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超媒体与Web系统.ppt
超媒体与Web系统人的思维特性对联想记忆的探索形成了人类思维的概念化的基础。同一个人、同样的文化和受教育的背景夏天银器耳环夏天斜塔佛教游泳餐具婚礼太阳比萨舍利大海饭盒婚纱星星伽利略和尚鱼吃饭白雪天文望远镜光头人的思维特性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普遍联系的原则:信息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美国作家D.Pember在“Mass media”(大众传播媒介)一文中描写到:“我们可能已经发现了种治疗癌症或心脏病的方法,我们可能已经找到摆脱时空限制的途径,我们可能,这种种问题的答案细分为成百上千上部分,以点滴信息的形式分散在世界各地,有待于搜索起来、联系起来。”信息的关联特性信息间的关联是多维立体关联:抽象与具体、时间(二维)空间(三维);抽象与具体关联: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总是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循环反复、螺旋上升,因此抽象与具体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信息也有抽象与具体之分:文字、图象、视频;信息间同样存在抽象与具体的联系;信息的关联特性时间关联信息表现上需要时间;任何媒体都要给接收者一定的接收时间;时间合成的概念:在时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各信息对象之间的同步;信息的时间属性;该属性确定了该信息对象所处的时间坐标点。如年代(从远古到现在)、季节、天气、昼夜等信息的关联特性空间关联表现空间,尤其是指显示空间安排;确定多个信息之间在显示空间上位置变换和安排;包括显示位置、显示形式、先后关系等合成关系;信息之间相互的空间关系将信息空间进行有序的组织;空间“上下文”关系;与时间特性结合,构成时空上下文关联,反映对象信息的全貌。引入超媒体综上所述信息爆炸(甚至连该学科的专家也不能全部掌握)与信息垃圾;多媒体化;网络化、分布化;信息间相互关系之复杂;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或工具,高效地管理信息,并建立起信息之间的关联。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超链接与超媒体和超文本超媒体一词是由超文本衍生而来的。超链接大量应用于Internet的万维网3W中,它是指在Web网页所显示的文件中,对有关词汇所作的索引链接能够指向另一个文件。3W使用链接方法能方便地从Internet上的一个文件访问另一个文件(即文件的链接),这些文件可以在同一个站点也可在不同的站点。3W中的超链接能将若干文本组合起来形成超文本。超链接也可将若干不同媒体、多媒体或流媒体文件链接起来,组合成为超媒体。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Hypertext)一种信息管理技术,一种电子文献形式;文本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信息组织上是线性的和顺序的;超文本结构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以节点作为基本单位。这种节点要比字符高出一层次。抽象地说,它可以是一个信息块;具体地说,它可以是某一字符文本集合,也可是屏幕中某一大小的显示区。节点的大小由实际条件决定,在信息组织方面,则是用链把节点造成网状结构,即非线性文结构。超媒体(Hypermedia)超媒体(Hypermedia):多媒体超文本节点中的数据不仅仅可以是文字,而且可以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动态视频,甚至计算机程序或它们的组合;成为支持多媒体信息管理的天然技术;为强调系统是多媒体的而引入“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等价名词;超文本/超媒体与其它信息技术的关系早期认识:多媒体、数据库与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数据库超媒体超文本数据库超媒体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与其它信息技术的关系交互式多媒体与超文本/超媒体现在认为超文本/超媒体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交互多媒体超媒体超文本超文本/超媒体的发展历史超文本雏形鼻祖:美国著名科学家V.Bush(1890-1974)1945,“As We MayThink”,大西洋月刊Memex即存储扩充器(1932年和1933提出);超文本雏形提出设想的原因科学信息量迅速增长:他担心即使是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也不可能跟踪该学科的发展情况。200多年来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有关共享与表现信息的方法也很少,不敷应用。检索困难:当要查找某一信息时,要遍历所有对象逐一查找,信息的定位繁琐;超文本雏形Memex是什么?一种专门存储书籍、档案和信件的设备;是机械的。组成与结构信息存在缩微胶片中;有一个扫描器输入新的资料;可以在页边用手加注释和说明。元素之间链连成对,任意元素都可以随意、迅速而且自动地选择另一元素超文本雏形时代和生活刊登了Memex模型问题?Bush早期计算机专家的为什么不采用计算机?超文本雏形先驱者Doug Engelbart受Bush的影响斯坦福研究所开展Augment课题扩展人类智力开发一个计算机系统帮助人类思维超文本雏形先驱者Doug Engelbart实验工具NLS(oN-Line System,联机系统)1968年,在美国秋季联合计算机会议上作了精彩的表演;他利用NLS与500英里外的同事一起建立一超文本文献。超文本概念的产生Ted Nelson杜撰了“超文本”1960年,毕业后又回到哈佛大学进修“计算机程序设计”;他提出了一“文本处理”系统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超文本概念的产生Ted Nelson杜撰了“超文本”60年代末应布朗大学邀请共同研究超文本问题;提出了Xanadu系统的设想,撰写超文本研究专著“Xanadu”;超文本概念的产生Ted Nelson杜撰了“超文本”Xanadu的基本想法:任何人任何时候所写的东西都可以存储在通用的超文本中。超文本看作是一种文字媒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可以把它们连在一起。1990年以来,Xanadu的部分内容已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并由 Xanadu实业公司生产。问题:容量、版权、复杂关系管理。1992年失去经济资助,现在日本继续Xanadu的研究著名的早期系统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成功了“超文编辑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作的超文本系统。1968年,布朗大学研制的第二个超文本系统是FRESS(文件检索与编辑系统)。第一个超媒体系统Xerox公司的NoteCards、布郎大学的Intermedia、苹果公司的HyperCard等多个商品化的超文本系统。新的起点1987198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国际ACM超文本技术研讨会;继超文本87后,每年召开一次国际交流会;1989年第一个专门的超文本杂志“超媒体”诞生;1990年1月在美国召开超文本标准化讨论会;1990年底,ACM专门成立了超文本兴趣小组。90年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WWW-日内瓦欧洲物理研究中心,分布式超媒体系统,“红遍全世界”WWW是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缩写,大部分网站的首页都是www.域名.com这种形式,com是商业网站 net是服务网站 org是其他组织网站 gov是政府站点 cn是中国国家顶级域名。超媒体系统组成超文本系统的结构与模型用户接口层超媒体抽象机层数据库层数据库层数据库层 超文本实质上是一种链式的数据库存取方法,数据库层处于超媒体模型的最底层,它的基本功能是对节点和链等基本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访问,并保证这些操作对于高层的超文本抽象机来说是透明的,即无论高层访问的信息存储在何处,数据库层都能保证正确存取。超文本抽象机层超文本抽象机层 此层介于数据库层与用户接口层中间,决定了超文本中节点和链的基本特点。它标识每个节点,记录了节点之间链的关系,保存链的类型,链源、链宿等信息并保存节点和链的结构信息。控制数据库层按指定的结构存储、访问数据。此层是实现超文本输入输出格式标准化转换的最佳层次。用户接口层用户接口层(界面界面)它处在超文本模型的最高层,是超文本系统与人的人机交互界面。它决定了信息的表现方式、交互操作方式,导航浏览方式以及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权限等。超媒体系统内部的组成超媒体系统内部的组成 组成超媒体的三个要素超媒体是由节点和链所构成的信息网络 节点 链 网络节点超文本/超媒体是由节点构成的信息网络,每个节点包含一个特定主题的信息,节点的大小视主题而定。表现形式基于框架的节点:节点内容固定尺寸;基于窗口的节点:对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节点按媒体类型分类文本节点;图形、图象节点;声音节点;视频节点;数据库节点命令(按钮)节点;混合节点;节点按结构分类原子节点;组合节点;按状态分类动态节点;静态节点;链链(Link)是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连接起来。链是有向的,一般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链源、链宿及链的属性。链源是导致浏览过程中节点迁移的原因;链宿是链的目的所在,可以是节点,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媒体内容。链的类型:链的类型:(1)基本结构链:是构成超媒体的主要链形式,具有固定明确的特点,必须在建立一个超媒体文献时,事先由作者指明,是一种实链。1)基本链:是建立节点连之间基本顺序的链。2)交叉索引链:是建立节点之间网状交差结构的链。3)节点内注释链:是一种指向节点内部附加注释信息的链,注释源主要通过热标确定,注释体则为一单媒体对象。链的类型:链的类型:(2)组织链和推理链:用于节点的组织;1)索引链:它将用户从一个索引节点引到该节点相应的索引入口。2)执行链:执行链将一种执行活动与按钮节点相连。链的类型链的类型:热标(热标(hot-spothot-spot)确定信息关联的链源,由它引起向相关内容的转移。根据媒体种类的不同,热标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热字(Hot-Word):是文本中被指定具有特殊含义或需进一步解释的字、词或词组。(2)热区(Hot-Area):是在所显示的图像或类似于显示区上指明的一个敏感区域,作为触发转移的源点。(3)热元(Hot-Element):在图形媒体中,图元是其最基本的单位。(热对象,热物体)(4)热点(Hot-Point):也是一种热标的概念,主要用于动态视频、声音等时基类媒体在时间轴上的触发转移。(5)热属性(Hot-Attribution):是把关系数据库中的属性作为热源使用。链超文本/超媒体的应用应用科学教育百科全书词典教育系统办公系统企业企业及产品介绍辅助设计与生产企业信息管理应用新闻出版电子新闻光盘出版物写作商业娱乐游戏信息查询地理信息管理联机手册研究问题与未来发展研究问题与未来发展错误观点有了WWW,超媒体不用发展;超媒体缺乏理论基础;要不要研究?研究什么?研究问题与未来发展未来研究问题关于Hypertext向Hypermedia的发展数据模型问题:WWW与开放超媒体浏览、检索问题:动态链与个性化浏览多媒体综合集成的软插件Web信息空间可视化问题支持协同工作问题标准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