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docx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一、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服务于制冷空调行业产品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验、产品维修以及制冷空调工程 设计、施工管理与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二、培养能力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2020年8月,获批成为学院开展国家级“现 代学徒制”教育试点专业。现有在校生(2019、2020、2022级学生)271人。本专业建设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建设的需要,分别制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普通人才培养方案。与2020年相比, 普通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分增加,拓展类课程和素质平台课程 总学分各增加了 10学分,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及“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和职业成长为宗旨”的培养目标;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将 实践类课程(B类和C类)的单位学分对应课时上调,由原来的16课时/学分,调整为18 课时/学分(B类)和20课时/学分(C类)。课程体系包括制冷空调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 到售后的6个任务领域:机械基础、制冷空调系统基础、制冷空调电气控制基础、产品生 产管理、产品工程应用、产品使用维护;形成了 11门(通用4门,三个专业方向共7门) 核心课程,11门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区别于普通方案则重点体现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教学安 排上:除了校内课程外,还安排了 50学分的企业课程,由企业组织负责教学,分别采取 网络授课及面授的形式进行。在三年培养期内,设计了两次的企业学徒培训,在企业内采 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在与集团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过程中,引入“创客空间”,将创客创意项目内容植入培训内容,锻炼学徒的创新能力。引入集团 “小微企业”创业体系内容,让学徒从参与小微创业实践项目,将创业教育培养内容融入 到学徒的培育体系中。三、培养条件1 .教学经费投入2022年度本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约为30万元,其中日常教学运行费用10万元,专 业及课程建设10万元(含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经费),教学调研出差费用3万元等,教 师培训约7万元。2 .教学实训设备目前,本专业拥有与制冷教学有关的实训室6个,分别为中央空调在线实训室、冰箱 实训室、空调器实训室、管件制作与焊接实训室、冷库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总面积 为1500平方米,设备总台数达到150台,实训设备总投资达到450万。2022年度,未投 入新的教学实训设备。3 .教师队伍建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于2022年度引入专任教师1名,现有专业专职教师达到7人。 从企业及高校新聘任兼职教师4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 1。本专业授课教师中教授、 副教授占该专业教师人数的71. 4%,讲师占28. 6%; 45岁以上的教师占57%, 35-45岁的 教师占43%;所有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4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他教师均为本科 以上学历,1名教师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所有教师均获得了本专业高级以上职业 资格证书。按照学院师资培训计划,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机会,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 生产实践。本年度合计教师培训30天,企业研修100天。安排专业负责人到德国曼海姆 双元制大学进行了为期60天的研修。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活动,本年度取得的 成果如下:(1)完成了两项院级科研课题及教改课题的申报立项,指导学生申报1项科研课题。 荣获第四届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优秀奖。(2) 2022年9月,荣获“2022中国家电服务业人才培育建设先进个人”称号。(3)参与1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浮动式水流发电系统。(4)发表论文1篇。(四)实习基地基建设2022年度制冷专业校内实习基地无新的变化,实习基地建设无投入。2022年,开拓了 2个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其中集团被评为“四星级校外实训基地”。(五)信息化建设2022年度,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申报立项了 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目前正在 建设中。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一)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探索“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及岗位 分析结果,确定“中央空调售后服务工程师培育”项目进行了学徒制教育试点。2022年 度,完成了 2019级80名学生的两阶段学徒培训及2020级55名学生的第一阶段学徒培训。(二)社会服务功能依托本专业成立的学生社团“家电维修社”持续为周边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家电服务, 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表彰。本专业利用自身优势,承担企业员工培训的任务,本年度专业教 师参与的培训人数累计超过1500人次,实现创收10余万元。五、培养质量(-)就业情况本年度应届毕业生76人,均已就业。就业情况及分析见下表所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表:就业形式2019 年2020 年2022 年毕业生总数387076签约数214970专升本数012自主创业数000劳动合同数374非派遣省外660参军数000出国数010灵活证明数660意向数100剩余数100正式从业率78.95%91.43%100%灵活从业率15.79%8.57%0通过对2019年至2022年三年间毕业生从业情况分析表明,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自更 名后毕业生从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就业单位为与制冷有关的企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6%;主要从业岗位为制冷 设备的实验检测、生产制造、销售等一线岗位。通过对招生企业走访调研,得出就业单位 满意率达90%o依托本专业成立的学生社团“小强家电维修社”持续为周边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家电 服务,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表彰。本专业利用自身优势,承担企业员工培训的任务。(二)新生录取及生源情况通过新生访谈及调研得知专业更名后学生的报考意愿有所提高,对专业学习认可度有 了较大的提高。2022年新生录取104人,录取率100%,报到率91. 35%。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随 着山东省内全面招生政策实施,省内生源录取最低分数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所 提高。六、毕业生就业创业2022届本专业毕业生无自主创业人员。主要原因是本专业对应的制冷空调行业中服 务类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的企业资金、硬件及资质。具有创业精神的学生都会选择先到企业 中工作,积累经验及资源。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属机电类专业群,现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与机电类专业相贯通。 根据调研结果得出,本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为生产型服务,因此,在未来5年内将对专业基 础课程进行调整,课程内容侧重工程安装(制图课程)及智能控制(电气基础课程)方向。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为生产管理、工程应用、使用维护三个方向。 根据调研分析,智能制造与生产型服务的发展将使未来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与此对应,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计划向工程应用方向及设备运行维护岗位倾斜,探索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继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制冷技术基础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 会。加强与企业的有效沟通,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工作。教学团队年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还 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方面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