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181281       资源大小:1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8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扬雄,宇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雄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徒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於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桓谭曰:“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注】耆:通“嗜”,嗜好。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湛:通“沉”,使沉没。符命: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耆老:年寿高。1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清静亡为 通“无”,没有B.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 奇:对到惊奇C. 而雄三世不徙官 徙:迁移D. 而论不诡于圣人 论:观点16. 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1)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2)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17. 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5. C 16. (1)(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2)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 17. 都推崇扬雄淡泊名利:如家境贫寒却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贤知,才华未显于天下,但扬雄不戚戚汲汲。本文中扬雄还有年少好学、博学深思;才华横溢、文赋绝伦;尊崇圣贤、怀悼屈原等突出之处受人推崇他的才华横溢、文赋绝伦:王音赞叹他的文章,推荐其任职;其位与王莽等人并列;受到刘歆、范逡的敬重;桓谭认为他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他的尊崇圣贤、怀悼屈原:不是圣贤之书他不喜欢;读离骚痛哭流涕,并作反离骚悼念屈原。【解析】选自汉书 作者:班固 年代:东汉【参考译文】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为人简朴,悠闲自在,很少特别的喜好,对于富贵不急求,对于贫贱不悲伤,不求品行端方有志气来要求名满天下。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扬雄曾经喜好辞赋。此前,蜀有司马相如,作赋很壮丽典雅,扬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赋,常把他作为榜样模仿。又惊讶屈原文才超过相如,却至于不被容纳,作离骚,自己投江而死,为他的文章感到悲伤,读时没有不流泪的。认为君子时势顺利就大有作为,时势不顺就像龙蛇蛰伏,机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便写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离骚中的句子而反驳它,从竖山投到江水中来哀悼屈原,名为反离骚。起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贤同官。成、哀、 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当时人都瞧不起他;只有刘歆和范逡敬重他,而桓谭认为他无与伦比。桓谭说:“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 ,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2018四川成都)【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注释】瓠(hù):葫芦。实:结的葫芦。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呺(xia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掊(pu):砸破。洴澼(píng pì):漂洗(丝绢)。鬻(yù):卖,出售。裂:划分出。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或谓惠子曰(或:有人)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C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皮肤受冻开裂) D吴王使之将(将:将领)【解析】D.将:率领军队(动词)  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A而:聚族而谋曰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B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C以: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为:我世世为洴澼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解析】A.两个“而”表示一种承接关系,没有具体意义。B.介词,在;  比;C.用来;凭借,因为。D.做;被。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A甲文中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第一反应庄子是来争夺相位的,于是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惠子的举动也表现出庄子的过人才能。B甲文中庄子讲鹓雏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一朝得志,便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的丑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C乙文中惠子用大葫芦盛水浆,一不小心,葫芦掉地上摔烂了,惠子觉得自己不善于使用大东西。D乙文揭示出一个道理: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解析】A.甲文重点表现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B.甲文庄子借鹓雏的故事,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C.表述与内容不符,葫芦是惠子自己砸破的。11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12翻译句子。(5分)(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分)译文: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3分)译文: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参考译文】【甲】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乙】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入侵吴国,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2018四川达州)【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11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 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13翻译下列句子。(8分)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2分)(上文【乙】)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3分)(上文【乙】)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分)(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3翻译(8分)李广的一百骑兵都非常恐慌,想策马往回跑。(走:跑或逃跑,1分,文意通顺1分) 那些敌人以为我们要逃跑,现在(我们)都解鞍来表示不逃跑,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诱敌意图。(以为,认为或以为,1分;坚:使坚定,1分;文意通顺1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1分;闲:清闲,闲情逸致,悠闲,学生其他说法酌情处理,1分;文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甲】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李广驻扎在右北平,匈奴人听说,给他起别号叫“汉之飞将军”,躲避李广多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乙】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2018四川乐山)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A.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尝: 曾经 B.有一老父,衣褐 衣: 穿(着) C.良因怪之 因: 以此为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 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的说:“应该像这样。” 11.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3分)答:老人这样做是为了检验张良是不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诚实守信的人。 【参考译文】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走,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怒火,走下桥去把鞋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上来了,于是挺着身子跪着给他穿上鞋。说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会面。”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晚到,怎么能(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说完就)离开了。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离开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册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再过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再也没有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感到很惊异,常常反复地诵读它。(2018四川凉山)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A.无敢哗者:喧哗B.既而儿醒,大啼:不久,紧接着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乳房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即使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少顷”“未几”“俄而”这三个词语都表示时间极短。B.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C.文中前后两次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在结构上叫做首尾呼应。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用观众的反应来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把身子坐正了。 【参考译文】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2018四川凉山)猩猩嗜酒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注释】麓(lù):山脚下。醴(l)尊:醴,甜酒。尊,同“樽”,酒壶。履:鞋。盍(hé):何不。差:稍微。唇吻:指的是嘴。爵:古代的一种酒杯。蹈藉:践踏。就絷(zhì):被拘囚。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1)兽之好酒者也 (2)骂而去之 (3)不胜其唇吻之甘也 (4)恶其为诱也 26翻译下列句子。(4分)(1)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2)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27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25(1)酒:喝酒。(2)去:离开。(3)胜:能忍受。(4)恶:厌恶。(每个1分,共4分。)26(1)编织了很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共2分,关键词“属”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2)可是最终免不了一死,是贪婪造成的。(共2分,关键词“卒”1分,判断句式1分。)27(2分)“贪婪者没有好下场”或“要想取之,必先与之”。(2分,意近即可。)【参考译文】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摆上酒杯,大大小小的都有。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是引诱自己上当的,还知道设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稍微尝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别喝多了!”于是就一同取小杯来喝,还一边骂着一边要离开这喝酒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又骂着要离开这喝酒的地方。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上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大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能喝醉的事,喝醉了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把草鞋拿来穿上。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都被捉住,没一个跑掉的。那些后来的猩猩也都是这样地被捉住了。猩猩可算是很聪明了,知道憎恨别人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心造成的啊。(2018四川眉山)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虎利其爪牙<)故人之为虎食者<)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译文: 19这段短文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3分)答:【参考答案】17、经常、常常  以为利  吃<每小题1分,共3分)18、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的人,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之力的人,都跟老虎一样。<“是故”、“自用”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共4分)19、主旨: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要善于借助外物<1分)。启发:要多动脑,不能死板;要善于利用身边有利的因素让自己更容易走向成功;要掌握技术,提高素质,才能增加竞争能力<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共3分)【参考译文】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用自己的爪子和牙齿,而人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2018四川内江)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世民善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释】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两寇合从: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B、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C、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D、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7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_。A、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B、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C、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D、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B、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C、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D、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9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参考答案】D;A;D;B【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BC正确;D句意为: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帅:率领;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意思是: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根据句意断句为: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故选:A。(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ABC正确;D“世民善之”,善,赞赏;句意为: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故选:D。(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CD正确;B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误,另外“李世民率军”在文中也没有充分的依据。故选:B。(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股,大腿;几,几乎;走,跑;句子翻译为: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足,足以;若,比得上;句子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句中重点词有:以,用;易,交换;许,答应;句子翻译为: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答案:(1)D(2)A(3)D(4)B(5)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参考译文】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如果王世充出兵,要小心不和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克敌。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就会捉住两个国君!”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2018四川攀枝花)第五伦传(节选)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光武召见,甚异之。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躬自斩刍养马,妻执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吏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肃宗立,代牟融为司空。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节选自后汉书·第五伦传)【注】斩刍:切草。刍,喂牲口的草。炊爨:做饭。炊爨,灶。掾吏:汉以后指各州县设置的属官。处曹任:担任部门职务。赇:贿赂。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 贸:卖。B. 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 简:选择。C. 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见:看。D.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或:有人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B.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C.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D.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伦受到皇帝喜爱。他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二天又召见他,与他一直谈到晚上。B.第五伦选用人才有方。他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C.第五伦为官受到赞誉。他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贡禹。D.第五伦自认为有私心。他说,有人因选拔官员送他千里马,他虽然没有接受,但也不任用送马的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译文:_(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译文:_【参考答案】10、C 11、A 12、D13.皇帝让他做扶夷的长官,还没有到任,又任命他做会稽太守。(大意1分。以为、到官、追拜译正确一处,1分)我的儿子生了病,我虽然没有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是没有私心吗?(大意1分。虽、竟夕、若是译正确一处,1分)【参考译文】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九年,跟随淮阳王到京师,与其他官员一同被皇上接见。光武帝(刘秀)用治政之事向他询问,第五伦趁机回答为政的见解,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委任他担任会稽太守。会稽地区滥设寺庙频繁祭祀,喜欢占卜,百姓常常用牛来祭祀鬼神,因此财产匮乏。第五伦上任后,向所属各县发出文书,明白告知百姓,那些借托鬼神来敲诈恐吓愚弄百姓的巫祝,都要审查问罪。如果有胡乱杀牛的人,官吏就给予处罚。民众开始很害怕,有的巫祝加以诅咒胡言乱语,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后来这类事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因此安定下来。永平五年,第五伦因触犯法律被征回朝廷。郡中的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后调任蜀郡太守。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为本站会员(悠远)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