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护理教育导论复习资料.docx
自考护理教育导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教育的产生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它起源于劳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 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2、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将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 育。3、不同时期教育特点:(1)原始状态教育的特征:A.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B.没有阶级性;C.形式简单。(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A.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B.远离生产实践,与生产劳动分离;C.有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教材。(3)现代教育的特征:A.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的普及性;C形式多样化。4、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5、教育的本质:A.教育者角度:培养、造就、训练人的过程。B.受教育者角度:个体发展,适应生活,个体社会化的过程。6、教育学的发展A、教育学的思想萌芽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B、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教育学初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19世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从其他学科分化出来,自成体系;D、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A.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B.人的活动能力和潜能的充分发挥;C.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8、教育的基本要素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主导地位)B、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C、教育内容: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D、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9、中等专业教育:继初等教育之后的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门教 育。10、高等教育: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 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11、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教师把题材系统化后讲授给学生;(5)给学生一个对方能建立的框架;(6)优美生动的讲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讲授法的缺点:(1)讲授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2)讲课进度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3)教师可能会存在明显偏好(4)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5)学生得到的是“第二手”资料(6)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减弱8、影响讲授计划的因素A、学生因素(主/首要因素):学生所学的课程类型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班的大小B、教学内容(题材因素)C、环境因素 D、心理因素9、讲授计划:课堂中主要要讲授的内容,或者通过这一堂课要说明的问题。10、课堂计划:它是将讲授计划中可能的因素、情况考虑周全,每堂课都要有课 堂计划,没有课堂计划的讲授教学效果不尽人意。11、备课笔记提醒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的基本细节。教师可,以把主要标题写下来。三者区别:课堂计划,讲授计划彳备课笔记12、增进讲授效果的各种措施:(1)讲授的内容:要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2)讲授者的语言:讲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应注意语言的清晰、生 动、简练、准确。(3)学习环境:良好的物理环境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教学效果。(4)教师行为:应让学生感到没有心理威胁、。(5)讲授的开始与结束:课前要有开头语,结束时进行总结。(6)保持注意力:上课后1015分钟开始下降。因此讲授期间适当提问,适当插 入生活工作小故事,以保持学生注意力。(7)维持课堂纪律:遇见学生迟到不应处罚学生,最好课后私下交流。遇见学生 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找时间让学生与老师讨论自己的观点。13、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视觉教材提高注意力2)适当的课堂提问。3)讲小故事或生活工作实例4)测验学生。第二节小组教学法1、小组教学的功能:(1)小组教学的功能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使学生有机会与其他组成员进行相互作用,接受他人观点的挑战,达到交流 思想与感情的目的。(3)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2、教学小组的目的与目标:智力范畴,情感范畴,社会范畴,表达范畴四部分。3、指导教师的角色有:领导者、促进者、知识的资源者和组的训练者。4、小组教学中,指导教师指导教学活动的方式有:(1)命令式:指导教师告诉学生重要内容。(2)苏格拉底式:指导老师提问,学生回答。(3)启发式:适合老师与学生共有的知识领域。(4)协商式:老师与学生共同沟通,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5、小组教学存在的共同问题与对策:(1)全组成员同时发言:教师应保持冷静,耐心引导,及时找到原因并进行分析, 以尽快恢复课堂正常秩序。(2)出现个别好说的活跃学生:礼貌的提醒对方,给其他同学发言机会,而不要 压制他。(3)出现争执的场面:首先允许争执,但双方应该相互尊重。(4)个别组员突然愤然离开:指导老师应该应该留在组内进行疏导;并就这件事 情进行讨论。(5)学生不愿参与: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教师应如何分析原因:首先,学生方 面的问题,如学生个性、价值观、知识面、准备程度等;其次,教师自身方面问题,如有无 压制、过于严肃、喜欢批评学生等。6、在教学中为使小组成员间彼此认识,常用一些技巧有:A、配对练习B、滚雪球C、模仿表演D、组内体育活动E、小组讨论7、教学小组的主要类型辅导小组;学术讨论组;指导讨论组;自由讨论组;议题讨论组;解答问题组;课题组。8、为了增进小组教学效果的措施,教师应考虑以下因素:(1)周密计划,明确指导;(2)时间限制;(3)小组规模;(4)明确教师角色;(5)合理分组;(6)及时小结。第三节其他教学方法1、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是为适应学习者控制学习能力而灵活变化 的一种教育过程。2、开放式学习的特征/特点:A、以学习者为中心B、采用多种媒体C、导师指导,但不是全程D、支持系统3、开放式学习的主要媒体是学习资料。4、个别辅导是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 教师之间所建立的特殊联系。5、咨询是提供帮助及指导的另一种形式,它已成为护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技巧。第四节教学技巧1、课堂提问技巧的特点:(1)简单、实用;(2)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要求特殊场所和资料;(3)可以让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得到训练;(4)教师在采用课堂提问技巧时,要注意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保证问题的质 量和针对性。2、问题程度分类:布鲁姆(Bloom)把智力或认知作用按复杂性递增的层次进行分 类,即从对事实的简单回忆到对某个观点的判断评价。“记忆”,回忆某个概念,陈述或说明某一事物。“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含义或推断结论。“应用,将学到的规律和原理等应用到特定的情况下。“分析”:即把问题分段,以便学生把概念或情形分解成几部分来理解。“综合从一系列的组成成分中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整体。“评价”:是最高水平的智力作用,包括通过学生对最好或最为有效的辩论或行为过 程的判断以便明确问题的组成。3、增进课堂提问效果的措施:请同学们自己综合P91。(1)问题应简洁、明了(2)提不同程度的问题(3)及时反馈(4)准备开放性问题(5)围绕目标设疑:回顾学过的知识,涉及新内容,利于思考富有竞争性(6)提供思考时间(7)合理安排4、演示法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5、演示法特点: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使用才能 保证达到预期效果。6、增进演示法效果的措施:(1)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观察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不要把注意 力分散到另一些枝节问题上。所以演示法强调观察而不是思考。(2)教师要选好场所,保证演示时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3)演示要适时,演示内容应密切结合授课内容。(4)演示过程要正确。教员在演示之前要认真纠正自己不规范、不正确的做法, 以免干扰、冲淡正确技能的记忆内容。7、小组教学常用技巧:(1) “滚雪球”组(2) “方根”组:(3) “传呼”组(4) “献计献策”技巧(5) “旋转木马”练习(6)模拟 (7)扮演角色第五章临床护理教学1、临床指任何为病人或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包括:医院、家庭、康复 中心、学校、工厂、幼儿园等。2、临床教学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 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 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3、临床教师的角色包括教师和护士角色,而教育者的角色应该是第一位的,教师 最主要的职责应该是对学生负责。4、临床教师作为护理实践者的角色功能有:A、照顾者 B、健康教育者C、管理者和决策者D、合作者和协调者E、病人利益的维护者5、临床教师作为护理教育者A、咨询者和技术顾问B、支持者 C、研究者和改革者D、评估观察者和计划者E、促进者6、有助于临床教学的临床护理人员特征A、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学生B、小组团结精神C、合格的护理实践D、利于教学的管理方式E、有教学意识 F、良好的学习气氛7、临床护理教师的能力讲授、提问、解决问题、组织讨论、评价8、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临床教师行为A、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B、关心并尊重学生C、鼓励并表扬学生D、提出学生的进步E、有幽默感 F、声音、语调愉快当学生需要时会随时出现在学生身边G、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量适当H、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9、阻碍学生学习的临床教师行为A、使学生有威胁感B、在其他人面前纠正学生的错误C、嘲笑讽刺学生 D、行为傲慢 E、轻视学生10、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或要求:(1)由健康权威机构认可(2)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3)有良好的学习氛围(4)拥有一个护理教育中心或教学场所,共老师或学生使用(5)教师与学生的比例适当11、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 学习,而不是通过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做的同时可以达到行为的改变。因此经验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积极参与实践而获得直接经验;有一定范围的自主 性、灵活性;富有意义的经验应该具备连续性和互动性。12、经验学习过程最关键的阶段是反应阶段,即让学生专心于感受,教师在此阶段 可以运用设计好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反应和思考这一经历。13、经验学习的过程:(1)经历:“做某一件事”(2)反应过程:“回忆、感受、体验及重新评价经验”阶段(3)结果:行为改变或能够运用该经验。14、经验分类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面临观看一次注射或测血压(2)参与准备进行一次注射或测血压(3)认同能够熟练完成注射或测血压(4)内在化注射或测血压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5)传播教其他同学或病人注射或测血压15、学习团体经验学习需要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理想的经验 学习环境被称为“学习团体”。16、经验学习法在临床中的应用(1)模拟(2)个案研究(3)病房交班报告(4)有关照顾方面的讨论会(5)病房中的学生研讨会(6)反思研讨会(7)辅导教师制(8)带教导师制(9)经验日记和学习日志(10)科研课题。(11)护理的病房巡视17、带教制:为一种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分配给一个特殊的带教老师,这 样他们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便可以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工作。18、带教制的优点:A、对于带教老师有助于增进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和发挥了自身的价值。B、学生可以为学生选择最合适的病人,不会浪费实践或完不成任务,一对一的教 学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19、带教制的缺点/存在的问题:A、带教老师的应激(首要的问题)。B、以照顾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与以教育学生为中心的学校目标不一致。C、缺少奖励机制。17、克服带教制缺点的措施(选择带教老师的原则)A.带教老师对健康护理的认识应该与学校一致,即他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与学校 的目标一致;B.具备热情的态度,热爱专业,热爱学生,愿意花时间从事教学工作;C尽量使带教老师与学生的性格一致或互补、背景相当;D.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护理实践者;E.应该具备提供高质量护理所必须的知识、经验、信心和技能;F.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G对带教老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培训。20、阐述带教制在临床中的应用(重点,请同学自己总结,可参考19题)P120121。 第六章护理教育评估与评价1、评估相当于测量,除了可用于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外,它还可以用于测定事物 非量化的价值。其实质是事实判断。2、评价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即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性是通 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其实质是价值判断。因此,评估是评价的基础。3、教育评估:是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4、教育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 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物做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5、评估作用:A、对护理具有鉴定、诊断、反馈、沟通、向导、激励、监督、决策的作用;B、保持促进和提高护理质量。6、评估的分类:无锡自考网http;正式评估:即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来获得资料,并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整 理、分类,再经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的过程。其特点是资料被法定机构认可。如:期末考试、 标准化考试、临床结业考核等。非正式评估:为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 的练习以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如平时练习等。7、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的区别:(1)相同点:都是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获取资料和信息。(2)不同点:正式评估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来获得资料,并对不同 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再经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的过程。其特点是资料被法定机构认可;而 非正式评估是为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的练习以 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8、有效评估的标准:(1)真实性(效度):指一个评估的结果与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2)可靠性(信度):指一个测试在测量被测对象时前后一致的程度。也就是在相 同的条件下,一个测验多次对同一组被测对象评估的结果或所得到的资料相同的程度。(3)区分度:指测试对被测试对象反应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4)实用性:指测试在应用上有无时间、场所、经费等的限制。9、出选择题时的注意事项:A、主干部分应陈述清楚,可以测试不同层次的知识B、3个或3个以上的选项,减少猜题的可能性C、应按逻辑或数字顺序排列D尽量避免重复E、应是同类性质的内容10、论述题/主观题的优点:(1)考试对象可以自由做答,从不同侧面、广度和深度自由发挥;(2)可考察学生的理解、概况、判断、推理、创造、评价、鉴赏等能力;(3) 一次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分、可间接用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估; (4)命题比客观性试题容易。11、论述题/主观题的缺点:(1)内容真实性低,涉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有限;(2)分数可靠性低,评分尺度难以精确掌握;(3)评分困难,花费评分者大量精力和时间;(4)学生答题感到疲劳;(5)书写能力会影响分数;(6)选答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会影响结果。12、试卷编制的基本原则:(1)编制试题应该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试题内容。(2)根据不同的考试目的和用途进行试卷的设计和试题题型的选择。(3)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的时间、内容、题型难度及被测试对象的特点等选择。 (4)编制试题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溶解度曲线知识点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1、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 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 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考、竞赛命题的一个热点。下面,我们从溶 解度曲线的特点入手,对溶解度作进一步的理解。占八、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表 示A物质在时溶解度为mlgo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 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表示在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电-皿左 未溶解的溶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 中C表示在ti°C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nh)gA物质才 达到饱和。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2, 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nug。2、线溶解度/g At/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 型”。如KN0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 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 如气体及Ca(0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 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1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 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o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 法。3 .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 具有相同的溶解度。4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 出晶体的质量。1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教育的普及性和多样化/多元性。13、护理教育的概念: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 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14、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 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15、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A.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最基本);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16、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按照护士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组织教学;(2)护理教学与发展的统一;(3)护理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17、护理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护理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方向。B、护理教师在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情况等方面起 主导作用。C、护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主导作用。D、护理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起主导作用。18、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或基本环节:A、感知阶段:是指学生感知新教材,形成表现、观念阶段。B、理解阶段:是指学生理解新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和理论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中 心环节。C、巩固阶段:是指学生巩固知识阶段。D、运用阶段:是指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阶段。19、护理教学的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巩固性原则:比喻“熟能生巧”或“温故而知新”反映的就是巩固性的原则。F、量力性原则20、我国护理教育层次(1)中专护理教育(2)高等职业护理教育(3)大专护理教育(4)学士学位护理 教育(5)硕士学位护理教育(6)博士学位护理教育(7)继续护理教育(8)成人护理 教育20、我国护理教育层次(1)中专护理教育(2)高等职业护理教育(3)大专护理教育(4)学士学位护理 教育(5)硕士学位护理教育(6)博士学位护理教育(7)继续护理教育(8)成人护理 教育21、中外护理教育的发展史:(1) I860年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专业。(2)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3) 1921年美国人在北京开办协和医学院,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4) 1983年天津医学院护理系开始恢复本科护理教育,授予学士学位。(5) 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开设硕士学位教育,于1992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6) 2003年协和护理学院开设博士学位教育,2004年招收护理博士。我国可以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国外硕士以上学位的护士可以开 业(相当于医生),主要为:A、社区提供医疗信息,协助其作出重要的有关健康的决定,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 生活方式;B、独立诊断和治疗常见病。C、有处方权。2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A.教育层次: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理队伍学历层次。8 .课程设置:注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C.加强社区护理教育:服务对象包括患病的人、有潜在的健康问题的人、健康人。D.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23、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24、非实验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文献法D.比较法E.统计法F.个案研究法第二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护理教育1、教学中常用的教育理论和代表人物:(1)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2)认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托尔曼、奥苏泊尔、布鲁纳和加涅。A、托尔曼一一认知目的说。B、奥苏泊尔一一学习的同化理论。C、布鲁纳一一发现学习理论。D、加涅一一指导学习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又叫观察学习,它出现在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通过榜样进行学习)(4)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考姆斯。(5)成人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斯。(6)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默顿和布莱克。(7)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无锡自考网http;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猫的“尝试与错误”)主要观点: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反复尝试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 应逐渐增强,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3、桑代克的3条基本学习规律:A.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与活动时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未给与活动而感到 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B.练习律:应用律和失用律;C效果率。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迷箱)学习行为包括:A、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有机体对环境的被动适应,具有不 随意性;B、操作性行为:没有已知的刺激,而是由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机体主动作用于 环境习得的。因此,操作性行为较应答性行为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9 .强化原则:正性强化: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因此教育中要多用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 率。惩罚: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做出 这种行为的概率。强化消退: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如学生 上课讲小话等,教师不予理睬或忽略,这种行为则会消失。10 强化程序包括:持续性强化和间断性强化。间断性强化又分为:A.固定间隔强化:反应在固定的时间间隔里被强化。间隔越短,反应越快。B.变化间隔强化:强化发生在变化的时间间隔里,有时长,有时短。C.固定比率强化:强化发生在预定的若干次反应之后。D.变化比率强化:强化不是按预定的反应次数进行,而是发生在变化的反应次数 之后O7、认知是指内在的思维过程,包括思考、学习、记忆、领悟、感知及问题的解决。8、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思维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和应用。9、人类的记忆系统的分类和特点:记录信息的时间储存能力方式(1)感觉记忆 很短(视1声4s) 原始形态(2)短期记忆有限(3)长期记忆无限10、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1)遗忘规律:先快后慢。(2)学习结束后:A、20分钟,遗忘41.8%; B、1天1夜,遗忘41.8%;C、6天,遗忘74.6%;D、1个月,遗忘约74.6%。所以,学习必须及时复习,减少遗忘。11、遗忘的理论:干扰理论(逆反干扰和前作用干扰)、编码特性理论、增强理论。12、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学习一个内容时包括3个过程:A、新信息的获得;B、信 息的转化C、评价。1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A、重视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如讲授内科/外科/儿科护理学等课程时应该理解该 课程的结构或基本结构。B、运用信息的编码系统;C、提倡发现的学习。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转化主要通过:特定技能的转化和一般原理的转化。15、发现的学习的概念: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通过积极参与过程发现内容的结构、 掌握知识原理。16、发现的学习作用:A、提高智慧的潜力;B、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C、学会发现试探法;D、有助于知识的记忆。17、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即通过榜样进行学习,称为社会学习或观察学习或榜样学习。18、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人和环境都是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学习是学习者把榜样作为一种行为的象征形 象,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指导自己学会某种行为。19、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A、注意期:学习者开始集中注意榜样,观察榜样的行为模式。B、保持期:学习者记住了榜样的行为并在大脑中回忆行为的执行过程。C、动作形成期:学习者真正能够执行所观察到的行为,并且能够通过自我观察, 评价自行为的精确度,并进行矫正和反馈。D、动力期:学习者通过强化的作用来增强学习效果。20、人本/文主义理论/罗杰斯的主要观点:A、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B、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C、强调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护理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且在教育上强调重视师 生关系。21、人本/文主义理论/罗杰斯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 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可以与学生分享感觉和知识的人。22、学习资源的促进者的特征:A、真诚;B、接受和信任;C、移情理解。23、人本/文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A、重视师生关系;B、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C、接受学生具有个体差异;D、教师是帮助者和促进者;E、重视课堂气氛;F、使用学习合同。23、成人教育模式与儿童教育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儿童教育模式A、B、C、C、D、学习者的概念 学习者的经历 学习的意愿 学习的倾向性成人教育模式依赖型没有与年龄相关 以内容为中心学习的动机 外在的:如压力自我定向性有与需要相关以任务/问题为中心内在的:如自尊和自信需要24、成人教育模式的过程设计A、C、E、G、A、C、E、G、创建学习气氛;B、由学习者参加确定学习的需要; 由学习者参与设计学习计划; 由学习者参与对其学习进行评价。由学习者参与共同计划;D、由学习者参与形成学习目标;F、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计划;25、成人教育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A、促进自我定向;B、应用经验C、满足学习的意愿;C、关注学习的倾向性;D、激发内在动机。26、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27、合作学习4个基本特点/主要观点:A、合作学习是由一名学习管理者而不是一个象征权力的教师来安排学习材.料。B、学生通过与其他学员一起主动地参与学习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C、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坚信小组工作比个体单独学习效果好。D、学习的动力来源于有计划的与同伴的相互作用。28、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实现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 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29、人类动作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成熟依赖性技能、教育相关性技能、固有价值技能。30、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认知阶段、强化阶段、自如阶段。31、操作技能的评价标准A、感知能力B、准备状况C、模仿D、自然化E、演示F、适应性J、创造性32、技能操作练习的条件:A、学习者有准备学习该技能的意愿;B、必须获得有关本人操作的反馈。32、操作技能的迁移:(1)是指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称正迁移,产生消极、抑 制的作用称负迁移。(2)已有的技能对新学习技能的影响叫前摄迁移,而新学习的技能对已有技能的 影响叫倒摄迁移。因此,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时应促进正迁移、前摄迁移和倒摄迁移预防负迁移。33、护理教育中应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A、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B、进行技能分析;C、明确操作程序;D、评估学生的起点行为;E、以正常速度进行示范;F、采用整体学习或分项学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的教学;G、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H、为学生的操作提供增强性反馈;I、促进技能的迁移(正迁移、前摄迁移、倒摄迁移)。第三章课程与护理教育课程设置1、课程的概念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 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狭义: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育内容的各门科目。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1)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规划,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2)课程是受教育者认识世界的“桥梁”或“中介”。(3)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类型(1)侧重点在认识的主体或客体分为: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型或综合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核心课程。(3)层次结构上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4)对课程的相关性和适应性:必修课程,限选,选修课程。(5)课程是否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显露课程,隐蔽课程。隐蔽课程一利用有关学 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给学生价值上,规格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4、学科: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称为学科。5、常见的四种类型课程及特点(1)(2)(3)(4)(5)(6)(7)(8)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活动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分科教学。核心课程: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6、课程类型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普通教育、基础医学、护理学。(2)综合性护理课程:课程结构是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重点放在学习 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论证法,操作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3)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强调教育和课程内容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作用, 社会需要胜过人的需要。7、四种常见的课程模式:A、系统模式B、行为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文化分析模式8、系统模式:是将课程设置过程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1)输入部分是学校及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等。(2)过程部分指就是“课程设置”过程。(3)输出部分则是预期课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 安排,同时,输出部分还将对输入部分进行反馈,但不包括教师的教案。9、Tyler (泰勒)行为目标模式(输出模式)四个主要方面: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内容、方法和评价。10、教育目标: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变化。11、教育目标的意义A、保证教学活动始终按计划向预期目的进行;B、是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前提和依据;C、是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12、按照目标的大小和层次,教育目标可分为:A、教育的总体目标B、第二层次的目标C、特定的行为目标13、确定学校目标的来源:A、学习者本身 B、社会的需求14、教育目标的特点:A、相关性B、明确性 C、可测量性D、可行性15、教育目标的构成:A、表示学习者行为的动词B、实现目标所需具备的条件C、评价行为的标准16、教育目标领域所包括的不同水平层次: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17、认知领域包括A、B、C、D、E、F、A、B、C、D、E、F、“知识”水平常用的动词有 “理解”水平常用的动词有 “应用”水平常用的动词有 “分析”水平常用的动词有 “综合”水平常用的动词有 “评价”水平常用的动词有:定义、 解释、 计算、 区另h 综合、描述等。 区分等。 操作等。 识别等。 设计等。评价、断定等。18、情感领域:A、接受B、反应C、赋予价值D、价值观念组织化E、价值体系的性格化。19、精神运动领域:A、模仿B、操作C、精确D、连接E、自然化。20、组织有效课程的三个标准:A、连续性:重复练习与发展B、程序性:深化与广泛C、综合性(统和性):横 向联系21、行为目标模式的实施过程:A、确定目标B、选择课程C、课程指导D、评价课程。22、House提出的过程模式(输入模式)认为学校的教学活动至少包括四个过程:A、传授知识B、发展社会准则和价值观C、训练D、教导23、过程模式课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原则:A、课程设计方面B、经验学习方面C、相关性的调整原则24、文化分析模式以使用文化分析为基础来设置课程,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获 得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精髓。因此,考虑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信念、价值和思想或地方文 化等来进行课程设置属于文化分析模式。25、课程设置四个阶段(课程编制的程序)A、指导阶段:是基础,为整个课程设置过程提供方向。B、形成阶段:教学大纲的形成,确定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课程内容一览表。C、功能阶段:课程内容说明,教学方法及学习实践,学习的有效性。D、评价阶段:输入评价一评估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过程评价一评价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内容;输出评价一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特征。26、课程设置进行具体计划时需考虑的因素:A.课程设置的总体结构应反映教育方针;B.以护理哲理的主张作为指导方向;C.所有课程应包括一般教育、支持学科和护理学;D.所有课程排列应考虑到某一课程科目中必要的知识水平;E.充分评估课程的参考资料;F.明确区分护理学与其他领域的知识。27、课程设置模式A、“建筑式”设计:基础学科前两年学完,后两年学护理课程建立在必须的知识基 础之上。B、“渐进式”设计:大多数基础学科前两年学完,同时一部分护理课程也要求在前 两年学完。C、“平行式”设计:基础学科与护理学专业课程同时开课,按一定比例同时修完。28、合理的课程设置:1/3 一般教育和人文科学,1/3主干支持课程,1/3护理学科课程。29、课程科目大纲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