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182389
资源大小:10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2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2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注壅(y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芒芒:疲倦。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驽马徐行弗间(缓慢) B他人莫及也(比得上)C其子趋往视之(催促) D自矜功效也(夸耀)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而力疲气竭 思而不学则殆B灌溉以时耳 策之不以其道C凡人于初植者 胡不见我于王D苗则槁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22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4分)【参考答案】19.C 20.AB21(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2)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22种树者通过辨土、培壅、灌溉等长期的管理,最终树茂果繁;宋人希望幼苗加速长大而拔苗,最终禾苗枯萎。作者通用这两个事例正反认证了学习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恒的毅力的观点【参考译文】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 ,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 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 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2012浙江杭州)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涧:山涧名。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以书邀余入山 (2)比出郭,日已夕 (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22.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2分)【参考答案】20.(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4分,每小题1分。)21.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2分,意思对即可。)22.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2分,景的概述1分,作者情感体验的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2012浙江湖州)义犬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潞安:县名。 郡关:州府。 扫橐:扫,清理。橐,钱袋。冲循:交通要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既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参考答案】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山西潞安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他骑着骡子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忐忑不安的他连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它也不回去。狗跟随他走了几十里路,他下了骡子,快步走到路旁解溲(su),解完后扔石头打狗,狗这才跑走。他看狗已经走远,才又骑骡飞奔,到郡府时天色已晚。他一摸腰里的袋子,发现银子丢失了一半。他急得像掉了魂似的,辗转反侧了一整夜。忽然,他想到狗叫一定有原因。等到开关出城,仔细地查看来时的道路,又暗自想这条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子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呢?他犹犹豫豫地走到下骡子的地方,见黑狗死在了草丛里。他提起狗耳一看,发现那包银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到这时,他才明白狗咬骡子的缘故。他很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便买口棺材葬了它。人们说这是义犬的坟墓。(2012浙江嘉兴)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图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刹寸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日:“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19。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0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3分)【参考答案】17、(1)大概 (2)兴旺富裕 (3)率领、带领 (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8、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19、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20、“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2012浙江嘉兴)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病:困苦。忮(zhì):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21世纪教育网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 【参考答案】23、(3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24、 (2 分) B 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参考译文】海鸥与住在巷子里的燕子在海岛相遇。巷燕对海鸥说:“我到你的住所来看你,你却不到我住的地方去,为什么呢?”海鸥回答道:“因为我性情孤傲而且不愿受拘束,不喜欢依附人,因而才这样。”巷燕说:“我因为依附人居住,所以狂风中有屏障,冷雨里有遮蔽,烈日下有庇护。由此看来,你的生活是多么困苦不堪啊。”海鸥回答道:“我看似困苦,却能像没有困苦一样生存,不像你生活在隐藏的困苦之中自己却看不到。”巷燕说:“我得以依附人,是因为人们不讨厌我而且还怜爱我,你认为我生活困苦不堪,是嫉妒我被人怜爱吧?:海鸥说:“你说人们对我是怜爱还是厌恶呢?”巷燕回答道:“都没有。”海鸥说:“我因为孤傲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以人们对我的爱憎就无从说起。站在人的角度看,我因为不被人怜爱,所以也不被人厌恶。这样看来,被人怜爱是多么危险啊!”巷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飞走了。后来,巷子里的人吃饭时,燕子造窝衔的泥(掉下)弄脏了他们的饭汤。因而他们发怒赶走了燕子,巷燕此时才想起海鸥说的话。(2012浙江金华丽水)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世祚:指国运。 玄:深奥。 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日月广明之道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22.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19.(1)A (2)B(2分,每小题1分)20.D(2分)21.C(2分)22.博览群书 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参考译文】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做梦的时候在朗诵。(2012浙江宁波)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繇(yáo):徭役。赋:税。问:问罪,责难。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分)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 ,驭吏(2) ,天子嘉之。【参考答案】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23.(2分)(1)清(约)(2)严【参考译文】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2012浙江衢州)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山之奥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猿既下,犭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猿,猿曳臂去。(选自兽纪)注释奥:深处。 殴躏:殴打、践踏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A. 犭婴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 B. 犭婴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C. 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 D. 犭婴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翻译: 【参考答案】10. 3分。猿 善 援 /犭婴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11. 4分。 C12. 3分。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13. 4分。 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参考译文】猿善于攀援,犭婴属于猿类但除了暴躁爱发脾气之外没其它的长处。山的深处有一个洞,洞里有货物,犭婴自己到不了那个地方,就跟猿说:"你爬到上面去把货物拿出来,我在下面帮你守着,到时候咱们平分"猿攀援树木藤蔓而上,取了货物给犭婴,犭婴把所有的货物都移到了自己的洞窟之中猿爬下来,犭婴却不见了猿用痕迹找到了犭婴的洞窟,问道:"货在哪儿?"犭婴占据在洞窟里呼啸道:"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凭什么拥有?"招起犭婴群一起殴打践踏猿,猿拖着手臂回去了。(2012浙江绍兴)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注释】审:清楚,明白。洎(jì):至,到。骤几:很快成功。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未尝一日间断 尝贻余核舟一 C虽行船走路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 20(3分)D 21(3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意对即可) 22(4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2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2分)【参考译文】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2012浙江台州)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名称:名声,名望。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参考答案】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21(3分)D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参考译文】早前,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看重他,把他当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胳膊说,“准备把妻子托付给朱先生”。(朱)晖因为(张)堪已经是名人,所以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个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他的妻子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持。(朱)晖的小儿子颉很不理解,问到:“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生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朱)晖又和同郡的陈揖交情很好,(陈)揖死得早,有个遗腹子名叫友,(朱)晖常常怜悯他。后来司徒桓虞做南阳太守,征召(朱)晖的儿子骈做手下,(朱)晖推辞掉了对儿子的任命,转而推荐友。(桓)虞感叹,于是招了友为官。(朱晖)仗义忠烈如此。 (2012浙江温州)择鹑【明】宋濂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大夫黎嗜之,偶使韩,遂挟以行。左右言于韩君,君说之。令国中罗鹑与格,皆不胜。君以韩无鹑,愧之。无钩大夫曰:“夫鹑,海内所有也,而韩独无乎?然而能格与否,在所择焉尔。今衣褐而斑文,鹑也;翁鳞而尾隹,鹑也;刀啄而剑距,鹑也。鹑则鹑矣,求能格者几何?虽然,此不足道也。国中圆冠方履,尧行舜趋者,皆士也,能与君排难解纷者,复几何?能否在君,不在物也。”君说。择善鹑与黎格,卒大胜。韩因此而得择士之法。君子曰:“古语有云:羊质而虎皮,见草悦,见豺战。士鲜不类之。然岂无真虎哉?亦患人君不能用耳。”亦各有所能。至于用人,乃违其才,何也? (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罗:网罗。 翁:鸟颈毛。 隹(zhu):短尾鸟。 距:雄鸡、雉等的腿后突出像脚趾的部分。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此不足( )道也 (2)君说( )(3)择善鹑与黎格,卒( )大胜 (4)见豺战(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夫鹑,海内所有也,而韩独无乎?22.韩君从“择善鹑与黎格,卒大胜”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参考答案】20. (1)值得 (2)通“悦”,高兴 (3)终于 (4)打哆嗦、颤抖 21.鹌鹑是天下都有的,韩国难道没有吗?22.例:选拔人才要像“择鹑”一样,要知人善任。 或: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参考译文】楚国多产鹌鹑,它善于格斗,(格斗时)纠缠在一起如同被胶粘住一样,无法分解开。黎大夫嗜好斗鹌鹑,偶尔出使韩国,就带着出行。手下的人(把这事)说给韩国的国王听了,国王对此很感兴趣,命令国内搜罗鹌鹑来和黎大夫的鹌鹑格斗,都不能取胜。国君认为韩国没有(善斗的)鹌鹑,要求将鹌鹑赠送给韩国。(韩国)无钩大夫说:“鹌鹑,大陆上都有的,难道韩国就没有吗?但是是否能格斗,在于选拔啊。凡是身上羽毛褐色花纹斑驳的,是鹌鹑。颈毛像鱼鳞尾巴短的,是鹌鹑。刀一样的嘴剑一样的爪,是鹌鹑。鹌鹑都是鹌鹑,找出能格斗的有几只呢?诚然,这(鹌鹑)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国家之中戴圆帽穿方鞋的,行动举止像尧舜的都是儒士,能够为君王排忧解难的人又有几个呢?是否能够有(这样的人才)在于君王,不在于臣子啊。”君王很高兴,挑选善于格斗的鹌鹑和黎大夫的鹌鹑格斗,最后大胜。韩国因此而获得选拔(治理国家的)人士的方法。君子说:“古语有说:羊的本质而老虎的外表,见到草就开心,见到豺狼就颤抖。儒士很少不是类似这样的,然而难道没有真老虎吗?也是就怕君王不能任用(能人)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至于大使用人才时,却违背他的才华,这是为什么呢?(2012浙江义乌)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7.(1)从:顺、随。(2)奔:飞奔的马。(3)邈:向远处延伸(答“远,这里作动词用”亦可)。(3分,每小题1分。)18.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意思对即可。)19.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3分,意思对即可。)(2012浙江湖州)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3)暮寝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20、 (4分)( 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2012浙江丽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勝人持汤沃灌 同舍生皆被绮绣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天下缟素C吾妻之美我者 D一狼洞其中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5.(1)热水 (2)通“披”,穿(2分,每题1分)16.C(2分)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18.学习要勤奋刻苦。 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2012浙江宁波)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参考答案】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18.(2分)B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2012浙江衢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