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汇总及对点训练.docx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汇总及对点训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汇总人物形象 形象举例1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4 .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5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6 .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7 .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8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9 .爰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10 .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 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 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 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人自比抒情)也就是说,作者常在 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某种感情(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有 机结合)。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反语、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鉴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 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增强表达的语气和语势。对比(也包括写作手法里的衬托)的作用:通过两类事物的鲜明 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某事物的特征顶针、互文、对偶的作用:节奏鲜明,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难点易混点解析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把人当物写,把甲物当乙物写)对比:既是修辞手法,又是写作手法通感:既有感觉的迁移,一般也是比喻的形式。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比喻)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比拟)比喻与借代的区别毛主席像太阳。(相似性)对面走了一个红领巾。(相关性)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反问:明知故问,不做回答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富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凸显人物 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 强语势。题材分类送别诗送别内容一般是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 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诗歌题目:常有赠、别、送、饯等字眼常见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渡口(津)、舟、帆、 流水等。常用手法: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思乡诗思乡诗往往和思亲相结合。怀古诗(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抒情咏怀。内容: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 国伤时,孤寂失意。常见手法:用典,对比。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借古讽今,物是人非,怀才 不遇,感时伤世,壮怀激烈。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诗歌内容:可以描摹边地异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 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 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表达对穷兵黑卖武、 非正义战争的不满、批判。常见意象:烽火、狼烟、骏马、宝剑、 铠甲、孤城、羌笛、大雁、苍鹰、夕照、大漠等。代表诗人:高适、 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杨炯等。闺怨诗(宫怨诗)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人妇、商人妇、 游子妇、劳动妇女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宫怨诗专写宫中的失宠后妃以及宫女的怨情。田园诗(山水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 的劳动为题材。田园诗和山水诗内容有交叉。谢灵运是最早写山水 诗的诗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被誉为“隐逸诗人之 宗。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 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 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诗派。代表诗人:东晋的 陶渊明,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尢讽喻诗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有“美刺"(歌颂与讽刺)作用;揭露当 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本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 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干禄诗也叫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 现代的自荐信,可谓”戴着镣铐的舞蹈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 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其它:政治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诗歌题材很丰富,无法一 一列举。诗歌体裁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依照古诗的作法来写,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 律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诗经,曹操观沧 海)、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和七言诗(鲍照的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 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 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绝句、律诗格律对仗一、对仗原则上可以不对仗。比如:泊秦淮李商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如果对仗,1、2句对仗居多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激涌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和2对仗,3和4对仗的同样有。绝句杜甫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人说,从对仗的角度看,绝句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 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二、韵脚:押韵是1、2、4压韵(第1句可不押韵),第3句般不押韵。三、平仄:一般一个整句是仄起平收。三四句一般是仄起平收。律诗平仄、韵律一、颔联、颈联严格对仗。二、除首联外,其他三联一般仄起平收。三、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246.8句),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一般首句不入韵;七律一般首句入韵。四、内容上起承转合:起一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 臆,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承承接上文,引 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紧紧联系,上下关联, 前后呼应转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 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 到物,或顺势而转合结尾,结束全文。往往是诗文的精华之所 在,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环节。读懂诗歌的切入点切入点一看标题,抓题眼切入点二看作者,看注释,知人论世切入点三找诗眼,把握"情感关键词切入点四看(典型)意象切入点五了解常见典故诗歌的含蓄性诗贵含蓄。它通常有下面几种形式:一、托物式。诗人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思想 感情。二、借喻式。诗人采用打比方,把本体事物隐去,只留下喻体,让读者通过对喻体的体悟,理解诗人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三、双关式。诗人所使用的词句既有明的一层意思,也有暗的 一层意思,明的意思是次要的意义,暗的才是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意 义。四、借托式。有些事情或意愿,诗人不宜正面直说,往往假借那一件事来说这一件事。五、暗示式。诗人使用春秋笔法,不直言其意,字面意义看不出 诗人的褒贬态度,但是字里行间却暗示了诗人褒贬之意。六、象征式。诗人借助象征手法,来抒写心志,宣泄情怀。七、典故式。诗人为了达到一种含蓄曲折的表达,借典故来抒 发感情。炼字与诗眼炼字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 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事物与 情感。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柳宗元江 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 是诗眼。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是诗眼。分析诗眼时,就注意从整体内容分析诗眼,把炼字和炼意结合 起来鉴赏。对点训练: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女低溥暑/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 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晋人殷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 手在空中划着字。选择题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的 孤独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 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 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 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 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答案:C。解析:C项中'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 光照亮室内''理解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后主人公想象炉火熊熊 燃烧的情景。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理解诗歌含义,既要 对诗歌整体把握,如题目、注释等都需关照,也要前后联系,更要 抓住关键词语。此诗炉存火似红,从诗歌整体看,特别是联系注 释提供的背景,可知是战乱之时,再联系上句"瓢弃樽无绿"的窘迫 之状,特别是其中的“似是"好似好像之意,故可知此项表述误将 想象当成了现实。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呼应了题目。其中的舞'字, 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B .首联第一句"多"字,可见心情的沉重。下句一”独字,可 见环境的险恶。C .第四联使用晋人殷浩典故,表现了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D .第三联中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E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除传达愁情外,还暗示了诗人"愁坐时间之长。答案:A。解析:该项“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理解错误,应 是寓情于景刻画了雪花飞扬的烦乱场景,暗示了内心的烦乱焦急。解析:此题考查手法及形象。选项中提到某种手法,需要特别 注意。其一,注意“有没有;其二,注意对不对"。另,诗歌中的景 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但需结合诗歌整体,特别是背景等因素, 正确判断情语切忌断章取义、盲人摸象。3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诗中用”多字写出“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和诗人沉重的 心情;用独字写出环境的险恶,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B .颔联正面呼应题目对雪,暗示了诗人独坐斗室,从乱云欲 雪一直呆到积雪风回。借这样的景写出了混乱而又充满危机的社会 现状。C ."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属借喻手法,指的是酒,写出了诗 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D.本诗是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写的,诗中的老翁贫寒交困,孤苦怜仃,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而又无从着力的感情。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 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2 )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 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 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百姓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黑卖武。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答案:C。解析:C项"借喻手法"判断错误。瓢弃樽无绿''一句 中,"绿不是借喻,是借代。需注意借喻是相似不相关,而借代是 相关不相似。解析:此题侧重考查诗歌手法。借喻与借代是辨析的难点。对 容易混淆的手法要深入理解、合理辨别,如比喻与拟人、排比与对 偶、借代与借喻等。4 .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 暗示时间的推移。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 乱之中内心的愤怒。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 雪一直到急雪回风。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 发诗人感情做铺垫。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 国忧民的主旨。答案:B。解析:B项内心的愤怒表述不当,应该是内心忧虑、 无奈。此项属于表达程度过重。解析:对诗歌中情感的判断,需要注意:一有没有",防止选 项对某种的情感的判断无中生有;二对不对,防止选项中把某种情感表述成另一种情感;三偏不偏,防止选项把某种情感表述得 过重,硬性拔高。简答题5 .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孤苦伶仃,贫寒交困。战乱中,老翁孤独寂寞,在苦寒中找 不到一滴酒,以致于幻想炉火熊熊。牵挂亲人,关注国事。"战哭多新鬼见出诗人关注国事,最 后一联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愁苦无奈,百无聊赖。诗人愁苦无奈,只好效仿晋人殷浩用 手在空中划字,可见其愁苦无奈、百无聊赖。6 .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 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 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 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7 .炉存火似红一句中的似用得很巧妙,请对其进行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似是好似"好像之意。在荒凉的环境中,眼前出 现了熊熊之火,通过一个似字,写出了作者的幻觉,表达了作者 对家庭温暖、百姓和乐的强烈渴望,点明了作者生活的艰难。8 .说说你对标题对雪中对的理解。参考答案:"对的意思是对着向着",暗示诗人独坐斗室, 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 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对字与诗的三、四句"乱云低薄暮,急 雪舞回风相应和,表达出忧心国事、亲人,烦乱无奈的情绪。9 .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 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 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10 .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 情形,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情 感,同时照应了诗歌题目。11 .本诗的颈联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其表 达效果。参考答案: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代表酒,突出了酒的特 征,表现了战乱之时生活的艰辛;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的方法炉存火似红, 好像炉中还有火,还非常温暖。炉火只是想象,只是幻觉,写出了 诗人当时战乱之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12 .结合全诗,分析颔联的作用。参考答案:烘托氛围,融情于景。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的急 雪,营造压抑的氛围,暗示时局混乱,表达了自己的满怀愁绪。照应题目:正面写雪,并突出"对字。刻画出忧心国事、担忧亲人却又愁苦无奈的诗人形象。13 .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 析。参考答案: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忧虑心情。主要体现在"战哭多 新鬼数州消息断两句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 消息都无从获悉。愁苦又无从着力的苦闷心情,主要从后一句"愁坐正书空看 得出来,"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 划着字。诗人以此表达相似的心境。14 .诗中两次写到愁",请结合诗句分析愁的具体内容。参考答案:时局危急,忧国忧民。战哭多新鬼,诗人用多写"安史之 乱带来的悲惨景象,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生活艰难,贫寒交困。"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 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贫寒中 以致于幻想"炉存火似红亲人离散,消息阻隔孤独苦闷,无人倾诉。数州消息断, 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15 .这首诗是如何把个人之愁与国事之忧结合起来的?请分析 说明。参考答案:作者起笔写国家动荡不安,战事使百姓苦不堪言,此即"国事之忧"。然后通过"乱云""薄。广"急雪等景物写自己的愁苦。情景交融。接着写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酒葫芦早已丢掉,酒杯 空空如也;没有柴火,只有空空的炉子。止匕即"个人之愁最后提 到数州没有消息,既有对国家的担忧,又有对亲人的忧虑,不知情 况如何,自己只有愁坐。此为“个人之愁"和"国事之忧''的结合。16 .本诗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又无从着力之慨。多新鬼写出了战争 的灾难乱云急雪等借景抒情,抒发了愁苦之情,"书空是借典 故表达忧愁无聊,无从着力之感;对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忧虑。数州消息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体现了忧虑。对大好河山的讴歌。(3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诗歌风格整体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作家风格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韦庄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自然:谢眺、谢灵运清新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雄浑悲壮:屈原雄健高峻:王安石淡远闲静:陶渊明恬淡优美:王维类诗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 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 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 静这般凄惋之作。物象、意象、意境1 .什么是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 是意和"象的结合体。2 .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 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 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联系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2)意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 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所谓意境,简单地 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事四大类。意象通常 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 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 的意象。含义相对凝固的意象,有时候也是典故。意象例说杜鹃鸟牡丹西风舟西楼捣衣饮酒登高凭栏英雄美人月亮鸿雁梧桐流水猿猴乌鸦菊花松、竹、梅莲鹏鸽柳 树蟋蟀抱柱问鼎请缨折桂咏絮吴钩白云苍狗珑羹豌脍 庄周梦蝶采薇青眼烂柯青鸟梨园精卫泰斗抱璞掣肘献 芹执牛耳红豆秦晋鸡肋杜康彭祖孔方兄陶朱祝融逐鹿 羌笛琴瑟连理枝比翼鸟长亭南浦芳草芭蕉冰雪香草意象分类比较忧伤的意象:蟋蟀(促织)、捣衣、梧桐、鹏鸽、乌鸦、芭蕉、猿猴、子规寓意高洁的意象:香草、菊花、梅花、竹、蝉、松柏离情别意的意象:长亭、南浦、古道、杨柳(留)思家思乡的意象:月亮、珑羹鱼卢脍、双鲤、捣衣、促织、捣衣、爱情相思的意象:梅、丝、红豆、莲、秋水、战争军旅的意象:请缨、羌笛、楼兰、投笔、长城、柳营隐居闲适的意象:菊花、东篱、五柳、三径、渔樵、渔父、乌巾、终南山、米薇、东山语言风格、特色、技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句式选择(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整散结合,其他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大量引用古诗词名句,典故(旁征博引,典雅韵味)使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老舍,赵树理,贾平凹,何立伟白色鸟)叠字叠词,押韵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生动 细节描写(动作、外貌、心理等),细腻传神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反语,反讽语言风格生动形象(运用各类修辞)、平实质朴(贾平凹)、 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古诗词)、有生活(乡土)气息(活泼生动 老 舍,孙犁,贾平凹)、使用方言、口语化(老舍,贾平凹,赵树理)、 清新自然(王维,沈从文)、幽默风趣(钱钟书,梁实秋)、富有 文采(形象生动传神)(刘亮程)、华美、绮丽浓艳(香艳)(温 庭筠,张爰玲,毕淑敏)、典雅庄重(丰子恺)、闲适冲淡(丰子 恺,周作人,林语堂)、简洁凝练、含蓄蕴藉(含蓄不显露,李商 隐)、豪放(奔放)不羁、沉郁顿挫、富有哲理(周国平)、犀利 深刻、调侃戏谑(10)古代诗歌语言风格包括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直白、明快(明丽)、洗练、 通俗(口语化)、雄奇、绚丽(华美)、含蓄、典雅、俊逸、庄重、 风趣、沉郁、奔放(豪放)、沉郁顿挫、含蓄蕴藉、含蓄隽永、琅 琅上口、音韵和谐等。一首诗的风格可能包含互相关联的多个方 面。(11)其他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叙事抒 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反衬 烘托 想象 联想照应 美景衬哀情 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 正 面描写细节描写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行文结构:线索,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埋伏笔、承上启下句式组合: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设问句,排 比句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人自比(自况)、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 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 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 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 兴、重章复唱(沓)、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 反语)、先抑后扬(欲扬 先抑)、先扬后抑、铺垫、伏笔、照应、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动 作、肖像、语言、心理、香草美人、点染(2018浙江卷)、铺陈景物描写的相关术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角度写景动景和静景远景与近景实景与虚景俯视之景与仰视之景 多感觉(视、触、听、嗅)写景移步换景定景换点定点换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景抒情运用对比烘托、拟人、比喻、象征、联想、想象等手法景物描写一般的作用1、交代时节季候、地域风貌,展示时代背景 2、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铺垫 3、渲染气氛、环境,交代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 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4、推动(预示)故事情节发展5、酝酿情境,揭示主题、主旨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7、结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照应标题)表达方式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叙述较少,往往是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叙 事与写景相结合,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描写环境描写:1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动态和静态 近景与远景实景与 虚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融情于景视听嗅结合绘 声绘色(绘形)色彩映衬)2 .社会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对话), 动作(行为),心理,神态。正面(侧面)描写直接(间接)描写细节描写;细描与白描 概括描写(总体,抽象,轮廓)具体描写(局部,确切,细致) 抒情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爰憎、好恶、喜怒、爰乐等主 观感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