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93071534       资源大小:1.34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pdf

    -最新资料推荐-1/26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设计 咏雪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语句,理解文意。结合文中人物咏雪 的语句进行品味,透过联想,获得体验。2 掌握通解文言文的方法,自主学习,发挥联想,注重体验,强调积累。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语句,对文中咏雪 的语句进行品味。【教学难点】对文中人物咏雪 的语句进行品味,通过联想,获得体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 教师吟诵纪晓岚的咏雪,让学生猜测诗中写的是什么事物?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是的,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二、三读 通文 1 一读:阅读课下注释和手中的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2 二读: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停顿、节奏,并且描摹人物拟诗的语气。3 三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三、七绝 通意 教师导学:老师读完文章后,颇有心得,不禁诗上心头,为文章缀写一首七绝。谢宅寒日齐聚会,群子赏雪共拟句。似是无奕女才气,其然更有佳句在。(教师引 导以七绝 为线索,理解文章的内容。)1 谢宅寒日齐聚会。教师提示问题:(1)谢太傅一家在寒日 内聚集做什么?(2)你能够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家族?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引导。2 群子赏雪共拟句。教师提示问题:(1)学生谈自己对胡儿 和无奕女 两句诗的理解。(2)你能不能也以雪 为喻,用一段文字描绘这冬之灵 的美妙。(学生先自 己写,然后交流。)3 似是无奕女才气。教师提示问题:-最新资料推荐-3/26 在谢太傅的眼中,胡儿 和无奕女 两句诗哪句更好?你有怎样的看法?(学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指导。)4 其然更有佳句在。雪 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爱物,在以往的诗句中有许多优美的写雪名句。你知道的有哪些?(学生交流自 己搜集的写雪 诗句,并对诗句做出点评。)四、教师总结 本文客观叙述了 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 喻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敏与才气。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中也常常蕴藏着诗意,同学们要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相信必定会有更多的诗情画意 在心头!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咏物(诸如花、月、柳 等等)的诗句,做好积累,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主旨。2 文章浅显易懂,采用自主 探究,点拨 导学的思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在愉快和享受中学习了世说新语 中的咏雪,我们都为文章中人物的聪慧与机敏所钦佩,更为他们信手拈来的才华所感动。其实,在中国古典的典籍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受益非浅。今天,我和同学们将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 中的另一篇陈太丘与友期。(大屏幕展示课题。)(提问文章的作者,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屏幕显示。)二、五步 教学,剖析文章 1.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体会老师是怎样处理文章朗读语速的快慢、停顿与人物模拟语气的。(2)学生自由读,尝试把听读时的启发运用到实际的朗读中。(3)全班齐读。(4)学生个别读。(教师让其他同学点评朗读的情况,注意体现优点和能够提高的地方。-最新资料推荐-5/26 )2.合作通译。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难点词语,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自主完成对文章的初步通译。(在自 译过程中将自 己不太理解的词语圈点勾画出来,以待小组讨论时解决。)小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解决不了的句子在小组讨论中解决。如仍未能解决,由老师组织在课堂上由其他同学或老师来解决。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翻译文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学生完成对文章的翻译后,由一两名同学通译全文。3.质疑解难。学生在通译文章后,已经把握住了文章的大概,让学生自己从文章的内容出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同学学习讨论。(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适时的点拨。)可能提出的问题:(1)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2)你从文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3)从文章来看,你能够客观地评价人物吗?(4)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教师要结合学生解答问题的情况,予以点拨。)4.回顾交流。学生小组交流: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学完了,有怎样的收获?(1)学习到了哪些文言文学习的知识或方法?(2)学到了哪些做人方面的道理?5.拓展创新。古代有很多聪颖少年的故事,读来让我们受益非浅。如果老师以陈元方的故事为基础,写一幅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从你所知道的故事中提炼一个下联。示例:司 马光破缸救友彰英才胆略 谢道蕴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 三、教师总结 古代经典是同学们丰富知识,提高品位的 源头活水,希望同学们课下多阅读 世说新语、四书、五经 等书籍,陶冶情操,提高你的语文素养!相信在众多聪颖少年的英才高略的启迪下,必能茅塞顿开,左右逢源!【资料宝藏】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小说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 2 个儿子,13 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 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 王。史称刘义庆自 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最新资料推荐-7/26 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 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等一系列重要职务。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的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 10 卷;又曾仿班固典引 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 200 卷、世说新语 10 卷。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 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 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 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刘义庆在公元 444 年去世,终年 42 岁,谥为临川 康王。()世说新语 通行本为 6 卷,36 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 36 门。内 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世说新语 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 断,但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世说新语 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 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 诗词中常用 的典故。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 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最新资料推荐-9/26 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 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 这部书,差不多 就可看作一部名士 的教科书。()1.内 容研讨。(1)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 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 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文章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 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 内 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 容却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 的雅兴。召 集人兼主讲人自 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 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 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 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 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 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 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2)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 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本文记陈纪与来客的对话。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 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 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 对话的地点。写法与前一则相同。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 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 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最新资料推荐-11/26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 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2.问题研究。(1)两个比喻哪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 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 一种意见认为柳絮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 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 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2)对文中公大笑乐 一句也有不同解释: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 前喻,乐后喻;为柳絮 一喻而笑乐。(3)陈太丘与友期 何以不入夙惠 门?夙惠 门是世说新语 36 门中的第 12 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 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 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 和礼 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 门内 为好。故事的结尾亦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 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3.文章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 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最新资料推荐-13/26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 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 自 家的大门。(选自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 书)4.写法借鉴。(1)咏雪 一文可供我们借鉴的写法有:不言而喻地表明态度。咏雪 一文只将谢家弟子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写出,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书叙事的优点。语言精练,开篇短段十五个字,涵盖的内 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2)陈太丘与友期 一文可供我们借鉴的写法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开始的。首先是描写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了 元方对客人大怒骂其父的表现,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裁剪得体,详略得当,叙事简练。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 然,不加任何雕琢成分,给人以真实自 然的感觉。(选自 新教材完全解读)1.人物介绍。谢太傅,即谢安(320 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无奕女,指谢道韫(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最新资料推荐-15/26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 史等。陈太丘,即陈寔(sh),字仲弓,东汉颍川 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咏雪的诗句积累。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于是,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令人目 不暇接,心旷神怡。(1)诗经 中小雅 采薇 的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赏析:下雪之初,先下雪珠,有时降雪也伴随着降雨,所以有雨雪霏霏 之句。(2)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 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赏析:全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极有韵致,不论是写雪的动态美如雾转,还是写雪的静态美似花积,都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3)唐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 片 吹落轩辕台。赏析: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 一片 吹落在轩辕台上。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 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 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4)唐 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 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了,我知道雪下得很厚,因为时时听到竹子折断的声-最新资料推荐-17/26 音。赏析:描写深夜的雪很难用 视觉形象来表现的,于是诗人把视觉改为听觉。当然,下雪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诗人就通过时闻折竹声 来表现。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彻夜难眠的诗人不时听到外面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雪已下了 厚厚的一层,竟把许多 竹子都压折了。通过听觉来描写雪,是这两句诗的主要特点。(5)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6)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 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赏析:这首咏早春飞雪的小诗构思新巧,独具特色,出奇制胜。头两句写的是新年已过,却见不到芬芳的鲜花的影子。早春二月,人们出 门去惊奇地发现地上已长出了 一点草芽。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盼望早些见到春色,都正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惊字流露出看到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7)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赏析: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 灾难。(8)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塑造了 大雪中战天斗地的渔翁形象,表现了 一种与大自 然抗争的精神,也为后世画家作寒江钓雪图 提供了 素材,诚如苏轼所言: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9)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赏析:诗的前三句从望 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 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 作者原意,抒发了 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最新资料推荐-19/26 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 反衬终南山余雪。(10)唐 高骈的对雪:六出 飞花入户 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赏析:此诗借物抒怀,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闲坐窗前,欣赏那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瞬之间,青青的竹枝已变成了 白色。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平,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 么令诗人痛快!这里的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多 少感慨与不平!(11)张孜 雪诗: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赏析:大雪天,说明季节、天气。雪大到何种程度呢?诗人形象地用 鸟雀难相觅 来说明。大雪纷飞,迷茫一片,连鸟雀也迷失了 方向,真是冰天雪地的景象。这就为后面的描写、对比安排了 特定环境。雪诗 在前二句环境烘托之后,把豪门贵族的糜烂生活,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在篇末,岂知 一转,翻出新意,揭示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扩展、深化了 主题思想。对比是雪诗 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色。这种对比,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和诗的内 容取得了 高度的和谐与统一。(12)宋代黄庭坚咏雪诗: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 年华。赏析: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即用 虚字行气,八字相迭,可谓匠心独运。(13)宋 张元雪:-最新资料推荐-21/26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赏析: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漫天飞雪,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在空中飘降。这两句诗,用 三百万败阵玉龙 的败鳞残甲 写降落中的雪,设想奇崛,富于神话的浪漫色彩。(14)陆游在夜大雪歌: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赏析:把雪花飘落比作天女散花、麻姑掷米。(15)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来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诗的大意是说:梅和雪都想报春,谁也不服谁,于是引 得诗人大费周章,不得不做一番评论:梅没有雪那样洁白,雪也没有梅那样清香,二者各有所长,难分高下,这是辩证观点(16)元 黄庚雪 片 片 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月 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羔羊金帐应粗俗,自 掬冰泉煮石茶。江山不夜月 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赏析:以玉万家 喻大雪纷飞,家家户 户 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17)罗贯中在三国演义 第三十七回: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赏析:写刘备风雪访孔明途中遇见黄承彦的口 吟雪诗,又把雪花比拟为玉龙鳞甲剥落纷飞。(18)传说清乾隆帝与纪昀合作的咏雪诗(乾隆作前三句 纪昀作末句)一片 一片 又一片,两片 三片 四五片 六片 七片 八九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赏析:片 字本身就有一片 片 的形象 黄永武认为 片 夹杂在许多 数字间 不但表现了 音感、量感 也可以显现大雪纷飞的画面景观。综观历代的咏雪诗,从诗经 到近体诗,从魏晋南北朝,-最新资料推荐-23/26 到唐宋元明清,人们的手法不同,角 度多 样,真可谓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令人领略不尽。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于是,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令人目 不暇接,心旷神怡。(.cn)3.古代聪慧少年的文言故事。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 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小时了 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 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 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做对子:水底日 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画前人。一坐称为好对。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王冕好学:-最新资料推荐-25/26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 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4.陈太丘与友期 课本剧。幕启 地点:元方家大门外 人物:来客、元方 幕启(棕褐色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两个大红色隶体字陈府。从不远处驶来一辆马车,到了 陈府大门前,随着车夫吁 的一声,马车便停了 下来。随即车帘被撩开,从中探出一个脑袋,那脑袋望了 望四周。)(人家门外一个七岁左右的少年元方,身穿一件蓝色的袍子和一件红白 相间的外襟,正在门外戏耍。)来客:(知道少年就是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抬起头来一看,心想:他不就是那个跟爸爸失约的叔叔吗?哼!现在才来。可他还是出 于礼貌)您好!叔叔,我爸爸跟您约好了 正午到,可已经过了 正午了 您还不到,他就先走了。来客:(生气地)哼!真不是人哪!与人约好一起同行,现在却丢下别人先走了!元方:(气愤地)您与我爸爸约好是在正午碰头,可您却过了 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讲信用;您对着儿子骂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听了 元方的话,连忙上前去拉他,想要向他赔罪。可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进了 门,并砰 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幕落(剧终)。()

    注意事项

    本文(《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pdf)为本站会员(c****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