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kV、35kV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技术标书(通用部分).doc
-
资源ID:92958703
资源大小:4.12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00-10kV、35kV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技术标书(通用部分).doc
10kV、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10kV、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版本号:2021年V1.0编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月知识产权声明南方电网公司拥有本作品的知识产权,未经南方电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转载、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否则,南方电网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atement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s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is work. Any person or organization shall not utilize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reproduce, distribute, transmit or disseminate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owner and will be held legally responsible otherwise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本技术规范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序号名称品类优化清单对应型号110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TBB10-10020/334TBB10-8016/334TBB10-6012/334TBB10-6000/500TBB10-5010/334TBB10-2400/200TBB10-1200/1002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TBB35-60000/500TBB35-4008/334TBB35-12000/500TBB35-8016/334目 录1 总则12 工作范围12.1 工程概况12.2 范围和界限12.3 服务范围2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34使用条件44.1 正常使用条件44.2 特殊使用条件55 技术要求65.1 技术参数65.2 设计结构与原材料要求105.3 制造工艺要求125.4 质量追溯135.5 关于对检修的要求136 试验156.1试验分类156.2 电容器装置试验166.3 电容器试验166.4 放电线圈试验176.5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186.6 支柱绝缘子试验196.7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试验196.8 不平衡保护用电流互感器206.9 熔断器试验(对采用熔断器的装置,应进行本试验)217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218 企业VI标识218.1 VI标识218.2 标识地点229 技术文件要求239.1一般要求239.2投标方在投标阶段应提交的资料及说明239.5 设计联络2310 监造、包装、储存、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2410.1 监造2410.2 包装2410.3 储存与运输2410.4 安装指导2410.5 质量保证2411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2511.1一次接口2511.2 二次接口2811.3 土建接口3412 LCC数据文件39附录:10kV、35kV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技术标书(通用部分)审核表单401 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采购10kV、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招标技术文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5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 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7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2 工作范围2.1 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详见专用部分。2.2 范围和界限1)本规范书适应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发电厂)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10kV、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2)运输运输条件详见专用部分。3)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4)本规范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2.3 服务范围1)投标方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10kV和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质量向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证明。2)供货范围一览表供货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详见专用部分。每组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的供货范围包括:a. 电容器单元;b. 四极接地开关;c. 放电线圈;d. 氧化锌避雷器(配放电计数装置,并配齐其连接线);e. 电流互感器及其并联避雷器;f. 铜母线(配绝缘热缩套)及安装用大爬距支柱绝缘子;g. 二次端子箱及内部各元件连接到端子箱之间的足量耐油、阻燃、屏蔽铠装电缆(连接电缆不能有中间接头);h. 热镀锌钢质框架及不锈钢或铝合金;i.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详见专用条款。3)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及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4)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做好销售服务工作。投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5)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6)产品零整比不大于3,供货商零部件总成本不应超过框架式电容器装置成本3倍。7)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招标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8)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设备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9)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10)质保要求:要求厂家提供不少于六年(从投运之日起计)的质保期,质保期内设备(包括所有配件及附件)所发生的故障及缺陷由厂家负责免费处理。3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除本规范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规范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规范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主要引用标准如下:IEC60871-1 高压并联电容器IEC 60270(2015-11000-12)高压试验技术 局部放电测量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20840.1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 20840.2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 15166.4 高压交流熔断器 第4部分: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T 1094.6电力变压器 第6部分:电抗器GB/T 7354 高电压试验技术 局部放电测量GB/T 8287.1GB/T 8287.2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和户外支柱绝缘子GB/T 11024.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GB/T 11024.2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耐久性试验GB/T 11024.4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4部分:内部熔丝GB/T 16927.1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GB/T 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T 26218.126218.3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DL 442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使用技术条件DL/T 46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58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86 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DL/T 604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53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使用技术条件DL/T 84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Q/CSG 1 0001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10700110011 35kV-500kV变电站装备技术导则(变电一次分册)220-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CSG 1206007-2017 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4使用条件本招标技术文件要采购的10kV、35kV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其安装地点的实际外部条件详见专用部分。投标方应对所提供的设备绝缘水平、温升等相关性能参数在工程实际外部条件下进行校验、核对,使所供设备满足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要求。4.1 正常使用条件4.1.1 海拔高度:1000m4.1.2 环境温度最高温度:+40,且在24h内测得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最热月平均温度:+30最高年平均温度:+20最低气温:-10(户外)4.1.3 太阳辐射强度晴天中午的辐射强度为0.1W/cm24.1.4 耐地震能力地震烈度8度: 地面水平加速度3m/s2 地面垂直加速度1.5m/s2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法,激振5次,每次持续时间5个周波,各次间隔2s,并考虑其端部连接导线振动和导线张力的影响。安全系数不小于1.67。设备本体水平加速度应计及设备支架的动力放大系数1.2。4.1.5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9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90%。应考虑凝露对设备的影响。4.1.6 污秽等级对于d级以下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d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d级污秽地区及以上污秽等级的地区统一按e级防污选取设备的爬电比距。4.1.7 风速35m/s(离地面10m高处、10分钟平均最大值)。 4.1.8降雨量年最大:2600mm;日最大:300mm。4.1.9 覆冰厚度不超过10mm。4.2 特殊使用条件凡不满足4.1条中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这时用户的要求应当在下述特殊使用条件的规定选取。特殊使用条件按如下规定。4.2.1周围空气温度和湿度对于酷热气候,应优先选用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的范围规定为:-25+55。日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98%。4.2.2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9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4m/s2地面垂直加速度2m/s24.2.3 海拔高度与外绝缘海拔高度大于1000m时可参照下列要求确定: a.海拔在1000-20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2000m海拔修正,修正系数取1.13;b.海拔在2000-25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2500m海拔修正,修正系数取1.20;c.海拔在2500-3000m范围,设备外绝缘水平按3000m海拔修正,修正系数取1.28;d.海拔高于3000m,应考虑实际运行地点的环境,经专题研究后确定。4.2.4 污秽等级严重污秽地区,达到d级污秽时,考虑到未来调整爬距困难,应按e级考虑。设备爬电比距详见表4.1。表4.1 爬电比距污秽等级相对地之间最小标称爬电比距(mm/kV)d43.3e53.74.2.5 覆冰厚度覆冰对20级不超过20mm,对30级不超过30mm。4.2.6 其它参数设备在其它特殊使用条件下使用时,用户应参照GB/T 4796、GB/T 4797、GB/T 4798的规定提出其环境参数。5 技术要求5.1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见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的技术参数表。补充规定如下:1)绝缘水平a.电容器装置的一次电路的各相之间及相与地之间,二次电路与地之间能承受表5.1所列耐受电压值。(当需海拔修正时,在专用部分列出)表5.1 相间及相对地、二次电路绝缘等级额定电压 (有效值)最高运行电压 (有效值)额定1min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0ms)二次电路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10kV12kV42kV75kV3kV35kV40.5kV95kV185kV3kVb.电容器单元上和外壳绝缘的全部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能承受表5.2所列耐受电压值。表5.2 电容器单元端子对外壳绝缘等级系统标称电压 (有效值)电容器额定电压电压 (有效值)额定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1.25)/50ms(峰值)干试湿试10kV11/2、12/2、11、12kV42(35)kV3575kV 注:括号内数值为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2)装置过载荷能力装置的过载荷能力符合DL/T 604-2009中的有关规定,如采用油浸式全密封结构应有足够的油补充容量,最高运行温度下,压力不超过0.1MPa。a.稳态过电压装置的连续运行电压为1.05n,且能在表5.3所规定的稳态过电压下运行相应的时间。表5.3 稳态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最大持续时间说 明1.05连续1.10每24h中12h1.15每24h中30min系统电压的调整和波动1.205min轻荷载时电压升高1.301min注:工频加谐波的过电压应使过电流不超过xxx的规定值。*过电压1.20倍、1.30倍及其对应的运行时间在电容器的寿命期间总共不应超过200次,其中若干次过电压可能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0,但在下限温度以内发生的。b暂态过电压电容器应能承受第一个峰值电压不超过22Un持续1/2周波的暂态过电压。c.耐受浪涌电容器应能承受100 倍电容器额定电流的涌流冲击,每年这样的涌流冲击不超过1000 次,其中若干次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0与下限温度之间发生的。d.稳态过电流装置应能在均方根值不超过1.05×1.30In的电流下连续运行。该电流系由1.1Un、电容值偏差及高次谐波综合作用的结果。3)对于框架式电容器成套装置,其母线及主电路中各连接处的温升不应超过50K,各电气设备的温升不应超过各自的规定。4)主回路中的电气设备、连接线及机械结构应能耐受短路电流和电容器极间短路放电电流的作用,而不产生热的和机械的损伤及明显的变形。5)电容器装置应能将投入电容器组时产生的涌流限值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 倍及以下。6)最小电气间隙符合DL/T 604-2009中的有关规定。7)电容器并联总容量不应超过3900kVar。5.1.1.2其他技术性能要求1)电容器单元a)电容单元应为防水结构,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b)电容器引出端子采用双套管引出。c)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在加上额定电压使单元达到平衡后,再加2.15Un的电压历时1s,降压至1.35倍额定电压保持10min,然后升压至1.6倍额定电压保持10min,此时,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50pC。在温度下限时电容器局部放电的熄灭电压应不低于1.2倍额定电压。极对壳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应满足下列要求:对外壳处于地电位的电容器,不应低于1.2×1.1×3×Un;对于安装再处于中间电位台架上的电容器,不应低于1.2×1.1×n×Un。注 n相对于外壳连接电网的最大串联单元数。生产厂家应在出厂试验报告中提供每台电容器的脉冲电流法局部放电试验数据,放电量应不大于50pC。d)电容器内部放电元件,应能使电容器断开电源后,剩余电压在l0min内由2Un下降至50V 以下。e)内部熔丝的性能应满足GB T 11024.4的相关要求。2)氧化锌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安装在相地之间并应紧靠电容器组高压侧入口处位置。对于10kV等级、容量在4000kvar及以下的电容器组所配用的避雷器,其2ms方波通流能力应不小于300A,电容器组容量每增加2000kvar,避雷器2ms方波通流能力增加值为100A。对于35kV等级、容量在24000kvar及以下的电容器组所配用的避雷器,其2ms方波通流能力应不小于600A,电容器组容量每增加20000kvar,避雷器2ms方波通流能力增加值为300A。3)接地刀闸带手动操作机构,4开4闭辅助开关,四极接地刀闸,采用完善化刀闸,辅助开关箱应能防水、防潮。4)电流互感器(双Y接线)电流互感器应能耐受电容器极间短路故障状态下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不得损坏,宜加装保护措施。电流互感器要求能在5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5)放电器件电容器单元内部宜装设放电电阻,其放电性能应能满足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在10min内将电容器单元的剩余电压从2U1N放电到75V。在电容器组不装设外接放电器件(放电线圈)的场合,必须装设放电电阻。放电线圈要求如下:a.应采用电容器专用的干式或油浸式放电线圈,油浸式放电线圈应为全密封结构,油浸式放电线圈内部压力应满足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的要求,在最低环境温度下运行时不得出现负压; b.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能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50V以下;c.在最大允许容量电容器组的1.92U1N下放电不损坏。d.安装在地面上的放电线圈,额定绝缘水平不应低于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的额定绝缘水平;安装在绝缘框(台)架上的放电线圈,其额定绝缘水平应与安装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的电容器的额定绝缘水平一致。e.局部放电的要求对全部电压等级的干式放电线圈均适用,并适用于20kV及以上油浸式放电线圈。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下表所列的限值。系统标称电压kV试验电压施加方式预加电压(有效值)kV测量电压(有效值)kV允许局部放电水平pC油浸式干式666一次绕组对铁心、外壳和二次绕组0.8倍工频耐受电压1.3U1N520066一次绕组两高压端子之间2.15U1N1.3U1N520f.油浸式放电线圈的介质损耗因数值:35kV产品应不大于3%(20时);g.其他要求参考DL/T 653。6)熔断器熔断器宜用内熔丝,内外熔丝不得兼用。熔断器应能按DL 442 标准规定条件可靠开断流过与其串联的故障电容器的容性电流。a.结构要求熔断器的所有外露金属件应有可靠的防腐蚀层,其表面光洁;其绝缘材料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熔断器应有明显的熔断指示,应反应灵敏、动作可靠;熔断器尺寸应符合制造厂图样要求;熔丝与管体的连接,以及熔丝中熔体和它的接头等,应确保在弹簧的正常拉力下无脱开、松动及变形等现象出现。b.安装要求应提供外形图及安装尺寸,以及熔断器安装倾斜度的要求。c.其他要求其他要求应符合DL442标准的要求。且厂家必须提供合格、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有效期为五年。户内型熔断器不得用于户外电容器组。交接或更换后外熔断器的安装角度应符合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要求。7)低压避雷器(双Y接线)低压避雷器并联在中性线电流互感器两端,要求在电容器发生击穿故障时能有效保护电流互感器。8)支柱绝缘子支柱绝缘子有正装和倒装两种,保证各种工况下机械强度及爬电距离的要求。主母线长期允许电流不小于1.35倍回路工作电流,且满足动热稳定要求。9)母线、连接线和热缩套电容器套管相互之间的连接线,电容器套管至母线熔断器的连接线均使用镀锡铜绞线,绞线与硬母线的连接使用镀锡线鼻子,母线需加热缩套。长期允许电流不小于1.5倍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且满足动热稳定要求。10)每组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电容器、熔断器、放电线圈、接地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支柱绝缘子、母线、引线、热镀锌钢构架、围栏等组成元件。11)保护厂家提供保护计算方法和保护整定值。电容器组安装时应尽可能降低初始不平衡度,保护定值应根据电容器内部元件串并联情况进行计算确定。5.2 设计结构与原材料要求设备、部件制造中所用的材料应该是新的、优质的、无缺陷的和无损伤的。其种类、成份、物理性能应按照最佳的工程实践,并适合相应的设备、部件的用途。材料应符合本条件书所列的类型、技术规范和等级或与之等效。材料的详细规范,包括等级、牌号、类别均应在厂家提供审查的详图中表示出来。所有零部件应符合规定尺寸并遵照核准图纸加工并具有互换性。所有结合面、基准面和金属部件应精加工。所有铸件在有螺帽处要经加工整平。图纸上要标明规定加工等级的代号。所有螺栓、螺帽和管件螺纹应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这方面的最新标准,并完全符合国际计量规格的规定,螺栓采用不锈钢或者热镀锌钢材料。5.2.1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组设计和结构要求5.2.1.1构成设备的材料应充分核对其特性,从通常用于同类设备的高质量材料中选取。5.2.1.2 绝缘材料应具有高机械强度、低介电损耗和抗老化特性。5.2.1.3导体除不可避免的位置以外,不能用锡焊联接。 5.2.1.4 必须将设备任何金属部件或端子作可靠的连接,以使这些金属部件的电位得以固定。电容器连接线应为软连接,或采用有伸缩节的铜排(或铝排),避免电容器因连接线的热胀冷缩使套管受力而发生渗漏油故障。正常运行时处于地电位的金属部件必须可靠接地。5.2.1.5户外电容器接至汇流排的接头应采用铜质线鼻子和铜铝过渡板结合连接的方式,不应采取哈夫线夹连接方式;电容器接头防鸟帽应选用高温硫化的复合硅橡胶材质并可反复多次拆装,不可选用易老化和脆化的塑料材。5.2.1.6安装在绝缘平台上的单台电容器和放电线圈箱壳应与绝缘平台可靠连接固定电位。5.2.1.7电容器外壳用优质不锈钢板,面漆淡灰色(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SBG51001-94“漆膜颜色标准样卡(第二版)”序号为B03),外壳设有接地点(或电位固定点)。5.2.1.8 串联电抗器置于电容器组电源侧,避雷器一端置于串联电抗器与电容器组之间,另一端与地连接。5.2.1.9 框架式装置的结构件应具备通用性与互换性。5.2.1.10 电器和导体选择:电器和导体选择应符合 GB 50227 的有关规定要求。5.2.1.11 装置的布置和安装应符合 GB 50227 的有关规定要求。按层布置的框架式装置电容器,框架应有足够强度和防腐措施。5.2.1.12 对新建、扩建变电站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禁止相间采用叠装结构,避免电抗器单相事故发展为相间事故。其周围金属构件(含接地线)不得形成环路。5.2.1.13串联电抗器户外使用时,应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户内安装时,应采用干式铁心电抗器。5.2.1.14电容器成套装置出厂前必须工厂试装。5.2.1.15 其他性能应满足 GB/T 11024、GB 50227、DL/T 604、DL/T 628 的要求。5.2.1.16 接线端子1)所有设备均应配备单片平板式接线板,并应设计为防电晕式。满足每一设备或自身回路的额定电流。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应提供紧固扭矩的要求。厂方须在图纸中标明接线板的材料及结构形式、厚度。接线板应能承受技术规范的机械强度要求,接线板具体细节应在图纸中加以说明。接线板接触面的电流密度应小于0.15A/mm2。2)电容器应能耐受施加在其上面的连续和短时联合荷载,联合荷载应由其相应荷载分量的向量和来计算。设备长期作用的组合负荷不小于:设备自重+导线水平拉力+设备最大风载。长期作用的组合荷载安全系数不小于2.5;同时,施加在接线板上的纵向水平张力,因地震在设备上引起的动力荷载,设备承受的25的最大风压和设备的重量。其安全系数不应低于1.67。3)接线板的允许荷载不得低于下表规定值,规定的试验载荷是指施加于一次绕组端子任意方向的载荷。设备额定电压(kV)静态承受载荷(N)1020003520004)端子板接线板横断面和接触面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额定电流的1.3 倍。端子板与连接线的连接部位的接触电阻应尽可能小,温升不应超过DL/T 593标准规定的温升极限,并提供该试验下的连接方式。5.2.1.17 接地端子每组电容器组应配备两个截面积不小于300mm2表面镀锡的铜接地端子,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附近标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或“接地”字样。5.2.2 铸件要求铸件要符合模型、外形工整、质量均匀、形态一致,并经X光探伤证明无气孔砂眼、夹渣、缩孔、裂纹和其他缺陷,并应依其用途充分处理干净。铸件上的重大缺陷未经招标方同意,不得进行修理、填堵和施焊。在铸件关键部位出现过量的杂质或合金分凝即应予报废,在变换截面的地方应配置构造上容许的最大限度的加强筋。5.2.3 焊接要求 油箱焊缝光滑、密封性能好,焊接强度高。5.2.4 油漆与防锈的要求1)按本招标书技术文件提供的任何设备,除有色金属、电镀钢件、抛光或机械加工的表面以外,所有的金属外露部分,均应作表面的除锈处理。2)电容器喷漆前需进行表面清洗工艺,严格清除浸渍工艺后留下的油污,灰尘,避免因油渍影响油漆附着力。3)电容器表面抛丸处理,使产品表面粗糙度均匀,确保油漆附着力。4)喷漆应均匀、美观、一致,漆膜厚度不小于0.080mm。喷漆完成后进行烘干处理。确保油漆持久耐用,能适应户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抗御热带强烈阳光辐射及承受夏天骤雨所引起的急剧温度变化,抗剥落,并保持颜色新颖。所有外表面的光漆应为B03浅灰漆。5.2.5 铭牌标志电容器铭牌应符合国标,铭牌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字样、符号应清晰耐久,铭牌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安装位置应明显可见。铭牌至少应标出下列内容:1)国名。2)制造厂名(不以工厂所在地地名为厂名者,应同时标出地名)。3)电容器名称。4)电容器型号。5)标准代号。6)设备额定电压及最高电压。7)额定电流(A)。8)额定频率。9)设备种类:户内或户外,及允许使用的最高海拔。9)额定绝缘水平。10)实测电容值。11)温度类别。12)简图,表示端子标记(如果需要)13)电容器的总重。15)出厂序号。16)制造年月。5.3 制造工艺要求5.3.1 净化环境:电容器元件卷制间具有空调净化设备系统,确保元件卷绕质量,同时净化间内保持恒温恒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净化度监测,确保工艺要求。材料暂存间与卷制间具有相同的温、湿度条件,薄膜和铝箔经过暂存间稳定化处理后方可使用。5.3.2元件卷制:使用微机控制的自动卷绕机进行元件卷制,卷绕机可以自动完成元件卷绕的起头、张力调节、铝箔折边、高速卷绕、圈数控制、收尾断料及元件脱落等工序。卷绕机具有自动耐压功能,元件的压扁、耐压试验、放电、电容估测、不合格元件剔除、合格元件码放等工序能自动完成。卷绕机应精心调整,保证卷制的元件平整、皱纹少,压扁后卷内无波浪形、无死褶。耐压试验机的气动压紧装置须预先调节下压的尺寸,并设定好试验电压,以使被试元件在规定的尺寸及电压下进行耐压试验。耐压合格的产品加装内熔丝(内熔丝产品)。元件卷制及熔丝加装须在净化室内进行。5.3.3心子压装:按照产品图纸及参数单要求,将元件、压板、衬垫等零部件在压床上叠放好,然后加压、打包,使心子达到要求的尺寸,心子压装必须在净化室内进行。5.3.4心子引线:将元件按一定的电气组合要求进行连接,如有内熔丝、放电电阻,也应包括在内,元件的连接方式为锡焊。焊接包括元件端面焊接、熔丝与元件焊接(内熔丝产品)、熔丝与连接片焊接(内熔丝产品)。在元件端面焊接的部位,还需焊上连接铜带,确保连接牢靠,导电性能良好。焊接完毕应清除金属焊料屑及助焊剂残留。对于完成焊接的心子应进行电容及电阻值检测,确保加工准确。5.3.5装配:心子引线完毕后须立即进行装配,以防吸潮和积尘。箱壳清洗完毕后也应立即送入净化间用于装配,避免黏附尘埃和生锈。心子装入外壳后,应进行电容及电阻值检测,以检查装配过程中元件、电阻及电气连接有无损坏。5.3.6 箱体焊接:箱盖、底均焊缝光滑、密封性能好,焊接强度高。 一体式滚装套管装配前应进行水中试漏;成品应进行密封性能检测。5.3.7真空干燥浸渍处理:使用全电脑控制系统进行真空干燥浸渍处理控制。产品在真空罐内进行加热、抽真空及注油处理。完成注油的产品按照工艺要求带油进行封口。浸渍剂注入电容器前需进行微水及损耗等测量,确保产品性能。5.4 质量追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有详细记录,便于质量过程可追溯。5.5 关于对检修的要求5.5.1 投标方对设备及部件的检修周期要求不得短于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设备检修规程要求的周期。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设备检修规程要求的主要零部件及本体的检修周期如下(示例):序号项目类别周期要求负责专业说明1外观检查C11个月1)检查瓷绝缘无脏污、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2)外部涂漆无变色、外壳无鼓肚、膨胀变形,接缝开裂、渗漏油现象。运行框架式电容器渗漏时停止使用。2引线检查C11个月母线及引线松紧适度,设备连接处无过热变色现象。运行3接地检查C11个月接地引线无严重锈蚀、松动运行4红外检测C11个月1)具体按DL/T 664执行。2)检查引线接头、等电位连接片等导电部位。3)检查本体温度分布,本体温差不大于23K,红外检查无异常,记录温度及负荷电流,温度异常时保存红外成像谱图。运行运行人员红外测试结果怀疑有异常时,高压试验人员开展复测。B21年1)具体按DL/T 664执行。2)检查本体温度分布,本体温差不大于23K,红外检查无异常,记录温度及负荷电流,并保存红外成像谱图。试验5熔断器检查C11个月熔断器外观完好无锈蚀;弹簧完好无锈蚀、断裂。运行B16年熔断器外观完好无锈蚀、破损或裂纹;弹簧完好无锈蚀、断裂。必要时熔断器更换。检修6电容器检查B16年1)清扫瓷套,应清洁完好,无鼓肚、渗漏油2)接线端头螺母、垫圈齐全,无烧伤、损坏。连接紧固可靠。3)对外壳锈蚀的电容器进行除锈喷漆。4)必要时按照DL/T 355规定进行电容器更换。检修7放电线圈检查B16年放电线圈外壳无锈蚀,无漏油现象,必要时更换放电线圈。检修8支柱瓷瓶检查B16年清扫瓷瓶,检查瓷件清洁完好应完好无破损、金具齐全,无锈蚀、变形。检修9联接母排接头及引线检查B16年母线应平整无弯曲,引线接头紧固良好,螺栓齐全无锈蚀。连线导线无锈蚀、无断股。检修紧固力矩应符合GB 5273和厂家的指导技术文件要求。10极对壳绝缘电阻B21)6年2)必要时不低于2000M试验1)串联电容器用1000V兆欧表,其他用2500V兆欧表。2)单套管电容器不测。3)可以整组进行。4)必要时,如:保险熔断或保护跳闸时。11电容值B21)6年2)必要时根据DL/T 840的要求,电容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容值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5%+5%范围;2)电容值不应小于出厂值的95%。试验12并联电阻值测量B2必要时电阻值与出厂值的偏差应在±10%之内试验1)自放电法测量。2)必要时,如:巡视时发现有渗漏油或温度异常等。13放电线圈绝缘电阻B26年不低于1000M试验一次绕组采用2500V兆欧表,二次绕组采用1000V兆欧表。14放电线圈一次绕组直流电阻B26年与上次测量值相比无明显差异试验可采用万用表测量。15放电线圈交流耐压试验B2必要时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的0.8倍试验1)对全绝缘者采用外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