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摩擦力讲课用.docx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4号参赛教师一、设计思想: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静摩擦力的规 律,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交流互动和共同成长的和 谐平台,建立情感、心灵对话的场所。同时在课堂中使学生体验学习 的苦与乐,高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注重学习过程,实现学科核 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 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二、教材分析静摩擦力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本节内容是 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重 力、弹力后,接触到的另外一个按性质分的力,该节知识既是力学的 基础,也是组成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 析,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尤其是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 向不定”,因此正确认识静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所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把它放在一个 较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对待,及时解析摩擦力的难点疑点。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摩擦力有了一些定性的认识,学习本节课之 前,学生刚学习过重力、弹力等基础知识,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和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实 验探究、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 于摩擦力的错误认识,如何引导知识基础并不牢固的学生更加好的学 习本节内容则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及其规律,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及其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2、在推论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静摩擦力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能联系实 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2、了解摩擦力的应用,明白物理学科的社会价值;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在探究 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合作、交流在学习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静摩擦力大小及其方向;重点:静摩擦力大有无及其方向的判断;疑点:运动的物体是否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居于以上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关键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主动 学习、实验现象分析、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激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生的角色真 正转换了,使“教”真正为“学”服务;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许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七、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气球、饭盒、毛巾、木板、玻璃板、牙刷、身边的物体(例如: 水杯,黑板擦、钢笔、讲桌等物体)。八、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物 理情景 导入新 课教师出示一个饭盒提问:有什么办法将饭盒提起来呢?教师演示:气球提饭盒的实验提问:气球为什么能够提起饭盒?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观察实验并思考能够回答出是由于摩擦用新奇的小实验 引入,激发学生思 维和学习兴趣,引 入新课认识静摩擦力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摩擦力的定 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 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 叫做摩擦力引导学生分析:之前的演示实验和 生活中推不动的汽车复习回顾,巩固旧 知,增强新旧知识 的联系性思考回答利用二力平衡的 知识对饭盒和汽 车的受力情况进 行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活 中的摩擦,并通过 分析自行挖掘出 初中摩擦力定义 存在缺陷.通过分析明确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 也存在摩擦力,从而引出静摩擦力实践探 讨静摩 擦力产 生的条件的概念问题1:手不接触桌面或轻轻放到 桌面上,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活动1:手按黑板擦擦黑板与让黑板擦在板面上自由下落问题2:如果接触面是光滑的,它们之间存在静摩擦力吗?通过问题逐步引 导学生自己得出 静摩擦力产生的 条件用简单词语概述方便记忆,体会物理学科与语文学活动2:将木块放于水平木板上, 将木板一端稍微抬高时木块静止和老师一起总结师生共同总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具有相对运动趋势;(3)两物体接触面要粗超用一词语概述产生条件:“应势而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词语的含义科相结合的美妙学生实 验静摩 擦力的 方向提问:分析一种力,要有分析力的 哪三大个要素?提问:根据之前的学习我们能够知 道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下面我们来看静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实验】让学生做“牙刷”实验:将牙刷放 在手背上,用另一只手推或者拉牙 刷子(牙刷不要移动),观察刷毛的 运动趋势方向提问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了 什么现象呢?提问2:牙刷有向前和向后运动趋 势,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提问3:为什么刷毛的弯曲方向总 是与牙刷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呢? 得出结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回答:大小、方 向、作用点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实验观察回答复习回顾,巩固旧 知学生实验将研究 的问题形象直观 化,让学生感受静 摩擦力的方向,有 针对性提问、观 察、分析,发现问 题,得出结论。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 力的方 向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提问:能不能不利用二力平衡条件 判断下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呢?(1)水平面上推不动的木箱;(2) 手中水瓶不下落;(3)斜面上的木 块不下滑引出并讲解“假设法”判断物体的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进而得出静摩 擦力的方向投影课本上静摩擦力的概念:两个 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 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 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 就叫做静摩擦力。提问: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 吗?如果可以,静摩擦力大小可以无限 变化吗?引入一个引起学 生认知冲突的问 题情景,打破学生 原有思维模式,认 知结构失去平衡, 就有强烈要求平 衡的求知欲望,从 而抛出本节课要 重点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推理分学生猜想析、归纳概括的能分组实验力摩擦力 的大小 的特点询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师生互动,共同得出静摩擦力大小积极回答的特点:可变化;有范围:0<FWFmax,从动画中形象的观察到静摩擦力提问:为什么木块滑动瞬间弹簧测力力计的指针会突然的缩了回去?点,最大静摩擦教师提示下面通过一个动画体验静力大于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特点,并找出问题的答案时的摩擦力利用动画展现正 常情况下难以观 察的物理现象,帮 助学生理解物理 现象后的本质定性认 识静摩擦力帮助学生定性的 认识静摩擦力,澄 清几个易混淆的 错误前概念,同时 解决本节课最大 的疑点播放多媒体动画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判断这样的两种说法:思考1、运动的物体不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提问:这两种说法正确吗?完成表格木块相对 于长木板 运动情况木块相对 于小车运 动情况木块受到 静摩擦力 方向向右运动保持静止向右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教师引导下能够判断根据实验现象和表格引导学生分 析:得出摩擦力中重要的一个词“动 中有静”,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出之前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活实 例解析, 提高应 用灵活 性1、用50N的作用力F将重10N的 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不动,问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如 果改变F的大小或改变墙的粗糙程 度,摩擦力会变化吗?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实例进行讨论静摩擦力的大小 与正压力、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没有 直接的关系,避免 与最大静摩擦力 混淆。课堂小结,巩固知识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关系歌方向总相反;你大我亦大;力求相对静;超最大转滑朗读并在教师引导理解其中的含义以新颖的方式梳 理学生的思路,巩 固知识,并在轻松 愉悦的课堂氛围 中结束本节课的 教学,提高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九、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洁明要地列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学习流程,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