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共享未来.docx
绿色发展共享未来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亿万人民的支持响应下,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卓有成效,顺利开展降碳、减污、扩绿等工作。十年来,中央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引导社会树立环保意识,积极融 入全球生态治理,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生态危机和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今年 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迎接生态领域的各项挑战,我们必须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节约意识,自觉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学校积极贯彻 绿色发展理念于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落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组聚焦新时代生态文 明建设,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实践中接受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力量,讨论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 逻辑,学习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的智慧,从而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历史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期工业化国家大多采用“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奉行经济优先原则, 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毋庸置疑,工业革命极大得解放生产力,工业文明成为人 类文明最辉煌的成就。不可忽略的是,早期亳无节制地发展严重危害了我们赖以 生存的大自然,并反噬到人类自身,所以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先污染后治理” 模式的弊端。中国式现代化汲取发达国家经验教训I,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从“一个统帅”、“两个文明”、 “三大纲领”、“四大建设”,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I,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 实践和认识不断发展,有机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中华传统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五千年的沉淀积累,形成一 套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占代先贤很早就开始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诸子百家中,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法则不可违;阴阳家认为“人 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墨家主张“兼爱”,不分差别、不分等级,是对自然、 社会和人类整体的爱。唐代刘禹锡曾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认为天人引用自人民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之间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这生动地体现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实质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必须尊 重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之一。 中国古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农业文明。土地是农业 的根本,古代许多农学家非常重视土地的养护,要求统治者按季节节律来役使民 众,避免超负荷使用土地。这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因地制宜,实行农牧结合、 豆谷轮作、农林牧相结合,今天农业生产中依然可以看见这种可持续的农耕行为。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杀鸡取卵等等反面例子警醒着我们必须将一切生产活动建 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历史依据,是我们国家、民族 独有的宝贵财富。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吸取发达国 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二、理论逻辑一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发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不断 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点解决突出 环境问题,确保经济持久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 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 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 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这一切源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在社会生 产中持续”为劳动提供材料”,促进金山银山量和质的双重提升,推动社会生产 力的绿色发展,而这又将回馈、绵延绿水青山的生机,保护和改善自然生产力。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绿色转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 我省植被覆盖度73. 29%,创历史新高,尤以陕北退耕还林区和风沙区增加最为 显著。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 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 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 境需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为了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 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2摘自人民日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 展,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与人一样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使人与生态要素构成紧密联系的“人一自然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同时,构成 生态系统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相对独立分系统,每个分系统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 件并对整体发挥作用。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 体”再到“山水林川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不仅拓宽了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 外延,同时也验证了自然生态要素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三、实践逻辑一一生态文明建设过去的十年里,党和国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运共同体出发,全面推动 绿色发展理念,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 识到实践发生了全局性变化,在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污染方面取得根 本性转变,让天变得更蓝、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大踏步建设美丽中国。(一)大气治理大气污染是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2015年前后的秋冬季,北方地区雾霾尤 其严重,空气能见度极低,蓝天难觅。北方主要工业城市空气PM2. 5爆表,无一 幸免,许多中小学停课,给人民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威胁。治理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国家坚持全民共治和源头防治。2013年9月, “大气十条”发布,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17年圆满实现 “大气十条”目标,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胜利。党的十九大以来,空气质量 显著改善。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例,2019年PM2. 5浓度较2015 年下降28%,重污染天数减少45%,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全国团结一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政府机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企业严格执行碳排放标 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自觉改善“散乱污”现状;群众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减 少使用机动车频率,农村地区抵制乱焚乱烧行为。全国上下一盘棋,从政府职能 部门到社会企业再到个人,共同参与空气污染防治,效果立竿见影。2022年9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 秋表示大气污染治理坚持“五个统筹”十分重要。十年来在正确的生态文明思想 指引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 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又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社会范围内持续攻坚,共 同努力。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蓝天保卫战,向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 态,让天更蓝。(二)防沙止漠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4年,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 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 20%;沙化土地面积172. 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3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2016年 10月,发布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对全国开展山水 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认知的不断发展, 又将“草”纳入生命共同体,科学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关系。在总结过去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开拓系统工程,降低成本,效果显著。 当前全国共有25个山水林出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布局与国家重点生态功 能区县,分布在中西部和边疆,统筹布局,系统分工,推进生态系统从“疾病治 疗”转变到“健康管理二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与重点生态功能县布局,林草植被、森林的覆盖率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从几代人坚守的塞罕坝林场, 到数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项目,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由“沙 逼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库布其治沙模式。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于探 索,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十四五”时期,国家继续全面落实封禁保护修复制度,建立荒漠生态保护 补偿制度,巩固荒漠化防治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潜移默化地指导着我们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坚持植树造林、治山理水、养土护 田,扩大国土绿化规模,防沙止漠,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运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优势,树立共同体意识,携手防沙止漠,让山更绿。 (三)流水不腐水环境治理面临重要挑战。水是生命之源,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源,当前农 村地区仍有上亿群众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废水污水年排放量仍以18亿立方米 速度增加,导致干净可用水资源数量短缺,水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 图源中国林科院水是文明之源,生态之基,更是生存之本,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统筹各自然要素,调水节水两手抓。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效果显著。截至2020年12月,全国295个城市共计2914 个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后消除2863个,昔日“臭水沟”变成市民休闲娱乐公园, 群众生活环境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以前西安城墙前的护城河臭气熏天,夏天车 辆经过城墙不敢开窗,晨练老人舍近求远另寻地点,环卫工人清洁工作繁重,经 过2018年至2020年治理护城河发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长江保护修复工作“两手发力”,一手抓污染 减排,把污染物的总量减下来;一手抓扩容,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强生 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截至2021年底,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484个问题整 改完成了 437个,加强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区生态监管。新时代治水工作,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 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继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持续的行动,发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理论优势,节约集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让水更清。四、大局观念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在国际舞台上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议题讨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呼吁共建生态体系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鞭辟入里地点明保护生态 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 外、独善其身。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 发展的生态体系,各国应勤力同心建设绿色家园、共建清洁世界。> 打造绿色“一带一路”煤 油气 水电 < 太阳能/风能4540S/身也册I,(收撅3+)皿*.吗®,2019年,中国成立了 “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发展联盟,汇集政府机构、非政 府组织和智库,研究如何使“一带一路”投资在环境上具有可持续性。自此,中 国在“一带一路”投资更具环保色彩,传统煤炭能源投资萎缩,重点投资水电、 太阳能、风能清洁能源,此前52座中国投资支持的燃煤电厂中目前只有一座投 入运营,国家不计较一时经济成本,用实际行动推动地区、全球能源转变,体现 言出必行、战略长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一带一路”倡议(BRI)能源投资变化s坚定落实“双碳目标”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为此制定行动计划。“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 长,开始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加强 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全面启动全国碳市场。中国向来言出必行,一诺 千金,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所以必 定全力以赴地落实碳减排的宏伟R标。合理应对气候变化。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中,中国代表团发出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的积极信号,把协定的框架性安排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制度规则和务实行动。中 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采取求真务实的措施,同各 国一道通力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迈上新台阶。国家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应 对全球生态多变进程,为全球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中国智慧”,为世界环境治理 展现“中国担当”。五、青年力量共谋绿色未来新时代,学习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征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生态优化、节约集约、绿色发展。青年是绿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我们 理应成为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的中坚力量。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做起,融入校园建设与管理,倡导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营造绿色氛围,共同维护舒适的校园环境,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星星火环保协会依托首届“全球青年气候周”,面向在校所有同学发起校园 “绿色银行”兑换活动,为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添砖加瓦,从活动的设计以及撰写 五期环保科普,我们以实际行动感受到Z世代青年使命与担当,共同助力落实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创美好绿色未来。这是一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的生动写照,通过废旧物品换新、科普展演的方式,我们学习到许多绿色生活 的优秀可行的做法,并亲身参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尝试将“小我”成长 融入“大我”奋斗。在此,我们向全校学生发起一份倡议书。1,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购物时优先使用环保布袋等非塑料产品2.反对快件包装铺张浪费,发快件时降低塑料胶带、纸壳纸箱使用量3垃圾分类,将个人生活垃圾分好类别丢弃在指定区域4 .无纸化办公学习,减少使用打印纸量,双面打印5 .低碳出行,尽量乘公交交通工具出行,或合作乘车、步行、骑自行车6 .养成节约用电习惯,使用空调控制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图源 Science :N.DESAI共建绿色校园,学生是主力军,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约资源,垃圾分类, 从我们自己做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将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变成 一种生活常态,落实绿色理念,培养低碳意识,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推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起 让这个世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共享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