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04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

    • 资源ID:93223575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04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

    2004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何岳得金不昧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注】封识:封存的标记。俟:等待。1.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C )A. 羊子尝行路 何岳尝夜行 B. 还以与妻  因托以寄去C. 还以与妻 遂以还之 D. 羊子感其言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答: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答:拾到银子却没人知道,那银子就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3. 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答: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4. 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答: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做法不妥。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参考译文】【甲】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乙】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像是我的东西一样,(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2004年福建莆田中考试题)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注释 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中央官员。同列:同事。 量:度量(肚量),气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喜计人过 ( )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经过 )是小子亦参政耶 ( ) 同列犹不能平( 还、仍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古义:_ 今义:_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蒙正遂止之 B.朝士姓名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3.翻译: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当(那)时的人都佩(信)服他(吕蒙正)的度量(气度)。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围绕“对人对事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谈看法5、从文中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吕蒙正是一个心胸开阔、气度非凡、宽容豁达的人。 【参考译文】吕蒙正丞相不喜欢计较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吕蒙正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就制止他。退朝以后,吕蒙正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固然不如不知道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气量。(2004年福建三明中考试题)【甲】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 及鲁肃过寻阳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参考答案】19、C(3分)20、迟、晚 怎么 再次、重新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参考译文】【甲】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烛一样明亮,点上火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2004年福建宁德中考试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永安即白帝城。曹丕曹操之子。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自取自己取而代之。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股肱比喻辅佐之臣。效献出,呈献。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事侍奉。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若嗣子可辅(  )1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18.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2分)属。连接。委托,交付。隶属,归属。亲属。类。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1分)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3分)【参考答案】16.解释加点词:(4分)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 由是(因此,由于这样) 顾(探望,拜访) 辅(辅助,协助) 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个解释1分) 17.翻译句子:(4分) 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 或: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句2分)。 18.()(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分) (2)开放题。答案略。 答题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观点,且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答题能自圆其说。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3分) 自己的观点1分;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1分;说理由较清楚,能自圆其说1分。【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2004福建厦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是马也( ) 食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 ) 一食或尽粟一石( )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虽有千里之能 B、其真无马邪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环而攻之而不胜 学而时习之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4分)10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分)【参考答案】6、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7、这同“饲”,喂养 鞭打(驱使) 有时 8、C 9、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10、略。(2004福建福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6、解释句中加点词。(3分)(1) 日出而林霏开。 霏:_ _(2) 觥筹交错。 觥:_(3)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_ _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往来而不绝者 以为妙绝B、射者中 中轩敞者为舱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无丝竹之乱耳D、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6分)野芳发而幽香。译文: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译文:_9、选文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具体描写了_、太守宴、_和_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3分)【参考答案】6、(3分) (每小题1分) 霏:雾气 觥:酒杯 酣:尽兴地喝酒7、C (3分)8、(6分)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发”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杂七杂八摆放 ( 陈列 ) 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啊。(“杂然”、“前陈”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9、(3分) (每项1分) 滁人游 众宾欢 太守醉(2004福建龙岩)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课文选自 ,作者是 朝文学家 。 (1分) 9、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解释。(3分)(1)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 ) 材:( )(2)才美不外见 见:( ) 10、下列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 千里马常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 、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 D、 才美不外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之 11、请用“|”号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诵语音停顿。(2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2、本文借有关 和 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 ,用“ ”点明全文的主旨。(4分)1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样做?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4分) (2004福建泉州)

    注意事项

    本文(2004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doc)为本站会员(悠远)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