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考研练习题.docx
第1编1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放郑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 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 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2 .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 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 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 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 一种研究形态。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3 .春秋笔法南京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它是孔子 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 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 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 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4 .风、雅、颂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由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成的。风又称国 风,一共有15组,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颂又分为周 颂、鲁颂和商颂o5 .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 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是 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是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 法。“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 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6 .尚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 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 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 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7 .“春秋三传”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合称。左氏春秋传补 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 社 会 各 个 领 域 的 “ 小 事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 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 写大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三、论述题1 .论孔子文艺思想。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源于“乐教”,即强调音乐诗 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用“诗教”来概括孔子的文艺思想是有道理的,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 是围绕“诗教”展开的。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孔子字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是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诗、礼、 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溪以为?“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 予了极高的评价,这和当时的时代风尚是密切相关的。(2)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所说:“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中,“思”有两种解释:作为语气动词,没有实际意思;作 思想内容理解。“无邪”就是“归于正工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符合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 和审美标准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来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要求作品从思 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3)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论语阳货篇记载:“子 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 名。”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 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4)论文学的内容于形式关系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想内 容,形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5)论雅乐和郑声孔子关于音乐的论述,其实也是对诗歌的论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雅乐”和"郑声”的看法。孔子 提倡雅乐,发对郑声,态度非常鲜明。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 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认为雅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之正而不 邪,有助于养成仁义为特点的高尚道德品质,而不会违背仪礼的事情。2 .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请举例谈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四种功 能。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观群怨”功能主要表现在:(1)诗之兴诗之兴含有兴盛、兴起、振兴、复兴等多种意义,可以感发人的意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0余篇中,就有100多篇是围绕国家民族兴衰而发出的心声。在我国 历代诗人的笔下,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也是数不胜数的。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 就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炽热的爱国感情和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他 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是统一祖国。他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爱国诗歌的名篇。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其杰出的 爱国主义名作满江红,充分表现了他对敌寇无比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和收复中原失地的不可 动摇的意志。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充满爱国激情的 动人诗篇,表现了“头可杀,志不可屈”的崇高无比的磅礴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他耿耿的 爱国忠心和高尚的民族气节。还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不 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综上举例,证明一条爱国主义红线,贯穿了全部中国诗歌史。(1)诗之观诗之观是通过对表象的观察,反映事物的本质、核心和规律,从而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和认识能 力。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通过豆和豆箕相煎的深刻而形象的比喻,以及豆在釜中泣诉的饶 有风味的拟人化手法,讽刺了曹丕的残忍不容,表现了曹植内心的悲郁。唐朝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运用朴素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景色。特别是对春 草乍生未生之时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俨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就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 和体会才发现的。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也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庐山的特点,写出庐山峰峦的千变万化,表现了庐山 的深邃。同时也说明了因为人在山中观赏,跳不出山的圈子,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告诫人们应 高瞻远瞩,总揽全貌。(2)诗之群诗之群是要凝集人心,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激励人民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例如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的是团结一 心、同仇敌忤的义愤。唐朝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 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诗人把汉家借指唐朝,首二句写汉军军力强大和灭敌的雄心,后二句写士兵长 期坚守边疆、打击敌人的坚强意志,表现了边疆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充分体现出 浓郁的爱国主义豪情。宋朝抗金名将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心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 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通篇以朴素深沉的语言,把病牛为了人们的温饱而任劳任怨的形象刻画得 丝丝入扣。1937年郭沫若毅然从日本返国,他哭吐精诚地写道:“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 衣。”这些诗都是富有高度的凝聚力,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斗志发挥了极大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效应。(3)诗之怨诗之怨是运用辛辣讽刺的手法,针硬社会弊端,从而起到疾恶扬善的作用。我国古人写诗,运用讥剌的方法,揭露时弊之作很多。唐朝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的表面 上写的看花,实际上是以“桃千树”隐指朝廷提拔的新贵,对他们显赫一时,不可一世,表示极大的愤慨 和不平。在封建社会,还有许多针硬时弊、反映人民悲惨生活的诗歌,如唐末杜荀鹤山中寡妇即是 一例。诗曰:“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芭衣衫鬓发焦。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 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诗中对封建统治阶级无比残酷地剥削人 民,以及人民所过的极端悲惨生活,作了深入而具体的揭露。最后诗人还对当时无往不在,难以逃脱的 封建暴政,发出了深长的慨叹,作了尖锐的指摘。止匕外,诗词的怨还有自疚之意,如韦应物寄李信元 锡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氓愧俸钱。”表达了作者为官没尽到职责,没有解救百姓的疾苦,以 致百姓流落在外感到惭愧不安。同时丁还有怨物的。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 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就是写一个妇女在梦中和她所思念的远人相会,因被无端惊醒,乃迁 怨于黄莺。3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忐。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试论此说与 两方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及“读者反应批评”的“阐释循环”论之间的理论关联。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1)引文的出处及含义“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万章上,是孟子在与咸蒙丘谈话时,提出的关于阅读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的一种解诗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 的“文”指文字,“辞”指语句,“意”指解诗者的意,“志”指作诗者的志。“以意逆志”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 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2) “以意逆志”的意义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同时也把 读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纳入文学批评之中。从这个方面理解,那么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便涉及到三个文艺学指称对象和一个完整的文 学鉴赏过程:读者、作品、作者。在这三者关系中,读者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作出反应的环节,文 学作品不能脱离其接受、阅读和阐释的实际而独立存在。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阐释息息相关。读者 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 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意义的最终完成有待读者的阅读填充,而这一点也恰是接受美学所要表现 的,因此“以意逆志”和接受美学此时有了共同的内涵。(3) “以意逆志”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关系孟子的“以意逆志”批评方法还显示着另外一条规律:作家写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读者从文本的背 后发现作者想要说什么,而这也是接受美学的内容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孟子万章章句上中,作 者谈到此观点时,举了一例说“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子遗,信是斯也,是周无遗民也。”这体现了文艺接受美学的评论方法:文学文本是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形象体系,是一种具有内在生命 和活力的“召唤结构”,作家输入文本中的“密码”对读者的阅读产生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和神秘的“召唤”作 用,读者的阅读正是在这种“密码”或“召唤结构”的诱惑和吸引下,能动地、创造性地寻幽探微,推测, 破译文本中所隐含的“密码,从而产生阅读效果,获得审美快感。在这里,可以说,“召唤结构”或“密 码,与作诗者之“志,是一致的。接受美学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但是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 野”的基础上。当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既已生成的阅读经验和存留的阅读记忆,将参与到这一次 的阅读之中,使自身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产生阅读期待。阅读过程中,作品会对阅读期待产生有 力的回应和反弹。阅读持续展开的时候,这种期待或者得到顽强的保持,或者发生变化和转移。而“以 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阅读经验,在这里,二者正好不谋而合,所以读者的“阅读前提”或“期待阅 读,与解诗者之“意”是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的。(4) 述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代表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 祖。(1)“道法自然”的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 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 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2) “道法自然”中“自然”的内涵“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 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3) “道法自然”中“道”的内涵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 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可以反过来说与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这包括自然之 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 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 的认识论和方法论。(5) “道法自然"的现实意义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改造一个人 的效果是有限度的。人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 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综上所述,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是形上的本体。“自然”是“道”的存在 方式或内在属性。“道法自然”有利于宇宙和人类生生不已。“道法自然”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的基础,在三教合流之后基本未变,可见其影响深度和持续时间之久。2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诗有六义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诗有六义是古代诗歌美学用语。它是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工“赋”、“比”、“兴风指国风,是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乐。诗经中有十五国 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雅正,是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音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神祭祖的歌舞乐 曲,音乐舒缓。而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 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用一个事物来作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 人的歌唱所以大都在诗歌的开头。2 .发愤著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 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 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 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 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3 .汉书艺文志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西汉班固编纂,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 将古代文献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对先秦学术文艺演变,做了概要的叙述。 其美学观点,强调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 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指出民歌是由于哀怨或欢乐荡激心灵的产 品,君王可以由此而了解民风习俗的轻薄或淳厚。二、简答题1.何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1)“发乎情,止于礼”的出处“发乎情,止于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诗经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 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止于礼”,是先哲对理智、情感的升华;更是道德与责任至上的一份情怀。传统儒学从来没有否定男女之间 的性爱,只不过主张其应该节制而已。(2) “发乎情,止乎礼”的含义“发乎情,止乎礼”是说,人的情感虽然经常在男女之间产生,但一定要受礼法的约束,不能随心所 欲,要“乐而不淫、“发乎情,止乎礼”含着高度的压制性。“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L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 事情。“发乎情,止乎礼”也被中国传统文学在表现爱情的时候所遵守。例如诗经中的兼葭,汤显 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3) “发乎情,止乎礼”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发乎情,止乎礼”常用来劝戒“性情中人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能被情绪驱 使,而要驾驭住情绪。童言虽无忌,但作为成年人,特别是公众人物,说话能不管不顾、“捧杀”和“棒 杀”。人权的要义,就在于既要坚持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2.温柔敦厚。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 “温柔敦厚”的出处及含义“温柔敦厚”出自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也工“温柔敦厚”原意指人的性格温和宽厚,这里借指诗 歌对当前政治的讽刺和批评,不能过火,必须符合礼义。(2) “温柔敦厚”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温柔敦厚”的内涵“温柔敦厚”最初主要介绍的是孔子的“诗教,观,也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唐代孔 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是就诗歌讽谏 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 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 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外,在后世有时也被引伸为艺术原则,例如况周颐蕙风词话 所提出的“柔厚”说,就是关于词的艺术原则要求。词论中的“柔厚”说要求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 微宛委曲;内容上要深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3.如何理解“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1)“发乎情,止于礼”的出处“发乎情,止于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诗经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 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止于礼”,是先哲对理智、情感的升华;更是道德 与责任至上的一份情怀。传统儒学从来没有否定男女之间的性爱,只不过主张其应该节制而已。2 2) “发乎情,止乎礼”的含义“发乎情,止乎礼”是说,人的情感虽然经常在男女之间产生,但一定要受礼法的约束,不能随心所 欲,要“乐而不淫”;“发乎情,止乎礼”含着高度的压制性。“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 事情。“发乎情,止乎礼”也被中国传统文学在表现爱情的时候所遵守。例如诗经中的兼葭,汤显 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3 3) “发乎情,止乎礼”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发乎情,止乎礼”常用来劝戒“性情中人工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能被情绪驱 使,而要驾驭住情绪。童言虽无忌,但作为成年人,特别是公众人物,说话能不管不顾、"捧杀”和"棒 杀人权的要义,就在于既要坚持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4 .简述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 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 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 产物。他将古人著书与他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遭遇、心情相联系,归结到“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 其道,”提出“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观点,即其著名的文学思想“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作者的崇高志向与抱负不能施之于事业,没有在现实中实现,这才借“述往事,思来者”的创作进行 寄托。作家的“愤”而著书,创作动力在于内心的“愤”情。这种动力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因为“愤”常常 是由于作家强烈的愿望受压抑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十分强烈。(2)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味和质量,可以“成一家之言”“发愤著书”者都是精神生命的强者,他们有着美好正义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代表着 社会进步力量,又常常与环境中强大的反动势力发生尖锐的冲突,但他们人格高尚,意志坚定,不向恶 势力屈服。他们对人生痛苦和生命真谛有着更深的体验,他们的“愤”不仅仅是一己私情,而蕴含着积极 进步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正义精神。因此,他们以此"愤''情作为创作动力,其作品也必然具有积极进步 的思想内容。(3) “发愤著书”说具有不同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的美学品格作家“发愤著书”,包含着对社会进步理想的强烈迫求和对发动实力的极度愤恨,“发愤”之作与“温 柔敦厚”、“主文瑞谏”之作格格不入,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激烈作用和鼓舞力 量。“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影响。三、论述题1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 2012年研答: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 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 充分肯定了它的史学的地位,又指出了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的继承。(1)“史家之绝唱”是说史记的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 其范围。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 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 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开纪传体正史先河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 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 烁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 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 王蝎;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 优旃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奠定纪传体的基本格局;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 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从而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 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 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春秋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 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8 .左传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 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 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 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9 .尽善尽美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尽善尽美”是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僧:“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 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 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工但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 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 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0 .思无邪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 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 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 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工11 .诗可以兴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诗可以兴是对诗的美学作用的深刻认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 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少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兴”是说诗是 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 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12 .知人论世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著名概念。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孟 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 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 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13 .以意逆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 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 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史记的出现,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 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而 史记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则又给我国后世小说、戏剧以深刻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 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发愤著书”说的提出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 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 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 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 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1) “无韵之离骚”是说史记的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 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尤其对布衣闾巷之 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马迁在叙事中敢写事 实,以致于“显暴君过。本来已经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和离骚一致。所不同者, 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的人物。同时史记还有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 史记的塑造了性格鲜明地人物形象综合借鉴了前代各类史书的体例,创立了以人物为本位的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纪传体体例。史 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展示了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一幅历史人物的画卷。从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到下 层社会的小人物,无所不有。史记所涉人物四千余个,其中许多是塑造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a围绕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形象的塑造精心选材、谋篇布局。常常是抓住人物生平中的重大事件, 或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来组织安排。b.以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性的人物行为,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尤其善以细节描写传达出人 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c.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在戏剧性的情节场面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强烈的抒情性语言史记的语言风格总体上说,具有朴拙通畅、雄浑劲健、疏荡爽朗、横放不羁的特点,但也有多 样的显现。史记大量地使用人物对话,多能做到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叙述语言丰富生动、 简洁精炼、明白晓畅。有口语化、通俗化的倾向。史记的语言还具有强烈的抒情特征。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a.史记的求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和批判精神影响着后世的史学和文学的创作。史记中优秀的 人物形象的人格精神沾溉着后世文人的人格精神。史记以“实录”著称,这是指司马迁具有严肃的史 学态度,.不虚饰、不隐讳。但他的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为了追求生动逼 真的艺术效果,追求对于读者的感染力,他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这 是典型的文学叙述方法。b.史记有些篇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因素,为小说、戏剧的创作提供了艺术手法上的借 鉴。并且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也为后世历史小说、历史戏剧所取材。c.纪传体的体例对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小说中许多作品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的 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这主要渊源于史记。而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其中都可 以看到史记的痕迹。2.钱钟书说“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 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 成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心理平衡,往往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苦痛作诗,的文学观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久远的理论传统,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都对其 有着明确阐述和独特见解,从而是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概念之一。同样的,西方的“愤 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也是这种思想的理论结晶。(1)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他认为周易、春秋、离骚、诗三百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意有所 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 愤”从事著述的。司马迁的意思主要是说痛苦和不幸恰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 心,成为写作的动力。(2)韩愈提出“穷苦之言易好”的观点他认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 创作欲望往往产生于愁苦困窘,故羁旅草野、贫困憔悴之士多为之。若“气满志得,没有那种不平之气 的王公贵人,则难于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二是说表现愁苦悲忧之情的作品容易动人,即好诗出于穷厄 悲苦。(3)欧阳修正式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观点“穷而后工”说源出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欧阳修则进一步接触到作家的生活遭遇对其创作成 就的重要作用。古代社会的进步文人,往往遭受种种压抑和困窘,抱负和理想不能实现。但这却使他们 有机会深入观察事物,接触穷苦人民的生活,由于触事感物,忧思悲愤,进而兴于怨刺,用诗歌来批判 现实,发泄不平,唱出心声。诗人的境遇愈是穷困,触事感物的面就愈丰富,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就愈 深刻,在创作上就能够“写人情之难言”,因而愈穷则愈工。欧阳修所说的“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 工也”,正是古代社会中许多优秀作家在创作上获得成就所走过的痛苦道路。(4)司马迁等人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