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运维细则.docx
避雷器运维细则1运行规定1.1 一般规定1.1.1 UO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应安装泄漏电流监测装置。1.1.2 安装了监测装置的避雷器,在投入运行时,应记录泄漏电流值和动作次数,作为原 始数据记录。1.1.3 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下方法兰应设置有效排水孔。1.1.4 瓷绝缘避雷器禁止加装辅助伞裙,可采取喷涂防污闪涂料的辅助防污闪措施。1.1.5 避雷器应全年投入运行,严格遵守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测量 一次,测试数据应包括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1.1.6 当避雷器泄漏电流指示异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缩短巡视周期。1.1.7 系统发生过电压、接地等异常运行情况时,应对避雷器进行重点检查。1.1.8 雷雨时,严禁巡视人员接近避雷器。1.2 紧急申请停运规定运行中避雷器有下列情况时,运维人员应立即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将避雷器停运,停 运前应远离设备:1.2.1 本体严重过热达到危急缺陷程度。1.2.2 瓷套破裂或爆炸。1.2.3 底座支持瓷瓶严重破损、裂纹。1.2.4 内部异常声响或有放电声。1.2.5 运行电压下泄漏电流严重超标。1.2.6 连接引线严重烧伤或断裂。1.2.7 其他根据现场实际认为应紧急停运的情况。2巡视2.1 例行巡视2.1.1 引流线无松股、断股和弛度过紧及过松现象;接头无松动、发热或变色等现象。2.1.2 均压环无位移、变形、锈蚀现象,无放电痕迹。2.1.3 瓷套部分无裂纹、破损、无放电现象,防污闪涂层无破裂、起皱、鼓泡、脱落;硅 橡胶复合绝缘外套伞裙无破损、变形,无电蚀痕迹。2.1.4 密封结构金属件和法兰盘无裂纹、锈蚀。2.1.5 压力释放装置封闭完好且无异物。2.1.6 设备基础完好、无塌陷;底座固定牢固、整体无倾斜;绝缘底座表面无破损、积污。2.1.7 接地引下线连接可靠,无锈蚀、断裂。2.1.8 引下线支持小套管清洁、无碎裂,螺栓紧固。2.1.9 运行时无异常声响。2.1.10 监测装置外观完整、清洁、密封良好、连接紧固,表计指示正常,数值无超标;放 电计数器完好,内部无受潮、进水。2.1.11 接地标识、设备铭牌、设备标识牌、相序标识齐全、清晰。2.1.12 原存在的设备缺陷是否有发展趋势。2.2 全面巡视全面巡视在例行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项目:记录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指示值及放电计数器的指示数,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2.3 熄灯巡视2.3.1 引线、接头无放电、发红、严重电晕迹象。2.3.2 外绝缘无闪络、放电。2.4 特殊巡视2. 4.1异常天气时2.4. 1.1大风、沙尘、冰雹天气后,检查引线连接应良好,无异常声响,垂直安装的避雷 器无严重晃动,户外设备区域有无杂物、漂浮物等。2.5. 1.2雾霾、大雾、毛毛雨天气时,检查避雷器无电晕放电情况,重点监视污秽瓷质部 分,必要时夜间熄灯检查。2.6. 1.3覆冰天气时,检查外绝缘覆冰情况及冰凌桥接程度,覆冰厚度不超过10mm,冰 凌桥接长度不宜超过干弧距离的1/3,放电不超过第二伞裙,不出现中部伞裙放电现象。2.7. 4.1.4大雪天气,检查引线积雪情况,为防止套管因过度受力引起套管破裂等现象,应 及时处理引线积雪过多和冰柱。2.8. 2雷雨天气及系统发生过电压后2.9. 2.1检查外部是否完好,有无放电痕迹。2.10. 2.2检查监测装置外壳完好,无进水。2.11. 2.3与避雷器连接的导线及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痕迹或断股现象,监测装置底座有无 烧伤痕迹。2.12. 2.5记录泄漏电流的指示值,检查避雷器泄漏电流变化情况。3维护3. 1红外检测4. 1. 1精确测温周期:lOOOkV:1周,省评价中心3月;330-750kV:1月;220 kV:3月; 110 (66) kV:半年;35kV及以下:1年。新安装及A、B类检修重新投运后1个月。检测范围为避雷器本体及电气连接部位,重点检测本体。4典型故障和异常处理4. 1本体发热4. 1. 1现象4.1.1.1 整体轻微发热,较热点一般在靠近上部且不均匀,多节组合从上到下各节温度递 减,引起整体发热或局部发热,温差超过0.51K。4.1.1.2 整体或局部发热,相间温差超过1k。5. 1.2处理原则a)确认本体发热后,可判断为内部异常。b)立即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运处理。c)接近避雷器时,注意与避雷器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远离避雷器进行观察。5.4. 泄漏电流指示值异常5.4.1 现象a)在线监测系统发出数据超标告警信号。b)泄漏电流指示值异常,超出正常范围。5.4.2 处理原则a)发现泄漏电流指示异常增大时,应检查本体外绝缘积污程度,是否有破损、裂纹, 内部有无异常声响,并进行红外检测,根据检查及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异常原因。b)核查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c)正常天气情况下,泄漏电流读数超过初始值1.2倍,为严重缺陷,应登记缺陷并按 缺陷流程处理。d)正常天气情况下,泄漏电流读数超过初始值L4倍,为危急缺陷,应汇报值班调控 人员申请停运处理。e)发现泄漏电流读数低于初始值时,应检查避雷器与监测装置 连接是否可靠,中间是否有短接,绝缘底座及接地是否良好、牢靠,必要时通知检 修人员对其进行接地导通试验,判断接地电阻是否合格。f)若检查无异常,并且接地电阻合格,可能是监测装置有问题,为一般缺陷,应登记 缺陷并按缺陷流程处理。g)若泄漏电流读数为零,可能是泄漏电流表指针失灵,可用手轻拍监测装置检查泄漏 电流表指针是否卡死,如无法恢复时,为严重缺陷,应登记缺陷并按缺陷流程处理。5.5. 外绝缘破损4. 3. 1现象外绝缘表面有破损、开裂、缺胶、杂质、凸起等。处理原则a)判断外绝缘表面缺陷的面积和深度。b)查看避雷器外绝缘的放电情况,有无火花、放电痕迹。c)巡视时应注意与避雷器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远离避雷器进行观察。d)发现避雷器外绝缘破损、开裂等,需要更换外绝缘时,应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 运处理。4.4本体炸裂、引线脱落接地4. 4. 1现象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a)监控系统发出相关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变位信息,相关电压、电流、功率显示为 零;b)相关保护装置发出动作信息;c)避雷器本体损坏、引线脱落。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a)监控系统发出母线接地告警信息;b)相应母线电压表指示:接地相电压降低,其它两相电压升高;c)避雷器本体损坏、引线脱落。4. 4. 2处理原则a)检查记录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现场记录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b)现场查看避雷器损坏、引线脱落情况和临近设备外绝缘的损伤状况,核对一次设备 动作情况。c)查找故障点,判明故障原因后,立即将现场情况汇报值班调控人员,按照值班调控 人员指令隔离故障,联系检修人员处理。d)查找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部分)规定,与故障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跨步电压伤人。4.5绝缘闪络4. 5. 1现象4.5. 1.1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a)监控系统发出相关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变位信息,相关电压、电流、功率显示为 零;b)相关保护装置发出动作信息;c)避雷器外绝缘有放电痕迹,接地引下线或有放电痕迹。a)监控系统发出母线接地告警信息;b)相应母线电压表指示:接地相电压降低,其它两相电压升高;c)避雷器外绝缘有放电痕迹,接地引下线或有放电痕迹,夜间可见放电火花。处理原则a)检查记录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现场记录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b)检查一次设备情况,重点检查避雷器接地引下线有无放电痕迹、外绝缘的积污状况、 表面及金具是否出现裂纹或损伤。c)查找接地点,判明故障原因后,立即将现场情况汇报值班调控人员,按照值班调控 人员指令隔离故障,联系检修人员处理。d)查找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部分)规定,与故障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跨步电压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