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三篇合集.docx
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 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 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的好习惯。二、教育目标: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 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三、具体措施:1、加强研究,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组织教师研究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 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 务和要求;研究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 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 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 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 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 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 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 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2 .技术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 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 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 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 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3 .基础性原则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 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 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 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 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 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4 .适应性原则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 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 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 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 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5 .开放性原则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 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 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 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 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 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 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 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 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 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 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 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 和创造力的新思路。6.安全性原则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 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 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 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 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 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五、途径和方法(一)组织领导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 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 员。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 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 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二)师资建设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 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 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 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 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 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 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 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二关 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 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三)课程资源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 实践基地。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 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 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 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 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四)教育管理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 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 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 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 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 动一般是按照“模仿一一独立劳动技术一一熟练劳动技术一 一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五)展示评价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 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 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 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技术 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 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 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六、具体措施1、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计划、有 总结、有活动记录。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 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讯通、家长学校等渠 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3、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两次。争取一周一 次。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尽可能不占用教学时间, 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 楼道、院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5、组织职责。德育处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 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年级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 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 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 导;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 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中学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人的责任 意识、他人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劳动实 践来激发。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校园20分钟劳动”的 校园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劳动”教育作为本学期 重点内容之一。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劳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 义精神,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 “学生个人保洁一班级卫生保洁一年级包干区保洁”的良好 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生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 师生的公民素养。二、劳动时间:每天早晨7: 007:20, 20分的劳动时间。三、具体措施:(一)各年级责任区由年级组统一分配到班,本年级组教 师全部分到班级跟班进行。(二)班级教室卫生、门前走道、楼梯间、办公室及包干 区打扫措施和要求:1、打扫工具要求:参与班级卫生的同学使用学校提供的 劳动工具,包干区的工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费统一购买几 件,工具每次使用后要妥善保管。2、参与的人数:全班参与,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为几部 分劳动时间分别进行教室内、门前走廊及校园包干区的打扫。3、打扫具体要求:(1)门前走廊、楼梯:地面洁净,无污迹。(2)教室内:黑板一黑板、黑板槽擦拭干净,不留粉尘和水渍。讲台一讲台上无污渍电脑、键盘、鼠标保持洁净;内外 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电脑柜里无杂物和残留早餐等。多媒体台一须用干抹布擦拭,做到上面没有浮尘,台内 干净整齐,无杂物。教室地面一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板,保持洁净:无杂物、 纸屑,无污渍。椅一摆放有序,成行成列,课桌内书本、用具摆放,无 纸屑、食品等杂物。教室的瓷砖墙壁一每周定人擦拭,无污渍。卫生角一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不能有垃 圾,一日三倒。(3)教师办公室一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办公桌面干净整 洁无杂物。地面干净教师私人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杂物 清理干净。(三)学部各部门扎实有效推进1、学生处、大队部一针对“乱扔乱抛垃圾、不主动捡 起垃圾”这些现状,设计更为细化有效的教育内容及措施, 让全体学生增强保洁意识和劳动意识。增加卫生检查的时段, 不仅每周四下午20分钟劳动时间关注它的卫生状态,更要 加强在校各个时段的巡查,各年级师生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包 干区全天候的保洁工作。2、年级组长:发挥年级组长的组织、引领作用,各年级 制定年级计划,细化落实措施,有效开展年级宣传及教育活 动,发挥年级组长的监管作用,做到布置、检查、反馈、调 整。3、班主任一加强重视,提高认识,认真利用班会、晨 会等阵地进行宣传。4、全体学生一杜绝乱丢垃圾的现象养成主动捡起垃圾 的习惯。5、大队部一在教学楼一楼大厅设计、张贴醒目的包干 区分布图,便于每位师生明确责任区的划分,从而起到提示 作用,强化年级学生的集体意识。6、全员参与一提高师生全员参与的意识,看见垃圾主 动捡起,以及学科教师在室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应该提前 给学生提出卫生保洁要求,重视学生的文明习惯培养。四、卫生检查分工:1、教室、办公室及楼层检查:学部各处室领导、值周老师、大队部自主管理岗成员。2、包干区检查:学生处大队部、值周老师五、卫生责任区分工原则:1、各年级教室、办公室、门前走廊及各年级上楼楼梯 都由各年级负责。2、学校公共区域包括饮水区、各楼小平台、大操场、 中心广场、小操场、运动场等多处公共区域,由6 9年级 各班分别承担,由年级组长分配到各班,成为各班的爱心包 干区,真正做到班班有分工,人人爱校园。六、各年级责任区划分:六年级:六年级教室、走廊;七年级:中心广场到食堂前八年级:学校前广场、中心道九年级:足球场及球场两侧的绿化带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 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劳 动教育的顺利开展。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 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 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苗木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 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 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 修剪等工作。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 将学校周边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 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 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 劳动教育落到实处。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四、主要工作安排: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 活动。即每两周做一次家务劳动;每两周做一次饭;每周洗 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 动。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 动。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 公益性劳动。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 “劳动小能手9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 活动。即每两周做一次家务劳动;每两周做一次饭;每周洗 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 动。10月份:开展秋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 动。n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12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 公益性劳动。1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 “劳动小能手”。中学劳动教育评价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 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 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 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 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 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二)具体目标。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 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带动全校劳 动教育深入开展。二、实施途径(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劳动与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 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 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引导学生以学习的方式,进行 创意制造实践。(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 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文体 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 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 体设施清洁等。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 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 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广泛组织以劳 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 识。(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 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 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 面的劳动。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 动家庭作业,保障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3小时。劳动家 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 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每学 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 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 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 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 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 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 验活动等。三、基本要求(七)统筹课程设置。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八)统筹课时安排。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 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九)统筹专业融合。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 训练。(十)统筹成果呈现。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 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 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四、保障措施(十一)加强统筹领导。学校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 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 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 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 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 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 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 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 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 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十二)加强师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 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 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 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 队伍。(十三)加强安全保障。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 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 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 安排劳动实践活动。(十六)加强督导检查。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 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学劳动教育养成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 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 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 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 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 贯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 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 验,制定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二、总体目标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 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 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 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 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 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 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 力和创造精神。三、活动形式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 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 式: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 形式。鼓励初中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 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 组合。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 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 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 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四、主要原则1.实践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