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疫病防控技术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DB42-T 1786.3-2023).pdf
-
资源ID:93099305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生猪疫病防控技术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DB42-T 1786.3-2023).pdf
ICS 65.020.30 CCS B 41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786.32023 生猪疫病防控技术 第 3 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wine diseasePart 3: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ample collection for monitoring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2023-01-06 发布 2023-03-06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786.32023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样品采集处理与检测方法.1 采样前准备.1 样品的采集.2 样品处理、保存与运输.2 检测方法.2 5 猪场环境监测样品采集.2 采样位置选择原则.2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2 办公及生活区样品采集.2 猪舍内环境监测样品采集.3 猪舍外环境监测样品采集.3 人员监测样品采集.3 车辆监测样品采集.4 6 猪群监测样品采集.4 7 处理方案.4 8 档案记录.4 附录 A(资料性)车辆样品采集部位示意图.6 附录 B(资料性)种猪群样品采集数量计算公式.7 附录 C(规范性)群体数量较大时采样数量表.8 DB42/T 1786.32023 II DB42/T 1786.3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 1786生猪疫病防控技术的第3部分。DB42/T 178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伪狂犬病监测评估技术规程;第2部分:传染性胸膜肺炎监测评估技术规程;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红安县鸿彤牧业公司,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奥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克礼,田永祥,何启盖,裴洁,郭锐,周丹娜,李文涛,吴早林,张召,张华平,库旭钢,刘威,梁婉,刘泽文,袁芳艳,高婷。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系电话:027-87156122,邮箱:。DB42/T 1786.32023 IV DB42/T 1786.32023 V 引言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以加强生物安全为主。制定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有利于养殖场科学规范监测疫情,尽早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提升生猪疫病防控技术水平。DB42/T 1786拟由以下部分构成,具体如下:第1部分:伪狂犬病监测评估技术规程。目的在于对采用的检测技术,监测群体的规模以及监测频次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第2部分:传染性胸膜肺炎监测评估技术规程。目的在于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检测、预防和治疗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第3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目的在于对猪场环境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区域、采集点、采样频次和猪群非洲猪瘟监测样品组织类型、采集数量、采集频次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本文件为系列文件,目的是针对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非洲猪瘟提出对应样品采集、检测、监测技术要求。之后涉及不同病原的检测、监测、防控规定,归为本文件的不同部分。DB42/T 1786.32023 1 生猪疫病防控技术 第 3 部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猪瘟监测样品采集的术语与定义、样品采集处理与检测方法、猪场环境监测样品采集、猪群监测样品采集、处理方案和档案记录。本文件适用于猪场非洲猪瘟监测样品的采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48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 25169 畜禽粪便检测技术 GB/T 27522 畜禽养殖污水采样技术规范 NY/T 541 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 1948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SN/T 1559-2010 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非洲猪瘟 african swine fever 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来源:SN/T 1559-2010,3.1,有修改 监测 monitoring 采用规定的方法,持续对特定群体中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检测的过程。监测样品 monitoring sample 取自生猪或环境,拟通过检测反映个体、群体或者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料。4 样品采集处理与检测方法 采样前准备 DB42/T 1786.32023 2 4.1.1 人员准备 采样人员经洗手消毒,穿戴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口罩、鞋套,携带采样所需物品。4.1.2 物品准备 棉拭子、装有PBS的离心管、真空采血管、记号笔、剪刀、镊子、75%酒精棉、密封袋、样品箱、冰袋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采样物品。样品的采集 采集猪的扁桃体、口鼻拭子等样品及猪场环境中的粉尘、粪便、尿液、水、土壤等样品。口鼻拭子及组织样品的采集应符合NY/T 541中的规定;粪便样品采集应符合GB/T 25169中的规定;污水样品采集应符合GB/T 27522中的规定;土壤样品用无菌镊子取2-5g装入无菌离心管中,做好标记。采集猪样品时要求一猪一副手套,6小时内完成全部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保存与运输 样品处理、保存及运输,应符合NY/T 541 中的规定。检测方法 按GB/T 18648中的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5 猪场环境监测样品采集 采样位置选择原则 工作中高频率接触点、不易清洗点等高风险点。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 戴一次性PE手套,将用生理盐水充分浸湿的无菌棉拭子在物体表面涂抹3-5次后,放入装有1-2 ml灭菌PBS的离心管中。做好标记后冷藏或冷冻状态下保存或送检。办公及生活区样品采集 办公及生活区各场所样品采集按表1规定执行。表1 办公及生活区样品采集份数及采样频率 采样区域采样区域 采样点采样点 样品份数样品份数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药房 地面、墙壁、门把手、药品货架、窗户、桌椅 每个采样点采集 3-5 个 样品,每个采样区域的样品混合成 1 份样本进行检测。每周 1 次 库房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垫板、货架、维修工具把手 办公室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 兽医室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仪器设备、工作台、器械、冰箱冰柜门把手 宿舍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遥控器、洗手台面、水龙头把手、排水孔 门卫房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钥匙 DB42/T 1786.32023 3 表1 办公及生活区样品采集份数及采样频率(续)采样区域采样区域 采样点采样点 样品份数样品份数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洗澡间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盥洗台面、水龙头把手、排水孔 每 个 采样点采集 3-5个样品,每个采样区域的样品混合成 1 份样 本 进 行 检测。每周 1 次 餐厅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 化验室 操作台面、冰箱门外表面、地面、门把手、座椅、显微镜调焦把手 厨房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桌椅、抹布、灶台、托盘反面、餐具柜橱、冰箱冰柜门把手、蔬菜筐 外来物资表面 饲料、兽药、食材、果蔬、办公用品及外包装 每次进场前 猪舍内环境监测样品采集 猪舍内环境样品采集按表2规定执行。表2 猪舍内环境样品采集点、样品采集份数及采样频率 采样区域采样区域 采样点采样点 样品份数样品份数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猪舍栏位 每栋选择 3 处栏位内的地面、墙壁、漏缝板、水帘、粪沟侧壁、栏杆、料盘、料桶 每个采样点域采集 1-2 份样品,5 个采样点的样品混合成 1份。每周 1 次 舍内过道 猪舍内每个过道,选取至少 3 处 猪舍粪道 侧壁、粪沟内水样、生产工具(粪铲或扫把)各 2 处 通风系统 所有风机叶片,防护网窗口各 2 处 猪舍水源 每栋猪舍采集 2 处 猪舍外环境监测样品采集 猪舍外环境样品采集按表3规定执行。表3 猪舍外环境样品采集点、样品采集份数及采样频率 采样区域采样区域 采样点采样点 样品份数样品份数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主要道路 每段单独道路(无交叉路面的为一段),选取3 个点采集混合样品 每个采样点采集 1-2 份样品,5个采样点的样品混合成1 份。每周 1 次 出猪台 地面、墙壁、地磅、栏杆、挡板 赶猪通道 地面、栏杆、挡板 猪舍外墙 每栋舍每块水帘缝隙、窗户滑道,各 3 处 无害化处理点 地面、墙壁、门把手、窗户 粪污 每栋的排污口、场区主排污口 污水 每栋的排污口、场区主排污口 洗消点 所有通道、墙壁、排污口 冷库 墙壁、门把手、通道 土壤 主要道路边、猪舍周边裸露的土壤 人员监测样品采集 DB42/T 1786.32023 4 各类人员样品采集按表4规定执行。表4 各类人员样品采集份数及采样频率 人员分类人员分类 采样部位及份数采样部位及份数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猪场隔离点人员 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棉拭子采集鼻孔、耳蜗、头发、手机、手及指甲缝、鞋底、随身钥匙、钱包、背包等样品,每人的样品混合成 1 份样本。每次入场前 洗消人员、司机 每隔 3 天 1 次 生猪转运人员(司机、赶猪人员、司磅员等)每次入场前 其他人员 每次入场前 场内办公及生产人员 每月一次 车辆监测样品采集 车辆每次进场前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拭车门把手、轮胎、前挡泥板、引擎盖板、底盘、后备箱、方向盘、座椅、内部门把手、脚踏板、车厢(前、中、后处的边角、围栏、缝隙)。每辆车采集的样品份数不少于20份,车内部所有样品混合成1份样本,车前部所有样品混合成1份样本,车后部所有样品混合成1份样本。车辆样品采集部位见附录A。6 猪群监测样品采集 猪群监测样品采集时不同猪群的抽样比例及采样频率按表5规定执行。表5 不同猪群抽样比例及采样频率 猪群猪群 抽样比例(抽样比例(%)样品类型样品类型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 新引种猪 100 扁桃体、口鼻拭子 每次引种前 种公猪 100 扁桃体、口鼻拭子 每月一次 后备种猪 100 扁桃体、口鼻拭子 生产母猪 样本量按附录 B 公式计算。总体较大时,95%置信水平条件下,不同预期流行率、不同可接受误差的采样数量参见附录 C。口鼻拭子 口鼻拭子 口鼻拭子 保育猪 口鼻拭子 育成猪 口鼻拭子 异常猪/病死猪 100 尾根血拭子、深部咽拭子、口腔液、腹股沟淋巴结 随时 注:每 5 头猪样混成一份样品检测。7 处理方案 按照本文件采样方案检测样品中如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出现阳性,则按照国家现行非洲猪瘟疫情处置方案处理。采样中应做好场地、物品、操作人员防护用品等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处置应符合GB 19489和NY/T 1948中的规定。阳性样品及检测余样均按GB 19489要求做无害化处理。8 档案记录 DB42/T 1786.32023 5 样品采集过程中,随时做好标记和档案记录。档案记录应包括样品采集时间、地点,样品类型,样品数量,样品编号,样品采集人,样品检测方法,样品检测结果,样品检测人,余样处理方法,余样处理人,审核人等内容。DB42/T 1786.32023 6 A A 附录A (资料性)车辆样品采集部位示意图 小型车监测样品采集部位参见图1。图A.1 小型车监测样品采集部位示意图 货车等大型车监测样品采集部位参见图2。图A.2 大型车监测样品采集部位示意图DB42/T 1786.32023 7 B B 附录B (资料性)种猪群样品采集数量计算公式 群内个体数量大,对抽样数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采样数量的公式如下:=(1)22 (B.1)式中:P预期流行率;z来自标准正态分布1-/2百分位点。对于每一个置信水平,都有一个相应的z值。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置信水平为90%、95%、99%,其对应的z值分别是1.64、1.96、2.58,也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置信水平,其对应的z值可通过查表获得。e可接受的最大绝对误差。群内个体数量较少时,在计算出相同条件下无限群抽样数量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群内个体数量对所需抽样数量进行校正,校正公式如下:=1+(B.2)式中:n无限群的抽样数量;N目标群内的个体数。一般当n与N之比大于等于5%时,即抽样比大于等于5%时,运用上述公式进行校正。DB42/T 1786.32023 8 C C 附录C (规范性)群体数量较大时采样数量表 置信水平为95%时,总体较大时样品采集数量见图C.1。图C.1 置信水平为 95%时,群体较大时样品采集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