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字春卿》2017年山东泰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181070
资源大小:3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吴育字春卿》2017年山东泰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7年山东泰安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 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 致仕:在官任上退休。除:授予官职。 中:陷害。 忤:违逆,不顺从,不和睦。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盗诚无足虑者( ) (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 )(3)育论辨不已( ) (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答案】(1)确实,的确 (2)案件,冤案 (3)停止 (4)坚决,坚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 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确定字词义。(1)诚作为副词时:1. 真的,确实,的确-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及是,愈以为诚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3. 果真;如果-楚诚能绝齐,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狱在周礼地官的解释为:争罪曰狱,争财曰讼,现在指监禁罪犯的地方或罪案,官司。而在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被称为狱吏。(3)已: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已还有止,罢了;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等意思。(4)固:是“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作副词时,执意;坚决地 ,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宋苏轼超然台记又如 :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原来;本来-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宋 苏轼前赤壁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韩愈师说“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无他。”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译文: (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 译文: (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译文: 【答案】(1)只是我的能力不够,请皇上罢免我的职务。 (2)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 (3)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执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顾”,只是 “罢”,请皇上罢免;(2)句中“数”,多次;(3)句中“形之言”,把它说出来。“行之事”,照办(执行)。【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6本文第 两段用那些事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4分)答: 【答案】(1)向皇上直言进谏,表现他的正直忠诚、富有远见。(2)向皇上建言杀向绶表现他的不畏权贵、忠心爱民。(3)执政措施简单易行不容阻挠表现他的精明果断、处事坚决。(4)坚决办理范仲淹所奏请合理事宜表现他的坦荡磊落、公而忘私。【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找准答题区域,就是本文第 两段。根据不同的事迹,概括吴育的主要品质。抓住关键内容分析人物品质。【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吴育,字春卿,是建安人。吴育积功升官至光禄卿,以礼部侍郎的官职退休。吴育年少时特别聪颖,博学 多才,考中进士,参加礼部考试也第一,考中甲科。任职大理评事的官职,又升官至寺承。连续治理临安,诸暨,襄城三县的工作。庆历五年,吴育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官职。过了几个月,改任参知政事。山东出现了强盗,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多由宦官担任)巡视,钦差大臣回奏皇上:“强盗不值得忧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受到山东人尊重爱戴,这倒是值得忧虑的事情。”皇帝想把这两个人调到淮南。吴育说:“强盗确实不值得忧虑,但是小人趁机来排挤大臣,祸患就很难抵挡。”于是这件事情就停了下来。向绶主持永静军队事务,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他怀疑通判江中立揭发了他暗中做的坏事,于是设计冤案想用严法陷害他,江中立上吊自杀。向绶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从中帮忙,想从轻发落。吴育说:“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最终判为减死一等,流放南方。吴育在政府部门,遇到什么不平的事情敢说,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左右大臣都有难色。吴育论辩不止,于是向皇帝请求说:“我争辩这些事情,这是我的职责;只是能力有限,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皇帝对大臣说:“吴育刚正不阿,只是嫉恶太甚罢了。”有一天,在宫中陪侍皇帝读书,皇帝顺便谈到“臣子的诋毁,赞誉,多出于爱憎的情感,这正是你应当注意的地方”,吴育说:“知道了就说出 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圣明的皇帝的一举一动,像太阳月亮的光明。进用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长处,摒弃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坏处,那么阴邪之人就不能构成危害,公正之人就可以自立于世,这就是历代帝王执政的重要的方法。”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因为谏官刘元瑜诬陷吴育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过了一段时间,吴育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管理延州。吴育性情精明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轻易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人家就不能阻挠。吴育辨论事理明白,使人听了后不会有疑惑。起初治理开封府,范仲淹也在这里任职,因为有事情与仲淹闹了矛盾。不久范仲淹到河东任职,范仲淹有所奏请,多被办事职员所阻拦,吴育选取可行者坚决办理。(2017山东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