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2014年四川广元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
-
资源ID:93180106
资源大小:31.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醉翁亭记》2014年四川广元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doc
2014年四川广元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乌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的香味 C非丝非竹 竹:管乐器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跟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而年又最高 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其主不能守C 名之者谁 D 醒能述以文者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不以物喜10文中太守在为官为政方面,除了“与民同乐”之外,还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答题时用自己的语言与摘录原句相结合)(3分)_1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山行六七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3分) 译句:_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分) 译句:_【参考答案】8B芳:香花。 9A(A,皆介词,表地点,译为“在”;B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 C代词,代醉翁亭,译为“它”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介词,表示工具、方式,译为“用”介词,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因为”)10(3分)为官不奢靡。表现在: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非丝非竹。为政民和乐。表现在:负者歌于途;前呼后应,扶老携幼,游山的人络绎不绝。温饱问题解决后,才有如此游兴。可见治理有方。 (不奢靡、民和乐,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并在文中找出依据,即可得3分)11(6分)(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沿着山路”“从”各1分,译出判断句式1分,共3分)(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欣赏”“领会在”“寄托在”各1分,共3分)(2014四川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