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缸发动机凸轮轴设计.docx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汽车四缸发动机凸轮轴设计德国奔驰公司和美国AE公司也获得了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热套工艺实现连接,英 国GKN Bound Brook公司也获得了可以用于该粘接的专利技术,而英国专利管理部门 也获得了该销子的径向和楔形键位凸轮机构专利。日本日野公司通过对文献研究,发明 了一项可以使用凸轮式加热设备实现焊接的新工艺。国内凸轮轴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凸轮轴大多还在使用传统的一体成型工艺,即整体铸件或锻件,然后 进行复杂的切削加工。虽然也有楔横轧成形的方法,但是由于不能成形凸轮轮廓,所以 需要很长时间的切削加工。同时,在凸轮轴表面进行渗碳淬火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 些变形,这给以后的校正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严重地影响了凸轮轴的质量。当前国 内绝大部分公司依然使用靠模车削、磨削方法加工凸轮的型面,只有极个别的厂家引进 国外凸轮轴数控磨床技术。由于对发动机功率、转速的要求日益增加,凸轮轴所能承受的扭矩、冲击负荷也日 益增加,因此,凸轮与心轴的联接强度已成为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标准。接头的性能对制 造质量、装配质量、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1.3主要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对汽车的轻量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 四缸发动机凸轮轴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与传统的整体式凸轮轴相比,装配式凸轮轴具有 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汽车四缸发动机的零件而言,尤其是凸轮轴,要求其结构紧凑, 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高。本文主要围绕汽车四缸发动机装配式(组合式)凸轮轴展开设计研究,从前期的选 材、到凸轮廓线的理论计算、凸轮轴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阐述了一套凸 轮轴加工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汽车发动机制造中零件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凸轮轴设计2.1 凸轮轴的分类凸轮轴是汽车四缸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它对各个气缸的气门进行控制,在气缸工作 时,它起到两种作用:一是将新鲜的可燃气体吸入气缸,二是将废气及时排放到气缸外。 凸轮轴的分类如下:根据凸轮轴的安装位置,可以将凸轮轴分为三大类:上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 和下置式凸轮轴。(1)上置式凸轮轴安装在气缸盖上,它不需要挺杆,也不需要推杆,只需要摇动 臂就能控制气门。(2)中置式凸轮轴安装在气缸体的上部。为了降低气门机构的往复运动惯性,将 凸轮轴的安装位置移至气缸体内的上部,从而使凸轮轴无需推动杆就能使摇臂直接穿过 挺柱。(3)下置式凸轮轴安装在曲轴箱中,它是由凸轮轴正时与曲轴同步齿轮的直接啮 合而实现的。根据凸轮轴的数目,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顶式的,另一种是双顶式的。(1)单顶置凸轮轴由于凸轮轴与气门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活塞的往复运动是 通过挺柱来完成的。在高速运转时,由于凸轮轴在往复运动中会有很大的惯性,使其在 高速运转时会发生剧烈的抖动、高速运转不稳等问题。另外,由于凸轮和挺柱之间还有 空隙,会造成气门打开困难或闭合不严等问题,而且伸长的挺柱有一定的弹性,易造成 振动,加速零件的磨损,严重的可能造成气门失控。(2)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工作时,进、排气门都会以不同的转速运行,使得两个 凸轮在同一时间进行往复运动,以提高压缩比。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总而言之,采用顶置式气门和顶置凸轮轴的引擎可以将气门直接驱动到凸轮轴的摇 杆上,从而提高凸轮轴转速,从而保证进气和排气的效率,简化传动装置,减少高速下 的振动和噪声。2.2 凸轮轴的结构特点凸轮轴的典型结构简图和实物照片分别如图2.1和图2.2所示。3凸轮轴颈(大外圆);4 小外圆;5止推面1偏心轮;2凸轮;图2.1凸轮轴典型结构简图图2.2凸轮轴实物照片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凸轮轴是一个带有多个或者一个凸轮的轴,靠凸轮转 动实现进、排气的作用。凸轮轴由两个轴体构成:一端为主轴头,另一端为驱动装置; 主轴头上安装有主齿轮,副齿轮及从动齿轮。轴的两端作为支撑点,与传动轮相连,该 凸轮轴的侧面是蛋形的,它可以通过蛋形的凸轮轴来完成对气缸的完全吸气和排气。也 就是说,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吸入更多的可燃气体,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中 将焚烧后的尾气排出汽缸。此外,根据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的稳定性,气门系统在 加减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附加碰撞,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机械 损伤、持续噪声等问题。因为凸轮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极高转速,所以凸轮轴也必须具备高强度。同时,因为 凸轮轴的扭力比相当大,因此对其可靠支承面的要求也相当高。为降低凸轮轴的比重, 并增加凸轮轴的承载能力,凸轮轴一般使用中空构造。2.3 凸轮轴的工作原理凸轮轴是活塞式发动机四大核心零件中的一个关键零件,其功能是对气门的开闭进 行控制,主要是控制着进、排气门的开闭。在曲轴的驱动下,凸轮不停地向下压气门, 以实现对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的控制。配气机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按照气缸的运行状态,及时的打开和关闭各汽缸的进、 排气阀门,以便保证新鲜的混合气能够更有效的填充进汽缸中,从而把尾气排除在汽缸 之外。配气机构如图2.3所示。摇臂轴总成3图2.3配气机构示意图4凸轮轴2.4 凸轮轴的结构设计2.4.1 凸轮轴形状设计1)进气凸轮的升程(回程)的设计取进气凸轮的升程为10.21156毫米,其基圆直径为46.5毫米。根据教材第七版机 械原理的内容,推导出了一个计算凸轮轴与曲柄连杆机构之间相对运动参数的公式。 利用这个公式就能方便地得出凸轮机构各构件尺寸的计算公式和选择凸轮廓线上各点 位置的方法。推杆的运动可以被直接地确定为正弦加速度,并且由于发动机轴在超高速 下会产生弹性冲击,因此,在确定推杆的加速度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弹性碰撞,不会产 生加速度的突然变化,使其运动特性非常稳定。根据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凸轮外形曲线的计算采用了解析法,而凸轮型线 的设计则是采用了正弦形的凸轮型面的基本原理。当升程为1021156毫米时,可以计算 得到推杆的运动轨迹图2.4。(2.2)(2.3)推程的运动方程如下:s = h8/80 sin(27r5/50)/27r(2.1)v = ha)l cos(2tt5/50)/50a = 27rhM2 sin(2ji6/60)/6q(6为推程运动角,s为推杆位移,打为回程运动角)表2.1凸轮的推杆升程角度6 (单位:°)位移x (单位:mm)位移y (单位:mm)0023. 2552. 0323. 16104. 0422. 90156. 0222. 46207. 9521. 85259. 8321. 073011. 6320. 143513. 3419. 054014. 9517. 814516. 4416. 445017. 8114. 956020. 1411. 637021. 857. 958022. 904. 049023. 25010022. 99-4.0511022.48-8.1812021.86-12.6213020.86-17.5114018.95-22.5815015.73-27.2516011.22-30.861705.80-32.871800-33.46185-2.92-33.32角度6 (单位:°)位移x (单位:mm)位移y (单位:mm)190-5.80-32.87195-8.58-32.04200-11.22-30.82205-13.62-29.21210-15.73-27.25215-17.51-25.01220-18.95-22.58225-20.05-20.05230-20.86-17.51240-21.86-12.62250-22.48-8.18260-22. 99-4.05270-23. 250280-22.904.04290-21.857.95300-20.1411.63310-17.8114.95320-14.9517.81330-11.6320.14340-7.9521.8535040422.90360023.25本文针对四缸发动机装配式凸轮轴的结构特点,从凸轮轴的选材、凸轮整体结构的 计算、工艺设计这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获得如下结论:利用凸轮轴与曲柄连杆机构之间的相对运动方程,依据进气凸轮升程数值10.21156 毫米,基圆直径46.5毫米为基准,采用解析法计算获得了推杆的运动轨迹图,以此为基 础,计算出凸轮从0度到360度转动过程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升程位移,并获得进 气凸轮的轮廓曲线;依据排气凸轮升程数值10.20992毫米,基圆直径46.5毫米为基准, 采用解析法计算获得了推杆的运动轨迹图,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凸轮从0度到360度转 动过程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升程位移,并获得排气凸轮的轮廓曲线。凸轮选用碳钢材料,并对其进行激光热处理工艺,利用激光快速加热、快速冷却的 工艺特点,实现凸轮轴的组织结构细化,形成部分马氏体组织,提高凸轮的强度、韧性、 及耐磨性;轴颈选用粉末冶金材料,对其采用渗碳热处理工艺,在奥氏体相变温度下保 温处理,将碳原子渗透到轴颈表面,形成固溶体或碳化物,提高轴颈的硬度、耐磨性和 耐热性;芯轴选用冷拔薄壁无缝钢管,采用电磁感应淬火工艺,对芯轴整体进行淬火处 理,利用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其次对凸轮轴的整个 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考文献1杨慎华.装配式凸轮轴的先进制造技术J .现代零部件,2011(03):44-46.2H. Bayrakceken, I. Ucun, S. Tasgetiren. Fracture analysis of a camshaft made from nodular castir onJ.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06, 13(8): 1240-1245.3邢铭.凸轮轴的发展趋势J ,汽车与配件,2013(15):36-37.4P. Meusburger. Lightweight design in engine construction by use of assembled camshaftsJ.Thyss enKrupp techforum, 2006(3): 174-176.5杨慎华,张驰,寇淑清,赵勇,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内燃机工程,2004(02):32-34.寇淑清,乔健,杨慎华,张驰.中空组合式凸轮轴滚花连接强度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 17(4): 551-555.孙桓,陈作模渴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龙建勇,方学周.装配式凸轮轴加工工艺及其发展趋势J .汽车工艺师,2014(12):57-60.9陈长年,应对世界汽车绿色革命的挑战J .金属加工(热加工),2010(01):17-19.10付成林.装配式空心凸轮轴的试制D.吉林大学,2008.11裴畅贵,白培康.凸轮轴制造工艺及国内外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09(03):35-39.苗祥利.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制造J.现代零部件,2011(07):44-46.13张敏捷,韩飞.发动机凸轮轴优化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8(02):60-62.14刘天模,李腾飞,石东风,李朝勋,陶永文,李文政.装配式凸轮轴技术与应用J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6, 16(05):21-24.15王斌,周黎明,毛胜男.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制造关键技术J .汽车科技,2017(01):60-64.16李兆建.组合式凸轮轴技术发展与趋势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4):39-41.17王陆军,郭沿.凸轮轴材料选用与制造加工热处理技术J .汽车工艺师,202101):53-56.18钟建琳,常城,韩秋实.凸轮轴制造技术研究综述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26(01):100-102.19王雪峰CBN磨削技术在凸轮轴加工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7(18):37-38.20高博,魏有理,段建华.装配式凸轮轴的工装设计J .金属加工(冷加工),2018(03):36-37.21秦祖安,李鑫潢正忠,张森华,陈小华,凸轮轴轴颈砂带抛光工艺研究"内燃机与配件,2021(01):89-91.22魏在祥.汽车凸轮轴机加工线的前期规划与工艺分析J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4,20(02):40-43.23刘帅.国内外凸轮轴制造工艺探析J .决策探索(中),2019(09):43.24卓建佼.四缸发动机曲轴设计开发J.内燃机与配件,2020(14):1-4.25李华斌.凸轮轴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8,25(03):80-81.26李丽.大功率柴油机凸轮轴热处理工艺研究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13摘 要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的动力需求也愈来愈大,而发动机配气结构 的最重要零件之一就是凸轮轴,其特性对发动机的总体效能有着很大的作用。凸轮轴的 结构与发动机输出功率、运转平稳性、扭矩传递等有关,所以凸轮轴的优化设计对于汽 车发动机来说有着重大价值。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 .针对传统整体式凸轮轴采用铸造或者锻造工艺生产,其主要部件凸轮、轴颈、 芯轴材质相同,性能相近,但是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求凸轮、轴颈、芯轴等关 键部位的性能存在差异性。通过采用装配式凸轮轴结构设计,对凸轮、轴颈、芯轴分别 选用不同材质,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实现性能的差异化要求。2 .凸轮选用碳钢材料,并对其进行激光热处理工艺,利用激光快速加热、快速冷 却的工艺特点,实现凸轮轴的组织结构细化,形成部分马氏体组织,提高凸轮的强度、 韧性、及耐磨性;轴颈选用粉末冶金材料,对其采用渗碳热处理工艺,在奥氏体相变温 度下保温处理,将碳原子渗透到轴颈表面,形成固溶体或碳化物,提高轴颈的硬度、耐 磨性和耐热性;芯轴选用冷拔薄壁无缝钢管,采用电磁感应淬火工艺,对芯轴整体进行 淬火处理,利用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3 .利用凸轮轴与曲柄连杆机构之间的相对运动方程,依据进气凸轮升程数值 10.21156毫米,基圆直径46.5毫米为基准,采用解析法计算获得了推杆的运动轨迹图, 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凸轮从。度到360度转动过程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升程位移, 并获得进气凸轮的轮廓曲线;依据排气凸轮升程数值10.20992毫米,基圆直径46.5毫 米为基准,采用解析法计算获得了推杆的运动轨迹图,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凸轮从0度 到360度转动过程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升程位移,并获得排气凸轮的轮廓曲线。关键词:Ui缸发动机;凸轮轴;热处理;加工工艺论文类型:理论研究Abstract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power demand for automobiles is also increasing,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engin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s the camshaft, whose characteristic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camshaft is related to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running stability, torque transmission, etc., so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camshaf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automobile engine. The key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chapter include:1. For the traditional integral camshaft produced by casting or forging proces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cam, journal and mandrel ar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and have similar performance. However, in the actual working process of the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key parts such as cam, journal and mandrel is require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assembled camshaft, different materials are selected for the cam, journal, and mandrel, and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used to achie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2. The cam is made of carbon steel and undergoes a laser heat treatment process. Using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laser heating and rapid cool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amshaft is refined, a partial martensite structure is formed, and the strength, toughness, and resistance of the cam are improved. Abrasiveness; the journal is made of powder metallurgy material, and the carburizing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s used for it, and the heat preservation treatment is carried out at the austenit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to penetrate carbon atoms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journal to form a solid solution or carbide, and improve the hardness of the journal. Wear resistance and heat resistance; the mandrel is made of cold-drawn thin-walled seamless steel pip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quenching process is used to quench the whole mandrel, and the martensite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rapid cooling process is used to improve its strength and plasticity.3. Using the relative mot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camshaft and the crank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intake cam lift value of 10.21156 mm and the base circle diameter of 46.5 mm as the benchmark, the motion trajectory diagram of the push rod was obtained by analytical calculation. , calculate the lift displacement in the x-axis and y-axis directions during the rotation of the cam from 0 degrees to 360 degrees, and obtain the profile curve of the intake cam.Key Words: Four-cylinder engine; Camshaft; Heat treatment; ProcessingThesis type: Theoretical Research摘 要IIAbstractII目 录Ill1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现状31.2.1 国外凸轮轴技术发展现状31.2.2 国内凸轮轴技术发展现状41.3 主要研究内容42凸轮轴设计52.1 凸轮轴的分类52.2 凸轮轴的结构特点62.3 凸轮轴的工作原理72.4 凸轮轴的结构设计82.4.1 凸轮轴形状设计82.4.2 凸轮轴的材料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2.4.3 凸轮轴的结构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2.4.4 凸轮轴的结构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3凸轮轴的工艺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 定位基准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3.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加工阶段的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3.4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4凸轮轴加工的主要工序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4.1 铳端面打中心孔错误!未定义书签。4.2 主轴颈加工错误!未定义书签。4.3 凸轮轴颈加工错误!未定义书签。4.4 凸轮加工错误!未定义书签。4.5 凸轮轴的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4.5.1 凸轮轴激光热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4.5.2 凸轮轴渗碳热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4.5.3 凸轮轴感应淬火错误!未定义书签。4.6 凸轮轴抛光4.7 凸轮轴探伤4.8 凸轮轴清洗结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11参考文献12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1绪论1.1 研究背景现如今,人类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一个快速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一汽车,因此 一辆汽车的正常工作就需要发动机的支持。凸轮轴作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由 芯轴、凸轮还有轴颈等部分组成,它们直接影响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川。其主要功 用就是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尽管四缸发动机汽车的凸 轮轴速度通常只有曲轴转速的一半,不过它的实际速度还是非常高,在汽车运行过程中 会产生较大的扭矩,因此要求凸轮轴材料具备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发动机的 工作原理及其动力特性都与气门的打开与闭合密切相关,因此凸轮轴的设计在发动机的 结构优化中十分关键。传统的凸轮轴主要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生产制造,个别凸轮轴采用机加工方法制 造,如图1.1所示。图1.1传统凸轮轴示意图铸造凸轮轴的主要材料是冷硬铸钢,淬火铸铁等。也有些凸轮轴使用了型芯压铸, 以减轻其重量。日本的凸轮轴机构主要是冷硬性铸造式,而中国的凸轮轴机构主要是淬 火的高温铸造方式。在某些方面,中国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使用了冷硬铸 钢、淬火球墨铸铁等凸轮轴的加工材料,但其所采用的范围并不多。铸造方式上凸轮轴 机构使用的是普通碳钢并加以热锻,而凸轮轴机构则采用了高频的淬火及加热温度处 理,更适合于大中型的汽车发动机。由于抗点蚀特性好,常与气门顶置机构中的挺杆组 合,并与摇臂联合于发动机凸轮轴的上置式构造中,但也同时面临着凸轮轴重量过大的 问题,也因此抑制着它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冷激铸铁也是铸造式凸轮轴的主要原材 料,从20世纪20年代国家就开始研究冷激铸铁技术,在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冷激铸铁因其价格低廉、性能优良而被广泛用于发动机。采用常规的方法制作凸轮轴,由于工艺繁琐,很难同时满足各部件的不同性能,造 成了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紧凑性不够、加工过程复杂等问题,同时由于传统的整体式凸 轮轴质量大,无法满足当今汽车的轻量化需求。为了克服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 始采用装配式凸轮轴,如图1.2所示。图1.2装配式凸轮轴示意图该凸轮轴是由单个零件单独加工、再连接、装配而成的,与之前传统整体式凸轮轴 相比,它有以下几个优势:(1)降低了毛坯的粗加工,使制造流程变得简洁。传统式凸轮轴必须从毛坯轮廓 开始进行大量的粗加工,才能获得产品所要求的形状。而组合式凸轮轴的所有部分均具 备了高度的机械加工精度,可以通过把芯轴和凸轮机构等部分装配一起后,仅进行半精 加工和精加工就能够实现,这样缩短了产品制作流程。(2)加工余量小,且产量效率较高。凸轮如果使用了高精度的精铸零件,则降低 了加工余量,从而减少了机械加工时间,增加了生产率,从而便于批量加工产品。如果 把凸轮根据最后的形状进行了精铸,则能够降低了研磨剩余功率,从而减少了研磨机械 加工时间。(3)通过对不同的零部件进行材料的调整,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 可靠性。发动机对部件的要求也多种多样,比如凸轮,要抗磨损、抗胶着、抗点蚀;对 于轴颈,一般要求良好的滑动功能;而对于芯轴,则需要具备较高的机械刚性、较强的 抗弯曲和防扭曲功能。而组合式凸轮轴机构一般采用了不同材料的各种配件,如凸轮一 般采用粉末冶金材料或铸铁,而芯轴则采用冷拔钢管。所以对提高凸轮轴的加工性能、 降低加工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4)满足凸轮轴柔性制造的特点。通过改变不同的轴颈和磨削不同的凸轮轮廓, 就能够制造出各种凸轮轴。该系列产品的主要基本参数都是一致的,包括轴颈、凸轮基 圆半径、钢管口径、轴向长度以及间距。组合式凸轮轴组装技术是将凸轮轴的各个部分彼此分开,按照各自的性能需求进行 加工,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特点。在汽车工业中,采用中空的轴体可以有效地减轻 凸轮轴的重量,对汽车工业的批量、轻型制造都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在汽车、铁 路、重型军车、军舰、船舶发动机等方面,组合式凸轮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2 研究现状1.2.1 国外凸轮轴技术发展现状组合式凸轮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在发达国家汽车业中的一个新概念,并引 发了一场技术革命。目前,组合式凸轮轴在高性能引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很 多汽车厂商都在采用组装凸轮轴的新工艺,但是由于掌握的程度和方法不同,采用的方 法也不尽相同,最终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凸轮轴。美国通用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申请了一项专利,即将中空轴体膨胀,从而实现了 联接。英国GKN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将液体或机械压力作用于中空轴体内,以使其与成 型的凸轮相固定。日本丰田公司、德国埃米特公司、德国戴姆勒公司、克莱斯勒公司、 法国雷诺公司、俄罗斯等多家企业都在使用扩管式凸轮轴制造技术。日本活塞环公司和 德国大众公司均已提出了扩大管接头技术的申请。德国、日本和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 家已经在组合装配式凸轮轴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当前,装配式凸轮轴的连接方法有焊接法、机械连接法和粉末烧结法,每一类分别 包括的方法如图1.3所示。图1.3装配式凸轮轴连接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