却水流量若检测变送(温度)处送,经流量调节网调整冷却水门开度,开度增加;同时由于流量减少使聚合釜由温度T升高。从而使温度稳定在工橄要求范围内。20.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前馈控制又称扰动补偿,它是测量进入过程的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被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干扰幅值大面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达不到要求时;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即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21.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它有哪几种类型?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号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它主要有定比值控制系统和变比值控制系统。其中定比值系统有三类: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22.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应用在什么场合?答: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使用选择器,可以在两个或多个调节器的输出端,或在几个变送器输出端对信号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工况,主要应用在对不稳定工况的控制,可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操作,尽量减少开,停车中的不稳定工况。主要应用于非正常生产过程的保护性措施中。23.均匀控制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答: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后工序的供求矛盾,使两个变量之间能够互相兼顾和协调操作。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其控制结果不像其他控制系统那样,不是为了使被控变量保持不变可,而是使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缓慢地变化。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1.写出测量方程式,以及测量三要素,并举例说明。答:测量方程式:为被测量,x为测量值,u为测量单位。测量过程三要素为:测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与设备。举例:如液柱式温度计测量温度。2.简述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的定义,指出它们的异同及使用场合?答:直接测量法一指被测量与单位能直接比较得出比值,或者仪表能直接显示出被测参数值的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一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其他物理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的数值,称为间接测量法。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工业生产中一些物理量的测量,都包含测量三要素。不同之处在于直接测量测量过程简单方便,应用广泛;间接测量过程较复杂,只有在误差较大或缺乏直接测量仪表时才采用。3 .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有哪些?答: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技术,经济及使用三方面的指标,其中技术方面的有:误差,精度等级,灵敏度,变差,量程,响应时间,漂移等;经济方面的有:使用寿命,功耗,价格等;使用方面的有:操作维修是否方便,运行是否可靠安全,以及抗干扰与防护能的强弱,重量体积的大小,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等。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有:准确性,稳定性,灵敏性。4 .举例说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含义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答: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的不准确或安装调整得不正确,测试人员的分辨能力或固有的读数习惯,测量方法的理论根据有缺陷或采用了近似公式等原因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系统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或者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规律变化。如仪表零位未调整好会引起恒值系统误差。随即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大量彼此独立的微小因素对被测值的综合影响而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料的方式变化。如气温的变化。粗大误差一是由于测量操作者的粗心,不正确地操作,实验条件的突变或实验状况未达到预想的要求而匆忙实验等原因造成的明显地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应尽量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来源。首先检查仪表本身的性能是否符号要求;其次仔细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条件,如环境条件及安装位置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零位是否正确;此外还应检查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本身是否正确。随即误差:由于摩擦,间隙,噪声等都会产生随机误差,因此首先从结构,原理上尽量避免采用存在摩擦的可动部分;采用减小噪声的装置,并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测量仪器。对于粗大误差应端正科学研究态度,并认真分析数据,剔除坏值。5 .试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及引用误差的定义,举例说明各自的用途。答:绝对误差一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变量的真值之间的代数差,即=可表示仪表基本误差限:八二士。相对误差一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变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之比,即用5 =9 x 1 0 0%=6%,可表示仪表的基本误差限与绝对误差相比较,相对误差更能说x明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如温度升测量显示值为5 7 ,时间温度为6 0 ,则:3A=5 7-6 0=-3 S=-x 1 0 0%=5.0%,6 0若实际为3 0 ,测量显示值为2 7 ,则:3 =一 3,5 =x 1 0 0%=-1 0.0%,显然此时的相对误差比前者大。3 0引用误差一绝对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用引用误差表示的仪表基本误差限为:g =A x l O O%=d%,s3如温度计的量程为1 0 0 ,则其引用误差4 =一二-x 1 0 0%=-3%,1 0 0根据允许引用误差值的大小可划分仪表的精度等级。6.检定一只量程为5A的电流表,结果如下:(1)试求仪表各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2)确定仪表的精度等级。输入量/A12345示量/A1.101.9 83.014.085.02解:1-1.10 2-1.9 8 3-3.01 4.-4.08 5-5.02Ar绝对误差:A x=x ;相对误差:8 ,示值相对误差:8=竺Av,引用误差:q=A Yx S所以数值计算列表如下:412345X1.101.9 83.014.085.02A x=x _ 40.1-0.020.010.080.02 Mo二40.1-0.010.00330.020.0043=X0.09 1-0.01010.00330.019 60.004A xq=S0.020.0040.0020.040.004仪表的精度等级;qn u i x=2%,故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2。7.对某物理量经过20次测量,得到如下数据:324.08324.03324.02324.11324.14324.07324.11324.14324.19324.23324.18324.03324.01324.12324.08324.16324.12324.06324.21324.14分别用3 o 准则不口肖维耐准则判断有无粗差,并可年该测量的计算平均值X ,标 准 差 O和极限误差 八,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1 1 20解:n=20,平 均 值 亍=一 ,=玉=324.11,20 金剩余误差:匕=%一 元,即:-0.03-0.08-0.0900.03-0.0400.030.080.120.07-0.08-0.10.01-0.030.050.01-0.050.10.03标准差7=印.0 6 4,标限误差。2(1)3。准则:3(7=0.192,匕济=0.1 2 3o因此该组数中无坏值。(2)肖维耐准则:依表3-1可知n=20时,k=2.247.cr=0.14336,%X=123,故该组数中无坏值。极限误差Amax=0 1 2,测量结果:%=亍=324.118.用一温度计测量某介质温度,40%的读数误差小于0.5,用线性插值法估计该温度升的标准差,并计算误差小于0.75的概率。解:(1)(z)=|Ax|za=2Z 万dz=2e d z-.J 00z=0.520.6985z=0.530.7019由止匕推得0.7时,z=0.5205由已知条件知。(z)=0.4,查概率积分表得:,8-e 2 dz=0.7 时 z=o.52O5,J 00zcr=0.5=0.5 2 0 5 x c r,得:(T 0.96 1(2)z b =0.7 5,得:z=0.781查表得:z=0.78时,0(z)=2x0.78231=0.5646即误差小于0.7 5,概率为0.56469.现有精度等级为1.5A级,2.0B级和2.5C级的三块仪表,测量范围分别为0 100,5 0 5 5 0 和 100 500,现需测量500 左右的温度,要求测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2.5%,选用哪块表合适?解:根据测量范围,选择B,C 两块表,A 表排除。B 表:q=2%=0.02=4Amax=0.02x(550-(-50)=12 6 Mmxx =一=0.024=2.4%2.5%500故 C 表不合适。综上所述选用B 表即2.0级,量程的仪表。10.检定一台测量范围为的位移测量仪表,结果如下:(1)试画出上下行程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2)求该仪表的线性度(以上行曲线为例);(3)确定该表的回差(迟滞误差)解:已知数据:位移/m m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上行程示值/m m:0 0.34 0.6 9 1.06 1.41 1.77 2.04 2.45 2.81 3.20 3.6 7 4.07 4.37下行程示值/m m:0 0.40 0.77 1.14 1.52 1.9 0 2.27 2.6 5 3.02 3.38 3.72 4.06 4.37(1)如图所示,上下行程曲线(2)L H=2-0 40-7 1 99x 3=-0.019 9 5x 1 0 0%-2%心至泮1=3.8%max1 1.概述膨胀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答:膨胀式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温的。主要特点:玻璃液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价格低廉;测量上限和精度受玻璃质量的限制,易碎,不能远传。双金属;结构紧凑,牢固,可靠;测量精度较低,量程和使用范围有限。1 2热点偶有那些特点?用普通导线和补偿导线作热电偶的延长线,效果有何不同?试证明补偿导线的补偿作用。答:热电偶的特点有:测量精度教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产品互换性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便于信号远传和象现多点切换测;测量范围广,可 达-2 0 0 2 0 0 0 ,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测量条件。选用补偿导线要求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所连接的热电偶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型号相配,极性连接正确。补偿导线的作用证明:如图所示:回路中电势为:E=E ab(t,t l)+E cd (t l,t O)由补偿导线的性质得:E cd (t l,t O)=E ab(t l,t O)/.E=E ab(t,t l)+E ab(t l,t O)=E ab(t,t O)补:用普通导线做热电偶得延长线要求引入两端得温度相同热电势不同,故一般接热电偶的冷端,因此冷端温度依然是现场温度。而用补偿导线却可以将冷端温度现场温度分开,利于测量。1 3用两只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测量A区与B区的温差,连接方法如图3 7 9所示。若(1)i=220。,tH=2 0 C(2)tA=2 0 0 C ,=5 0 0 C 试分别求两种情况下的示值误差,并解释为何与实际温差不同.解:查热电偶分度号表:K 型热电偶:2 0 2 0 0 2 2 0 5 0 0E:0.7 9 8 m v 8.1 3 7 m v 8.9 3 7 m v 2 0.6 4 0 m v(1)E=8.9 3 8-0.7 9 8=8.1 4 0 m v反查K热电偶分度号表:2 0 IC-8.1 7 7 m v内析求得:A t u Z O O.0 7 5(2)A E=2 0.6 4 0-8.1 3 7=1 2.5 0 3 反查K分度号表:3 0 7 1 2.4 9 8 ;3 0 8 1 2.5 3 9 内析求得:t=3 0 7.1 2 C分析原因:低温度下热电势与温度线性关系较好,高温时误差较大。1 4.用分度号为S的热电偶与动圈仪表构成的测温系统,冷端补偿器的平衡点温度在2 0 .图 3-8 0 中,t=1 3 0 0,t l=8 0 ,t 2=2 5,t 0=3 0;动圈仪表的机械零位为0,试求:仪表的示值温度是多少;(2)如何处理可使示值与实际温度相符;(3)把补偿导线改为铜线时,示值变为多少?解:如图所示:(D 查 S型热电偶的分度号表:t/3 0 0 3 02 5E/m v 3.1 5 5 0.7 3 0.1 4 2由E(t,t 0)=E(t,0)-i(t o,0)即 E(1 3 0 0,3 0)=E(1 3 0 0,0)-E(3 0,0)=1 3.1 5 5-0.1 7 3=1 2.9 8 2 m v查表,1 2.9 8 2 m v 时对应的温度为t=1 2 8 6,即仪表显示的温度为1 2 8 6 。(2)由于补偿电桥是在2 0 时平衡的,因此须将仪表的机械零位预先调到20处,即可使示值与实际温度相符。o(3)若将补偿导线改为铜线,则,则 E(1 3 0 0,8 0)=E(1 3 0 0,0)-E(8 0,0)=1 3.1 5 5-0.5 0 2=1 2.6 5 3 m v查 表 1 2.6 5 3 m v 时对应的温度为t=1 2 5 8.5,即示值变为1 2 5 8.5 o1 5.用分度号为C u 5 0 的热电阻测得某介质的温度为8 4 ,但经检定,该电阻R O 5 0.4 C,电阻温度系数a=4.2 8 X 1 0-3/.试求介质的实际温度。解:.在-5 0 C 1 5 0 C 的范围内,铜电阻与温度是线性关系:K=%i+a(r)查得他 t=8 4 C 时 R=6 7.9 7 Q6 7.9 7 =5 0.4 x1 +4.2 8 x 1 0-3即:Lr=8 1.5 C 16.用 U型管压力计(封液为水银)测温度管道中水的压力。压力计在管道下面1.5M(至肘管端口)处,压力计同大气一侧肘管内水银面距口 80nun,两管水银面高度h=140mm,求水的表压力(Pa)解:如图所示:1 1截面压力相等,即:P水+。水g(4 +为+为)=E +。水银ghsP表=P y P“=夕 水 银 g 4 一0 K g(%+H +4)=13.6X103X9.8X0.14-1X103X9.8X(1.5X0.08+0.14)=1 8 0 3.2 P a1 7.四个应变片RI,R2(在 上 面),R3,R4(在下面)如图 3-8 1 所示贴于梯形片簧,片簧以悬臂形式固定。(1)画出应变片接成直流气桥形式的电路图:(2)当片簧受力P 的作用时,贴片处产生350 H e 的应变,供桥电压10V,&=R,=&=&=R ,应变片灵敏系数为2,求电桥输出。参考:化工测量及仪表范玉文主编P31图 3-81输出电压:30+国)2A/?,A/?2-R+吊 一 互)w.=&=&=&=R A/?.-AT?,+A7?4 A/?,、Wo =4R2T (!-R-)Uu A/?|_ A/?,+A/?4-A/?,=4 R1 8 .液体式压力计有哪些主要类型?试分析其误差答:液柱式压力计主要有:U型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和微压力计。以 U型管压力计:误差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读数误差,消除视察。b 温度变化产生液 体 P变化,产生测量误差,故须修正。c安装误差:当 U型管安装不直时会产生安装误差。d毛细现象,修正1 9 .试述弹簧管压力计弹簧管结构特点与测压原理。答:弹簧管压力计由弹簧管压力感应元件和放大指示机构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弯成圆弧状的空心管子,一端固定(作为压力输入端);另一端自由,作为位移输出端,接放大指示机构。其它是由拉杆,齿轮及指针组成。测压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管自由端的位移与被测压力之间近似线性关系,即通过测量自由端的位移,可直接测得相应的被测压力大小。2 0 .已知被测压力在范围0.7 l MPa 内波动,要求测量的绝对误差不得超过0.0 2 MPa,试选定弹簧管压力的量程和精度等级。可供选用的压力计量程系列为:0 0.6 MPa;0 2.5 MPa.-s M.-5 0.73 32 2M m ax 1故选用。t 6 MPas 1.5MPa精度等级:0.02m ax=-X 100%=1.25故选用精度等级为学级地里程为0、l.6 MPa 的仪表。2 1 .转子流量计显示流量的形式有几种,是如何分度的。答:转子流量计显示流量的形式有3 种,一种是玻璃转子流量计,其锥型管是电玻璃制成,并在管壁标有流量刻度,直接根据转子的高度进行读数:另一类为电运转转子流量计,即将转子的位移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另一种为气动运转式转子流量,将转子的位移信号变为压力信号-,进行远距离传送。2 2 .标准节流装置有哪几部分组成,对各部分有哪些要求?答:标准节流装置有:节流元件,取压装置和前、后管道三部分组成。标准节流装置的设计、加工、安装和使用都有规定的技术要求,规定和数据,可参见G B/T 2 6 2 42 3 .试比较节流装置与转子流量计在工作原理与使用特点上的异同点。答:工作原理使用特点节流利用节流元件前后的差压与流速之间的关系,获使用已标准化、系列化,使装置得被测流量的大小用范围:管径为5 0 1 0 0 0 m m,测量范围1.5 1 0 0 0 0 0 m 3/h,但使用产生的压力损失大,精度1 2%转子基于力平衡原理,利用锥形管内的转子把流体的使用已系列化,测量时若介流量流速转换成转子的位移,进而获得被测流量的大质变化,应修正,可测小流计小。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压力损失小。缺点:机械传相同点:都是测流速然后得流量。逆信号,仪表性能和准确度难以提高,转子易卡死,测量管径范围4 1 5 0 m m,测量范围:0.0 0 r 3 0 0 0 m 3/h,精度 广2.5%2 4 .从涡轮流量计得基本原理分析其结构特点,输出信号方法和使用要求。答:涡轮流量计得基本原理:流体对置于管内涡轮得作用力,使涡轮转动,其转动速度在一定流速范围内与管内流体得流速成正比。其结构主要由:涡轮、导流器、磁电转换装置,外壳以及信号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输出信号方法:将叶轮转动时得转速转换成脉动电信号输出,经进一步放大整形后获得分拨信号,对其进行脉冲计数和单位换算可得到积累流量;通过频率一一电流转换单元可得到瞬时流量。使用要求:仅适用洁净得被测介质,通常在涡轮前要安装过滤装置;流量计前后需由一定的直管段长度,流量计的转换系数。一般在常温下用水标定的,当介质的密度和粘度发生变化时需重新标定或进行补偿。2 5 .已知:流体为过热蒸汽,工作压力P=1 4 M P a,工作温度t=5 5 0 ;管道D 2 0=2 2 1 mm,材料X 2 0 C r M oV 2 1 无缝管,节流装置为角接标准喷嘴,材料为l C r l 8 N i 9 T i,d 2 0=1 4 8.7 4 mm;差压 0 p=1 0 0.42 K P a,求:(1)在假定O p下的蒸汽流量;(2)计算测量时的压力损失。解:计算参考 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仪表 杜维主编p8 1。查附数据表可得管道材质和孔板材质的热膨胀系数为:4=1 8.2 0 x 1 O f /0。4=1 2.3 0 x 1 0-6/C0则工作状态下管道内径为D=AOI+A)(-2 O)=2 2 1 1 +1 2.3 0X1 0-6X(5 5 0-2 0)=2 2 2.4 mmK n 7电表2 5查得管道内壁粗糙度k=0.7则:一=0.0 3 1 2 5D 2 2.4d=d2Q 1 +Ad-2 0)=1 4 8.7 4 l +1 8.2 x 1 0 (5 5 0-2 0)=1 5 0.1 7 mma=150.77=0 6 7 5 0.4 4 0.8 2 x l 04/?1 07D 2 2 2.41.15(1 f)6、C =0.9 9 0 0-0.2 2 6 2 4-(0.0 0 1 7 5/72-0.0 0 3 3/74 5)x =0.9 4 4 7在工作压力下P =1 4 M P a =1.4 x l 0 7 pa,4 =5 5()C 过热蒸汽 p=1 5 kg/m3 4=0.5 Pa.s等嫡指数2-K4 1 炉廿4 ,A P ,1 0 0.4 2 x l O3其中 T=1-=1-=0.9 9 3耳 1.4 x l 07因为=0.9 94=#=-X 1 5 0.1 72=1 7 7 0.5 6/W?224F-c炉%2 6 .已知:流体为水,工作压力p=1 4.7 1 M P a,工作温度t=2 1 5 ;管道D 2 0=2 3 3 mm,材料 2 0 号无缝钢管;截流装置为法兰标准孔板,材料为l C r l 8 N i 9 T i。d 2 0=1 1 7.3 4 mm,差压A p=1 5 6.9 1 K P a.求:(1)在给定的Ap 下的流量q m(2)测量时的压力损失。解:=12.78X10-6/C Ad=n 2 O x l O /C0D=D201+4(/1-20)=2331+12.78X10-6X(215-20)=2 3 3.6/7 1/7 1c/=/2 0 l +(r1-2 0)=1 1 7.3 4 l +1 7.2 0 x l 0 x(2 1 5-2 0)=1 VI Hmm=J J2 2=O.5O4D 2 3 3.6 0.7C =0.5 9 5 9 +0.0 3 1 2 夕2 1 _ o.l 8 4 0 y +o.O O 2 9 y?2 5凡)(1 06+2.2 8 6 1 4(_ 6 4)一 1 一 0.8 5 6 尸3TT c液体=1,=1 0 8 7 4.8 3 mmC,正 129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