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docx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背离语文教育规律、脱离社会与生活实践的现象:一是关 起门来教语 文、学语文;二是为了考试教语文、学语文;三是脱离时代与主流文化教语文、学语文。语文教 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生活与实践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既需要关注宏大叙事角度的社会实践,也需要关注微小叙事角度的 社会生活。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学 校、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把历史与时代结合 起来,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系统深入开展语文教学改革。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性;社会实践;社会生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 生的学,都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都要与 社会生活相联系。 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人生系统学 习语文的开端,语文教学更 需要密切联系社会与生活实践,充分体现教学的实践性。一、语文教学存在脱离社会与生活实践的现象从20世纪末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语文教学 改革取得了深入进展,取得许多开创性的教育教学成果。但 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背离语 文教育规律、脱离社会与生活实践的现象。概括起来看,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关起门来教语文、学语文。语文教 学脱离了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与学生个人的经验,仅仅成为 一种课堂上、书本上的活动。这也就是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 他们像号子里的囚 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 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周的花 木显着什么颜色。”二是 为了考试教语文、学语文。叶圣陶 先生曾说:“学语 文不是为应付考试。不论什么人,在生活 中,在学 习中,在工作中,都要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写的东 西,都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事情和意思说出来,写下来。学 语文就是学听、说、读、写的本领。这 四项本领都是非学不 可的,大家一定要学好。”但事 实上,由于学校、教师、学 生、家庭乃至社会对于中 考、高考的过度关注,现实中语文 教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被大大地淡化了,语文异化为需要教 师引导学生去解决的一道道考题。三是脱离时代与主流文化 教语文、学语文。我们的师生大多数情况下只生活 在语文课 本中,使得语文教学脱离了现实、脱离了时 代、脱离了历史, 脱离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如何处理好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时代性 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二、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所谓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是指语文的教与学不能主要 是一种在书斋里、课堂上、书本上、学校 里、考试中的存在 而应密切融入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环境;语文的教与 学不能主要为了中考或 者高考的目标,而应立足于服务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语文的教与学不能主要为了实用的、 工具 的、切近的目标,而应服务于立德树人,服务于传 播、 树立时代价值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及学习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生活与实践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著名的教育家叶圣 陶先生曾经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 一起说,就叫语文。”第一,语 文可以分为语与文两 个方面,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 语言。不论 是“语”还是“文”都是为生活与实践服务的, 都源自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达、交流、记述的需 要。脱离了这种需要的语文实际上就是被异化了的 语文。第 二,语文的教与学又都需要生活与实践。语文的基本要素, 如字、词、句、篇及其描述的对象,都是从生活与实践中得 来的,语文中的范文也都是关于人的生活、社会实践、家庭 环境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 的典型性描述,乃至语文中的语法 逻辑、规则也是人的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环境以及时代价 值等方面的思维方式层次的映射。脱离了生活和实践的语文 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无用的。第三,语文的人文性与 工具性 统一于生活与实践。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的两个基本功能 这两个基本功能既是分立的,又 是统一的。在语文教学中, 人文性与工具性都有各自 的目标任务。语文的人文性反映了 语文在价值、信仰、文化交流与传承方面的价值,语文的工 具性则反 映了语文在具象化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日常 应用价值。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硬 币的两面。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则是工具性的 “精、气、神”所在。如何来理解语文教学中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 呢?关于 社会实践,人们更多是从宏大叙事角度来 说的,如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关于社 会生活,更多是从微 小叙事角度来说的,它包括了人们生活 的很多维度,如社会、家庭、个人的维度,物质、精神与行 动的维 度,价值与事实的维度,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维 度, 时间与空间的维度,等等。语文教学要很好地体现其实践的 特性,既需要关注宏大叙事角度的社 会实践,把语文教学活 动与历史、时代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大视野密切联系起来,也 需要关注微小叙事角度的社会生活,把语文教学与市井、家 庭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小角度密切联系起来。三、语文教学凸显实践性的时代要求与策略选择语文教学改革应该重点解决实践性这个问题,使语文教 学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社会实践,回归时 代文化。(-)语文教学要体现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新 标准和新要求,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 的根本任务,坚持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育年轻 一代扎根中国、立足国情、 联系实际,到基层去,到 人民群众中去;培养创新人才需要 理论联系实际,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本领;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 合。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是要把语文教学 与国情联系 起来,要把语文教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 来,要把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 联系起来,要把语文教学与课 程思政联系起来。(二)语文教学凸显实践性的策略选择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下功夫,真正落实“学法 于课内”。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材学 习为抓手,实现语文教学的实 践性。一是紧紧依托课程教材, 立足在课堂上以多 种形式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个人 生活联系 起来。小学语文教学的许多篇目的主题都是关于人 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的,教师在讲授及引导学生 学习的过 程中要把这种实践性因素凸显出来,好好 加以利用。二是集 体备课与学生参与尤为重要,是 体现教学的实践性的关键。 通过集体备课与集思广益,教师能够对教材中可以集中体现 和利用的实践性因素有更好、更全面的把握,可以吸收其他 教师的好经验,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可能遇到 的问 题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对于课程教学中有一些离现实生活生 活距离较远甚至是带有很强理论性的教学主题,教师要善于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 用学生的参与拓展教学视野。学 生参与进来了,教 学的实践性就体现出来了。四是课堂上老 师要善于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并 能够应用到社会生活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教师 要教给学 生们学习的“法”,并学会在社会生活与个 人生活中加以运 用,要授之以“渔”,而不是单纯地 学习课文,记忆字词。(三)精心安排相应作业,使课堂上所学之“法”得 益于课外,课内外语文紧密结合起来作业是实现语文教学实践性的一个重要“训练 场”。通 过合理安排的各类作业,可以把宏大叙事与 微小叙事、课内 与课外、社会与个人等方面通过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统一起 来,以体现教学的实践性。1 .适时布置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说真话,吐 真言日记,就是学生心灵的折射,透过它,教师可以了解每 个学生的喜与乐,了解班中存在的问题,剖析自己的教与学, 受到提醒,得到鼓励等等。例如,下大雨了,让孩子们到雨 中去感受一番,写一篇“雨 中即景”;热烈的班会令学生回 味,那就来一篇“班 会深思”;受到表扬了,挨批评了,和 同学闹矛盾了,学生都可以在日记上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2 .鼓励学生多读书,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反馈提倡学生多读书,但反对学生滥看书、囱囹吞 枣地去读 书。要求学生“为喜欢读书而读书”。隔上 几天,让孩子们 从自己所读的书中选一篇印象最深 的文章,写一写自己的读 后感受,全班交流;用抽签的形式举办读书汇报会、美文朗 诵会、好书推荐会;让同学们到阅览室,沉浸于书的海洋; 还可以进行 讲故事比赛、古诗接龙比赛、语文趣味题比赛等 等。试想: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的诱惑,哪一个小孩子能抗 拒得了?日子长了,又有哪一个小孩子的语文 素养不会得到 提升?3 .手抄报、专题知识积累等形式使学生实现知 识的积 淀,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果说读书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积淀的话,那么, 做手抄报、进行专题知识积累等就是让学生把头脑中积存的 知识取出来,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给老 师和同学们,和大家进 行交流。比如“追寻春天的足 迹”“奥运知识大集会”“老 师,我赞美您” “喜迎国庆”等,诗配画,画配文,匠心独 运,设计巧妙,色彩与线条加以衬托,简直就是一幅幅杰作!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学过的 这 部分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此外,“成 语 类”“词语类”“句子类”等等的集中积累,其设计巧 妙, 覆盖面之广,令人惊叹不已。4 .创造性地适时激活学生思维,由课内迁移于 课外每一节课都是非常宝贵的,一定要利用好,教之以法, 授之以渔。但仅于此是不够的,这就要有一个知识迁移的过 程,也即“得益于课外”,而教师 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如学完古 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后,要求学 生画一画满园的春色;学完课文巨人花 园负荆请罪后,让学生演一演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 孩学完后,即席作文我和XX比童年;凡卡穷人 学完后,让学生续写结尾等等;只有一个地球学完后,关 于环保的警示语的搜集及编写,皆由情 生景,由景又入情。 学生投入,乐学乐做,其效果又如何不事半功倍!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征文比赛,踊 跃向外投稿,用写纸条的形式向老师 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经 常结 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也是实 现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直面异彩纷呈的生 活场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不光是把 语文从课堂延伸到 学生的生活中,而更主要的是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教师 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密切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语文 教学的实践性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四)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国家 大事,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体现语文教学实践型的一条基本原则。 无论是语文的工具性还是语文的人文性,最 终都要统一于语 文的实践性。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关 心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关心国 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经常 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人民群众 相结合,与国情、民情、社情相结合,与“四个伟大”相结 合。一是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做到教育与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语文学习经验;二是 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以致用中体会到语 文的重要 性,体会到自己学习语文的不足与欠缺,使 学生产生源源不 断的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实践问题。需要语文教师一方 面不断提升自身理 论素质修养和语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真正在课堂上下功 夫,在教材上下功夫,在集体教研上下功夫;还要善于把语文 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个人 兴 趣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学校与家 庭、社 会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施策,不断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