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施氏有二子》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181869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鲁施氏有二子》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节选自列子·说符)【注释】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让:责问,责备。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羡/施氏之有B. 孟氏/之一子之秦C. 当今/诸侯力争D. 遂/宫而放之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抚 (2)反 (3)愠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11. 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参考答案】8. B 9. (1)安抚,抚慰(2)通“返”,返回(3)生气,发怒 10. (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11. (1)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2)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3)做亊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4)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参考译文】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孟氏的儿子便一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兵和聚粮罢了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孟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中间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于是将孟氏的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况且天下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也没有永远错误的事情。以前所用的方法,今天有可能被废弃了;今天所废弃的方法,将来或许还会被采纳。用与不用,并没有一定的对或错。孟家父子豁然明白不再生气了,说道:“我知道了,您不要再说了。” (2018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