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
-
资源ID:93051417
资源大小:9.57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生物一、本部分共20题,每 题 2 分,共 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生物,其特征不包括()A.身体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2.A.3.有口有肛门D.营自由生活同学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记录错误的是由彼此各不相同的体节组成体表有黏液,较为湿润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具有外套膜的是()A.B.D.身体前端有环带能依靠刚毛辅助运动()4.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表有外骨骼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D.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5.鱼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鳏的主要结构是鳏盖B.鲤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C.鳏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鲤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6.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脊柱B.后肢发达,趾间有蹊C.用肺呼吸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7.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响尾蛇 B.猎豹 C.企鹅 D.大猩猩9.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相应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活动;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B.C.D.10.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A.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11.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交流信号 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C.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1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CJoCO JoCJ4.nn牧草平均高质、cm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13.生物小组 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佩戴时间/h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D.细菌的数量在4 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14.下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科 悭 岫 向 再 根 饮 攻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15.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植物 B.是单细胞生物C.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16.大肠杆菌T4噬菌体(如图)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需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主要侵染人体细胞 D.可在空气中复制增殖17.通常情况,水果会用保鲜膜包裹后进行低温冷藏保存。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增加B.低温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D.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18.根据生物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将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 B.科 C.门 D.界19.琪桐、银杏、银杉和金钱松都是我国的珍惜植物,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门科属琪桐被子植物门蓝果树科琪桐属银杏裸子植物门银杏科银杏属银杉松科银杉属金钱松金钱松属A.同科比同属植物的相似程度更高 B.自然界中,被子植物门只有琪桐一种生物C.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四种植物中,银杉与金钱松的亲缘关系最近2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选项的四个概念分别代表I、II、HI和IV,其中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生物、无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D.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二、本部分共7题,中填序号,填文字,每空1分,共60分。2 1.珊瑚礁由珊瑚虫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堆积而成,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0.2%,却为超过2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1)珊瑚礁中生存着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其中与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_ _ _ _ _ _ 对称,有口 0工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物中的 与其他动物区分开。(2)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 于 珊 瑚 礁 生 态 系 统 中 的。但实际上,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9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 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水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多选)。a.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 b.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c.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 d.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2 2.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涉及到71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下表所示。牛蛙我鼻巴西龟扩散原因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致我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优势特征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雌蛙一次产卵12万枚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耐饥饿;在繁殖季节,雌龟产卵多次,每次产卵319枚;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入侵大量捕食本土蛙和其他生物;是致病排挤本地物种;传播沙门氏杆菌等危害菌蛙壶菌的主要宿主之一致病菌(1)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 纲和 纲动物。巴西龟用 呼吸,在陆地产卵,卵 表 面 有 坚 韧 的,真正适应了陆地环境。(2)导 致 牛 蛙 和 巴 西 龟 扩 散 的 原 因 有 养 殖 逃 逸 和,另外宠物丢弃也是巴西龟在我国扩散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3)牛蛙与入侵地的本土蛙之间具有捕食和 关系,会导致本土蛙数量下降甚至灭绝。巴西龟反应灵敏,有利于其获取食物、躲避,提高了生存的机会。(4)“虽然有些非本地生物具有一定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但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国家不应引进。”你 是 否 认 同 该 观 点 并 说 明 理 由。23.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受损几率较高的关节。关节软骨假骨外侧副韧带半月板(上凹下平),二 早 字 韧 带-前 彳 字曲带内侧副韧带图1(1)膝关节是馥骨、股骨和胫骨相连接的部位,如 图1所示,由股骨下端的关节头、骨上端的关节窝等结构组成。膝关节的关节窝较浅,和关节头并不契合,在这二者之间分布有 上 凹 下 平 的,它是一种纤维软骨,可增加关节面的契合度,起到减小、缓冲震荡等作用。(2)膝关节肩负着承担体重和参与下肢活动的重要功能。进行图2所示的动作时,左腿的膝 关 节 需 要 股 四 头 肌 和 胭 绳 肌 同 时(填“收缩”或“舒张”),并依赖图1所示膝关节中的前、后、内、外多条 的牵制和保护,才能在承重的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因此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3)对膝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 所示。据图可知,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 因 有 多 利 其 中 占 比 最 高 的 是。该调查结果对你未来进行体育运动有什么启示24.行为训练是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们的“必修课”,有利于减少医学检查等对大熊猫造成的不适,提高其动物福利。2工(1)大熊猫属于 纲动物,生 殖 方 式 为(填“卵生”或“胎生”),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在 动 物 园 中 对 其 进 行 饲 养 和 人 工 繁 育 属 于(填“就地”或“迁地”)保护。(2)大熊猫常患消化道疾病。线虫、蛔虫等是导致其患病的主要病原生物,因体表具有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肠液的侵蚀。轮状病毒也是一种病原生物,没有 结构,寄生在大熊猫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属于 病毒。(3)定期进行腹部B 超检查可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过去检查时,需对大熊猫进行麻醉处理。经过行为训练后,大熊猫能够在引导下保持站立姿势,既给予了饲养员充分的检查时间,又减少了自身的痛苦。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站立体检”属于 行为,是在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获得的。(4)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处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痛苦被降至最低的状态。除大熊猫的行为训练外,请 你 举 出 一 个 体 现 动 物 福 利 的 例 子。25.某校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展示交流。舌 尖 上 的 美 味 一 馒 头把面粉和酵 用温水 放在温暖 面团膨眠,母粉按一定 和面 的环境中 内部形成 馒头制作比例混合 发面 孔隙 完成啦探究酸奶和纯牛奶的不同配比对酸奶制作口感的影响制作米酒组别添加酸奶量(/100mL纯 奶)培养温度()口感A1勺36酸味较淡B1.5勺36酸度适中C3勺36略酸1.将糯米浸泡一昼夜后淘洗干净,蒸熟后晾凉2.将晾凉的糯米与酒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3.将混合后的糯米放入容器中,压实后中间挖一个凹坑4.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开盖观察5.3天后,发现米酒被其他微生物污染了发毒的米酒(1)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食品。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成的是 o细 菌 在 细 胞 结 构 上 与 真 菌 的 主 要 区 别 是 没 有,因此属于原核生物。(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释放,供生命活动所用,与此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正是这些代谢产物使发酵食品具有了一定的形态或风味。甲同学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孔隙是酵母菌产生 的结果。(3)三种发酵食品制作过程均需要在温暧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乙同学在制作酸奶的同时还进行了探究活动,探 究 结 果 说 明。丙同学制作的米酒被污染了,请结合其 制 作 过 程 推 测 可 能 的 原 因 是。(4)请在上述三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对 其 展 示 交 流 的 内 容 进 行 评 价 和 建 议。26.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1)水稻的根、茎、叶 属 于 营 养 (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 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_ _ _ _ _ _关系。(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抱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抱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 _ _ _ _ _。a.患病叶片 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 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3 种枯草芽抱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 1 4 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 2 4 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种类的枯草芽抱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号培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抱杆菌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抱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第 1组第 2 组第 3 组第 4 组步骤1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4 组,将等量的稻瘟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24h步骤2喷洒?喷 洒 15mL浓度为6xl07cFU/mL的枯草芽胞杆菌溶液喷 洒 15mL浓度为6xlO8cFU/mL的枯草芽刑杆菌溶液喷 洒 15mL浓度为6xlO9CFU/mL的枯草芽泡杆菌溶液步骤3适宜条件下培养病株率92.0%67.3%58 3%73.0%a.本 实 验 的 研 究 目 的 是。b.第 1组在步骤2 应喷洒。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抱杆菌浓度为CFU/mLo在将该种枯草芽抱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举一例即可).2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是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濒危的物种!巢于树,栖于溪,繁衍生息,南迁北归,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 1000多万年。长白山是我的家乡。听长辈们说,多年以前这里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我们没有了巢穴安家。196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批准建立,老青杨被保护起来。为了满足我们繁衍后代的需要,科研人员还给我们建造了仿真人工鸭巢。此后,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逐渐增多。每年长白山第一场粉雪飘落时,我和家人们就会向着温暖的南方出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迁徙旅途中的优美风景吧!一个个旅居地点,一段段美好回忆。南迁北归,我们完成了种族繁衍,见证了生态变迁。栖居于广袤的中华大地,生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何其有幸!D太湖)|老石坎水库 洞 庭 湖 鄱阳湖)H 匕盘江大峡卷在 江 苏,我们到太湖落了脚.i t去,这里基藻成田,气味艰 难 用.系 统 治 理后,葺藻少了,湖体清澈了,老虾越来越 多,戌们每天都吃得胞胞哒!在江西郡汨湖,A们与白鹤有个快乐的 兜 舍.“生态春名片”是江西父老送给 我 们 的“微米”生态治理后,这里水质好、鱼蚱多,成们就不该自耒啦!在老石坎水跳,就去拷塞的淤泥消失无房,嫌忌的土地穿 上 衣,“聂水青上就是金3银 上”成了人们的共想,也让我们多了一个宣寺的植息地.全州北盘江大峡谷国篡源地公国是我们 的“宝 菽 越 冬地”近年来,受川全力椎进大生态战略 行 动,加兹涅比条护,我们因此有了 更 多 的“寄衣”.一路向南,就到了湖 度 湖.曾 经 的 技国桂早已拆除,整治复遗、汉地修复,江豚放盆、皇底去电,“调黑明珠”宣焕光彩.(1)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形、鸭科,适 合 飞 行 的 特 点 有(写 出 两 条)。(2)太湖在治理之前,蓝藻覆盖了整个湖面,导致水中的狐尾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因缺少而无法正常存活,水 体 中(填 气 体)含量下降,鱼虾等动物因缺少该气体以及充足的食物而死亡。治理后,鱼虾增多,中华秋沙鸭“每天都吃得饱饱哒”。请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秋沙鸭的食物链 o(3)上述中华秋沙鸭的旅居地点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由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以及生活在其中的 共同构成。湿地公约 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 0 2 2 年 1 1 月在武汉举行,通 过 武汉宣言提出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中国主张。(4)中华秋沙鸭迁徙旅途中遇到了江豚、麋鹿、白鹤等很多老朋友,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根据文中信息,除建立保护区外,我国采取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一.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生物一、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生物,其特征不包括()A身体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C.有口有肛门 D.营自由生活【答案】C【解析】【分析】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详解】A B C.根据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可知A B正确,C 错误。D.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营自由生活,D 正确。故选Co2.同学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记录错误的是()A.由彼此各不相同的体节组成 B.身体前端有环带C.体表有黏液,较为湿润 D.能依靠刚毛辅助运动【答案】A【解析】【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详解】A D.根据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可知A 错误,D 正确。B.蚯蚓身体前端有环带,环带与生殖有关,B 正确。C.蚯蚓体表湿润,有黏液,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C 正确故选Ao3.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具有外套膜的是()B.【答案】C【解析】【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详解】缢蜂、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不具有外套膜,ABD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C。4.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表有外骨骼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D.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答案】B【解析】【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详解】竹节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附肢分节、身体也分节,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适应环境,A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5.鱼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鲤的主要结构是鲤盖 B.鲤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C.鳏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鲤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详解】A.鱼用鲤呼吸,鲤主要部门是鲤丝,A 不符合题意。B.当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鱼鲤的鲤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鲤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排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由鳏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B 不符合题意。C.鲤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 符合题意。D.鲤丝粘连在一起不利于气体交换,D 不符合题意。故选C。6.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脊柱 B.后肢发达,趾间有蹊C.用肺呼吸 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答案】D【解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鳏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D 符合题意。故选D。7.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A.壁虎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A 不符合题意。B.壁虎的尾能够不断的摆动,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B 不符合题意。C.壁虎在受到威胁时会断尾求生,之后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 不符合题意。D.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壁虎长出新尾巴时不仅有有细胞分裂,也有细胞分化,D 符合题意。故选Do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响尾蛇B.猎豹C.企鹅D.大猩猩【答案】A【解析】【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详解】A.响尾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A 符合题意。B.猎豹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B 不符合题意。C.企鹅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C 不符合题意。D.大猩猩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C 不符合题意。故选Ao9.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活动;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划龙舟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转动,C正确。【点睛】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0.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A.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多,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比较法、文献法等,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详解】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放大镜研究屎壳郎、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这些都没有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都属于观察;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属于实验法。AB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D。11.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C.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答案】D【解析】【分析】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详解】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动作、声音等,个体间会相互合作,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瞪羚进行群体生活,个体进行警戒的时间减少,捕食的机会就增多,增加个体生存机会。AB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D。1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CJ oJCooCJ4A3CMnn牧草干均高及、cm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由图知,长期禁牧牧草生长的更慢,而禁牧后放牧,牧草生长的更快,高度更高,故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 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长期放牧后,牧草的高度会变矮,B 符合题意。C.动物啃食牧草,牧草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不符合题意。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不仅需从牧草的高度来研究,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D 不符合题屈、O故选B.1 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菌落数/个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过程相当于接种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答案】A【解析】【分析】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包括配置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结果。【详解】A.检测前培养基需要灭菌处理,保证除了接种的细菌外无其他杂菌的干扰,A符合题意。B.将口罩内侧于培养基接触后的过程相当于接种细菌,应在不同时间段分别接种,以佩戴时间不同为变量,B不符合题意。C.菌落是细菌的集合体,细菌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C不符合题意。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期更换,D不符合题意。故选Ao14.下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嵇里获肉汤*馈喟败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详解】如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15.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子实体-菌丝A.属于植物 B.是单细胞生物C.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答案】C【解析】【分析】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蘑菇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菌盖组成。【详解】A.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属于植物,A 错误。B.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是多细胞生物,B 错误。C.蘑菇营养方式为异养,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C 正确。D.有些蘑菇种类有毒,不能食用,D 错误.故选c。16.大肠杆菌T4噬菌体(如图)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需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主要侵染人体细胞 D,可在空气中复制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详解】A.大肠杆菌T4噬菌体属于病毒,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 300纳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A 错误。B.由分析可知,大肠杆菌T4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 正确。C.大肠杆菌T 4噬菌体也是细菌病毒,主要侵染细菌,C 错误。D.大肠杆菌T4噬菌体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不能在空气中增殖,D 错误。故选B。1 7.通常情况,水果会用保鲜膜包裹后进行低温冷藏保存。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增加B.低温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D.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食品保存的原理:食品腐败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了有机物并在其上生长繁殖,因此,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上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储存水果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的湿度环境。【详解】A.低温可以抑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可以减少植物对有机物的消耗,A 错误。B.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B 正确。C.保鲜膜不透水,包裹好水果后,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C 正确。D.保鲜膜不透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D 正确。故选Ao18.根据生物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将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 B.科 C.门 D.界【答案】A【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故选Ao【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分类单位。19.琪桐、银杏、银杉和金钱松都是我国的珍惜植物,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门科属琪桐被子蓝果琪桐属植物n树科银杏裸子银杏科银杏属银杉植物银杉属金钱松门松科金钱松属A.同科比同属植物的相似程度更高 B.自然界中,被子植物门只有琪桐一种生物C.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四种植物中,银杉与金钱松的亲缘关系最近【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反之,分类单位越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类群就越小,所含物种就越少;反之,分类单位越大,类群就越大,所含物种就越丰富,种类就越多。【详解】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科比属的分类单位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少,亲缘关系远,相似程度更高,B 错误。B.分类单位越大,类群就越大,所含物种就越丰富,种类就越多。被子植物门有多种生物,B 错误。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 错误。D.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银杉与金钱松同属于松科,亲缘关系最近,D 正确。故选D。2 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选项的四个概念分别代表I、II、III和IV,其中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生物、无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D.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答案】D【解析】【分析】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一般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社会行为是指动物群体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和等级关系。【详解】A.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生物根据细胞数目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A正确。B.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B正确。C.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C正确。D.动物的行为按照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是指动物群体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和等级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用题图来表示,D错误。二、本部分共7 题,中填序号,填文字,每空1分,共 60分。2 1.珊瑚礁由珊瑚虫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堆积而成,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0.2%,却为超过2 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1)珊瑚礁中生存着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其中与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 对称,有口 肛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物中的 与其他动物区分开。(2)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 于 珊 瑚 礁 生 态 系 统 中 的。但实际上,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9 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 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水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多选)。a.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 b.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c.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 d.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答案】(1).水母.辐射.无.鱼类(2).消费者.光合(3).自我调节#自动调节.a b e d【解析】【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生产者,能宜接或间接以动植物为食;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平衡就会被破坏。【小 问 1 详解】藻类属于胞子植物,水母与珊瑚虫都属于腔肠动物,虾、蟹属于节肢动物,贝类属于软体动物,与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水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物中的鱼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小问2 详解】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9 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小问3 详解】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保护珊瑚礁,应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2 2.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涉及到71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下表所示。.0牛蛙其巴西龟扩散原因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致我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优势特征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