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道建设项目技术管理要点.docx
碧道建设项目技术管理要点摘要:在现代化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中,地区水生态平衡成为区 域规划人员需重点关注的课题。碧道作为一种以水为纽带,以江河 湖库及河口岸边为载体统筹生态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在近年来受到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碧道这一复合型生态廊道,如何更加高 效地打造滨水生态空间,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成为规划人员必须通 过实践不断优化思路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碧道建设工程 实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管理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以 供参考。关键词:碧道;施工技术;管理要点1碧道建设总体规划要点文章所研究的碧道建设项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董塘 河流域,全称为“仁化董塘丹霞街道段碧道建设项目。该碧 道建设项目紧邻丹霞核心景区,并与丹霞山景区的滨水观光碧道相 连,同时衔接环丹霞山旅游带,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联动 三项要素,是重要性极为突出的建设项目。该碧道建设项目起点、 终点分别为董塘镇董塘桥(S246 )河丹霞街道车湾新桥,两岸建设总长为19km。在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时,以董塘河碧道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韶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为基准,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新建人行骑行道11.8km ,行车道改造7.2km ,亲水广场1宗、亲水平台1宗、观景平台2宗、生态景 观水陂1宗护坡生态化改造8.3km(两岸)护岸工程0.778km , 桥梁景观升级改造6宗以及河流两岸11.8km园建绿化配套工程。 该项目涵盖碧道五大建设任务,有序串联了乡村居民点、周边农田、 山林等绿色开敞空间、重要人文节点,构造了人居、休闲等多重功 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空间。2碧道建设项目技术管理要点2.1 护岸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施工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地质勘测,勘测结果显示其地基复杂 程度等级为二级,工程护岸段0+000 0+480基础为素填土 ,主 要由粉质黏土、粉砂组成,由于其回填时间小于10年,需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密实度。对该工程结合地质勘测实况和基础施工要 求,最终决定使用垫层法进行处理,选择抛块石进行地基垫层处理, 选择的块石厚度和宽度分别为1m和2m。在完成抛块石施工后, 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若与设计值lOOPa相符合,则可 进行后续的格宾石笼施工。2.2 护坡施工技术管理要点该工程建设段存在不稳定岸坡,需对易受冲刷的迎流顶冲河段进 行具有针对性的防护。在进行该工程的护岸施工时,相关人员对护 岸材料质量进行了严格管控,且以天然材料、多孔渗透性混凝土等 材料为主。常见的护坡形式为三维土工网+草皮护坡、混凝土预制 空心六角块护坡、雷诺护垫和生态混凝土护坡。不同的护岸形式其适用条件和综合效益存在一定差别,工程人员应根据护岸所处的河 道位置以及周边设施情况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经综合考虑,三维 土工网+草皮护坡施工易于操作、施工成本较低且景观效果好,具体施工段为 DT0+016.6 0+916.6、DT1+116.6 1+917.9、DT2 + 118.3 2 + 317.9、DT3 + 119.6 3+708.1、DT5 + 196.8- 5+918.4和DT6+084.76+373.4。对边坡进行整平处理,并平 整好三维土工网,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控制三维土工网种植边坡 标高、坡度、尺寸以及密实度等,使其与坡面紧密贴合,并做好固 定。若遇土石混填路堤、填石路基以及石质较多的路边坡,应先对 其坡面填筑客土,厚度应保持在3050mm ,平整处理后方可进 行三维土工网的铺设。要确保在埋设和固定好坡顶的三维网后再自 上而下进行后续的土工网的铺设,要按照不小于300mm的要求控 制前后两片三维土工网之间的搭接长度,后续则要做好锚钉固定, 并进行网上培土、植草和覆膜养护施工。施工时还需对浆砌石、混 凝土、生态阶梯砌块以及格宾石笼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比选。各护 岸材料性能比较,效益最优的材料为格宾石笼材料,其形态多样, 包括挡墙、护坡、护底、护脚、水下抛石笼等,可以与不同的护岸 周边地形相适应,且主要使用生态格网材料,其构件级配块石可容 许最大抗冲流速高达56m/s ,因此兼具防冲和稳定水体功能,可 以保持原有土壤与地下水的交换功能不受影响。此外,该工程在护 岸0+1790+778段拟设置双层格宾石笼固脚,上下层格宾石笼 规格分别为lmx lmx 1m和1.5mxlmxlm ,并在格宾石笼上部设置草皮护坡,按照1: 2的要求控制坡比。在进行格宾石笼护脚施工时,一般顺序为组装T填石一吊放格宾石笼。组装格宾石笼应 确保其前、后和尾板、侧翼等均处于合理位置,选择的填石应确保 坚硬,填石大小为75150mm ,若未放置护垫表面,则其大小可 在5%范围内小幅度变化。最后要根据施工场地要求吊放格宾石笼, 并做好固定工作。2.3 景观水陂施工技术管理要点碧道建设过程中会涉及景观水坡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顺 序进行管理。(1 )要进行场地清理,并做到精准定位放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以设计断面尺寸为依据进行基础开挖, 开挖的同时要做好排水处理,应保持每隔30m设置1个集水坑, 避免出现坑内积水现象。(2)要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合理选择 施工材料,设置防渗墙垫层。(3)模板施工时采用木模板,严格 控制支模强度,并按照小于2mm的要求控制模板接缝。管理人员 要严格按照平面尺寸和断面尺寸标高进行施工质量核验,确保模板 工程质量达标。(4)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该工程坝体和跌水坡分 别使用C20埋石混凝土和C15混凝土,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 级配,提高早期强度。混凝土的浇筑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控制浇筑 顺序,同时要合理设置施工缝,并在其中设置橡胶止水带,要确保 连续浇筑混凝土。( 5)要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控制,按照要求严格控制振捣操作细节,避免出现漏振、欠振、超振和碰钢筋等不当 振捣现象,振捣时若需推动和分布混凝土,应避免使用振捣器使表 面产生离析或局部出现浆潭现象。2.4 景观铺装施工技术管理要点碧道建设项目为景观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景观铺装 施工,工程管理人员要从以下方面对其加强管理:一是场地清理, 施工人员要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并进行标高 等测量,从而为后续铺装施工提供精准支撑;二是铺装细节控制。 以石材铺装为例,施工人员应确保铺装时石材为湿润状态,并在铺 装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润湿处理,并对其刷涂水泥浆。铺干硬性水泥 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 : 2.5 ,以湿润松散、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 找平层,虚铺厚度以2.53cm为宜,放在石板块时高出预定完成 面约34mm为宜。用灰匙拍实抹平,然后进行石块板预铺,并 对准纵横缝,用木锤着力敲板中部,震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石 板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石板底部相吻合后(如有空虚处,应用砂 浆填补),在砂浆表面先用喷壶适量浇水,再均匀撒一层水泥粉, 将石板块对准铺贴,铺贴时四角要同时着落,再用木锤着力敲击至 平整。接着要对砂浆表面进行浇水处理,并在其上撒水泥粉,确保 均匀,并对准石块进行铺贴,同时做好固定处理。在完成上述操作 24h后,要对石板块表面进行检查,若存在缝隙要及时填补完整, 并擦拭表面,确保无残灰、无污迹。2.5 绿化施工技术管理要点首先要做好绿化种植土壤管理,根据种植要求检查土壤状态,若为生土,则要更换其表层土 ,并保持更换深度大于30cm ,同时要合理调整种植土成分,使其满足壤土 50%、营养土 30%、鸡粪20% 的比例要求。然后要以根系发达的乡土植被为主,若选择水生植物, 则要保证其根、茎发育良好;若需要栽铺草坪,则要保证其规格一 致,边缘平直。当进行到苗木运输和假植环节时,则要以车辆行驶 方向为基准,保持土球向前、树冠向后。若需要长途运输,则要做 好根系保湿处理,并加设垫层。裸根乔木必须当天种植,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o带土球小型花灌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应 紧密排码整齐,当日不能种植时,应喷水保持土球湿润。在种植苗 木前,要对其进行修剪。种植时应按照小于1m的要求控制树木定 位误差,若种植的为裸根树木,则要对种植穴进行填土,具体应保 证填土后的状态为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 根系舒展,使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此外,要做好新 植树木的浇水养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水,严格控制各项要素, 包括土壤、种植深度以及浇水节点等,确保提高植被成活率。3结束语城乡发展规划人员在构造新型一体化发展空间的过程中,要始终 坚持生态优先这一发展理念,还要加强对河湖两岸的整体布局规划 与碧道建设。在进行碧道建设的过程中,要基于场地现实条件,加 强对基础施工、铺装施工、生态护坡施工、景观小品施工等进行针 对性的管理,同时不断优化施工理念与施工技术,采用新型施工材 料,在不断的实践中优化施工技术细节,确保建设成高水准的碧道 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