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含答案).pdf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中考物理三模试卷一、单 选 题(每题2 分,共 12分)1.(2 分)“停课不停学”期间,同学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空中课堂学习。下列数据符合一般智能手机实际的是()A.手机的质量约200gB.一般智能手机的功率约为220WC.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约为36VD.智能手机的厚度约为2mm2.(2 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己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 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 的 是()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机器人通过扫描条形码取货,条形码是光源C.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用户进行声纹识别时,利用了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2 分)去年的12月 6 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 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4.(2 分)2022年 2 月 15日,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项目中夺得第一名,为我国摘得第6 金。大跳台的场地分为助滑区、起跳台、着陆坡和终点区域四个部分。运动员从高为50m的高台起滑,沿着助滑区滑行而下,冲上起跳台起跳,完成空翻、转体、抓板等各种技术动作后着陆,最终滑向终点区停下来。关于大跳台项目中的运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站立在高台上时,运动员所受重力与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沿助滑区下滑时,他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C.运动员从起跳台起跳腾空后,不受重力作用D.运动员到达终点区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5.(2 分)如图是一个住宅户内的配电系统方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气开关空气开=吊灯零空气开关NA.空气开关Q 与吊灯灯泡是并联B.当吊灯正常发光时,用试电笔接触P 处的导线氟管不会发光C.当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用手指接触到插孔M 内的金属片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D.当 N 处的空气开关跳闸时,一定是空调和吊灯同时使用引起的6.(2 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第一次闭合开关Sh S 4,断开S2、S 3,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最右端,R 1的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第二次闭合开关S2、S 3,断开Si、S 4,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最大值移到小灯泡正常发光。两次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 乙A.电源电压为8VB.R i的最大阻值为40Q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ionD.闭合开关S2、S 3,断 开Si、S 4,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R2的变化范围为4 40。二、多 选 题(每 题3分,少 选 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12分)(多选)7.(3分)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如图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B.二氧.化氮如图抽掉玻璃板一 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玻 璃 板-玉 髭*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如图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热水 冷 水 如 图 在 热 水、冷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静置片刻后杯中的情况,说明液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多选)8.(3 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蜡烛A 距玻璃板4 c m,则蜡烛B 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B.如图乙所示,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 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通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所示,则蜡烛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D.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丁所示,则蜡烛A 不能在玻璃板中成像(多选)9.(3 分)如图是活塞式抽水机工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大气压dpL)大J13 I甲 乙 丙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B.在图甲中,当用力在Q 处向下压手柄PQ时,手柄上的P 点受到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在 Q 点向上抬手柄PQ时,阀门B 由于受液体压力而关闭,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动D.这样的抽水机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约为10m(多选)10.(3 分)如图所示,拉力F 为 2 0 N,物体A 以0.1m/s的速度在表面足够长的物体 B 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 体 B 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右8N 的摩擦力,弹簧 测 力 计 示 数 为 2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20NB.拉力F 的功率为4.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D.拉力F 增大至40N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4N三、填 空 题(每 空1分,共20分)11.(4 分)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即 m 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如图),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按 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2h就需喷水 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p*=lX 1 03kg/m3)12.(4 分)如图一为空气压缩引火仪,活塞向下运动,利用 方式使气体内能变化,其能量转化过程与图二中的 (选 填“甲”、“乙”、“丙”或“丁”)冲程相同。若汽油机1 s内对外做功15次,则其曲轴的转速为 r/m in,汽油机需要用冷却液进行降温,是利用了冷却液的 大的特性。甲 乙 丙 丁图一 图二13.(4分)如图甲所示,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 的原理;盖上盖子,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不易持续倒出。如图乙所示,小明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把它从山脚带到山顶,玻 璃 管 内 水 柱 的 高 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当用一根细管对着玻璃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选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甲 乙14.(2分)底 面 积 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 长 为10cm的 正 方 体 木 块A放入水后,再 在 木 块A的上方 放 一 物 体B,物 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 示,已知 物 体B的 密 度 为6X 103kg/m3,质 量 为0.6kg,(取g=10N/kg),则 木 块A的密度为 kg/m3;若 将B放入水中,如 图(b)所 示,则水对容器底部15.(3分)某品牌家用吸尘器及其铭牌如图所示,正 常 工 作1 0秒时间内电动机做总功为J,若 电 动 机 线 圈 电 阻 为1C,10秒时间内电动机线圈发热量是 J.该吸尘器电动机的效率为%(保留整数)。产 品 尺 寸(mm)358X248X307额 定 电 压(V)220额定功率(W)1 1 0 01 6 .(3分)如图所示,手用Fi 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做功3 0 0 J;若借助长5m的斜面用力F2 把 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 0%,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F2 是 N,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N o四、计 算 题(共 24分)1 7 .有一根绳子,通过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能够提起的最重物体是A,物体再重绳子将断裂(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将 A匀速提高2m做的有用功为7 4 0 J,则物重GA=?(2)若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 2.5%,人的体重为6 0 0 N,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X 1 0-2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p j d=?(3)若用这根绳子和这些滑轮,组成图乙所示滑轮组,利用它从水中缓慢匀速提起(不计水的阻力)一个边长为3 X 1 0 m 的正方体B,当提到B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2X 1 03P a 时,绳子断裂。则正方体B的密度p B =?甲乙18.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投入使用,如图所示。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请完成下列问题。c 水=4.2X1()3J/(k g.);qa=1.4X108J/kg(1)质量为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3)若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0.3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能使该公交车匀速行驶3 m in,则氢能源公交车动力系统的效率是多少?19.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不变,R i=5 Q,灯 L 标 有“8V,6.4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3 A,电压表的量程为。15V,滑动变阻器R2标 有“45Q2A”字样。(1)只闭合S i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求电源电压;(2)闭合Si、S2、S 3,滑片移到b 端时,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3)只闭合S2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2功率的最大值。五、实 验 题(共 26分)20.如图所示,图中是小红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A、B、C三 种 读 数 方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填字母代号);(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为了拓展研究,小红在实验时往水中加了适量盐,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学们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沸腾实验,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表分析:盐水的024681 01 21 4浓度/%沸点/1 0 0.01 0 0.31 0 0.61 0 1.01 0 1.31 0 1.61 0 2.01 0 2.3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降低/不变/升高)。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先/后)放盐。2 1.小 强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 0 c m。pni|ini|n 川 1 1 1 1|1叫巾1|1 1川1 1叩川1山|1 1 1 1|山1|1 1 1 1|1 1叩叫1 1 1 1|1 1 1 1|1 1 1 1|1川|川1|Q c m l O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甲lcm/s2cm/s .乙|川|川|川|川|则|川|叩 川|叫|川 山|川 山|川|川 山|O c m l O 2 0 3 0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丙T(1)点燃蜡烛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_ 上;(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甲位置放置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跑”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选填 上”或 下”);(3)小强同学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 0 c 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 c m/s 和 lc m/s 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图丁是2 0 2 1 年 1 2 月 9日“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如图甲是通过水球成了一个倒立的 (选 填“实”或“虚”)像的瞬间。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如图戊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 组 成 的(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2 2.学习了密度的测量知识后,小明同学想自己做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实验室借来仪器进行实验:504050g 30f i fig即 印?叩 叫 叫叫-10-二三三E-三-三二三一-三E-三一二三三三三2TAO4甲 乙 丙 丁(1)将天平取出放在水平桌面上,正确测量时,当他将最小祛码放入右盘中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取下最小祛码,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则此时应;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取下最小祛码后移动游码(2)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3)将小石块取下后,用细线将石块系住,慢慢放入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内,发现水面上升到4 5 mL处,小石块的体积为 c 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g/c m3;(4)小明又想用爸爸新买的精度很高的手提式电子秤,(既可以测量力,也可以测量质量),对石块的密度重新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先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悬挂在电子秤的下端,如图丙所示,待电子秤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为F 1;再在小桶里倒入适量的水,悬挂在电子秤的下端,如图丁所示,待电子秤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为F 2;再用手提着系着小石块的细线一端,将小石块缓慢地浸没在水中,但要保证石块,如图戊所示。待电子秤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为F 3,完成以上测量后,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请你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p“=:(用字母表示)若戊图中石块吸水(石块吸水后体积保持不变),会使密度测量值 (选 填“偏大”、“偏小”或 不 变 )。2 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丽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 V不变)。(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 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能交叉)。(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若故障只出在用电器上,则故障为。(3)图-2 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 随电阻R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 两端的电压为 V;当 R 的电阻由5。更换为10ft时,闭合开关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选 填“左”或“右”)端滑动从而达到控制R 两端的电压不变的目的;若实验中R 的阻值分别是5Q、10。、15。,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 Q。(4)实验结束后,小丽用如图-3 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U 额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 电 阻(U 颤小于电源电压),电阻Ro已知,将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只闭合开关S、S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只 闭 合 开 关,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i;小灯泡电阻RL=。(用 U 额、U i,Ro表示)六、综 合 题(共 6 分)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动平衡车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电动平衡车采用站立式驾驶方式,如 图 1所示,通过身体重心和操控杆控制车体运行,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行驶。如表为某品牌电动平衡车部分技术参数。平衡车的转向指示灯电路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 V,指示灯Li、L2的规格均为“6V,6W”,Ro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单刀双掷开关S 与“1”接通后,左转指示灯L i会亮暗交替闪烁。在此过程中,左转指示灯L i两端实际电压UL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1 丙所示。(1)如图2 所示,与电动平衡车驱动前行过程原理相同的是电池可光锂电池车身自重20kg电池最大储能0.5kW*h最大载重90kg每个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350W最高速度18km/h每个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80%最大陡坡30(2)图 1 乙电路中定值电阻Ro的阻值为。,在单刀双掷开关S 与“1”接通情况下,左转指示灯L i亮暗交替闪烁工作lO m in,则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J;(3)体 重 为 60kg的小明站在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上时,若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0cm2,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 Pa;他驾驶该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1倍,小明驾驶该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则每个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 W,平衡车最大行驶的路程是 km。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 选 题(每 题2分,共12分)1 【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一部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般智能手机正常使用时的功率比较小,在1W以内,故B不符合实际:C、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一般为3.7 V,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0m m,智能手机厚度约为此数值的一半,在5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解答】解: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条形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行人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C正确;D、用户进行声纹识别时,利用了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o3【解答】解: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由于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故A正确;B、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可以直接放热凝华成小冰晶,故B正确;C、雾的形成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泼水成冰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它们的原理不同,故C错误;D、开水提供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正确。故选:Co4.【解答】解:A、站立在高台上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与台面对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运动员沿助滑区下滑时,其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变小,所以他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B错误;C、运动员从起跳台起跳腾空后,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D、运动员到达终点区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 D错误。故选:A 5 .【解答】解:A、由图可知,空气开关Q控制吊灯灯泡,因此空气开关Q与吊灯灯泡是串联,故 A错误;B、图中P处为火线,正常状况下,用试电笔接触P点颊管会发光,故 B错误;C、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因此图中M 点为火线;漏电保护器只有在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才会切断电源,当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用手指接触到插孔M 内火线,电流会从大地导走,此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故 C正确;D、当 N 处的空气开关跳闸时,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也可能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故 D错误。故选:C 6 .【解答】解:(1)第一次闭合开关S i、S 4,断 开 S 2、S 3,此 时 R i、R 2 串联,电压表V i测 R i滑片以右部分电阻和R2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滑动变阻器R 2 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故 R2 接入电路最大阻值,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i 的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V i 的示数会逐渐变小,故此时电压表V i 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中水平直线所示,当 Ri 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Vi 测量R2 两端的电压,示数为4 V,当 R1 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Vi 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为8 V,故电源电压为8 V,故A正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当 R1 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i 两端的电压为8 V-4V=4V,Ri 两端的电压等于R2 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R=UI可知R|=R2;(2)第二次闭合开关S2、S3,断 开 Sl、S4,灯泡和R 2 串联,电压表V2 测量灯泡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R2 的滑片从阻值最大处移到小灯泡正常发光处,电压表V2 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曲线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 0.16A,此时灯泡电压为1.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电压为:U 2=U-UL=8V-l.6V=6.4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2=e =邑 或=4 0 Q=R i,故 B 正确;I 小 0.16A由图乙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UL=6 V,电流IL=O.5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口一=叽I I=_ 或=12。,故 C 错误;0.5A此时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为:U2=U-UL=8V-6V=2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为:R2小=5=1 _=4。,IL 0.5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所以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 4 0 Q,故 D 正确。故选:C二、多 选 题(每题3 分,少选得1 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 12分)7.【解答】解:A.从图甲可以看到,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 A 正确;B.从图乙可以看到,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两种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两瓶子的颜色变得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C.图内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分子之间同时存在斥力,故 C 错误;D.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热水杯的颜色变化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 D 正确。故选ABD,8.【解答】解:A、蜡 烛 A 到平面镜的距离4 c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4 c m,则蜡烛B距玻璃板为4cm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故 A 错误;B、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被挡光板挡住,所以在玻璃板与蜡烛B 之间放一块挡光板,还是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 的像,故 B 正确;C、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始终成对称关系;所以丙图中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 倾 斜(如下图所示),故 C 正确;D、平面镜成像特点,蜡 烛 A 是能在玻璃板中成像的,而且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成对称关系;所以丁图中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所示),故 D 错误。丙和丁图中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 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如下图:故选:BCo9.【解答】解:A、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使其内部压强较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高处,所以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 A 正确;B、在图甲中,当用力在Q 处向下压手柄PQ时,手柄上的P 点对活塞有一个向上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塞对P 的作用力是向下的,故 B 错误;C、在图乙中,在 Q 点向上抬手柄PQ 时,阀 门 B 由于受液体压力而关闭,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所以水被阻不能向下流动,故 C 正确;D、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一标准气压能支持10m高的水柱,故抽水机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约为1 0m,故 D 正确。故选:ACD。10.【解答】解:A、物 体 B 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方向上物体B 受到向右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地面水平向右8 N 的摩擦力之和等于物体A 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即 fAB=22N+8N=3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f=fAB=3 0 N,故 A 错误;B、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v=2 v 物=2X0.1m/s=0.2m/s,则拉力做功的功率:P=V.=Fs_=Fv=20NX0.2m/s=4W,故 B 正确;t t物,C、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专 用=fs拉力端移动距离:s=2 s物,拉力做的总功:WE.=FS=F X 2 s 物=2 F s 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I g _=_ _fS物一=工=30N x i o o%=7 5%,故 C正确;W 总 F X 2 s 物 2 F 2 X 2 0 ND、若拉力F增大到4 0 N 时,A将做加速运动,A在运动过程中,A对 B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不变,则 A和 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B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物体B仍然静止,不会向左运动,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 D错误。故选:B C。三、填 空 题(每 空1分,共2()分)1 1.【解答解:己知l p m=l(r 6 m,则 2.5 u m=2.5 X 1 0 6 m,即 2.5 X l O m 的颗粒物;已知 1 s 喷射 2 L 水,则 2 h 喷射水的体积:V=2 X3 6 0 0 s X2 L/s =1 4 4(M)L =1 4 4 0 0 d m3=1 4.4 m3,由 p 卡可知这些水的质量:m=p 水 V=l X 1 0 3 k g/m 3 x i 4.4 m 3=1.4 4 X l()4 k g=i 4.4 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汽化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凝固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故答案为:2.5 X 1 0 Q 1 4.4;汽化;凝固。1 2 【解答】解:(1)图一中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气体内能增大;图二乙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二丙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此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综合分析可知,图一、图二乙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2)四冲程内燃机的曲轴转2圈,完成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 次;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 功 1 5 次,曲轴转3 0 圈,则每分钟对外做功9 0 0 次,曲轴转1 8 0 0 圈,因此曲轴的转速为 1 8 0 0 r/m i n;(3)汽油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一般用冷却液做冷却剂,是因为冷却液的比热容比较大,由 Q =c m A t 可知,与其它液体相比,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冷却液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故答案为:做功;乙;1 8 0 0;比热容。1 3【解答】解:(1)茶壶的壶身和壶嘴,它们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其设计遵循了连通器原理;(2)盖上的通气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若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易持续倒出;(3)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变大;(4)若在玻璃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管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大,压强变小,玻璃管中的水柱在瓶内气压作用下而上升,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变大;变大。1 4.【解答】解:(1)由p =可得:VVB=-=8 学-=0.1 X 1 0-3m3,P B 6 X l Q3k g/m3图a中,A、B共同悬浮,则F浮A+F浮B=G A+G B,即 P 水g (VA+VB)=p A g V A+m B g,其中 VA=1 X 1 0 3m3,_P 水(VA+VB)-IHBPA-VAl.O X l C k g/i r X(IX IC T?1 n3+0.IX I。1 n3)一0.6k g =05*i o3k g/m3,l X 1 0-3m3(2)B放入水中后,A漂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液面下降,A 漂浮,FSAUGA,即 p 木 g V A f*=p A g V A,VA_ PAVA _ 0.5X 1 03k g/m3X l X 1 0_ 3m3_nsxin-3m3VA 排一-U.J A 1 U m OP 水 1.0X l()3 k g/m 3液面下降=等=号L=工 工 工。2 M M 5 迎。2 M=o o|25m0.04 m2液面下降a p u p 水 gZh=1.0X 103kg/m3X 1 ON/kgX0.0125m=125Pao故答案为:0.5 X 1()3;125。15.【解答】解:由表中数据知,吸尘器的电动机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由P号可得,正常工作10 s时间内电动机做总功W=Pt=l 100WX 10s=l.l X 104J由 P=U I可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点端;=5A10秒时间内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Q=I2Rt=(5A)2X IflX 10s=250J,这台吸尘器正常工作10s获得的机械能为:W 有 用=W-Q=1.1X1O4J-250J=10750J,吸尘器电动机的效率为:T=.”用-X 100%=1Q 75QJ X 100%98%。W 1.IX 1O4.T故答案为:1.1 X104;250;98。16【解答】解:(1)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等于用F i的力直接将物体A 匀速提升h 时做的功,则 W 有 用=300J;w有用(2)由口=上曳可得拉力F2做的总功:VaW 有用=M L=500J;T 60%由 W 总=F s可得:F 2=二驷100N;s 5m(3)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额=亚总-W 有 用=500J-300J=200J,由 W 额=5 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W 额尸 200J=40N。s 5m故答案为:300;100;40四、计 算 题(共 24分)1 7.【解答】解:(1)物体的重力GA=!=Z L=3 7 0 N;h 2 m答:物体的重力为3 70N;(2)拉力做的总功 W=%_=740J=8 00J;T 1 9 2.5%绳子拉力 F=2 _=8 0J=2 00N;人对地面的压力 人-F=600N-2 00N=400N;2 h 2 X 2 m人对地面的压强P 地=%=400N 1 x i o4Pa;S 2 X 2 X 1 02m2答: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 X 1 04Pa;(3)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PT_=-=0 2 m;P 水g l X 1 03k g/m3X l O N/k g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V琲=a 2 h=(3 X 1 0 m)2X 0.2 m=1.8 X 1 0 2m3;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 i 9=p 水 g V 徘=1 X 1 03k g/m3X 1 0N/k g X 1.8 X 1 0-2m3=1 8 0N;动滑轮的重力 G 动=1 -GA=2 X 2 00N-3 70N=3 0N;正方体的重力 G B =n,F-G o+F 浮=3 X 2 00N-3 0N+1 8 0N=750N;正方体的质量 m e=75k g;g l O N/k g正方体的体积 V B=a?=(3 X 1 0 m)3=2.7X 1 0 2m3;正方体的密度P B=-空-=2.8 X 1 03k g/m VB 2.7X 1 02m3答:正方体B的密度为2.8 X l()3 k g/m 3。1 8.【解答】解:(1)质量为0.3 k g 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q m=1.4X l()8 j/k gX 0.3 k g=4.2 X 1 07J;(2)由题可知水吸收的热量:QW=Q(=4.2 X 1 07J,由Q m =c 水 m A t 可 知 水 升 高 的 温 度:Z k t=%=c水m_ _ _ _ _ _ _ _ 4H 31_ _ _ _ _ _ _ _=5(r c ;4.2 X 1 03J/(k g-D x 2 00k g(3)已知公交车的功率P=1 40k W=1.4X l()5w,行驶时间t=3 m i n=1 8 0s,则公交车的机械能为:W=Pt=1.4X 1 05W X 1 8 0S=2.52 X 1 07J,7则公交车的效率:n=-=2.52 x 吗 J=6 0%。Q 放 4.2 X 1 07J答:(1)质量为0.3 k g 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2 X 1()7J;(2)水升高的温度是50;(3)氢能源公交车动力系统的效率是60%。n2 U j1 9.【解答】解:(1)灯 L 标 有“8 V 6.4W”字样,根据P=U _-可知灯的电阻为RL=,RPL=1=10 0;6.4W只闭合Si时,灯 L和 Ri 串联,等效图如图1所示,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为:U =I (RI+RL)=0.6A X (5C+10C)=9 V;HgH-0-L%LGW 图i(2)闭合Si、S2、S3,灯短路,滑片移到b 端时,等效图如图2所示,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 3,=-=(9,2=1 8W,R 涓 45 Q(3)只闭合S2 时,灯 L和 R2 串联,等效图如图3 所示,根据P=U I 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 的 电 流 葭=2图匕=0.8A,UL 8V图3由电阻的串联规律及欧姆定律,结合电功率公式,则滑动变阻器R 2 的功率:P 2 =l22R 2=()论=-;7 2 :一,,RL+R2(RL-R2)2+4RLR2(RL-R2)2-R;-R;+4RL由上式可知,当RL=R2时(由分压原理,灯与变阻器的电压相等,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泡的电压和电压表示数都为4.5V,因灯的实际电压4.5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8V,故电路的电流小于0.8A,电压表、电流表及灯泡均安全),变阻器有最大电功率,2 2故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电功率P 2 大=卫 一=.(9V)=2.02 5W。4RL 4 X 1 0。答:(1)电源电压为9V;(2)闭合Si、S2、S3,滑片移到b 端时,滑动变阻器R2 消耗的电功率为L 8 W;(3)只闭合S2 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2 功率的最大值为2.O 2 5W。五、实 验 题(共 2 6分)2 0【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A、B、C三种读数方法,读数正确的是B。(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温度不变的这个温度就是沸点,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98,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盐水的沸点也升高。根据盐水的这个特点,我们煮食物时,最好选择后放盐,其目的是让汤汁尽快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B;(3)98:保持不变;(4)升高;后。2 1【解答】解:(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由甲图可知,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向下移动,像向上移动,由图乙知,像落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调整,也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3)由丙图可知,物 距 为 1 5 c 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在距透镜1 5 c m 处,光屏上没有清晰的像。当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 2 c m/s 和 l c m/s 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时,物距和透镜到光屏二点距离是等距离增加的,当物距增加5 c m 到 2 0 c m 等于二倍物距时,透镜到光屏的距离恰好也等于2 0 c m,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 v=可知蜡烛和凸t透镜经过5 s 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由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投影仪;下;(3)5;(4)实;凹透镜。2 2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