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冬节气养生常识.docx
2021立冬节气养生常识立冬节气养生常识起居养生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早 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立冬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早上须天亮以后再 起床。晚上最好在十点之前就上床睡觉。有些经常晚睡的人,长时间 熬夜伤阴,会导致心火旺而肾水不足。立冬穿衣要适当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为重要。俗话说“寒 从脚下起”,脚部是诸经络起止之处,所以要注意保暖,多走动以促 进足部的气血运行,并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背部乃脏腑俞穴所在之 处,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气极易从背后侵入人体,损伤脏腑。另外, 头部虽为“诸阳之会”,但老年人或阳气虚的人最好戴顶合适的帽子 保暖。饮食养生冬天的饮食原则是省咸增苦。千金食治:“冬七十二日,省咸增 苦,以养心气。”冬天增食苦味食物,因为苦能坚,能固肾以防外泄, 又能泄心火。另饮膳正要:“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种 子类和果实是冬季的“应时佳品”,如“核桃、板栗、芝麻、黑豆、 山药、红薯、腰果”等。此时还要少食姜、蒜、鸡肉、韭菜等温热之-1- 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冬季养生小食谱。【黑芝麻粥】原料:黑芝麻、粳米。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养麦面】原料:养麦面、黄瓜、胡萝卜。功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情志养生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养藏”为主,所以情绪上要恬淡安静、 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 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 娱乐活动陶冶情操,如健身跳舞、绘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 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运动养生冬天天寒地冻,阳气内藏。为了顺应冬气,我们不要扰动阳气,“闭 藏”二字,乃冬天的养生的根本原则。大家要采取匀平和缓的运动方 式,不易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尤其是入夜之后不宜运动。夜间跑步、 打球、广场舞都会阻碍人体阳气的收藏。立冬有什么忌讳1、忌日晒过长:过久的日晒会消减人的水五行,减少财运。在健 康方面,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 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2、忌活动过剧:剧烈的运动过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压升高,这个 季节里特别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最好立冬过后一般人不要选择剧烈运-2- 动。3、忌外出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不仅 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阴气比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选择上午10 点以后到室外锻炼。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调节运势。4、忌洗浴过长:冬天阴气比较重,立冬后洗浴过长会削减人的阳 气,并且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所以不 宜长时间泡在水里。5、忌“小疾”不治:立冬后天气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头 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就积累下老毛病。立冬有什么讲究1、想御寒,要先进补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 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 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 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2、寒伤肾,注意养肾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 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 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 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3、睡懒觉,利阳气生发-3-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 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 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 起更适合老年人。4、多运动,强身健体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 以微微汗出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 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 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