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考试管理制度.docx
XX中学考试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推进考试管理工作 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 案,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的通知和XX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 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XX中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 考试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严格的考试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考试管理办法, 规范考试的组织主体,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类别,优化考试的 命题与方式,控制考试的规模与次数,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 的积极作用,正确运用考试结果反馈、指导教学并提高教育 教学效果。第二章考试组织及实施1.考试类别:(1)学科单元测验。属于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考试。 由任课教师或教研组进行命题(也可采用学生自主命题)并 组织实施。每个学科每个单元可进行一次测验。(2)高中阶段学科模块考试(学分认定考试)。在每个 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的考试称为模块考试,同时也是学分认 定考试,安排在学期中、学期末进行,其中体育、信息、通 用技术及艺术等学科安排在期末进行,学校对考试进行统一 管理。由学校自行组织,试题由学校命制。对不及格的学生, 每次考试后要在适当时间安排补考。(3)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省教 研室命题。(4)高考模拟考试。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市级教育行政 部门可统一组织一次高考模拟考试。2 .考试(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 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3 .考试(考察)形式鼓励采用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 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考试、考查方 式。重视过程诊断反馈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 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学科 测试与特长测试相结合;免考与重考相结合。4 .试卷命制(1)命制试卷流程备课组长在考试前向组内全体教师发布命题范围及 相关事项与要求。学科组教师依据命题要求编选自己认可的最优质量 的题目按时交付备课组长,部分题目要来源于作业题、课本 上的题和以往试卷中的题。备课组长对所选题目进行筛选、修改、编拟、组卷。备课组长将成型试卷复印发至组内每位教师,要求认 真演做。每位教师发表意见,对试卷进行充分研讨,最后形成 统一意见并定稿印刷。(2)命制试卷要求试卷命制体现三个1/3原则,1/3的题目来源于课本, 1/3的题目来源于训练过的,1/3的题目来源于资料及加工 改编过的。题目来源有标注。题目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兼顾知识迂移能力的逐 步提高,要教什么考什么。紧密依据教学大纲、考纲说明并结合学生认识的实际, 适应高考新形势的要求,并遵循高考命题趋势,基础年级可 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试卷结构合理,难易适度,易中难度比例应为5: 4: 1,学生平均分应控制在及格以上。试卷命制要规范,大标题一般使用3号黑体字,小标 题5号宋体加粗,正文5号宋体,页眉页脚、密封线齐全, 答题卷和试题卷分离。每次命卷要有命卷人和审核人。命题老师要完成试卷 的“三校对”工作,即命题后校对,电脑打印后校对,印刷 后考前一天到教务处校对。审核人必须对试题内容进行仔细 分析并再次校对,以确保试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每次考试, 要对命卷进行评比。教务处要对试题差错率较高又离既定目 标相差甚远的命卷者进行登记并点名批评。5 .考试实施(1)考前准备教务处提前一周公布考试时间、考试范围,明确规定 制题时间、统一题式、保密事项等。相关级部按有关规定做好考场设置、监考安排,明确 违纪处理规定。召开考务工作会,做好工作分工,落实考试有关工作 安排及职责。(2)考试要求监考教师按时领卷,组织考生考试,按统一信号操作。监考教师负责试卷的发放、验收、装订,指导考生规 范填涂相关考生信息。对考试前后出现的监考失误、试卷装订错误、遗漏试 卷或考生信息填涂错误等问题,监考教师负有责任,在下次考试前公布有关违规情况并扣除相关常规量化分。第三章 试卷批阅1 .试卷批阅要及时,批阅前要召开阅卷教师培训会。原 则上考完试后当天结束阅卷任务。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2 .阅卷实行组长负责制,领导干部分包制,教师按照分 工,集中到指定地点流水作业。阅卷前由组长组织学科教师 研究试题和答案,组织学习评分标准和阅卷要求,标准统一 后方可开始阅卷。3 .阅卷须严格掌握评分标准,严格把握得分细则,按照 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坚持 标准始终如一。阅卷过程中对标准有异议的,需经阅卷组长 同意方可更改。4 .规定阅卷时间内,阅卷教师不得迟到、早退,中途不 得随意离开岗位,特殊情况需经分级部同意。阅卷时间内不 做其他无关事情。5 .阅卷过程中,坚持保密原则,不得随意私自涂改、拆 封试卷。发现试卷装订有误等问题及时报阅卷负责人处理。6 .对弄虚作假、作弊者,按教学事故进行责任追究。第四章考试结果呈现及用1 .学科单元测验实行无分数评价。学业考试实行等级 评价(一般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或A、B、C、D四 个等级);模块考试(学分认定考试)以学分记入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档案、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记入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档案;高考模拟考试可用分数表达。2 .考试结果运用考试成绩应单独反馈给学生,并作为考察学生学业成绩 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的记入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档 案。教师应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 能力发展情况,反思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 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排队并 公布名次,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和学生 的主要标准。第五章试卷讲评课1 .考试后由备课组长拟定主讲评教案,内容包括:对试 卷题目质量和学生答题情况的总体评价;对出错题目逐一解 析,排查知识点、出错原因、审题要求、解题过程、解答启 示、变式训练等等,要求学生及时整理错题集。2 .全组教师对主讲评教案进行集体研讨,修改、完善、 定稿,编制成讲评学案印发至每位教师和全体学生。讲评学 案要详略得当,适度变式,突破疑点,巩固难点。3 .备课组长应身先士卒(或确立主讲人)展示讲评课, 备课组教师(或全体教师)进行观摩、研讨。4 .任课教师以讲评课学案为主线,结合个人备课,根据 本班学生的答题情况,上好讲评课。课堂上要重点突出,不 要面面俱到,一定给学生留有自研、思考、感悟的余地和时 间,要讲就要讲到要害处,当讲则讲,不能泛泛而谈。要从 失分点的辨析、知识的强化与运用、知识的联系与变式、过 程分析、知识结构的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评。5 .各学科根据观摩、研讨情况,对本学科的讲评课进行 建模。6 .各学科组的讲评课学案要及时上交级部存档,作为教 学常规落实的评价依据。第六章成绩分析会1 .级部接到考试成绩后,及时对成绩进行分析。2 .级部召开教师质量分析会。级部主任科学运用成绩, 从整体上进行教情和学情分析,制定跟进措施。完成目标较 好的班级和学科,班主任和备课组长认真总结,会上做经验 交流,资源共享。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班主任和备课组长 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交流。3 .班主任召开作业组教师分析会。会诊班级情况,完善 推优补弱措施。班主任对班级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 的成绩升降、临界生弱科、帮包、学生思想波动等情况。4 .班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班会。班会前各学习小组对 考试出现的问题摆查,学习委员进行汇总,然后提交班主任 审查,班主任审查后交主持班会的学生。班主任对班级整体 情况进行分析,成绩突出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进行经验交 流。班级内小组间和班级之间适时开展挑战应战活动,营造 比学赶帮超的竞学氛围。5 .级部召开临界生分析会。通过成绩分析,确定临界生, 对临界生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会诊,确定帮包教师。帮包教 师采取面谈的方式,及时扫除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障 碍。同时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并且阶段性分析学 情,找出学生每一次考试的变化趋势,因材辅导。6 、全面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制。级部和班主任根据测试成绩和学生情况进行师生谈话,谈话采取激励和诊断相结合 的方式,及时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