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复习知识点.docx
一、文学、言、辞、文章(一)先秦两汉时代1 .“文学”的含义(1)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2)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 文化修养。汉代依然如此。“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 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3)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 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2 . “言”、“辞”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资料。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 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1 . “文章”的含义(1)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 这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2)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汉代则在沿用其III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语指用文字写卜.来的东西,或指 具有写作才能。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2 .“文章”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文章”既指写作,则与今日“文学”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文学”。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 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3 .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 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1) “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2) “文学”也仍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但与先秦两汉相比,又有重要的变化:由于在知识分 子中,写作渐渐成为极普遍的事,写作能力几乎成为士人文化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文学”自然 而然地常常包括了写作之意,而可以理解为常兼指文章与博学两方面的意义。5 .以今天的眼观来看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观念(1)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先秦时人们的文学观念还十分薄弱。当时人议论作品时,几乎不是从审美 的角度出发的。(2)汉代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仍然用很强的功利性的眼光评论文学作品,甚至因此而轻 视、排斥文学的审美性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包含审美因素的言论,也有人从审美娱悦的角度肯定文 学作品。因而当时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复杂的状况。4 .礼记乐记也十分强调乐与社会、政治的关系(1)它认为既然乐是人心为外界事物感动而产生的,那么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亡必然在音乐作品 中反映出来。(2)礼记乐记讲到音乐之所以能反映“治”、“乱”是由于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人们的情感不 同的缘故。(3)荀子乐论强调的是乐对于社会、政治的作用,礼记乐记则在此之外还较多地谈到政 治在乐中的反映问题。5 .礼记乐记还指出:因为音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是内在之“德”发露于外的光华, 所以内心丑恶的人决不能创造美好的作品,不可能弄虚作伪。强调思想感情的真实、作品与作者的内外 一致,这也是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意见。五、老子、庄子(-)老子和庄子介绍1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史。相传孔子曾向他问过 礼。(2)庄子(约前369前286),与孟子同时而略后。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为漆园吏。2 .老子、庄子均为道家学派重要典籍,对后世文人思想影响极大。3 .老子和庄子都强调“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其社会思想都有要求回归上占简质淳朴时代的倾 向。他们对于文采、音乐、言辞、辩说,都持否定的态度。4 .虽然老子、庄子持有反对、贬斥文艺的态度,但是这两部典籍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 (包括文学理论批评)颇有影响。(二)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1 .老子、庄子书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生活态度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老、庄都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庄子书中特别体现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 想。这样一种生活理想和情趣,在一定的场合,对后世文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 常常可以看到体现此种思想倾向的作品,从而在文学批评和理论中也有所反映。2 .老子、庄子书中都体现出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1)老子以“婴儿”、“赤子”比喻保持自然纯朴本质的得道之人。庄子屡屡强调“真在崇 尚真淳时还把礼俗视为真的对立面予以批判。(2)老子反映的崇尚自然真诚、反对礼俗的精神,也曾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共鸣,从而反映在 文学批评之中。3 .老、庄书中,都表现出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1)老、庄主张寡欲、去欲,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2)老庄认为应摒除欲望,以超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求得精神的安宁自由。此种人生哲学对 后世文人的影响也很大。(三)崇尚自然无为1 .老、庄书的根本观点是崇尚自然无为(1)老子认为道产生万物,支配万物,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存在、万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据。这便是“无不为”。(2)道本身既不可见、不可闻,它之创生、支配万物也无任何痕迹,可说是一种无意志、无目的的 行为。这便是“无为无为也就是自然。(3)顺自然即顺从万物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规律而不加干涉,这是道的根本性质。正因为因循万 物之自然,所以才能做到“无不为”。道既如此,人亦应如此。(4)老子较多政治色彩,它反复说明统治者治国治民应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庄子则更多 地用这一原则论述其人生哲学,企图以自然无为之道达到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2 .以道家为源的不见雕琢造作痕迹为美的审美观经过了漫长历史进程,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提高,于是以不见雕琢造作 痕迹为美的观点逐渐普遍,人们评论诗文时便常借用道家的语言来表述此种审美观。3 .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是创作的最高境界与要求作品自然不雕琢相关连,批评家常强调作者不应以有意造作的态度为文,而应在自然而然地 受到感动的情况下,为强烈的创作欲望所驱使进行写作。这种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的状 态,被认为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四)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1 .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老、庄书中作为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是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感觉不到也无法用语 言加以分析说明的。(1)在表述道方面,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2 2) “道”不但不能用语言表述,而且也难以用心意、思虑加以领会、把握。3 3)真正可贵者是道,而道是不可闻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4 4)言与义两者常常并不一致,虽然言是达意的工具,但若拘执于言,往往反而不能真正地领会其 意,为了把握意,有时倒必须“忘言”,即不拘执于言5 .诗的美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趣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内,大致说来,晋宋时期人们在讨论创作中的言意关系时,还只是叹惋言不能 尽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的特色、诗的美正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 趣。其审美情趣从根木上说来自鉴赏和创作的实践,但在形成和表述此种审美观点时,是受到庄子 和玄学家言论的影响的。(五)虚静、心斋、坐忘1 .老子认为观物、行事、体道,应该遵循虚静的原则。2 .庄子也认为心思虚静,精神清爽,不为外物所乱,不为心知所蔽,才能很好地认识外物, 以至于领会、掌握“道庄子还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心斋、坐忘。主张要虚静到忘却一切、连自己的存在 也忘却的程度。3 .庄子将虚静夸张、强调到必须排除感觉和心智、忘怀物我的程度。4 .为了说明体道者的境界,庄子讲述了不少关于技艺的寓言故事。他用这些故事,说明理想的人 格,应该是充分保有其自然本性,不用智巧思虑,在主观精神上与天地万物为一。(六)浪漫风格的表述1.庄子天下篇有一段话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颇为生动。描绘了庄子那种超脱凡俗、泯灭事物的差别、忘怀生死、与天地合(一)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却又和光同尘、与物无忤的思 想境界。2与此种思想相适应,其文章亦具有虚诞悠远、广大空廓、无拘无束、似乎不着边际的特色,不 直说而多寄托,奇特不凡而大有可观。这可以视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对于某种浪漫风格的表述。第2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一、诗大序(-)诗的产生和性质1 .诗大序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想法、情感的外现。2 .诗大序虽未曾鲜明地提出物感说,但在论及“变风”、“变雅”的产生时,说由于礼义废失、 政教衰颓,诗人为之哀伤,故而“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这实际上指出了诗人情感的激发是受外界事物 的感动所致。这里强调的是社会、政治环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二)诗与政治教化的关系1.诗大序认为诗歌是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1)认为社会、政治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便有不同的内容、情感和风格特点。那么从这不同也 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2)变风、变雅乃是衰败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反映,而它们仍然“止乎礼义”,表现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箴规或叹悯当今世道的思想情感,则是诗人蒙受先王遗泽的表现2,诗大序重视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1)统治者应当利用诗来教化人民,维护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以巩固统治秩序;(2)臣下应当用诗对君上进行讽刺劝谏,以改良政治。(3)诗大序所强调的乃是“刺”。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的美刺作用已有所认识,在汉儒的经说中 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3.对汉儒注重诗歌与社会政治现实的联系的评价(1)积极意义:汉儒注重诗歌与社会政治现实的联系,要求诗歌为政教服务,这启示了后人运用诗 歌作为反映、批判现实的武器,有其积极意义。(2)局限汉儒解释诗经时,目光非常狭隘,把大量实际与政治并无关连的作品,牵强地与史实相比附, 说成是在进行美刺。他们对诗的态度基木上是功利的,视之为服务于政教的工具。至于要求"谥谏不直言,强调讽刺时必须温厚委婉,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这虽然有时客观上 有利于形成含蓄、耐咀嚼的艺术效果,但也为后世不少文人提供了理论根据,以此排斥风格豪放粗犷、 富于战斗精神的作品。(三)六义、正变1.诗大序有“六义''之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1)诗大序认为风、雅之别,在于风所说的是各诸侯国一国之事:雅则是说 天下四方之事,即与周天子政事有关的事。(2)至于雅有大小,区别在于小雅说的是天子政事中较小的,大雅说的是其中较大的。(3)颂则是天子、国君称美祖先的盛德、向神明报告功业成就的诗,是祭祀时的乐歌。(4)风、小雅、大雅、颂这四者所包含的道理、教训,统治者遵行之则兴盛,废弃之则衰落。1 .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1) “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则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2)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2 .诗大序对赋、比、兴三者未加说明。郑玄指出赋是直陈其事的写作方法,比即比喻,兴则 是一种特殊的手法。3 .诗大序和汉儒对于诗经中作品的阐释的评价(1)不足汉儒对赋、比、兴的解释反映了他们对诗经中作品的写作手法的认识。其中对“兴''的具体解释 并不符合作品实际,这与他们硬要将作品都解释成具有政教意义有密切关系。(2)意义汉儒关于“兴”的说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有深远影响。诗大序和汉儒对于诗经中作品的阐释,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们 涉及到诗的产生及其本质,诗与社会、政治现实的关系,诗的功用,对于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要求, 诗的写作手法,等等。它们注重诗的功利性,要求诗歌为政教服务。它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 面:既表现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也表现于艺术方面。而无论哪一方面,其影响都极为深远。二、司马迁(一)司马迁介绍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大史学家、文学家。他 的杰出著作史记,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二)“发愤著书”说1 .作为史官来说,“立言”是特别重要的任务,司马迁在这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他把编撰史 记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他有对待“立言”的严肃态度和自“成一家之言”的严格要求。2 “发愤著书”说提出的背景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到残酷的宫刑,这使他在肉体上受到极大的痛苦,也是对他人 格、精神上的极大的侮辱。但他考虑到具有重大意义的“立言”事业还没有完成:同时又看到古代许多人 从事著述所经历的艰辛过程,从中吸取了策励自己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坚持了史记的编撰工作。3 .司马迁认为,周易、春秋、离骚、诗三百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 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痛 苦和不幸恰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说以愁怨悲愤 倾泻于作品之中,因此与后人的某些意见还是有区别的。但这一提法对后世文学批评是有影响的。(三)对屈原的评价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体现出对离骚政治意义和屈原高贵品质的认识。认为离骚是具 有政治意义的讽谏之作。也体现了对离骚艺术特色的认识。“文约”、“辞微”、”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是指离骚中的象征、寄托手法。2司马迁评论屈原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他指出离骚“自怨生也二司马迁认为离骚具 有政治意义,同时也是舒泄怨愤的抒情性作品。(四)对司马相如的评论1.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史记为之设立专传,详细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录载其代表性 的赋和其他不少作品,充分体现了司马迁对于文章的重视。2司马迁对于司马相加的赋持肯定的态度,而此种肯定,乃是由于认为其赋具有讽谏作用,有益 于政教,并不是从赋的艺术特色角度立论的。对于赋中夸张的描述,认为是“虚辞滥说”,不合事实,这 其实体现了一种征实的倾向,对作品虚构、夸张的艺术表现不甚理解。三、扬雄(一)扬雄介绍扬雄(前5318), 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末期的哲学家、赋家、语 言学家。他的儒家思想甚为浓厚,自称“非圣哲之书不好也”,同时颇爱好、重视文章著述,故模拟周 易而作太玄,模拟论语而作法言。又有语言学著作方言。后人辑有扬子云集。 他论文的意见,亦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对于后世颇有影响。(二)征圣、宗经的主张1.扬雄以儒家圣人的言论、撰述为道之所在,为是非标准(1)圣人虽已逝去,但其书尚在,五经便是最高的典范。(2)扬雄认为与圣人之书相比,除孟子等极少数与圣人宗旨不异外,大多数诸子书都琐末不足 道。不仅不足道,而且多诋皆圣人,或怪迂放诞,虽小辩而破大道,虽炫耀人之心目而乱法度。他撰 法言,目的就在于阐扬圣人之法。此种思想当然是狭隘的。2 .扬雄在推崇五经时,虽主要是从其思想内容出发,但也说到写作艺术方面他认为圣人的言辞足以与其行事相称;反映在经书中,则是所载事理与文辞相称。(1)扬雄也是重视文辞修饰的。他认为经书的文辞是言而有文的典范。(2)这种推崇经书文辞的思想对后世也颇有影响。3 .扬雄以“温润”等语形容经书的风貌(1)他认为尚书、诗经的风貌反映了尧、舜、西周盛世的和乐气象。(2)诗、书的风格与其内容相称。(3)他自己的著作太玄、法言,也模拟经书的风格。后人批评其书故作艰深。那与他刻意 仿效经书文辞是有关系的。(4)扬雄还曾言及尚书中各部分风貌的差异。在扬雄看来,文辞风貌的不同与它们反映的时代 是密切相关的。(三)论赋1 .扬雄早年爱好辞赋,又很重视赋的讽谏作用(1)汉成帝时,他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其中都有一些表示劝戒的 话。他的自序中录载四赋,并特意反复说明其讽谏之意。(2)在赋这种形式的作品中,讽谏的话往往只占很小部分,而且表达得委婉含蓄,因此扬雄终于感 觉到赋徒有美丽之观,但“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从而对赋采取了激烈的批判态 度,原先钦羡的作家司马相如也被批判为“文丽用寡2 .斌的写作手法主要是直陈其事,与诗经六义之一的赋有相通之处,故汉人或以为赋这种体 裁是古诗之流变。扬雄从批判汉赋的立场出发,区分“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诗人之赋丽以则''和"辞 人之赋丽以淫”(四)对屈原等人的评价I.扬雄对于屈原的为人和作品,基本上是赞扬的。认为屈原以其崇高的品质,化而为美丽的文 辞,就如同美玉以其皎洁之质发为华采一般。2他在称赞、同情屈原的同时,又对其不能抽身远引而自沉湘流表示惋惜和不理解(1)认为屈原未能审时度势,未能做到治则见、乱则隐以明哲保身,甚至说屈原应该明智地保全自 身,不必忧愁烦乱。(2)关于命与时、出处行臧等问题,是汉代士人反复思考的问题。反映在对待屈原的态度上,便有 人对屈原的始终眷恋故国乱邦而不舍、终至自沉的行为,表示不以为然。扬雄的此种态度则表现得更为 明显。3.扬雄对史记的评价(1)他一方面称其“实录”,予以肯定,并说“圣人将有取焉(2)另一方面乂批评其书“杂”、“多爱不忍”、“爱奇”。四、班固和王逸(-)班固1 .班固介绍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作有汉 书、白虎通义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2 .对屈原的评论(1)著作:班固曾作离骚经章句,已佚。今仅存离骚序和离骚赞序。(2)班固对屈原忠诚于国家的品质给予肯定。他认为屈原写作离骚等作品,既是抒发其忧苦郁 积的情感,又是用以讽谏。(3)班固对屈原始终不渝的斗争意志和忿总投江的行为加以批评 这种批评,是从出处行藏、命运遭逢的角度出发的。这是汉代士人反复思考的问题。班固对屈原的批评,与时代风气不无关系,关丁出处行藏,儒家典籍中有不少议论,班固即以之 为依据。这种批评,并不是全面否定屈原。班固认为屈原不合中庸之道,但仍不失为坚持原则的光明正大 之士。(4)班固对离骚中运用神话传说、大胆想象的写法也表示不满。他用征实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作 品,不能理解屈赋的艺术特色。不过他指出了屈原作品对于后世辞赋的重大影响。3 .对司马迁的评论(1)著作:汉书司马迁传赞。(2)班固引用刘向、扬雄称赞史记的话,肯定史记的“实录”精神和善于叙事、文辞既不华 丽亦不俚俗、文质相济等写作方面的优点,但对史记的不合儒家思想之处加以批评。他批评司马迁“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班固则对于工商业者凭借其财力过着王侯一般的生活、在社会上获得地位势力,甚为不满,认为 那是三代之后礼义崩坏、令人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社会变动。他批评史记”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工班固对史记的评论,与其父班彪完全一致。他们是从儒家的正统观念、维护封建礼法、等级秩 序的角度批判史记的。司马迁能突破儒家思想,正是他高出一般人的可贵之处,货殖列传中所体 现的经济思想尤为可贵。而班氏父子的责难,反映出儒家思想中落后、保守的一面。4 .论赋(1)班固对于汉赋持肯定态度汉书司马相如传、扬雄传都以大量篇幅收录赋作。司马相如传赞引了司马迁泞定 相如赋作的意见之后,明确表示同意司马迁的意见,反对扬雄后期否定汉赋的观点。在汉书叙传 中,他也认为司马相如赋内容虚诞、文辞过分美丽是一个缺点。他在所作东都赋中曾说自己的作品“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可见是有意识地要克服西汉 辞赋中他所认为的“虚辞滥说”的缺点的。但是,他还是肯定司马相如赋具有讽谏作用。(2)班固作有两都赋,包括西都赋、东都赋他认为,西汉诗赋作品盛多,是王朝崇礼乐、尚文治、社会安定、祥瑞频至的反映;而诗赋作品又 宣扬了这些盛况,使得西汉王朝与三代一样文采炳焕。因此它们乃是雅、颂之流亚。在这里, 班固不但肯定诗赋有“抒下情而通讽谕''的作用,而且十分强调它们可以“宜上德而尽忠孝“,可以歌功颂 德。他的两都赋就是兼有这两方面意义的作品。5 .汉书艺文志(1)艺文志中的论述,大抵是刘歆的主张。它论赋的观点和扬雄的意见较为接近,而和班固自 己的看法颇有不同。(2)艺文志把荀卿、屈原的赋与古诗(指诗经)相比,作了较高的评价,与班固对屈原作 了许多指责不同。它指出宋玉以下辞人之赋崇尚“侈丽”的缺点,与扬雄的意见一致。(3)艺文志论述了汉代乐府所果的民间歌谣。认为歌谣是其作者因现实生活的感发、情感激动 而作,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儒家诗论相一致,同时可以说指出了民间文学的价 值。艺文志作者认识到国风和汉乐府民歌具有共同的特色。(4)艺文志特设诗赋略,把诗赋和六经诸子等分开,并且还把诗赋作品区分为屈原赋、陆 贾赋、孙卿赋、朵赋、歌诗等五类,这里反映了由于文学创作的口益丰富和发展,人们需要把文学和一 般学术著作区别开来,并且作出初步的分类。(二)王逸6 .王逸及其著作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东汉文学家。顺帝时官至侍中。著有楚辞章句和后 人所辑的王叔师集。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书中除注释字句外,并对作品的产 生背景和思想艺术特色,作了说明和评价,立论比较全面。其中楚辞章句序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 论,尤值得注意。7 .王逸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1)王逸十分钦敬屈原高尚的人品,同情其不幸的遭遇,他认为屈原写作离骚等作品,一方面 是为了讽谏,另一方面具有舒泄愁思、自我安慰的作用。(2)其实屈原作品未必都有讽谏意义。比如九歌,就看不出与当时政治有何联系。但王逸在解 释词句时用了穿凿附会的方法,与政治挂起钩来。这种解释方法,与汉代儒生解释诗经一脉相承。(3)认为屈原写作“以自慰”、“以裸愤懑,舒泻愁思”,则说到了文学创作具有宣泄情感、让作者强 烈动荡的内心获得某种平静的效果。这种认识,较有审美的意义,值得注意。3,王逸对于班固对屈原的指责表示不满(1)王逸根据论语,特别赞美“杀身成仁”的高尚品格,这显然是针对班固明哲保身的观点而发(2)王逸指责屈原“露才扬己”,是“犯狂”之士,即谓屈原不合中庸,王逸对此也加以驳斥,同样以 儒家经典为依据,认为屈原作品不失温柔敦厚的诗教(3)班固曾对离骚运用神话传说、大胆想象表示不满,说它们非“经义所载”,王逸认为都合乎 儒家经典,班固说那些内容是“虚无之语”,王逸则说屈原才美而智盛,故所知识者博远(4)评价:王逸意在为屈原辩护,实际上贬低了屈赋的独创性,把它们看成是儒家经典的简单承 袭:对于屈赋大胆想象、虚构的艺术特色,王逸其实也还没有认识五、王充(一)王充介绍王充(27约100),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作有 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多种,今传者仅论衡一书。论衡是一部学术著 作,其中一些篇章涉及关于文章著述的内容。(二)推崇学术著作1 .王充重视文章著述,认为文章著述作用巨大,地位崇高。2 .文人、鸿儒具备写作能力,故胜过仅能说经和虽通晓古今但不能写作的儒生、通人。文人指能 写作单篇公家应用之文、有益于政事者,王充对他们也是称赞的,但认为鸿儒即能撰写成部著作者更为 崇高。3 .在能著书的鸿儒之中,还有所区别。王充所重视的,是直接服务于政事的应用之文,更重视的 是“连结篇章”的成部的学术著作,都不是文学作品。他的品评标准完全代表了思想家的看法,而不是文 学家的看法。(三)反对崇古抑今,为通俗的语言辩护王充所推崇的是学术著作、论说之文。1 .王充激烈反对世俗之人评价著作时崇古抑今的观点(1)在王充看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不是今不如古的。他曾将汉朝与前代相比较,说汉代的圣人 并不少于周代的文、武、周公,汉代帝王超过了周代的成、康、宣王,若与周朝相比,周不如汉。(2)王充在评价学术方面反对崇古抑今,是与他的社会发展观相一致的。其哲学基础则是元气论, 认为今人古人禀受的元气是均等的,今人所禀并不亚于古人,因此今人的文章著述也不会逊于古人。2 .王充认为论说性著述重在思想内容的正确,不应刻意追求文辞巧丽(1)他认为写作议论性的文章既然是要晓喻凡俗,那么就应不避文辞的通俗浅露。(2)书面文字是口头语言的记录,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说话既欲求听者明白,著书亦不该故作深 隐。又指出古代经籍之所以后人觉得难懂,是由于古今语言变易和各地方言阻隔的缘故,并不是古人故 意作高深之语。这些看法,是相当合理的。3 .王充还有一些有关论说性著作的言论(1)他认为著作应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因此即使是论说性、学术性著作,但如公孙龙的坚白之论、 邹衍等人谈天说她的怪诞之说,他也都加以反对。而商鞅、管仲之书,他认为可以“富民丰国,强主弱 敌”,便值得称赞。(2)他认为言论须有事实为证验,以加强说服力。而对于耳闻目见之事,又应用心辨其虚实真伪。 他还曾指责典籍中的缺失,包括写作方面的失误。(四)轻视辞赋1.王充论文尚功利,尚实用,他是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著作的。因此,对于汉代辞赋,除了 歌功颂德者以外,都表示轻视。2他认为由于辞赋的讽谏不是直言,而是运用委婉的手法,先从相反的方面加以渲染描绘,结果 不但起不到讽谏作用,反而迷惑人主。这样的观点,与扬雄“不免于劝”的说法是一致的。(3)先秦时诗歌与音乐紧密配合,诗、音乐、舞蹈往往三位一体。因而人们对于诗与音乐的见解, 也常是相互联系,有时不易分别。但诗论与乐论毕竟不完全等同,人们应看到其间的联系和影响,也注 意其区别。事实上,先秦乐论的审美因素多于诗论,而逐渐影响及于诗论。二、儒、墨、道、法诸家的文学观(一)历史背景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政治、经济、哲 学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诸子争鸣、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局面。(二)儒、墨、道、法诸家的文学观1 .儒家的文学观(1)孔子: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很重视文化、学术。他的言谈中有关文学者,一是论“诗三百”,二是 论言辞。(2)孟子:孟子在阅读、理解作品方面,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3)荀子:荀子非常重视言辞、辩论。他是最早对儒家圣人和经典作崇高评价的学者,他这方面的 言论可以视为后世文学批评中明道、征圣、宗经说的先声。荀子乐论和总结孔子后学音乐思想的 礼记乐记,都非常重视“乐”。一方面指出了乐产生的基础、乐对社会的反映及其认识作用,另一 方面强调乐对人们的教化意义。先秦儒家的乐论谈到了乐与人们情感、心理的关系,比起先秦时纯粹的 诗歌理论来,较多地具有审美的因素。(4)评价:不论孔子还是孟子、荀子,都很重视诗歌、言辞、音乐的社会功能,强调利用它们为教 化服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文艺思想适合于统治阶级对文学艺术的要求,而其中某些观点又 能触及文学的基本规律方面的问题,故在文学批评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2 .墨家的文学观(1)墨家从实用、功利的目的出发,重视言辞辩论。(2)对于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墨子采取排斥态度。3 .法家的文学观(1)法家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商鞅奠定法家理论的基础,韩非则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2)法家崇尚耕战,主张君主独裁,厉行法制,对于传统文化学术和儒、墨、名、纵横诸家学说, 认为不切实用,而且妨碍其愚民政策的实施,故加以全面排斥。4 .道家的文学观(1)道家主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都有要求回归上古简质淳朴时代的倾向,因而对音乐、言 辞、辩论等都持否定态度,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美丽的色彩、音乐使人“失性”。(2)老子、庄子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包括文学理论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无为,那原本不是论文学。但当文学创作、鉴赏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崇尚 自然的主张被运用到文学批评上,成为反对雕琢、提倡自然之美的理论根据。老、庄书中关于语言局限性、言与意的关系的论述,启发了后世作家、批评家对于含蓄 之趣、意在言外那种艺术表现的体会、认识和追求。老、庄书中对于虚静、“坐忘”心态的论述,原是就体认“道”而言的,但也被借用、引 申,用以论述文艺家、作家的思维特点。5 .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说(1)屈原的九章惜诵云:“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指出自己的作品乃是在愁思郁结、(五)论夸张和比喻1 .世俗传语和经、子著作中,都有夸张之语,这与人们"好奇的心理有关。王充明白这一点。2 .夸张往往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从而增强效果。王充也曾指出此点。3 .王充从“归实诚”、“疾虚妄”的立场出发,认为夸张语往往“伤其本”,“离其实”。他十分担心夸张 增饰之语被误认为事实,故作语增、儒增、艺增三篇(都在论衡内),举出各种著作 和世俗传语中的许多例子,一一加以批评或解释,以说明其并非事实。在这些说明中,有的地方反映出 王充对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的不理解。4 .典籍中有一些内容,今天看来是神话、传说,王充却视为纪事荒诞不实。这也表明王充处处以 征实的态度行待典籍所记,是颇缺少文学的眼光的。这既是他个人的问题,也反映了我国占代文学批评 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第二编魏晋南北朝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批评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代(包括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批评1 .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少单篇文学论文(1)它们有的仍如汉代诗大序、离骚序那样,就一种文体、一部书或一篇著作立论(2)更有不少是论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单篇论文,既有陆机文赋那样独立成篇者, 也有子书中的篇章,如曹丕典论论文、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还有史书中的专论,如沈约 宋书谢灵运传论、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2 .除单篇论文外,更出现了若干专著。如刘勰文心雕龙、钟蝶诗品,论述深入、系统, 标志着这一时代文学批评的重大成就。3 .文章总集的编纂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其编者往往通过序和论发表关于文学的见解。(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特点1.不再强调以文学为服务于政教的工具,不再强调以功利性为文学的鹄的,而是充分体现了文学 审美观念的发展。2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并不否定、反对政教作用,但总体而言,它所重视、所探讨的,主要是与 文学审美功能、审美性质有关的各种问题。3.较少探讨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而大量地探讨文学内部的各种关系。“文学的自觉”,可以 涵盖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对汉代文学批评的继承与发展1.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艺理论,虽然有过分强调文学功利目的而轻视审美的缺点,但其中某 些内容还是合理的、符合文学本身的规律的。这些观点,都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所继承和发展。2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实际上是无法抹杀的客观存在,汉代统治阶级中不少人实际上是从作品中 获得了审美愉悦的,而且也有人要求肯定文学的这种功能。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儒学禁锢士人头脑的 力量减弱了,原先被压抑的审美趣味便得以发展,被忽视的文学本身的性质、规律便得以被认识,被研 究。(-)汉末儒学的衰颓有益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展1.汉末儒学的衰颓不可避免的原因愤懑无告、“愿陈志而无路”的情况下倾吐而出。(2)九章抽思云:“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更说到凭借写作以舒泄忧思、暂时获得解脱的 情况。(3)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说,比尚书尧典“诗言志”之说更突出了情感因素,可说是后世发愤著 书、不平则鸣以及借作文以自慰诸说的先声。三、汉代文学批评的演进(一)两汉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1.韵文方面,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歌,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1)辞赋在楚辞和纵横家辩说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作家作品,史记、汉书都为擅长 辞赋的作家立了专传。(2)刘向、刘歆编校图书,在七略中特立“诗赋略”登录并论述诗赋,就是诗赋作品大量涌现的 实际情况的反映。2在散文方面,除一部分学术、历史著作中具有文学价值的篇章外,各种体裁的单篇文章逐渐多起 来了,论说、书序、奏议、书后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韵文体和韵散结合的文体颂、赞、箴、铭、 哀文、诔、碑文等等。这许多体裁的文章,大多属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实用的文体,但同时人们也注重 它们的写作艺术、审美因素。(-)汉代的文学批评与政治情况、学术思想的关系1.汉初统治者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和秦朝短期覆灭的教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民“休养生 息”。学术方面,则提倡黄老,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2从武帝到宣帝,是西汉帝国政权最巩固、国势最强大的时期。在学术思想方而,武帝采取独 尊儒学的政策。于是在文学批评中,儒家文学思想取得了统治地位。(三)汉代文学批评的内容以论述、解释诗经、评论屈原及其作品、评论汉赋三者较为集中。1.对诗经的论述、解释(1)汉人非常重视诗歌的政教作用,强调美刺,要求诗歌为封建政治服务。(2)在艺术表现上,要求委婉含蓄、风格温厚。(3)他们解释诗篇时,常附会政治,多穿凿之说。汉代的诗经学是过去长时期来儒家诗论的总 结,对当时和后代文学批评都有重大影响。2,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1)综观汉人对楚辞的评价,他们都认为屈原作离骚等作品有讽刺之意,具有政治意义。(2)对于楚辞的艺术性,汉朝人也都给以充分的肯定,他们都指出,离骚运用了比兴寄托 的手法,认为这是学习诗经的结果。(3)另一方面,汉人对于屈原的执著而终于自沉,在同情的同时,又多有表示不理解者。贾谊、司 马迁已流露此意,扬雄、班固更为明显。特别是班固,指责屈原“露才扬己”,贬损了自己的高明清洁。3.对汉赋的评论(1)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也获得最高统治者的爱好。(2)对赋给以肯定评价的有司马迁、班固等人。扬雄早年爱好作赋,后来则施以激烈的抨击。而无 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从赋是否能达到讽谏目的、实现政教目的的角度立论的。这也反映出汉代文学 批评的功利性,反映出儒家文学思想的局限。(3)汉宣帝却在承袭功利观念的同时,正面肯定了赋的审美愉悦作用。虽然仍依经立论,但毕竟肯 定了文学作品“辩丽可喜''、"虞说耳目''即审美作用的正当合理,因此值得注意。第1章先秦的文学批评1一、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美刺和言志1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第一部总集在诗经的少数诗篇中,有些作者表达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