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论文--赁租会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oc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租赁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要:目前,租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租赁具有多种功能,租赁行为覆盖面广,涉及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而我国租赁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租赁会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租赁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力图通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新颁布的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结合中国租赁业的发展,解决中国融资租赁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完善我国租赁会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租赁会计 会计准则 会计问题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leas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odern economy of economic activity, perfect lease accounting development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Modern lease ha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lease behavior is wide, involving many subjects such as finance, trade, law, and rental business is in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lease account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ntal business, combining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lease accounting criterion of our new involved in some accounting issues relating to the leasing business,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ntal business in China, the solution to China's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financing lease accounting and put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help perfect our lease account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The lease accoun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issues目录1 租赁会计概述1 1.1 租赁的定义1 1.2 租赁的特点1 1.3 与租赁会计相关的概念32 租赁业务的分类4 2.1租赁类型的确认与计量4 2.2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特点5 2.3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63 租赁会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7 3.1 租赁会计现状7 3.2 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9 3.3 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4 关于租赁会计整改的一些建议11 4.1租赁交易界定标准不统一的改进11 4.2 租赁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的改进12 4.3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的改进13参考文献14致谢辞15 1 租赁会计概述 租赁会计是指在租赁活动中,以租赁双方的基本会计要素为主要核算对象,对租赁业务中资金的流转及其增减的变动、结果进行研究,进而整理出相关租赁活动的财务信息。所以,租赁会计是指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会计学相关的方法理论,全面、综合、系统、连续地对租赁业务进行合理反映、管理和监督的一类专门会计。1.1租赁的定义租赁,是指租赁双方在某个固定的时期内,出租方将自己的设备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从而收取租金作为报酬的一种协议。在租赁业务中,出租人在向承租人提供信用方便的同时,也向承租人出租了自己的设备资产等,以收得相应的租金作为收益;而承租人则通过承租资产,进而取得了租赁资产的使用权,等于拥有了一笔信贷资金。因此,租赁活动是一种有偿使用的经济活动。租赁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租赁是指主要目的为融资,主要租赁对象为设备等资产的一种契约性租赁业务。而广义的租赁则指所有资产所有权的有偿转让活动,它包含了现代租赁,也包含了为满足短期、临时需要,以及租赁资产作为不动产,不立租赁合约的资产使用权的一种有偿转让活动。1.2租赁的特点 租赁活动是一种资产使用权有偿转移的会计事项,一般拥有以下特点: 1.2.1融物与融资相统一 租赁即是供应等价的信用资产,给对租赁资产有需求的承租人;承租人租入资产,就是取得了等价于资产购买成本的信贷资金;因此,融物与融资相统一是租赁活动的代表特征。从事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相当于拥有银行和销售方的两种职能,租赁业务是商品交易和融资同时进行的,因此租赁公司有别于一般银行贷款,它并不为承租人供应直接性的贷款,而是应承租人的选择购入设备,并以租赁形式租给企业,它使经营者利用直接性租进设备来取代银行信贷,进而达到通过融物取代融资的目的。它不仅减少了工作环节,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甚至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为经济的稳定进步奠定了稳固基础。 1.2.2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所有的租赁业务活动,在租赁双方约定的租赁时间中,出租方出让以及承租方所取得的,仅仅是租赁设备的使用权,但是在租赁时限满期之时,租赁设备的所有权还是归出租方。并在租赁满期时,租赁设备或者归属出租方,或者由承租方低价买入,详细处置形式应视租约的规定来定。在此角度来看,能把租赁活动和按期付(收)钱的经济交易活动进行区别。例如融资租赁,就承租人而言,于还款形式上,两类涉及的对象和法律关系等角度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两类有着本质的不同,包含于不同的经济事项。1.2.3方便灵活性租赁业务不仅能够缓解承租人无法一次性购买而又永久需求某种设备的困难,也解决了承租人临时或短期内对资产使用的需求。而在出租方的角度看,它让自身空闲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使用,并通过租借给承租方而获取某些经济利益,达到资产最优化的处置和使用,使双方获益。在租赁活动中,租期的选择十分灵活,租赁满期时,处理租赁设备资产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承租人可选择退还给出租人,也可以选择续租或低价留购。所以,灵活便利的租赁业务,给承租人和承租人都提供了利益和方便,这一优势特点则是其他信用活动无法与之并论的。1.2.4提升资金利用率租赁表面看是借物,但本质上是借资。租赁独立于银行信贷,也不占用信用额度,所以它具有避免了银行贷款信用额度不够的特别益处;与此同时,租赁活动对承租方而言,可缓解承租方的还款难题,使资金流转更平缓,让承租方能够更合理的分配资金,避免了因购入急需的设备而导致资金链的破裂;而对出租方而言,它让闲置的设备得到最优化使用,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1.3与租赁会计相关的概念1.3.1初始直接费用 初始直接费用指的是,租赁两方在约定租赁系列事宜,以及签署租赁合同的程序中,所花费的能够直接包含于某项租赁事项的费用。1.3.2或有租金或有租金指在租赁合约中签订的,承租方支付给出租方的,根据时间期间大小之外的其余因素(例如市场物价指数、设备利用率、产品销售量等)所计算的,金额值不固定的租金。1.3.3履约成本 履约成本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间中,为有效地运用租赁设备而付出的各种相关费用,例如相关保险费、设备机械维修费、职工相关培训费、技术咨询及其服务费用等。1.3.4担保余值 对出租方而言,它是指对承租方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与租赁双方无关、但有资金担保能力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对承租方而言,它是指由承租方或与之相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期间开始时,租赁双方科学合理评估的租赁满期时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1.3.5未担保余值 未担保余值是指,在租赁期开始时,从预计的租赁资产余值中,减去对出租人而言的租赁资产的担保余值,最后所得的资产余值。1.3.6最低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于租赁期中,承租方可能被要求支付以及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各类款项(其中不包含履约成本和或有租金),加上由承租人或与之相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2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2.1租赁类型的确认与计量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的第21号租赁,主要是具体地规定并划分了租赁活动,并给予明确说明,第21号租赁将租赁划为两类:即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并规定出租方和承租方应在固定的租赁开始时确认租赁的类别。符合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的,须确认为是融资租赁;否则,确认为经营租赁:(1)根据租赁协议约定,在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选择留购租赁设备资产,而且协议签署的留购价格预测会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在租赁期开始时,便能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运用这一选择权;(2)在租赁满期时,租赁设备资产的所有权将会转移给承租人。(3)就出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时,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时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就承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时,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4)即使租赁满期时,租赁设备设备的所有权未转移,但租赁时间占去了租赁资产有效使用期间的多数(“多数”指有效使用期间的75%以上,包含75%);(5)租赁的资产性能特别,若无稍大改动,仅承租人才可运用。2.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特点2.2.1融资租赁的特点 (1)租赁时间较长,承租方还款压力小。融资租赁在拥有形式灵活的优点的同时,融资租赁时间长,还款形式比较灵活,也保持了承租人的现金及营运资本。如今,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租赁中可利用资产的时间已达三年,大大多于一般银行的贷款时间,并且与同样的情形下,融资租赁的过程要比银行信贷简便,程序也也比较简单,它不需要银行的信用额度,还款压力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要小很多,因此融资租赁的形式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另外,融资租赁还可节约抵押登记,评估费用等相关费用,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承租方缓解了资金难题,也迎合了承租人对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让承租方及时应时代要求选用升级版的机械设备,避免设备陈旧过时所导致的风险。从而增强了经营者的融资能力,防止经营者脆弱的资金链因资产需求发生断裂。 (2)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因其门槛较低、形式比较灵活,可以处理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难题,同时许多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选用融资租赁的形式进行融资,但它无法适用所有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更适合生产加工类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拥有较好销售渠道、广阔市场前景,但出现短期困难和急需购入设备资产扩大经营规模的中小企业,这样它不但解决了企业难题,也体现出融资租赁本身发挥的优势及作用。(3)融资租赁的方式下,承租人能够将设备的成本分期记入费用,从而获得某些缴税利益,为承租方提供了节约成本、获得利益的方便。但是,融资租赁的租赁期间较长,租赁契约通常不可撤销,因此也限制了经营者资金运用的灵活性,承租方在选择了融资租赁形式以后,在很长一个时限内不能更改或撤销租赁契约,而且承租人在融资租赁条件下,所支付的租金总额相对大于设备的市场价格,对于有一定购入设备的财务能力的承租方来说,融资租赁未必是最优选择。2.2.2经营租赁的特点 (1)可撤销性。融资租赁的时限较短,在租赁合约的期间,承租方可中间解合同,退回设备,进而选择租赁更为先进的设备。 (2)出租方确定和选用租赁资产,并且他需供应租赁设备及其必要的服务,出租方将始终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以及负担相关的所有利益和损失。 (3)出租方在租赁期间不但供应融资便捷,而且要供应有关设备保养和监管等各类针对性服务,负责租赁资产的合适性、品质质量,同时负担设备陈旧风险,承担购入的保险。出租人的租赁设备通常是高技术含量、升级换代较快的设备。2.3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租赁业务,划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虽然两者都包含于租赁的范围,而在实质上,两者有很大区别。区别不仅体现在判断方式、租赁形式以及手续办理上,更主要的是,两者的作用、会计处理方法、有关规定制度都有较大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者作用不一样。融资租赁时,经营者可在稍短的时限中,利用少数资本以取得和安装投入使用,进而发挥其作用,得到效益,所以,融资租赁可以减少企业相关事项的建立时间,实时利用市场机遇避免市场风险。而经营租赁,使承租方能够选择性租入企业急需但不想购入的设备资产,尤其是技术含量高、更行速度高的资产更适合经营租赁方式。 (2)租赁时限不一样。融资租赁的租赁时限较长,几乎等于租赁设备的利用寿命。经营租赁的租赁时间稍短,一般要远远短于租赁的资产使用寿命。 (3)租赁程序不一样。融资租赁的租赁资产一般是应承租方的要求而购买或者承租方直接向销售方选定,在此过程中,承租方属于主导的位置。而经营租赁的租赁资产是由出租人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及需求而选定的,然后出租人再寻找合适的承租方,所以对于租出的机械设备的选用,两者有着较大的不同。 (4)租赁满期后租赁资产的处置形式不一样。在融资租赁满期时,承租人可选择低价留购,或者进行续租,而经营租赁满期时,租赁资产一般由租赁公司收回,租出的机械设备的所有权依然为出租方所有。3 租赁会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1租赁会计现状租赁是在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同时跟随市场经济的持续应用逐渐更新出新的形式,随着市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租赁活动逐渐变得繁荣和多变,这也使得租赁会计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由于租赁活动的不断扩展,会计学术界对这一特殊经济行为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一直以来,资产以及负债能否和何时从租赁契约中产生是许久制定会计准则者、专业界、审计师、财务报告提供者以及财务报告使用者研究的一个难题。传统会计理论认为一项租赁合约在实质性实施前,它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不能于会计报表中确认。并且租赁合约中,涉及的某些权利和义务也不可以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里作为资产和负债得以确认。那么,借此承租人就可以享受到“表外融资”的利益,选择合适时机来粉饰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一九八二年发布了第17号国际会计准则租赁会计(IAS17),并在一九九九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后来,新成立的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着手研究关于租赁会计准则的课题,在之后的七八年中,FASB耗用了接近一半的物力人力来研究思考租赁会计问题。经年许久的研究,FASB终于在一九七六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3租赁会计。与先前关于发展租赁会计准则的成果,财务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一步巨大的飞跃。后来,FASB又相继出台了技术公告十二个,解释公告六个,补充公告九个,同时还有许多个紧急事项处理意见 。然而,FASB No.13仍被认为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对SFAS No.13进行重新考虑之后,FASB和其他成员组织又相继发布了两份关于租赁会计的特别报告。在报告中,阐述了关于租赁会计的一些新思路,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新思路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资本租赁,只是要求承租人将其在租赁活动中,所带来的相关权利和义务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两份报告在出台后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也象征了租赁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在我国,随着租赁的发展以及世行援助项目的支持,财政部会计司开始研究租赁会计准则的相关问题,许多租赁学术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士不断提供建议撰文研究,积极推动准则的尽早出台。二零零六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初步确立了我国的租赁会计准则体系。这一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布,为全球的租赁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此之后,也出现许多研究人员撰写文章对准则的推进做出了显著贡献。经过文献查阅,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对研究和完善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花费了大量精力,而在二零零八年的国际性金融危机中,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世界租赁年报(2010年)资料,世界上设备投资中以融资总量以租赁形式产生的仅低于银行贷款,居于第二位。如今,英美背景的融资租赁企业先后进入我国,同时我国多数金融企业和租赁企业相继吸收了其创新和合理的发展理念,并进行重组,基本完成了增资劣股和企业改制的任务,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二零一零年始,制订租赁法的项目被记入了议事第十一程,这显示出租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2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范围内,近些年来所涉及到租赁的会计规范主要有三个会计制度、租赁准则以及其他更为详细的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其中租赁准则是专门针对租赁业务的具体会计准则,对于如何完善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科学客观地披露财务信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租赁的重要性未能得到普遍、充分的认可。在准则制订和实施过程里,还是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所以我认为该准则对应于租赁会计的规定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3.2.1计算租赁内含利率时存在的问题 (1)根据租赁设备的原账面价值所计算得到的折现率,无法真实合理地披露出租赁的时间价值。例如,若租赁的资产属于过时资产,则易被折旧率大小、通货膨胀、功能性贬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会导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距悬殊。 (2)未担保余值是租赁资产余值减去对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之后的资产余值,但租赁资产余值只是一个估计值。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实务中存在一定的机会被利用,所以,未担保余值具有不可操纵性和不确定性。3.2.2对我国会计准则租赁分类标准的疑义在不改变现行会计准则结构的情形下,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将租赁分类的量化标准与细化在本质上转移、资产所有权的风险与报酬相结合。如,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若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发生时, 也可确认为融资租赁: (1)承租人获得和负担由资产余值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得和损失;(2)如果承租人撤销租赁, 那么承租人将负担撤销租赁而导致的出租人损失;(3)承租人能够用低于市场价钱的租金选择续租到下一个期间。 如何对租赁类型进行定义是多年来会计学术界中一直研究而无法合理解决的难题。承租人期望通过对租赁的资产进行费用化,进而达到对财务报表恰当粉饰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也利于经营者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筹资能力。于这种情形下,租赁的分类弹性大,从而难以科学合理地确定。 第一,准则强调承租方和出租方对租赁进行分类,重视租赁的本质经济属性,而非其法律形式。由于对实质认识的偏差,容易造成主观武断。同一租赁业务在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处理方式下,对企业的财务影响产生着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认定,经营租赁因为并不需要进行资本化的处理,所以可以显著的提高企业的表外筹资效果,进而增加投资收益率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有一定的美化作用。所以,企业的经营者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对经营租赁的财务处理具有倾向性。第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因为考虑到我国缺少活跃的市场做参考的实情,选择采用账面价值,符合我国的国情。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任意调节利润,弄虚作假,但同时却产生了其他相关问题,如账面价值涉及到出租人的“商业机密”,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易出现低估或高估的情况。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依据缺乏绝对的科学性及客观性。 以上矛盾能够看出,对于如何对租赁进行分类,已不单单是会计准则怎样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对制订会计准则时,所需依据的一些会计基础定义的理解和重新考虑的问题。3.2.3 关于承租人融资租入资产的计量价值问题 在我国,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占较小比例,那么承租方在租赁期开始时能够选择以“最低租赁付款额”,此时的选择机会不但影响了单位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也给某些经营者了弄虚作假的机会。 例如,单位于首次租赁时,租赁资产份额于企业的资产份额中所占比例低于30%,因此单位将选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在企业进行第二次租赁时,租赁资产总额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比例也许会超过30,那么经营者会选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财务处理。此时,财务处理的形式不再贴近一贯性原则。因此,使融资租入资产及对应的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统一,避免给企业此种空间进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避免给实务工作者提供更多操纵利润的机会。3.3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租赁业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租赁活动得到全面应用和发展。但在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租赁业发展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租赁的交易范围较小,租赁设备资产的渗透率比较低。租赁只被经营者作为一种企业筹资方式进行应用,而对于资产的管理以及促销等几个功能都未得到经营者的充分重视,所以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作用。 (2)因为中国在租赁业务方面,相应的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这一情形下,就无法合理保证出租方的经济利益,而且税收政策对于租赁缺少一定的优惠政策,导致了租赁公司的规模扩张得到抑制,防范风险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许多租赁公司作为出租方,所提供的租赁设备和资产的质量恶化,资金流转困难,经营状况较差。4关于租赁会计整改的一些建议4.1租赁交易界定标准不统一的改进于同一租赁活动中,因交易性质的判定不同,会导致租赁分类的错误,这一情况会给企业的会计处理带来一系列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考虑:第一,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分类标准应统一化。可选择只从承租人角度考虑,统一划分标准。因为在整个租赁活动中,承租人一直位于主导地位,因此,可以根据承租人对交易的分类,对租赁双方的标准进行判定,从而解决因双方界定交易性质不同而给租赁业务处理带来的相关问题了。 第二,可将经营租赁进行资本化。近期之内,国际租赁会计的学术界也在研究这一新问题。因为在现阶段的会计核算时,许多经营者偏向于经营租赁的处理方法进而粉饰融资租赁,所以,对经营租赁进行资本化的处理,可以处理在相同租赁业务中,通过经营者管理无形资产来避免,由租赁两方对判定业务种类而导致租赁的资产监管的漏洞。所以,将经营租赁进行资本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也能避免公司粉饰租赁类别进而达到表外融资,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披露的目的。4.2租赁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的改进在保证租赁活动可以正确运行的目标下,在租赁过程中,承租方经常被要求向出租方支付一定金额的租赁保证金。而租赁的保证金通常与租金的总额成反比,承租人支付的租赁保证金金额越大,租金总额越小,反之则越多。大多数情况下,在租赁期时租赁保证金可以等价于支付了租金, 所以可以从租赁资产的成本里减除出来,从而计算得出租金所交总额。因此 这样便对租金金额的大小产生了影响,进而导致了某些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关于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选择问题,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间具有着某些矛盾性。非现金资产运用公允价值来对属性进行计量,它贴近相关性原则;运用账面价值计量属性,却更符合可靠性原则。会计准则只能在二者之问寻求一个平衡点。对于这一点,个人认为运用评估价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评估价格相对来说更加真实可靠,但在评估机械设备的公允价值时,评估方法应该科学合理,评估程序合法完善,进而让相关会计信息更加具有真实和可采用性。 4.3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的改进 在对租赁业务进行分类时,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诚信品质对于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处理时显得及其重要,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与专业水平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息息相关,因此,应逐渐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性判断力。 (1)要加强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学习和深入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能力,避免因租赁业务分类错误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2)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租赁业务的分类,强调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企业应当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的中介机构进行协同磋商,并对该事项完善明确的备查资料,对于意见不一致的经济项目,双方需请示财政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会计处理。 (3)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并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执法惩治力度,使大大提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机会成本,从而尽可能杜绝会计处理上弄虚作假的现象,并根据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对制度存在的漏洞采取对应的改进完善措施,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有效进行。参考文献1FASB.Stat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 13.Lease Accounting,20012IASA.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17.Accounting for Leases, 20003吕春艳,江霞高级财务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4吕伟刚现行租赁会计准则之我见M哈尔滨:活力,2010(12)5牛双珍.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太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6王毅.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N.武汉:财会月刊,2009(9)7韩绪军,余苗荣.关于租赁准则中几点不足的探讨,武汉: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11)8杨宗昌,乔旭东.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太原:会计之友,2010(11)9李慧.我国融资租赁会计准则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南宁:法制与经济,2008(20)10会计准则编写组.新会计准则M.北京:财政科学出版社,20091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012 邵翠丽.新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新思考J.郑州: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13 王丽娟,刘钰.新准则下租赁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J.武汉: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3)14 阳春艳.租赁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J.太原:会计之友,2008(7)15 龙文滨.租赁的确定与披露研究J.太原:会计之友,2011(07S)致谢辞值此论文完稿之际,我特别要感谢老师-谷福云对我的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自选题到最后定稿,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虽然她工作非常繁忙,但仍抽出时间仔细阅读论文,并提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可以说文章写作各个环节都凝聚了她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在我本科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一直都很关心我的成长,她不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工作认真、待人谦和,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她的关怀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在即将毕业之即,在此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在经管系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我将终身难忘,在这里要感谢经管系的老师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各个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其他朋友给予我的最无私的关怀!最后,再一次感谢尊敬的老师们,您们的批评和指正将激励我更加刻苦努力,不断进步!14AppendixIASA.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17.Accounting for LeasesNo.4 The following terms are used in this Standard with the meanings specified: A lease is an agreement whereby the lessor conveys to the lessee in return for a payment or series of payments the right to use an asset for an agreed period of time. A finance lease is a lease that transfers substantially all the risks and rewards incidental to ownership of an asset. Title may or may not eventually be transferred. An operating lease is a lease other than a finance lease. A non-cancellable lease is a lease that is cancellable only: (a) upon the occurrence of some remote contingency; (b)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lessor; (c) if the lessee enters into a new lease for the same or an equivalent asset with the same lessor.No.15 Whether a lease is a finance lease or an operating lease depends on the substance of the transaction rather than the form of the contract.* Examples of situations that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would normally lead to a lease being classified as a finance lease are: (a)the lease transfers ownership of the asset to the lessee by the end of the lease term; (b)the lessee has the option to purchase the asset at a price that is expected to be sufficiently lower than the fair value at the date the option becomes exercisable for it to be reasonably certain, at the inception of the lease, that the option will be exercised; (c)the lease term is for the major part of the economic life of the asset even if title is not transferred; (d)at the inception of the leas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minimum lease payments amounts to at least substantially all of the fair value of the leased asset; and (e)the leased assets are of such a specialised nature that only the lessee can use them without major modifications. Indicators of situations that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could also lead to a lease being classified as a finance lease are: (a) if the lessee can cancel the lease, the lessors lo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cancellation are borne by the lessee; (b)gains or losses from the fluctuation in the fair value of the residual accrue to the lessee (for example, in the form of a rent rebate equalling most of the sales proceeds at the end of the lease); (c)the lessee has the ability to continue the lease for a secondary period at a rent that is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market rent.To be fit for Chinese the conditions; solving problem of the distor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volves changing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stablishing incentive mechanism. Moreover this process involves improving the setup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supervisory mechanism.The following steps may be taken in the process:(1) Reduc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national stock and personal stock in the specified situation, and then adding to the proportion