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观念的渗透与养成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观念的渗透与养成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极其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14个要素构成。物理核心素养基本构成要素中地位最为突出、作用明显就是物理观念,“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物理观念是透过物理学视角深入分析和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能量以及相互间存在的作用所形成的基本思想意识:是对基本概念规律的思想境界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借助物理知识和基本方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读、对现实生活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能力。“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研究的意义物理观念并不是物理知识。物理观念属于精神层面,具有内在性和发展性,既不能通过操作性的方式来教,也不能在教学中一次到位。要通过物理知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逐渐的养成在物理观念的几个要素中能量观念是物理学的一条主线,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物理等各部分知识均蕴藏着能量观念,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凸显了这一要素的考查可见能量观念的养成及对能量观念理解和灵活运用,已成为甄别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优劣和学生高考成败的关键,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创新点1内容具体,重点突出,可行性强2实战演练,学以致用,实效性强3与高考链接,为高考服务,实用性强研究目标 1、探究高中物理能量观念的内涵、构成与认知层次2、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能量观点3、探究如何让学生系统、准确地养成能量观念研究内容1、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理解高中物理能量观念的内涵、构成与认知层次,教师率先建立正确的能量观念。2、立足高中物理教材,对涉及能量观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能量观念3、探究如何让学生系统、准确地养成能量观念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本校高中生发放有关本研究的简单问卷,了解高中生对能量观念理解的状况和水平,研究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对策2、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高中物理能量观念的相关文献,同时对我国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合高中物理教材,理解高中物理能量观念的内涵、构成与认知层次。教师率先建立正确的能量观念,为本课题的的研究奠定基础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一实践,有意识地渗透能量观念,并做好记录、随笔和反思,或做成微课视频,作为本课题研究额素材。4、经验总结法:从案例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观念的渗透与养成的有效策略研究步骤准备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0月)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实施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4月)1、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并查阅文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理解高中物理能量观念的内涵、构成与认知层次,教师率先建立正确的能量观念,为本课题的的研究奠定基础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学生对能量观念的3、分析鲁科版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3、3-5中的内容,对涉及能量观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能量观念4、实施研究方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论述,写出随笔,案例设计、论文等。总结阶段(2021年7月2021年8月)全面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撰写论文,课题结题报告。完成研究的可行性条件分析1、本课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已有他人对物理观念的内涵、本质进行研究。2、本课题组3位成员均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业务水平较高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均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3、本课题主要通过教师的日常工作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研究,定期进行交流讨论,并及时作出评论,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期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主要承担人“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观念的渗透与养成策略研究”课题文集(包括课题申请表、开题报告、中期小结、结题报告等)资料汇编2020.09-2021.08典型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课堂随笔案例、随笔2020.09-2021.08学习实录,活动照片、课堂实录、微课等图文、视频2020.09-2021.08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 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生成和再加工,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到位, 对方法理解不深刻,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断层现象。课题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 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究如何让学生系统、准确地养成能量观念。课题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 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以“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观念的渗透与养成策略”为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 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 课题研究计划全面。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建议课题组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6.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根据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 “物理观念养成”的教学信息资源,对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与总结,形成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评价标准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评议专家签名 年 月 日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800字,可加页) 无变更 课题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五、学校意见盖章 年 月 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