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 - 编制说明.docx
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工信厅科函工信厅科函2021 181号关于印发2021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和纺计委函20212号关于下达2021年纺织计量技术规范制 修订计划项口的通知,批准立项的锐利尖端测试仪校准规范(项目计划号:JJFZ (纺织)008-2021)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福建省纤维 纺织计量站负责制订。该计划要求做好计量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验证,完成校准 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试验报告等文件的编写工作,于 2022年4月前完成。二、规范制订的必要性目前该仪器及相关标准已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运用。纺织行业投入使用的锐利尖端 测试仪呈现与日俱增的态势。经查询,目前国内未有相关的校准规范,其一些技术参 数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准确性存疑,若用于检测其结果正确性不能得到保证。因此, 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校准规范,统一校准方法和校准程序,以指导开展计量器具校准工 作。三、规范编制过程1、2021年7月2021年10月,成立校准规范起草小组,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织 物锐利尖端测试仪资料;2、2021年11月2022年1月,对锐利尖端测试仪实验过程研究,确定计量特 性并进行测试,对测试方法进行验证,形成试验报告;3、2022年2月-4月,编写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编 制说明,期间得到纺织行业资深专家的指导,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4、2022年7月-9月,在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有关专家和委 员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并完成送审稿。5、2022年10月,技术委员会组织审定会对送审稿进行讨论,并通过审定。 四、编制原则1、本规范按照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要求进行编写。2、校准规范整个内容应与现行有效相关标准相协调,技术内容应具有先进性、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锐利尖端测试仪的计量特性、校 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等。4、选择合适的标准器和校准方法,校准方法应通过实验验证确认,力求方法简 单科学,准确可靠。5、规范中的文字表述力求层次分明,语句简明,公式表达准确,量和单位使用 规范。五、规范制定说明1本规范制订依据:校准规范编写格式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 JJF1059. 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定进行编写。本规范制订依据是GB/T 31702-2015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方法的相关内容。2本规范制定主要内容2.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锐利尖端测试仪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适用于锐利尖端测试仪的 校准,其他类似仪器的校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2 概述产品用途:锐利尖端测试仪用于测定纺织制品上金属类、塑料类等各种材质的附件的锐利尖 端。仪器特征:测试程序是以被测试尖端刚性最强的方向将其插入测试槽,并施加一定的外力压 紧弹簧,如果被测试的尖端插入测试槽0.5mm或以上,并使指示灯闪亮,同时该尖 端在受到一定外力后,被测试尖端仍保持其原状,则认为该尖端是锐利尖端。附件:测试台、夹具。锐利尖端测试仪主要由测量槽、测试台、负重块、夹具等装置组成。被测尖端根 据要求插入测试槽内。2.3 实物外观图图1外观图2.4 计量参数制定及说明本规范的锐利仪计量特性主要参照GB/T 31702-2015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方 法中5.2 (见图2)仪器的要求。5.2锐利尖端测试仪钱利尖端测试仪能对测试尖端施加4.5,N的负荷,包括测量装置和感应装置,图2给出了一种 测试仪示例,a) 测装置:具有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为(L15 mm±0.02 mm) X (1.02 mm±0.02 mm).b)感应装置:感应头距测量盖外表面0.38 mm±0.02 mm当锐利尖端插入溜试口,使感应头压 缩弹簧并移动0.12 mm±0.02 mm时,指示灯应亮.单位为充米图2 GB/T 31702-2015-5.2本规范的计量特性:2. 4. 1 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L15±0.02) mmX (1.02±0. 02) mm;2. 4. 2 感应深度:(0. 50±0. 04) mm;2. 4.3负荷质量:GB/T 31702-2015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方法中要求施加 (4. 34.5) N的负荷,该负荷是锐利仪主体及负重块自然垂直向下的重力,因全国 各城市纬度及海拔不同,重力加速度g值不同,均在(9.789.81)!11/52之间,综合 取g为9.8m/s2,故该负荷折算成质量是(439459) g,即(449±10) g (见表1);表1负荷质量计量特性负荷(N)重力加速度 (m/s2)折算成质量(g)负荷质量修约至 整数后(g)负荷质量计量 特性4.59.8459. 18459(449±10) g4.39.8438. 784392. 4.4锐利仪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测试槽端面是否平整、固定测试仪口是否顺滑 为重要检查项目,故条款置于校准前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校准。注:以上要求不作为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2. 5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选取的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测量范围应覆盖被校准的锐利仪各项计量特性的测量范围,并具有足够的分辨力或分度值、准确度和稳定性;主要标准器对应功能 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或扩展不确定度( = 2)应不大于被锐利仪相应功能最大 允许误差绝对值或允许范围的1/3O锐利仪校准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表2)表2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序号标准器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对应校准项目计量性能要求1影像测量仪测量范围: 200mmX100mm, 分度值:0. 001mmMPE: ±(3. 0+L/200) um(*L表不测里长度,以毫米为单位)矩形测试槽长度(1. 15±0. 02) mm矩形测试槽宽度(1.02±0. 02) mm2深度千分尺测量范围:(025) mm, 分度值:0. 001mmMPE:±0. 004mm感应深度(0.5±0.04) mm3电子天平测量范围: (0.2-500) g,分度值:0.01g中准确度级负荷质量(449±10) g. .说明:由于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较小,一般深度千分尺测杆直径较大,无法直接 测量感应深度,需购买或定制可深入测量测杆。单位:mm图3测杆定制实例图(仅供参考)图4深度千分尺实物图2.7校准项目锐利仪校准项目对应本规范计量特性条款和校准方法条款见表3O表3 锐利度仪校准项目序号校准项目计量特性条款校准方法条款1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mm)4 (表 1)6. 3. 12感应深度(mm)4 (表 1)6. 3.23负荷质量(g)4 (表 1)6. 3.3注:根据被校准锐利仪的功能和客户要求选择校准项目。2. 8锐利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锐利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主要由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感应深度、负荷质量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组成(见表4)。表4锐利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汇总序号校准项目计量性能要求校准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 (A=2)1矩形测试槽开口尺寸(1. 15±0. 02) mm0.005mm(1.02±0. 02) mm0.005mm2感应深度(0. 50±0. 04) mm0. 008mm3负荷质量(449±10) g0. 20g从表3可得,各校准项目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均满足主要标准器对应功能的最大 允许误差绝对值(或扩展不确定度(攵= 2)应不大于被校锐利仪相应功能最大允许 误差绝对值的1/3的要求,因此选取的标准器是满足本规范要求。3校准方法的实践及验证根据所校准项目,通过试验手段来验证本规范的校准方法及校准结果是否合理有 效。期间安排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2名检定员在相近时间对仪器各项参数进行校准, 对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的锐利仪按本规范方法进行现场计量校准,证实校准规范中所 描述的对被校准器具的技术指标要求,对标准器具及其它校准配套设备的选择以及采 用的校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合适的,具体试验结果请见实验 报告。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无。七、行业计量技术规范中涉及专利的声明无。八、与现行相关法规、规章及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协调性一目前未发现有相关类似的该类型仪器校准规范。九、其它应当予以说明的事项无。规范起草小组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