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原创7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案例.docx
-
资源ID:93144448
资源大小:15.7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教学:原创7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案例.docx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案例浙江瑞安市第十中学/刘建利一、背景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 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写的是二战时一个德 国伤兵的故事。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抬到一个由艺术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伤兵在做手 术前认出了美术教室黑板上,自己认真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二原来这里正是 他三个月前才离开的母校。小说以伤兵在美术教室黑板前自己认真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 斯巴”的铭文下,被锯掉双僧和右腿而结柬。专题希望学生能以文本研习、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与 人的命运有进一步的认识。二、教学过程师: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 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敌对阵营中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 伤兵的悲惨遭遇一一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多媒体投影(一)弄清小说基本要素生I:复述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环境:二战时,一个夜晚,战地医院,火光冲天,炮声不绝。人物: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生2:补充一点,当时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二)探讨小说主题师:你认为“我”走向战场,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从哪儿能看出来?(文本依据)生3:主动。第47页伤兵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生4:主动。第43至46页伤兵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生5:主动。理由有:A.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B.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师:有无不同看法?生6:本专题是“和平的祈祷”。不可能是主动的,应该是被逼的。生7:被逼。第47页“阵亡将士可以领到”一段心理活动的刻画,可以看出“我” 有种被骗的感觉。师:请你诵读本段。生8:被逼。第50页自“这些在别的学校”开始,“我”的被骗的感觉非常明显。师:意见有分歧!请大家一起诵读第50页”这些在别的学校至流浪人,你若到斯 巴:然后讨论:到底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之后学生一致认为:被逼。师: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把学生引向战场的?生齐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师: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生9:根据第42页注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本意来看,这段铭文应适用 于保家卫国等正义之战。而德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所以用它作题目具有夸张效果,表现法 西斯的欺骗性。生10: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 值。生11: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 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生12: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师:即便如此,好像也没必要把“斯巴达”省略成“斯巴生13:第50页说了: “我没有安排好,字体太大”,显然黑板短,写不下。“斯巴” 更有写实意义,更加可信。生14:我认为把“斯巴达”省略成“斯巴”,侧重于表现“我”被骗后的气愤,连 一个完整的词都说不下去了! 生15:我也认为把“斯巴达”省略成“斯巴”,是因 为“我没有安排好,字体太大二但作者这样写实的目的,更侧重于表现“我”被骗后的气 愤。师概括指导,并顺便指出,主人公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的那一代青年 的性格面貌: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 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师:第43至44页,作者对学校环境进行大量的描写,为什么?多媒体投影:“本是因而变做”要求学生依据文本填写空格,并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生16:“本是艺术学校,因战争 而变做医院”。本来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 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具有对比讽刺的作用。 生17: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 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生18: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 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 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 了法西斯穷兵虢武的本质。生19:小说结尾“我”认出了门房,表现了 “我”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浑浑 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着矛盾。生20:第47页,“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 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我”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甚至想到自己的 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但是,小说又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来表现“我”对学校的确认。这样更能突出我是被骗的。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达到了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的目的。师:的确如此。“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文中“我”的 叙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悬念: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 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 “简易外科手术室” ?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 “我” 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 而对残废事实之确认,并以“牛奶”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 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多媒体投影:战争之记忆碎片师总结:老子日: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一件好兵器是不祥之物)非君子之器,不得己 而用之(与孙子兵法所言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本国人 民,对本国人民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义之战,不仅摧毁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更摧残 了人的肢体、心灵;正义之战,虽能铸就英雄业绩,但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所以, 我们必需正视战争,珍视和平。三、收获和反思1.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低估。自组长林文老师提出小说题目为何把“斯巴达”省略成“斯 巴”这一问题之后,我翻阅了有关本小说的许多资料及评析文章,并在网上搜索,皆未 发现有关的论述。所以,在上课前一直犹豫:要不要把这个看似简单,但关乎主题理解的问 题抛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对前面问题的精辟论述,让我敢于尝试一番。没料到的是,学 生会较为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给我以极大地震撼。 。在知识方面,教师大概可以估计 到大部分学生的大体水平。但是,当课堂成为学生思想交流和感情碰撞的场所时,学生思维 的广度、深度、敏捷程度则是难以预测的。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体 验、思维创造的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所以,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 分体现,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让他们能以己有的知识、感悟、理解为基础,迸发出 更为绚烂的思想火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2 .在教学中应针对对象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花了比较多的 时间让学生研读文本,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派代表发言。从两个班的发言情况看,3班 的发言质量更高,对文本把握的细致,感受很到位。而4班的发言显得空,总是隔着文本, 对细节的把握也不够敏感。同样的内容学习的对象不一样,生成的内容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因而,当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做得不够的时候,教师及时指导他们如何去把握细节,如何感受 这些细节,同时举出一二个例子,然后再让学生去找去谈自己的感受。在4班,当学生对细 节把握得比较到位的情况下,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谈,结果在对于“我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 的?”的理解上,发生了争执。同学们争执得比较激烈,我补充说,要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从 具体的文本中得出,你是从哪些具体的地方得出自己的观点呢。之后再加以有意引导,例如 指出问题所在、重点诵读个别语段等,以促成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理解。3 .高度重视课前的预习工作。苏教版教材容量大,但总课时少。按照教学计划,许多 类似本文、动辄十几页的文章,都需要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故课堂时间相当紧张, 所以要求我们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地预习工作。在上完一节课后,应把下节课要上的内容 告诉学生,并布置好要预习的内容,为下节课作好充分准备。当然,课堂上也要做到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善于倾听 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人云亦云。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语文 学习能有更高的效率。来源:中学语文阅读原文地址:163.eom/html/artide/3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